第五部队(精校)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3

  刘易斯团长还是没有说话,他只是挺直了自己的身体,面对史密斯师长这样一位已经五十七岁,却仍然活跃在战场第一线的指挥官,认真的敬上了自己的一个军礼。
  当刘易斯团长大踏步走开的时候,几个距离他最近的军官清楚的看到,在刘易斯团长的眼睛里,有一抹晶莹的东西,正在不断的轻轻跳动。
  “我是陆战一师,第一团刘易斯上校团长。”得到史密斯师长最大指挥授权的刘易斯团长,拨通了航空母舰群司令部的电话,他用鼻子轻轻吸着气,看着一名作战参谋平铺在自己面前的作战地图,一字一顿的道:“我要求支援,我请你们派出所有能派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用最密集,无间断的覆盖性火力,进行三小时连续轰炸,彻底切断中国军队一切可能对我们发起进攻的道路!”
  就在三个小时时间里,从“巴里”号、“菲律宾”号、“西西里”号、“巴里”号、“莱特”号几艘航空母舰上,不知道有多少架次的战斗机、轰炸机起此彼伏;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国第五航空部队的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更是倾巢而出。
  天知道这些战斗机、轰炸机究竟在盖马平原上倾泄了多少吨的弹药,就像所有中国志愿军指战员都明白的那样,白天是美国空军的天堂!他们硬是用数以万吨计的弹药,在盖马平原上,制造出一条条生命隔离带,掩护刘易斯团长,成功的抢回了那支驻守在高地上,已经被打残的连队。
  中国志愿军的指战员还知道,到了夜晚,美国空军就会因为视线问题,无法再发挥他们的火力优势,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全力进攻陆战一师,把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国部队,彻底全歼的时候。
  史密斯师长当然也明白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在想着些什么,而且史密斯师长必须承认,在打夜战和近战方面,他们的确不能和中国军队相比。
  “不要管该死的夜晚,也不要和我谈什么到了那个时候,空中支援有多么困难,如果你们在晚上无法对陆战一师提供支援,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去!为了我们陆战一师五千个孩子能够活着回到自己的家,为了五千个还没有破碎的家庭,拜托你们了!”
  战斗,最惨烈的战斗,面临生死存亡的战斗,无疑是一块军人的试金石。史密斯这个被阿尔蒙德将军认定“缺乏军人刚强气质”的男人,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的,就是英雄的灿烂光芒。
  说是被史密斯师长的请求打动也罢,说是尊敬史密斯师长这个也罢,在这一天的晚上,美国空军真的疯了。
  八艘航空母舰上的所有舰载战机,第五航空部队所有能出动的,能够提供火力支援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都倾巢而出。
  就是在这一天晚上,美国空军打破了他们从来不在夜间为对面部队实施火力支援的惯例。他们在空中投入了数以万计的照明弹,一颗颗照明弹在空中拉出了惨白色的光芒,狠狠划破了黑暗的天幕,用这种最高昂的代价,将整个天与地之间,照成了一片白昼!
  就是在这样的天与地之间,对着陆战一师发起进攻的中国军队,彻底暴露在美国空军驾驶员的眼前。就是在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轮番攻击下,这些中国军人,顶着陆战一师的火炮、机重机枪和卡宾枪的扫射,犹如长江怒潮般,从四面八方一波波的涌过来。看着他们在密不透风的弹雨和四处飞溅的弹片中,一片片的倒下,但是在他们身后的士兵,又踏着满地的鲜血,在嘹亮的冲锋号中,对他们继续发起冲锋,每一个陆战一师官兵的心里都清楚的明白,面对如此可敬的敌人,如果他们不是拥有太过强大的空中支援,他们休想有一个人能活着突破重围!
  就是在这样的空中火力支援下,陆战一师仍然觉得自己似乎陷入到一个无法自拔的漩涡中。当他们终于从碣隅里,撤到第一个目标时,他们历程十八公里,整整走了三十八个小时,平均每小时前进五百米!而在他们的前方,还有更漫长,更艰难的路程!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十一日下午十三时,美国陆战一师,终于在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的掩护下,通过真兴里,摆脱了中国军队的四面围攻。
  到了这个时候,陆战一师伤亡人数超过四千人,因为冻伤等原因,非战斗减员七千余人。整支部队的编制,已经被基本打掉。
  史密斯师长回首望着他们一路用鲜血与燃烧的钢铁铺垫出来的路,他在心里发出了一声轻叹:“中国军人,如果给你们相同先进的武器,让你们学会科学的指挥,与系统的后勤补给,你们真的可以成为……世界最强!”
  
  第一卷
谁是英雄
第五章
板门店论战(上)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早晨十点钟,请记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经过两年艰苦的谈判,各国代表,终于在板门店签下了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划定了“三八线”,并约定在十二小时后,该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抛开历史的是是非非,抛开政治因素,抛开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仅仅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这一场战争打的时间实在太长,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就是在各国代表坐在谈判桌上,不断的谈判不断的磨擦又不断的试探中,美国军方也对中国军方转达了陆战一师史密斯师长的要求……他想见一见在碣隅里突围战中,一位未曾谋面的指挥官。
  史密斯师长真的想看一看,是哪一位指挥官,在陆战一师已经撤过真兴里,其他中国部队都因为补给问题,而停止追击的情况下,还敢带着一个师的部队,对他穷追不舍,甚至孤军深入杀入了联合国部队控制区域。在陆战第一师进入“安全区域”,几个小时后就能和友军会合的情况下,打了一场漂亮的突袭战,几乎在自家的门前,把他们这一支经历了太多战斗,已经疲惫不堪的残军彻底消灭!
  这位只能用胆大包天来形容的中国指挥官,在联合国部队友军对他们实施合围之前,又玩出一招妙到毫巅的大穿插,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用最快的速度撤军摆脱困境的情况下,这位指挥官似乎意犹未尽,转手又打出一场绝对可以载入西点军校战争范例的经典伏击战,成功重创追在他们身后的一支英国坦克团。
  打到这里,这位指挥官再次展现了他胆大妄为的一面,趁着夜色他竟然集结以连为单位的精锐部队,翻山越岭抄近路,成功抢到了陆战一师的前面,对着陆战一师再次进行了绝对意外的特种突袭作战,以势如破竹的姿态歼灭了师指挥所警卫连,差一点直接让他端了史密斯的师指挥部。
  史密斯师长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还真的没有见过哪一位指挥官,能在战场上如此不知进退,更不知死活的咄咄逼人,当真是将军人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天性发挥到了极限。
  在劳师远征孤军深入之后,这位指挥官就像是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魔法师,他带领自己一个整编师的部队,奇迹般的避开了联合部队十七次围攻,最终在联合国部队徒劳的鸣枪欢送中,成功撤回了中国军队控制的区域。
  史密斯师长自问,就算自己保留现在的军事指挥经验与素质,再年轻上三十岁,让他身体里那股西部牛仔般冒险与浪漫并存的特质发挥到极限,他也绝对不敢在战场上,指挥着一个师的部队,进行这种简直就是不知道进退,却偏偏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进攻。
  这实在需要太激进的冒险精神,和太精确的逻辑推理与情报分析能力,更需要比钢丝更坚韧的神经,和只能用精神领袖来形容的统率魅力。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见一下那位炸了四次水门桥的特种部队指挥官。我真的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能够在炸毁了一次水门桥,我们已经派出军队防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第二、第三、第四次炸毁我们撤退时,必须要经过的生死大动脉!”
  水门桥位于水里古以南六公里的位置上,是一座横跨几十米断崖的承重桥,它是陆战一师撤退时必须经过绝对无法绕行,更无法忽视的生死交通线!
  中国部队第一次炸毁水门桥,是在一九五零年的十二月一日,那时候陆战一师并没有派出部队防守这座桥,中国军队只需要派出小股部队就可以手到擒来。在十二月四日,陆战一师已经决定通过水门桥撤退,并派出部队重新修复水门桥,派出一个排的部队兵驻防后,大约一个连的中国部队一举歼灭桥上的守军,再次炸断了水门桥。
  就是在一九五零年的十二月七日,陆战一师全线撤退的时候,那一支神出鬼没,编制最多也就是一个连的部队,竟然再次强行突击有一个连陆战队军人防守的水门桥,并成功第三次炸断了水门桥。
  当陆战一师接到遇袭报告,立刻派出先遣部队支援水门桥,试图保住他们撤退的生死大干线时,先遣部队遭遇了中国军人以高精确狙击为手段的层层狙击,一个营的部队,还没有到达水门桥,士官以上的军官,就被全员狙击阵亡,只能重新撤回师部。
  到了十二月八日,陆战一师先遣部队终于占领了水门桥,并在那里看到了驻守水门桥的那个连长被全歼的惨相。就是因为水门桥被第三次炸断,陆战一师被迫停下来转身迎击中国军队的进攻,同时他们的工兵部队又在原来的位置上,重新架起了一座钢架桥。就是在陆战一师主力部队的眼皮子底下,就是在这种绝不可能的情况下,那支神出鬼没的小股精锐部队,竟然他妈的……第四次炸断了水门桥!
  面对这样一支实在另人太过于头痛的小股部队不间断骚扰,史密斯师长发了狠心,直接要求空军部队,通过空投的方式,空投了八套M2型车辙组件,顺利的在一处断崖上,重新架起了一座可以承载五十吨重量的钢架桥。
  每次想到这里,史密斯师长的心里,都会不由自主的涌起一股后怕。
  如果不是中国军队错误的估计了美国军方的工业能力,不知道美国军方在水门桥被彻底炸断的情况下,连续给陆战一师空投了八座M2型车辙组件,让工兵顺利的在断岸上重新架起一座可以承载五十吨重量,能够让任何一种战车通行的钢架桥;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因为后勤补给问题,攻势到后期开始放缓,如果不是拥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掩护,陆战一师已经在朝鲜战场上全军覆没。
  真的是那样的话,又有谁能想到,陆战一师成功突破了中国军队二十六军、二十七军的两面夹击,借助空军力量,打开了有六个师层层狙击的通路,却仅仅因为一支成员数量没有超过一个连的精锐部队,而马失前蹄?!
  还好这样的结果没有发生,否则的话,无论是对陆战一师,对史密斯本人,还是对美国来说,都太讽刺一点了吧?
  面对史密斯师长的请求,中国军方终于做出了回应: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七日晚上十点钟,也就是在双方协议正式停火的时间,史密斯师长和他要求见面的两位指挥官,在板门店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地方,进行一次会面。
  到了那个时候,这三位曾经在战场上曾经舍生忘死反复厮杀的指挥官,纵然不是朋友,至少……他们也不再是敌人了。
  得到上级通知的史密斯师长,早早的来到了板门店。这位已经六十岁,发梢上已经染上了一层银白,腰杆却依然挺得犹如一杆标枪的老军人,并没有走进各国代表,曾经在里面争论不休了整整两年时间的会议室,而是静静的站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用平淡而深沉的目光,看着他脚下这片异国的土地。
  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美国的军人,第一次没有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就在谈判桌上签下了停战协定;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上千名陆战一师的孩子,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一向战无不胜的美国军人,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一个错误的时间,面对了一个错误的敌人。
  史密斯师长就这样迎着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静静凝望着这片承载了太多鲜血与硝烟的大地,直到黑暗的天幕笼罩了整个大地,直到他的身后,传来了一阵沙沙的脚步声。史密斯师长霍然回头,在两名充当翻译的低级军官带领下,两个中国军人,迎着史密斯师长走了过来。
  史密斯师长的目光,就直直落到了其中一个中国军人的身上。他的身高足足有一百九十公分,这在东方国度里,已经是一种相当惊人的高度。虽然现在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借着头顶稀稀朗朗的星星,和那轮惨淡的半月,史密斯师长只能勉强看清楚对方的轮廓,但是看着他那挺得就像是一杆标枪,可以扛起任何重量的雄壮身躯,感受着他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散发出的沉重压迫感,不用翻译的介绍,不需要彼此交谈,史密斯师长也明白,这些年他一直想亲眼见上一见的对手,已经出现在他的面前。
  两名翻译很明显也感受到了这位中国军人身上那种强烈到极点的压迫感,他们一左一右站在这个中国军人的两侧,领着他向史密斯师长一路走过来。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身为眼高于顶的美国军人,竟然不敢大模大样的走在这个中国军人的前面!
  当这个中国军人,终于走到史密斯师长的面前时,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又在朝鲜战场上和中国军队经历了最残酷血战,当真称得上阅人无数的史密斯师长再一次惊异了。
  这个能带领一个师的中国指挥官,真的好年轻,看他的样子,大概就是在三十四五岁左右,但是他的眼睛……史密斯师长简直不敢想象,一个男人要经历多少生与死的磨练,要经历多少是是非非,才会拥有一种如此敏锐,却又隐藏着一抹隐忍,蕴含着几分洞悉凡尘的光芒?就是这样一双眼睛,让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指挥官,拥有了一种如此矛盾,如此不可捉摸奇异魅力。
  看得出来,中国军方为了这次会面,做了精心的准备。至少他们给这位年轻的师长,准备了一套全新的,还烫得笔挺的军装,还在他上衣的口袋里,别了一根钢笔。配合上这个中国年轻指挥官,那绝不输于任何一位电影明星,犹如经过刻意凿刻的脸部硬朗线条,和他那小麦色的健康皮肤,让他全身上下,都充盈着一种难言的吸引力。史密斯敢和任何一个人打赌,如果能为这个年轻的中国军人拍上几张相片,放到美国的报纸上,美国公民对中国军人是一群农民的看法,一定会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美国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
  史密斯师长在朝鲜战场上,和中国军人打了几年的交道,也多少知道了他们的礼节,他直接对着面前这个中国军人,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那个年轻的中国指挥官,在听了翻译后,他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两只同样有力,同样经历了人类近代最黑暗战争史军人的右手,紧紧的在这个叫做板门店的地方,握到了一起。
  这个年轻的中国指挥官,凝视着史密斯师长的眼睛,终于报出了自己的名字:“雷震!”
  
  第一卷
谁是英雄
第六章
板门店论战(下)
  
  史密斯师长点了点头,他已经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过不知道多少次这个敌人的样子,直到今天,他才终于把自己的想象,和真实的人物结合到了一起!史密斯师长的目光,在跳过雷震的肩膀后,又自然而然落到了另外一名中国军人的身上。
  史密斯师长再一次惊讶了,因为第二位中国指挥官,那位带领小股精锐部队,在绝不可能的情况下,连续四次炸断水门桥的绝对强敌,竟然是一个女人,一个女军人!
  她的身高足足有一百七十八公分,手里看似随意的拎着一支汤姆生冲锋枪,但是史密斯师长绝对相信,无论遇到任何突发事件,她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举起手中的武器进行高精度打击。在她的皮带上还倒插着两枝经过特殊改装的大口径自卫手枪,她全身至少背了六百发子弹、六枚手榴弹和一把格斗军刀。背着如此沉重的武器,她的动作却依然敏捷得象只猎豹,直到这个时候,史密斯师长才惊讶的发现,这个女军人走在布满积雪的路上,竟然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这样一个全幅武装,全身上下带着一股犹如黑豹般敏捷与凶悍气息的女军人,坦率的说,抛开她的杀气腾腾,抛开她太过娴熟,让人一看就心中发毛的军事技巧,无论是从外形和气质上来说,她都是一个出色的美女。
  在她的身上虽然没有柔情似水的千娇百媚,也没有楚楚可怜的古典风韵,但是她却拥有一种属于军人的强健与飒爽。就连军装也无法压抑住她那受过太多训练,而变得过于丰腴的胸膛,她那纤细却充满爆炸性力量的腰肢,更是完美的支撑起她属于军人的骄傲与自信,和她那足足有一百七十八公分的秀硕身体。
  她看起来,就象是一把狭长的,美丽的,带着几分冰冷与奇异质感的锋锐刺刀,让人觉得她赏心悦目,又会不由自主的和她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她那过于锋利的刀锋划伤。
  看着这个女军人的警戒动作,史密斯师长明白,这个女军人和雷震,一定在职务上有着隶属关系。她不但是因为史密斯师长的邀请而前来,更肩负着保护雷震的使命。但是让史密斯师长略略有点不解的是,在这两个中国军人的身上,他还感觉到了一种更加微妙的关联。就是这种关联,让这两个人看起来既象是上下级,又象是情侣甚至是夫妻。
  感受到史密斯师长投过来的目光,那个女军人总算是礼貌的对史密斯师长略一点头,报出了自己的名字:“马兰!”
  史密斯师长反复看着这两个中国军人,感受着他们身上那种最优秀军人的特质,“你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雷震也在打量着史密斯师长,他回答道:“能让我赌上所有家当,冒着反被包围的危险,拼命紧追的你,也没有让我失望。”
  两个在战场上曾经斗得你死我活的师长,彼此对望着,突然间他们两个人的脸上,一起扬起了一丝微笑。今天虽然只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但是在那十几天的血战中,他们一次次的面对相同的地图,不停的以敌我双方的立场,去分析战场的走势,进行战局推演,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意识,甚至是他们的情绪,早已经在一次次惊人雷同的推测与分析中,彼此相知相识。
  没有过他们这种经历的人,绝对不会明白,在他们心头缓缓扬起的熟悉感甚至是由衷的欣赏。
  “我有个问题,这些年我一直想不明白。我一直坚持要见你这位指挥官,一方面的确对你这样一个对手感到好奇,一方面,我想向你请教一下心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史密斯师长没有和眼前这个叫雷震的中国军人多废话,直接将他们的话题引入了主线,“我们陆战一师通过真兴里,伤亡率已经超过了七成,照常规来说,连编制都被打散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还非要冒险带领部队深入我们占领的区域,你明明知道,就算你一击得手,以一个师的兵力,也不可能在那种情况下把我们全歼,顶多是在我们的伤亡数字上,再多添上几笔罢了。”
  “在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雷震道:“你是通过碣隅里顶着我们进攻强行修建的军用机场,送走了几千名伤员,提高了部队行军速度和战斗力。可是以你们美国空军的运输能力,把你们陆战一师通过航空部队,全部运送出包围圈,也绝对不是困难的事情,你为什么非要自己突破重围,也不愿意选择这种更容易成功,损失也最小的方法?”
  “没错,如果选择空运,我们的确可以减少损失。”史密斯师长道:“但是当时碣隅里已经被你们三面包围,不停的发动进攻。我必须把部队层层布防,才能挡住你们不间断的猛烈进攻。一旦我下令部队通过运输机成批次撤退,那么撤到一定限度的时候,防御圈就会出现不可弥补的漏洞,相当一部分部队,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踏上运输机,就会被你们的人海战术彻底淹没!如果我真的选择了空运,无论我有多么好的理由,最终的结果就是,我抛弃了自己的部下!”
  “所以你宁可带着所有人突破层层包围,赌他一个山穷水尽,玩上一个柳暗花明,也绝不愿意亲手为一部分手下画上死刑?!”
  雷震笑了,他真的笑了。“现在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当你为了一个连的部队,在碣隅里又多守了三个小时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这一点。在那个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哪怕是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也一定要追上你,杀掉你这个陆战一师的师长!”
  “你是一个英雄!”
  雷震背着双手,和史密斯师长肩并肩的洒然而行,他淡然道:“一个英雄,在大战役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英雄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可以让相信他,愿意追随他的人,在战场上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一个英雄爆发出来的光芒,尤其是你这种身居高位的英雄,完全有可能扭转某场局部战争,进而改变整场战役的进行。所以,一旦我在战场上在敌人的阵营里,发现了有英雄特质的对手,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用尽一切方法全力歼灭!只可惜,我连续追了你几天,又率军强行突入你们的地盘,最后还是让你给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