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04

  侯兵强迫自己控制住激动的情绪,抓住步话机一字一句道:“王兴,我命令你立即撤退到主阵地,与营部汇合,否则军法从事!”
  “营长!我们被包围了,撤不下去了,开炮吧!下辈子我们还是兄弟同学加同袍!”步话机中传出了激烈的射击声和喊杀声。
  师指挥所内的宋雨航、梁超等人都默默的站在电台前面,侯兵与王兴的通话他们听得一清二楚,如何取决?
  梁超深吸了口气对宋雨航道:“黄埔精神造就了这些热血军人,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
  宋雨航非常明白王兴连长的目的,他是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四连、火力支援连、营部的安全撤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豪言壮语很多人都会喊,但是当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敢于向前一步的人永远只会是少数。
  宋雨航很庆幸他的身旁有这样一群热血忠肠的时代精英,只要血未冷,中国就还有希望。
第一百八十九章
气象危机
  第一机械化军重炮旅的炮击让突破三连阵地的日军一个大队遭受了灭顶之灾,硝烟混合着浓厚的血腥味飘荡在空气中,155毫米口径的高爆榴弹让日军失去了追击的勇气,横七竖八遍布的尸体似乎在述说着之前惨烈的激战。
  中国士兵置于死地的反扑原本令日军无比惊讶,而毁灭性的炮火更让日军不寒而栗,中国士兵竟然用自身做诱饵与利用战术反扑纠缠住日军进攻部队,同优势的敌人同归于尽。
  川口奈明望了一眼身旁的今川宏次,神情低落,用十分压抑的声音缓缓道:“今川君,我感觉这次河边阁下进攻支那第一机械化军很可能是个错误!”
  今川宏次望了一眼一向以狂妄自大著称的川口奈明,他很难相信这样的话竟然是从川口奈明的口中说出来的?支那第一机械化军的战斗力、战斗意志早已远远超出他们原来的预计。
  今川宏次安慰神情低落的川口奈明道:“敌人越是强大,就越证明我们消灭他的必要性,今天第一机械化军还只是支那重庆政府军的一个特例,如果让这棵小树生根发芽,那么他很可能会成为帝国战略实施的绊脚石!”
  与今川宏次、川口奈明不同的是河边正三,第一机械化军的悍不畏死已经多次深深震撼了他的灵魂,而且每一次都让他更加不寒而栗,对于宋雨航其人,河边正三桌前一尺厚的各种资料说明了帝国情报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努力,但是河边正三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个被自己视为的重要对手的年轻家伙与情报中的那个恶少、权贵纨绔联系到一起?
  一个不学无术横行乡里的恶少能够摇身一变指挥一国之精锐部队,嗜血如命的极端民主主义危险分子?能够变成军事战术、战略家?这恐怕是河边正三听到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如果恶少能够变成职业军人,那么还要军校做什么?
  其实河边正三不知道,收集这些情报的日本情报机关更加想不通,这或许只能用天才奇迹一类的词语来形容吧!
  河边正三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宋雨航肯定会成为帝国的巨大威胁,消灭第一机械化军,生擒活捉宋雨航都快成为了河边正三的一块心病了,但是眼下数倍余敌,形成包围却不能将其歼灭,反倒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第一机械化军强悍的战斗力让河边正三对自己的包围圈十分不放心,他十分害怕哪天晚上第一机械化军会突然不辞而别。
  在强烈的困扰下,河边正三来到沙盘前冥思苦想,宋雨航和他的第一机械化军一样,都是死硬死硬的,尤其那些美军飞机更让河边正三绝望,白天几乎是中国人的天下,每一次进攻都要遭到美机的轰炸或扫射,搞得部队士气低迷,而大本营为保持太平洋战场方向的空中力量,近期无法抽调飞行师团支援缅甸战场。
  同古!昆明!现在的龙陵!河边正三在回忆宋雨航所参与指挥的每一次战术,试图在其中寻找宋雨航的弱点和破绽。
  “报告!”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河边正三的思路,河边正三十分不悦地皱了皱眉头,从这个十分面生的参谋手中接过一份十分平常,甚至没有保密级别的文件?
  河边正三先是愣了一下,作为方面军司令官,按惯例他只审批阅览机密以上相关的文件。
  “这是什么?”河边正三连看都没砍径直将文件丢在案几上,头也不回询问了一声!
  送文件的参谋啪的一个立正鞠躬道:“司令官阁下,是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
  “什么?”河边正三脸色一变,随即拿起文件翻看起来,河边正三脸部的表情竟然在翻看期间变化了数次?
  哈哈哈哈!呦西!河边正三笑容满面,十分满意的不断点头道:“给气象部门全体记功,我要为他们颁发勋章!”
  河边正三的失态引发了司令部作战室内所有人员的注意,他们很想知道在一片愁云惨淡之间,司令官阁下到底在笑什么?
  河边正三神色突然一振,大声道:“所有师团联队长以上军官召开作战会议!”
  河边正三高兴的原因宋雨航知道,因为他的手中正拿着一份未来十天的天气预报,盟军军事气象部门预测在未来一周内,龙陵将迎来近年来少有的冬季寒雨!
  对于寒雨宋雨航略有耳闻,与缅甸的春季暴雨一样,龙陵地区位于高原,所以气象也极为不规律,冬季寒雨本身根本无规律所寻,今年的冬季寒雨显然是受到了缅甸低压潮湿气候的影响,接连数日的降雨对于当地的民生来说并无大碍,不过是河流溪水暂时性的暴涨罢了。
  但是接连一周的降雨对于依靠空投物资作战,只有三日弹药物资储存的第一机械化军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望着手中的电报,宋雨航不由得苦笑一下,真是成者萧何、败者萧何啊!同古大突围,他就是借了缅甸暴雨的“势”!奇迹般的完成了同古突围,数千残军从日军重兵的缝隙间溜了出去。
  而此次,他所指挥部队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正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却意外的遭遇了滇西的冬季寒雨!这该死的天气到底在帮谁?
  宋雨航知道日军一定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发难!
  利用今天难得的机会,美军战斗机、轰炸机以及运输机可谓倾巢而出,轰炸机拼命一样的将航弹投向日军阵地,仿佛过了今天这些航弹就要过期被销毁一般。
  而那些各种颜色的降落伞则层层叠叠的堆满了空投区域的空地,第一机械化军的后勤部队只能冒着危险闯入空投区域,收拢空投弹药物资,以免后续落下的物资砸坏先前落下的空投物资。
  河边正三召开了联队长以上官佐参加的作战会议,宋雨航同样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他需要对未来一周内的战术部署进行重新调整,以应对突然的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重庆方面得知龙陵上空未来一周内天气突变,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届时将无法提供空地火力支援以及物资补给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的蒋介石亲自将电话打至美国空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将军处,希望陈纳德可以克服困难尽一切可能支援困守龙陵的第一机械化军所部。
  陈纳德当即表示,一旦天气转好,立即恢复对龙陵国军守军的空地火力支援和物资空投补给。
  “陈纳德恐怕是很难指望上了!”蒋介石在前往最高军事委员会的途中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随即询问身旁的秘书陈伯龄道:“龙陵守军的给养弹药还能维持多长时间?”
  陈伯龄急忙翻出一份文件,低头查阅了一下道:“算上今天突击补给的物资和弹药,理论上大致可以保证第一机械化军一周所需。”
  “恩!”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这是一个好消息,总算是让人稍微放了点心了。”
  陈伯龄微微一笑道:“委座您过虑了,宋将军惯于坚守,而且第一机械化军乃是我国军精锐之所在,别说六、七天,就是六、七十天日本人恐怕也奈我无何!”
  蒋介石鼻子微微哼了一声,用奉化话说了一句:“正是因为第一机械化军是我国军精锐之所在,我才如此担忧啊!”
  随即蒋介石闭上了眼睛,随着车子起伏颠簸微微摇晃,陈伯龄见状不敢多言,静静的守候在一旁。
  当蒋介石坐车抵达位于重庆郊区一处极其隐秘的山坳后,路边的岗哨警卫开始逐渐多了起来,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决策指挥机关,“最高军事委员会”就落座在山中的一座三层楼的别墅内。
  自1939年起,日军对于重庆就开始频繁的进行轰炸,妄图以轰炸为手段迫使中国人民放弃抵抗,在国民政府多方组织安排下,日军的无限制轰炸很难炸到重要的军政目标,只造成了大量普通民众的伤亡。
  让中国军民刻骨铭心永远无法无法忘记的十八梯隧道惨案就发生在1941年6月5日,由于日军对陪都重庆疯狂的轮番轰炸下,重庆大隧道发生了数千民众集体窒息的惨案,事后从隧道内拖出的遇难者尸体堆积如山,其中有年近花甲的老人,也有不满周岁的婴儿,日军可谓罪行累累恶贯满盈。
  即使如此,在严密保护下的各级军政机关却很少遭到损失,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最高军事委员会更是如此,历史注定了承受战争苦难的永远是普通的民众。
  在“最高军事委员会”作战室的沙盘前,龙陵滇西甚至缅甸的大部已经微缩于巨大的宏观沙盘前,这细致精美的沙盘是六十多名作战参谋48小时不眠不休工作的成果。
  沙盘前的蒋介石显然没有心情欣赏精美得犹如艺术品一般的沙盘,他所关心的是援军何时才能抵达,第一机械化军何时才能转危为安。
第一百九十章
决战龙陵1943(一)
  十一月的重庆早已没了九、十月份的闷热,一丝冷意让人感觉到了冬天正在悄悄来临的脚步,重庆最高军事委员会作战指挥室内的所谓大佬名将们此刻眉头紧锁,龙陵的战局明显已经牵动了委座的神经,号称国军第一主力,全部由美制装备武装起来的第一机械化军陷入了日军的重重包围。
  原本各路援军尚紧张有序的集结,但是这突如其来天气巨变让第一机械化军失去了对其极为重要的空投补给,明眼人都知道,龙陵的战局很可能出现急转直下的巨大逆转,对于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委座,众人纷纷保持沉默,以明哲保身应对。
  蒋介石的脸色越来越差,按在桌子上的手也开始微微地颤抖,距离委座距离很近的陈诚犹豫了一下,最终站了起来缓声道:“龙陵战事关乎我对外补给之咽喉要冲,第一机械化军乃是我国军精锐,为我军士气、军心所代表,日寇狼子野心欲意十分明显,妄图打击我军士气、军心,如同古代斩将夺旗一般,第一机械化军这杆大旗绝对不能倒,我建议催促援军轻装急进限期抵达,实在不行亦可放弃歼灭日军第二、第五十三师团之战略部署。”
  “不可!绝对不可!”
  蒋介石摆了摆手,随后道:“日寇猖獗无度,此次派遣两师团狂妄大胆深入我滇西腹地,此战我军必须抱定成功成仁之决心,如果刚刚光复的滇西又复沦陷,对国内、对国际,对于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我蒋某人断然无法交代。”
  陈诚知道这是一场政治需要大于军事需要,带有勉强色彩的战役,参加战役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央政府嫡系部队,即使能够战胜来势汹汹的日军,付出的代价恐怕也是难以想象的,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值得吗?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陈诚刚想再度进言,蒋介石果断的一挥手道:“我心意以决!勿言!”
  蒋介石双目如电,大声激昂道:“我命令!”
  在场的将领们哗啦一声全体起立,半面45度面向蒋介石等候委座口谕,蒋介石犹豫一下道:“电令援军各部务必于11月15日前对当面日军发起总攻,以必死之决心,为国为民,攻敌必克,寸土不弃,犹如违者军法论处,绝不姑息。”
  重庆方面可谓下了决心,要在1943年给予日本人一个深刻的并且痛得难忘的教训。
  位于龙陵前指临阵指挥督战的河边正三又何尝不是想在1943年新年到来前一雪前耻,用辉煌的胜利作为新年伊始的献礼。
  今川宏次中将,时任第二战车师团长,竹原三郎中将,时任第四十九师团长,河野悦次郎中将、时任第五十三师团长,神田正种中将,时任第六师团长,冈崎清三郎中将,时任第二师团长,川口奈明少将,时任独立混成第51旅团长等诸多将领齐聚一堂。
  日军将领们脸带微笑相互在小声地寒暄着,而带着一脸傲气的神田正种则与眼下这种和谐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河边正三落座后,巡视了一下在座的将领,目光在神田正种身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带着一丝欣喜道:“诸君,我军气象机关预计未来一周内,龙陵地域有连续大量降雨,这种天气就意味着支那军队的第一机械化军将无法获得至关重要的空投补给和空中支援,此战成败在此一举,方面军能否解决该敌扫清进攻印度的后顾之忧,荡清重创由中国政府军精锐部队组成的远征军全部在此一役!拜托了!”
  说着河边正三站了起来,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当神田正种听到第一机械化军六个字后,脸部的表情变得万分狰狞,这支部队的前身第二百机械化旅在同古城下,在昆明城下带给他太多难以磨灭的刻骨记忆了,作为第一个成联队建制被支那军队歼灭,并缴获军旗部队的师团长,神田正种感到万分羞耻,几度试图剖腹明志。
  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大本营并未解除神田正种的指挥权,反而还给第六师团补充了大量的有经验的老兵,虽然无法重新组建第23都城步兵联队,但是大本营批准第六师团组建成田步兵支队,用以弥补第23都城步兵联队覆灭带来的缺编。
  河边正三的作战计划其实非常简单,首先第五十三师团派出强有力一部预设阵地阻击支那援军72小时,其主力东返龙陵城下,重点进攻城东,第二师团同样如此,重点进攻龙陵城西,而河边正三则亲自指挥第二战车师团,第四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24、51、70、旅团,重点进攻龙陵城南,齐装满员的第六师团配属独立混成第72旅团重点进攻龙陵城北,第十重炮联队,第五野炮集群,以及各师团野炮联队提供火力支援。
  “不分昼夜,不顾伤亡,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支那第一机械化军尽歼于龙陵城下!大雨就是我们进攻的号令!”河边正三啪的一声将武士刀拍在了桌子上。
  龙陵城内中央银行地下室内,面对巨大危机的宋雨航没有半点担忧,反而摩拳擦掌道:“能确定进入城北接替防御的是日军第六师团吗?”
  一旁一名情报参谋认真地点了点头道:“情报处监听课已经对监听信号确认识别,新出现的日军代号确实为其第六师团。”
  “王八羔子!让老子好找!”宋雨航皱了皱眉头认真道:“重庆方面近期一定会敦促援军急援我军的,日军同样知道,他们肯定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全力发动猛攻,以河边正三其人性格,他多半可能调动第五十三师团和第二师团主力进抵龙陵参加攻城战,投入全部力量在短时间、小空间内形成绝对优势,给予对手毁灭性打击,完全符合日军以往的战术特点。”
  站在一旁的崔志钧眉头紧锁道:“军座,日寇会如此冒险吗?这可是一步死棋啊!如果日军这样部署,一旦他们投入进攻,龙陵就会成为一个死局,双方势必将卷入到一场至死方休的激战中,已经占据优势的日军这样似乎大有得不偿失之嫌疑。”
  宋雨航很随意的将手中的铅笔丢在地图上道:“这也是河边正三奇兵之所在,他很可能就是想利用我方对其胆量和战术的估计不足或者过于保守,意图集中全部力量给予我军致命一击,很多日本人天生喜爱赌博,河边正三也不例外,其人喜欢以小搏大出奇制胜,对此我们必须得防,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日军的第五十三师团和第二师团主力恐怕已经向龙陵运动了。”
  一直没吭声的徐图安倒吸一口冷气担忧道:“这样的话日军就会形成四面围城的局势,等我军援军意识到日军的诡计恐怕为时已晚,这援军我们恐怕指望不上了,而且我军的弹药补给等物资均不充足,尤其是重炮旅的155毫米口径高爆榴弹,仅存不足三百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