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304

  “换弹!掩护!”
  在横飞的枪弹和弹片中,散兵坑内的七名中国士兵按照之前训练的那样,分为两组,相互交替掩护,保持火力的连贯性。
  不断有怪叫着高举刺刀的日军被击中倒在坑边,中国士兵直接将机枪架在日军的尸体上猛烈射击。
  勃朗宁重管步枪尽管杀伤力强劲,但是其20发的弹夹无法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关键时刻作为补充火力的二支汤姆逊M1A1冲锋枪由于长时间连续发射,先后发生了卡壳,散兵坑喷射的猛烈火力顿时为之一滞。
  轰!轰!在几枚手雷的爆炸的闪光后,散兵坑的中国士兵全部倒在了血泊中。
  日军独立混成第51旅团虽然从多处突破了中国守军步兵第三师的散兵阵线,但是四面八方射来的枪弹将日军士兵一片一片的撂倒在地。
  日军这时才发现,在散兵阵线上尚有几十中国军队的环形火力支撑点未拔除?无奈下日军突击部队只能调转方向,拔除这些切入己方攻击阵线的环形火力支撑点。
  已经交火,日军才发现这些环形火力支撑点布置的极为巧妙,几十个支撑火力点之间即可相互支援,又可作为单独的作战单位,而且这些火力支撑点根本不在一条轴线上,想要拔除这些火力支撑点中的任何一个,都将受到附近最少4-5个环形火力点的180度火力阻击。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中,日军步兵攻击火力配合充沛的环形火力支撑点,结果自然可知,日军步兵只能一次次的呐喊着冒着弹雨和不时落下的迫击炮弹奋勇向前,呼啸的弹雨,炮弹、地雷爆炸的闪光,早已让日军心惊胆寒,以往被日军视为步兵进攻至宝的掷弹筒却遭到了中国守军大量迫击炮的压制,战斗之初,梁超就将数个迫击炮连就部署在散兵防御阵线之后,一旦哪个方向出现日军掷弹筒,中国守军就会立即根据前沿报告,组织迫击炮群实施火力压制。
  无论日军如何努力,他们始终无法突破由环形火力支撑点构筑而成的防线。
  激战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日军只占领了位于散兵防御阵线边缘的几处环形阵地,而龙陵城中的中国守军重炮不时的对城南、城北的日军进攻部队实施火力阻断。
  独立混成第51旅团长卒生武男少将对于前沿各部队的表现十分不满,在斥责属下的联队长后,他决定亲抵一线指挥进攻,能够给予中国军队最大压力,迫使其调动预备队,为主攻部队创造攻击条件,就看城南、城北两方面的进攻了。
  就在龙陵城南、城北打得开锅一样的时候,龙陵的城东、城西却沉寂在一片寂静之中,宋雨航站在地图前望着龙陵周围纵横交错的敌我标识,每天美军在向龙陵空投补给的同时,都会空投一份当天的空中侦察报告,这份报告对于宋雨航来说是无比重要,固守龙陵的他急需得知日军的最新调动与部署情况。
  “隔阻于龙陵与腾冲之间的日军第五十三师团依然在构筑工事,而日军第二师团依然向第十一集团军实施压迫?日本人想干什么?”宋雨航皱了皱眉头,此刻日军的进攻虽然无比凶猛,但是在守军的稳扎稳打节节抵抗下,日军在城南、城北均未取得战果。
  “拼消耗?河边正三不会这么疯狂的,但凡还有一丝理智的指挥官就不会采取此种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战术,日本人一定有所图谋!”宋雨航将双手按在了地图上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徐图安、王崇现、陈志深等人也都站在一旁默默不语。
  此刻的局势每个人的心中都十分清楚,援军?自从第一机械化军受命固守龙陵的那一刻起,他们从来没有指望过,第十一集团军尚受日军第二师团打压,第二十集团军之54军所部受到日军牵制,而第53军则溃退回了腾冲,最高军事委员会派遣的杜聿明第5军,施忠诚第100军,抽调的新50师、51师作为战略预备队正在向昆明集结。
  这将意味着,作为中国政府惟一的机械化部队的第一机械化军在短时间内将处在援无可援的境地!
  “只要美军的空投不中断,第一机械化军可以一直战斗下去!”崔志钧一语道出了第一机械化军的软肋,如果空投因为天气的原因中断了怎么办?由于当初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下达的急促,第一机械化军在龙陵城内只囤积了可供十天战斗的物资弹药。
  “如果空投中断十天以后那?”宋雨航手中的红蓝铅笔重重的丢在了地图上,宋雨航十分不习惯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美军空军身上。
  王崇现缓步走到地图前,熟练的拿起桌边宋雨航的一包香烟为自己点燃了一支,随即很顺手的将香烟和那个被他盯了好久的白色象牙火机一起揣进口袋。
  宋雨航略微不高兴的撇了王崇现一眼道:“王主任,你如果有什么好计划就请不要藏拙了,否则谢谢你把火机还给我!”
  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中,王崇现,嘿嘿一笑道:“不好意思,没注意!没注意!”
  忽然,王崇现表情一变,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严肃道:“日军的战役企图显然在明显不过了,在印度方面,他们实在打不动了,所以就想回头先解决后顾之忧,想解决后顾之忧,还有什么能够比打掉我们第一机械化军更吸引他们的吗?”
  王崇现的废话显然让宋雨航十分不满,但是王崇现并没有丝毫在意的表情,继续道:“日军现在已经完成了战术层面上对我军的包围,但是纵观战略层面上,我军又何尝不是完成了对日军第二师团、第五十三师团的包围?军座之前所提出了在龙陵防御圈上故意让开一个突破口,诱歼日军一部的计划,我个人认为很好,但是我觉得军座的胆子还不够大,如果将整个滇西当做一盘棋,那么日军的第二师团、第五十三师团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宋雨航看了一眼喋喋不休的王崇现,与崔志钧对视了一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地图前。
  王崇现用手按着日军第二师团和第五十三师团所在的位置道:“日军这两支部队所在的位置都十分巧妙,日军第二师团进可攻击大小松山一线,与其守备部队相互呼应,退可进攻我龙陵城西,而日军第五十三师团更是如此,进可攻腾冲,退可攻击我龙陵城东,但是这两支日军部队还不是我军的心腹大患。”
  王崇现见众人都被他吊起了胃口,于是很自然的卖了一个关子道:“我敢肯定,经过这两天的初战,日军肯定意识到,以他们现在2.5倍以上于我的兵力是绝对无法吃掉我军的,所以日军一定在调集援军!”
  “援军?”宋雨航的眼睛落在了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识番号上,日军缅甸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大部用于印度方面,余下的都在与中国远征军处于交战中,最近也没有情报显示日军又增兵?
  “难道是日军第六师团?”宋雨航皱紧的眉头舒展开了,昆明之战后,日军第六师团一直悄无声息的躲在缅甸恢复元气,作为日军对华作战以来,第一个失去联队军旗的步兵第23都城联队,第六师团上下可谓是同仇敌忾,巨大的耻辱让他们憋着一股劲试图在与带给他们耻辱的第二百机械化旅较量,非常可惜的是第二百机械化旅变成了第一机械化军,而第六师团却被大本营刻意的低调遗忘了,甚至失去了参加英帕尔战役的机会。
  昆明城下宋雨航无力将其和第十八师团歼灭是宋雨航最大的遗憾,宋雨航铿锵有力道:“身为中国军人,让日军第六师团和第十八师团投降或被盟军消灭就是中国军人的耻辱,它们必须由中国军队来消灭!”
  “真希望来得会是日军第六师团啊!”之前指挥所内压抑的气氛竟然被一扫而光,第一机械化军盼望日军第六师团的心情比盼望援军还急切许多。
第一百七十八章
龙陵攻防(七)
  滇西的冬夜无疑是寒冷的,这种高原地域的寒冷不同于东北地区的寒冷,这是一种寒入骨头的冷,让人无法用衣衫去抵御的寒冷。
  在这寒冷的冬夜时分,龙陵城内的重炮旅炮兵阵地上,几乎所有的炮兵都大汗淋漓,身穿衬衫的他们呼出的哈气让人们产生了季节的错觉?震耳欲聋的炮声夹杂着各种口令,怀抱弹头来回奔跑的炮手们已经陷入了机械麻木的状态。
  午夜,日军在城北、城南的进攻达到了高潮,大批的日军踏着同伴的尸体蜂拥而上,他们在不断地寻找中国守军阵地的结合部!中国守军则是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依仗着自动武器猛烈的活力与日军反复争夺,大有寸土不让的架势。
  一时间,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厮杀,苦战!死战!血战!
  人类正在意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行科技的研发,随即将所有最新的科技全部用于了厮杀,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最新的科技正在以最新的手段和最快的速度完成屠杀和毁灭!
  已经凌晨1时了,但是宋雨航丝毫没有任何睡意,密集的枪声炮声响彻天际,猛烈的炮击映红了半边夜空。
  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长官河边正三望着炮火连天的龙陵城,轻轻的慨叹了一句,对于啃第一机械化军这块硬骨头,河边正三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第一机械化军这块硬骨头的硬度还是大大的超出了河边正三的预计。
  同样灯火通明的日军龙陵前指地下掩蔽所内,以河边正三为首的日军将领们同样也是今夜无眠!
  “中国有句古话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一年前的第二百机械化旅已经变成了眼下的第一机械化军,对其的战力战法不知各位有何看法?”河边正三环顾四周在座的一干将领。
  冷场了好一会后,方面军参谋副长矶村武亮悠悠道:“中国军队素来装备老旧,缺乏训练,在事变之初,我军经常以寡击众,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取得了诸多辉煌胜利!但是随着美国的参战,中国在美国的武装下正在试图以青年学生混编经验丰富的老兵组建精锐部队,重庆方面第一机械化军便是这些部队中的代表,重庆方面第一机械化军的战斗力诸位可谓是有目共睹,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他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兵员,如果辅之美国源源不断提供的最新武器,假以时间帝国军队即使不被数量巨大的中国军队所淹没,主力战力也势必被其所牵制,这才是我们最为担忧的,我军已经集中2.5倍余敌的兵力,但是依然无法速战速决!”
  河边正三点了点头道:“天皇陛下敕令!参战各部自当奋勇战,此番不计代价,务必将重庆方面第一机械化军歼灭于龙陵,斩断中国远征军这支得力的铁拳!”
  “嗨!”在座将佐立即全体起立,高举双手弯腰鞠躬答道:“板载!板载!板载!愿为天皇陛下效力!大东亚共荣万岁!”
  为了策应龙陵的第一机械化军,最高军事委员会一天之内三封急电发往宋希濂的第十一集团军,电报措词内容一封比一封严厉,不但命令第36师立即渡江,还将荣誉一师调至松山以解第十一集团军的后顾之忧,保障交通线的畅通,毕竟第一机械化军是因为增援第十一集团军而落入日军包围圈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很自然的将当场如何严令第一机械化驻守龙陵切断日军第二师团的命令所遗忘。
  身为蒋委员长得意门生的宋希濂自然不敢置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于不顾,一方面严令各部积极向日军第二师团发起反攻,一方面集中八军主力加以第36师准备集中兵力向龙陵方向做攻击前进,至于大小松山则交给荣誉一师。
  此刻的国际形势已经超出了宋雨航的预料,历史早已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已经激战了七日的松山可谓让国民政府颜面无存,英帕尔之危虽然暂时得到缓解,但是远征军各部却以伤亡不小,国军第一王牌主力第一机械化军亦被日军隔阻包围在龙陵,这正是之前蒋介石最害怕出现的局势,祸水西引,基于此,蒋委员长已经不顾一切的在调遣西南所有可供他支配的部队。
  日军海空军正扬威太平洋,切断了东太平洋的盟国对苏的海上补给线,而其海军先锋部队已经逼进澳大利亚的迹象,失去了盟国援助的苏联形式可谓是岌岌可危,德军则趁势连番取胜,但是历史并不是全部偏离了轨道,起码在中国战场,在缅甸战场,日军无法实现他们所谓的大逆转。
  第71军喋血数日毫无建树,为解龙陵之围,使第十一集团军可以集中主力反扑,重庆方面决定立即调荣誉一师加入松山方向的进攻。
  荣誉一师现任师长汪波本身是黄埔六期的优秀学员,自接任郑洞国后表现非凡,今天攻击松山主峰高地的就是荣誉一师的荣一团、荣二团、荣三团等三个主力团。
  荣誉一师作为一支全部由战愈归来的老兵组成的部队,身上还负担着南京带给民族的巨大屈辱,其他的国军部队射击、拼刺、投弹的优秀率平均为80%,而荣一师的平均优秀率则为98%。
  当宋雨航得知荣誉一师参加对松山的攻击后,站在地图前面的他久久不语,宋雨航想不通,此番不是为了打通滇缅公路,松山守备的日军难道还敢离开坚固的工事去攻击中国军队吗?既然如此,非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松山有何之用?
  对于荣誉一师这样一支在军政部考核时都优由第一机械化军的部队,宋雨航想得更多的是历史上真实的松山之战。
  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
  中国有句老话,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宋雨航只记得历史上松山是因为顶峰阵地久攻不克,最后使用坑道颠覆爆破方式才拿下的松山,此役我方官兵伤亡一万三千余众。
  “难道就不能直接使用颠覆爆破方法吗?这些所谓的悍将名将难道都是草包不成?”当宋雨航找出之前自己要求的松山航拍照片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无奈,由于平均所属地域海拔的关系,所谓的大小松山在宋雨航眼中不过座五百多米高前后排列的两座小山头!易守难攻的滚龙坡和大垭口则是小松山前的一片土包子。
  宋雨航清晰地记得历史上松山日军阵地编成覆盖涵括了整个松山阵地,日军以松山顶峰为主阵地。将滚龙坡与大垭口构成独立坚固据点,互为犄角。其所建之坚强堡垒群,有体系地散布于松山南北之密林杂丘之中。
  山上有天生石洞7个,在长岭岗山脚利用村庄,构筑若干个堡垒及掩蔽部,为指挥中心。总的说,整个松山阵地以五个独立作战的坚固据点组成。
  松山顶峰(称为子高地)、滚龙坡(日军称本道阵地)、大垭口(日军称中间阵地)、黄土坡(日军称横股阵地)、阴登山,每个据点依地形在制高点构筑一个或两个主堡,在两侧构筑若干个子堡,在阵地前构筑侧射潜伏小堡,用交通壕(部分有盖)相连接。
  而且日军防御工事构筑特点是深入地下,隐蔽,坚固,不易发现,不易破坏,大小堡垒均为有掩盖之工事,盖材用直径20~30公分树干一二层,积土在一公尺以上。工事表面有伪装,地面及上空均不容易发现。因此飞机炸弹及轻重炮弹都不易破坏,主堡后有掩蔽部,以储存弹药食粮及其他军用品,交通壕有立射散兵坑。
  不拿下滚龙坡与大垭口,就无法拿下小松山,不拿下小松山就无法实施颠覆爆破,而进攻滚龙坡与大垭口势必遭到大小松山的阻拦射击,即使成功占领,占领部队也无法在日军的俯射火力下支撑防御。
  宋雨航开始替汪波担忧!如果日军在龙陵是在啃骨头,那么荣誉一师在松山就是啃钢板!为此宋雨航多次致电最高军事委员会,建议使用71军残部对松山围而不攻,将荣誉一师用于日军第二师团正面,可惜宋雨航的电报犹如石沉大海一般。
  胜利的辉煌注定是用鲜血与生命浇铸而成的,在高高在上的战略决策者们眼中,所有的军队、武器不过是一组组枯燥的数字,部队的伤亡不是决策者们所考虑的事,他们唯一关心的是结果!
  宋雨航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第一百七十九章
龙陵攻防(八)
  1943年11月8日,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历史的今天也从未发生过任何大事,这对于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是极为特殊的,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想要寻找一丝的安宁似乎并不容易,尤其对于滇西小城龙陵来说。
  龙陵小城11月8日的清晨与以往一般,除了空气中飘荡着带有血腥气息的硝烟外,从地面飘过的薄雾衬托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城南那流淌了千百年养育了无数代龙陵人的溪水依然在流淌,不过此刻流淌的溪水已经变成了红色,宽阔的溪面上纵横交错的倒毙着近千具中日两军官兵的尸体。
  凌晨五时,黎明前的黑暗仍然笼罩大地的那一刻,龙陵城南的激战进入了白热化,日军独立混成第72旅团小泽联队,下属的上田大队与黑木大队在溪流的上游发现了守军第三步兵师第四步兵团的防御侧翼的弱点,梁超在部署之初原本以为设置雷区就能封锁狭窄的溪流徒步涉水渡口,但是没有想到打红了眼睛的日军竟然使用人体扫雷的残忍野蛮方式。
  头系必胜绑带的日军敢死队员刺着上身,双目赤红的他们一批批的呐喊着冲入雷区,随着阵阵爆炸声响起,日军敢死队员的残肢断臂掉落得到处都是,而被炸断了腿脚的日军伤员则躺在地面哀嚎。
  大约报销了一个多中队后,日军终于在密布的雷区中扫清了一条宽五公尺的安全通道,于是日军主力踏着这条布满血肉,到处可见残肢断臂以及内脏的通路发起进攻时,驻守雷区担负监视任务的第四步兵团一营四连急忙向团部进行了报告,在报告了具体情况后,欠二排和火力支援排的四连立即进入阵地,扼守阵地试图封闭日军在雷区强行扫除了突破口。
  日军上田大队与黑木大队凭借着兵力优势企图一举突破中国守军的火力封锁,在中国守军二四式重机枪的扫射下,不断有日军士兵身上爆出一团团血雾随即扑倒在地,当不断冲过雷区的日军从左右翼开始进攻守军防御阵地,四连阵地顿时变的岌岌可危了。
  四连连长陈兴华面对突入阵地的日军,为了替增援部队争取时间,年仅22岁的他毅然决定率领残部向日军发起反冲锋。
  四连的反冲锋可谓是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七十多名中国士兵跟在年轻的连长陈兴华身后,中国士兵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三角队形,利用自动武器猛烈的火力,试图封闭日军在雷区打开的突破口。
  在狭窄的突破口上,中国士兵与日军几乎是面对面、枪对枪!几乎每秒都有人中弹倒在血泊中,手持汤姆逊M1A1冲锋枪的陈兴华身中二弹,半跪在地将肠子揣回腹腔依然持枪向日军扫射,直到殉国前还在不停高声呼喊部队冲锋。
  在中国守军突如其来的反冲击下,日军被猛烈的火力打得抱头鼠窜,几十名日军士兵甚至窜入了雷区,轰、轰!地雷引爆后的气浪夹杂着弹片肆意横飞。
  但是两个大队的日军很快凭借着优势兵力将四连的反冲锋扼制住了,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四连被日军团团包围在突破口上,中国士兵顽强的拼死抵抗让进攻的日军毛骨悚然,当四连最后一名士兵拉响了集束手榴弹,四连的壮烈反击终于落下的序幕,英勇力战故去的英烈们相信英雄不死!他们的英明将会永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