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304

  池田横宾望着不断在纵火的中国远征军感觉十分纳闷?在他看来此刻是敌人最佳的进攻时机,但是敌人没有任何准备实施进攻的迹象,而且也没有收缩防御的迹象?只是投入喷火战车和大量的喷火兵在焚烧街道和遗留下的工事,这一切实在太诡异了!
  最后池田横宾还是决定投入两个步兵大队试探着恢复夜间失守的第一道壕沟,虽然池田横宾知道第一道壕沟已经失去了防御的价值,但是急于想弄清中国远征军意图的他只能选择进攻,因为在战场情况不明,敌情意图不清的情况下,一次规模适中的进攻往往就会让敌人的真实意图暴露出来。
  在阵阵飘荡的浓烟中,刺鼻的闻道让迎风而进的日军士兵苦不堪言,眼泪、鼻涕流得一踏糊度。
  同以往的进攻不同,池田横宾为了保存必要的战斗力,他明确的告诉了参加此次进攻的两个大队的大队长和中队长们,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各部队务必要保存有生力量。
  如果能够活着谁愿意死去?第六师团的日军士兵虽然号称骁勇悍战,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真的不惧怕死亡和愿意死亡,此时已经是1944年5月,1937年离开本土前往支那胸怀壮志,经过数年连番征战,当年满心报销天皇的那些熊本精锐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的第六师团也只不过是名声犹存罢了,否则神田正种也不会决定闭锁前沿数百个工事,逼迫士兵与敌人决一死战了。
  日军士兵小心翼翼的以伞兵队形在缓慢的穿过大火燃烧引起的烟瘴,对已经开始进入阵地的中国士兵来说,这些日本兵似乎和往日大有不同?正常几分钟的冲击路程这些日军足足磨蹭了二十多分钟,原本在四百公尺距离上就应该开始标尺拦截射击的M1A4勃朗宁机枪硬生生的等到了二百公尺才开始射击。
  机枪才刚刚一响起,日军走在队伍前面的几名尖兵一栽倒在地,后面的日军如同被踩到了尾巴的兔子一般,掉头就向回跑,等了一夜机会才刚刚捞着部署的第二机械化军第五轻装师的步兵指挥官在目瞪口呆之余,顿时破口大骂!日本人撤得实在太快了,没等随行的炮击跑发射两轮,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身为一线指挥官的第二营营长霍涛此刻可不堪言,之前他就发觉日军的这次进攻有些蹊跷,为而来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他刻意将日军放进二百公尺距离,准备用火力将日军磁住反复消耗,最后呼叫重炮将日军进攻部队一锅端了,可是谁料想日军竟然一接即溃?而且逃跑速度竟然快过了炮火的反应速度?
  当得知旅周参谋长电话找自己的时候,霍涛暗道一声苦也,副总司令之前有令,歼灭第六师团论日军的脑壳按功行赏,日后新式武器补充和兵员补充等以此为依据,日军这次进攻自己这下基本没捞着什么,挨熊肯定是跑不了了,郁闷无比的霍涛感慨道,不是职部不努力啊!而是日军实在太面了,简直是豆腐渣部队,一脸无可奈何表情的霍涛垂头丧气的奔指挥部而去。
  与霍涛相比,池田横宾此刻羞愧得立即刨腹的心都有,不过这些不争气的部下还是试探出了敌军的虚实,既然中国人的步兵跟了上来,那么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将兵力收缩回来,然后等天黑之后,给中国人一个结结实实的教训。
  池田横宾的战术安排与神田正种不谋而合,白天坚守,夜晚实施反突击,以阵前火力配合敢死队爆破敌军喷火坦克,以游兵和狙击手消灭敌军喷火兵,第六师团此刻要做的并不是夺回已经失守的第一道壕沟防线,而是如何才能坚守的更久一些,神田正种知道,只要他坚守得够久,第六师团还是有一线生机了。
  中国远征军在徐徐的不紧不慢的跟在火线之后缓缓推进,这种缓慢的推进在日军看来比疾风暴雨般的猛攻都可怕十倍!
  面对中国远征军铺天盖地的猛烈火力打击,日军第六师团只能束手无策,等大火燃起,日军只好不断地沿火线进行小规模的阵前突击后撤。
  宋雨航举着望远镜一声不吭地注视着陷入滚滚浓烟之中的密支那,隆隆的炮声基本没有停歇过,因为是打日军第六师团,所有中国官兵的情绪全部被调动起来了,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参谋们依旧精神百倍的一溜小跑,前沿部队的指挥官和一线的官兵们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都是不喊不叫,师长们看得最近的就是各部队之间的结合部,惟恐友军捞过了界,虽然日军数量超过三万,但是平摊的主攻部队的六个师身上,在扣除炮兵部队所占的固定比例,每个师的所得就得看自己的运气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方夜战
  看了好一会,宋雨航才微微斜了下头对身后的一名作战参谋道:“曼德勒方向日军又动静吗?”
  作战参谋翻开文件夹,随即合上道:“报告副司令长官,日军曼德勒方向丝毫没有任何动向。”
  “嗯!”宋雨航的鼻子轻轻的哼了一声道:“这个新田中一还真沉得住气,恐怕是奉了山下奉文的命令!”
  犹豫了一下,宋雨航果断道:“命令张天胜所部继续密切注意曼德勒方向动态,如果日军意图增援密支那,所部应以节节抵抗诱敌于密支那城下!”
  崔志钧虽然已经荣升了第二机械化军军长,但是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总是一直跟在宋雨航身后,搞得徐图安经常不满,对于此次宋雨航下令将第六师团全体不论死活全部斩首,各部队以人头计算功勋的做法有些担忧,杀光小日本崔志钧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是全部不论死活砍头似乎有点搞得太大了,国内的舆论督导况且不说,在盟国哪里是铁定要遭受来自文明世界的责难的。
  宋雨航放下了望远镜,头也不回道:“志钧,你想说得我都明白,国人以儒家学说立为者颇多我也知道,我的举动势必招来国内和盟军的扣伐笔诛,日后也很有可能有人以此为题发难于我,这些都是可想而知的!”
  崔志钧闻言大吃一惊道:“你既然知道后果如此严重,还敢如此作为?这个副司令长官你干够了不成?”
  宋雨航心思沉重的深深吸了口气道:“我也不瞒你,几十年后是什么光景你我可能不知道,也看不见了,但是和平会使人们淡忘战争留下的伤痕,再过五、六十年,我们的后代很可能会将我们这代人的流血牺牲忘记得干干净净,那个时候他们也许吃着日本食品,用着日本生产的各种用品,谈论着移民日本,年轻的一代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中知道南京大屠杀!而日本人的后代会记得什么?他们的侵略性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资源的匮乏而有增无减,我们这一代人饱受了战火的涂炭,身为中国军人却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我们的家园毁于战火,我们的兄弟惨遭杀害,我们的姐妹遭人奸淫,这乃是我辈军人的莫大耻辱,我们今天和日后所要做的,就是再过一百年,如果日本人还有后代的话,教科书的第一页就是我宋某人无辜残杀他小日本几千万同胞,密支那战役用它第六师团三万余人的头颅筑造京观!在他们胆敢策动战争之际提醒他们凡事三思,否则中国定当会再出十个、百个、乃至千个宋雨航,杀得他亡国灭种。”
  宋雨航的长篇大论已经把崔志钧听得热血沸腾,站在一旁聆听的徐图安和罗家祥同时叫了声好,而一直站在一旁的作战参谋已经将宋雨航所说的话一句不落的记录下来,罗家祥看了看记录后道:“立即整理成副司令长官对远征军全体密支那战役参战将士的激励训话,呈报委座,并转发第三机械化军。”
  宋雨航望了一眼罗家祥,他知道罗家祥那句呈报委座实际上是提他先留提前量,万一日后委座真的追究也有说法,毕竟现在密支那战役才刚刚开始,就扬言要用对方三万多人的脑袋筑造京观也确实有点此言尚早的意思。
  当晚22时,经过了统一协调的日军在密支那的四个方向发起了突然反击,早已严阵以待中国远征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纷纷开上了阵地,出人意料的是攻城以来一直化整为零藏匿得无影无踪的日军野炮联队也开始由各自藏匿的位置开始炮击,由于日军野炮使用的都是备用阵地,只经过了大致的计算,介于炮弹的存量也没有进行试射和校正,所以日军一开炮,大部分炮弹都远远的偏离了突破口一线的中国远征军阵地,甚至还有几颗落入了日军己方阵线。
  由于大火的关系,日军步兵早早的就提前暴露了,奇袭立即转为了强攻,如果日军指挥官非常明智的话,就应该及时取消这次进攻,第47步兵联队,联队长高敏浩二将这一情况及时向神田正种做了汇报,神田正种依然指示高敏浩二贯彻指示,确定攻击决心!
  对于自己的部下扑向严阵以待的中国远征阵地的结果和下场,神田正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中国远征军的战术和战法让他非常的措手不及,大火和铺天盖地的炮火在一点一点的蚕食着密支那城,也同时在蚕食着第六师团的决心与士气。
  预计能够坚守至少二周的第一道外壕仅仅6个小时就失守了,虽然损失的人员不多,但是对于部队的士气打击巨大,而且作为最高指挥者来说,神田正种无法漠视中国远征军这种连续不断地蚕食。
  此刻,他最需要的是打乱敌人的进攻节奏,重新掌握战场的节奏,虽然眼下中国远征军火力空前猛烈,但是神田正种以他的经验判断,越是猛烈的火力就越无法持久,只要将这最为困难的时期坚持过去,第六师团与对手还是有一搏之力的。
  在距离中国守军阵地三百公尺的距离上,日军士兵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拉开了散兵队形,他们微微的弯着腰,手中端着尚有刺刀的三八式步枪,而走在散兵线最前端的日军机枪手则端着最新配发的九六式轻机枪,不同于十一年式轻机枪的是九六式强机枪竟然也上有三八式刺刀!
  当逼近中国远征军阵地前一百公尺的时候,随行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开始为自己寻找适合的射击位置了,平端着武士刀手在最前面的木高一平大队长猛地一挥手臂,面目狰狞的高声喊叫道:“进攻!进攻!”
  板载!板载!日军步兵那被压抑已久的呐喊声嘶哑得好像地狱里传出来的一样?日军步兵开始最后的冲击加速,在这个距离上,他们已经绝望地看到中国远征军阵地上徐徐开上来的坦克和装甲车,但是进攻命令已经下达,他们只能无畏的前进!
  日军士兵将内心的恐惧和绝望变成了奋勇向前的动力,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奋勇冲击,这一点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洗脑式灌输和教育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们成功地将人变成了没有思维的野兽。
  开火!最先开火的是阵地后方的迫击炮和坦克主炮,随即密集的机枪声夹杂着冲锋枪的声音响成了一片。
  冲在最前方的日军机枪手只是颤抖了一下身体就摔倒在地,一旁的副射手继续捡起机枪,没走几步,副射手也挣扎着中弹倒地,在后面的人捡起机枪!
  暴风骤雨般的射击声中,日军的进攻部队如同撞到了钢板一般,那些疯狂叫喊着的日军士兵仿佛在原地瞬间被成排的枪决一样,大多数日军士兵都是在奔跑途中中弹倒地的,被威力巨大杀伤力惊人的0.50英寸机枪弹击中的日军官兵几乎都是四分五裂,一名被机枪弹扫端膝盖的日军大尉抱着断腿在地上激烈的翻滚挣扎着。
  在密集的弹雨和频繁的爆炸声中,没有人会顾忌到同僚的伤亡,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冲上中国人的阵地,把他们杀光,巨大的伤亡已经让大部分日军官兵失去了理智,更多的日军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嚎叫着奋力冲击。
  M4谢尔曼上的76毫米短管滑膛炮已经开始清理日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这些对守军威胁较大的目标,一挺挺日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在坦克的直射下,连同射手那残破的身躯接连起伏的飞上夜空,到处散落的尸块和机枪那扭曲的残骸让日军心惊胆寒。
  但是日军的掷弹筒却令人防不胜防,尤其在一百公尺距离上,日军所装备的八九式掷弹筒在经验丰富的老兵使用下命中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
  由于前沿工事战壕内的中国士兵比较密集,每一发落入阵地的榴弹都能引起四、五名官兵的伤亡,头带红白十字标志的医护兵冒着横飞的弹片在战壕里面穿行,将伤员立即后送。
  相反,在中国远征军密集的火力面前,缺乏炮火准备的日军在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后依旧在持续顽抗,不断地在中国远征军阵地的侧翼和结合部寻找试探。
  战斗进行到凌晨2时,宋雨航站在指挥部注视着面前的一座鎏金的英国十七世纪自鸣钟一言不发,只是不断听取最新报告而来的战果和日军在密支那四面的动向。
  对于日军的这次进攻宋雨航早有预料,他相信没有人能顶的住他的这种推进方式而不崩溃的,神田正种发动进攻,意图以进攻打乱中国远征的部署和进攻节奏这招在宋雨航看来其实完全可以说是落了下乘,在这种时候越是沉不住气妄动,往往就会败得越惨!
  凌晨3时10分,日军在城东、城南的攻势已经出现了减弱的迹象,宋雨航立即命令所属各炮群立即开始对密支那全城进行无差别炮火覆盖,所有部队立即投入向当面日军的反击当中。
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火密支那
  宋雨航回到沙盘前,巨大的沙盘上标注着密支那城四个主要方向上日军守军的番号,日军的第13步兵联队驻守在密支那城东,其联队长为池田横宾大佐,日军第45步兵联队驻守在密支那城南,其联队长为黑木敬森大佐,日军第47步兵联队驻守在城西,其联队长为高敏浩二大佐,第六师团下辖编制最大,人员众多的成田步兵支队驻守在城北,其指挥官为少将支队长成田惠一郎。
  神田正种的师团部以及第十八师团横川联队以及配属骑兵、工兵、辎重各联队作为总预备队。
  宋雨航默默的评估着此刻的态势,实力最为强大兵员众多的成田步兵支队是今晚进攻最不积极的一个,第13步兵联队的池田横宾则是进攻最为迅猛的一个,相对来说第13步兵联队的伤亡也是最大的。
  就在刚刚宋雨航得到了几个掺杂在一起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就是关河营造的商业集团在美国下属的肯特林机械公司成功的制造出了7.62毫米口径的突击步枪,配合之前在阿肯色州加工的7.62毫米中间威力39弹取得了成功,各方面性能均以超过了美国军方的指标参数,武器尚未进行命名,请宋雨航命名,关河同时提醒宋雨航中间威力的弹药型号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完善和开发,而且诸如弹夹弹簧压力不足,30发的弹夹为了保持弹簧的伸张力只能压入25发子弹等等的小问题都有待解决,此种武器距离大规模装备仍尚早。
  坏消息就是这种武器虽然通过了美国军方的检测标准,但是马歇尔和众多国防部官员明确表示,自此武器威力、射程和贯穿性都不能满足美军单兵在四百公尺以上射击时的要求,尺寸重量与M1卡宾枪类似,性能略微超过,但是无疑重复列装同一用途武器实属浪费,所以美国军械采购部门只准备计划采购1000支用以海军陆战队新组建的“水下爆破队”!
  宋雨航确实有点郁闷了,他原以为使用中间型号枪弹的突击步枪一问世一定会成为时代的宠儿的,大批量的制造,下发到所有反法西斯武装的手中,现在他错了,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相当的离谱。
  美军在越战开始后才更换的小口径武器M16,之前美国是世界上一直主力呼吁使用大威力野战步枪的国家,美军步兵班从勃朗宁重管步枪到M1加兰德、M1A1汤姆逊、M1卡宾枪形成了一个涵盖射程、速射、火力密集度的完美搭配体系,这些武器美国正在以每天数千枝的速度在制造,提供给全世界的各个战场,想要打破这种现行的体系无疑是痴人说梦,世界各国在武器定型军选的过程中一般考虑得是各方面利益的平衡,而武器的性能不过是其次的,这1000支的订单估计还是马歇尔给关河背后的老板一个小小的面子。
  随行而来的二支样品宋雨航过了过目,很显然有人更改了他所绘制的图纸,起码在外观上宋雨航认为这支样品和后世的AK-47没有丝毫关系,采用的活塞式气门退壳单击复动意外,他认为这支样品的外观更接近M16,而且机匣上还多了不少华而不实的设计,能够感觉到典型的美洲人的粗犷,不过宋雨航此刻没有心思去追究设计师的责任了,他吩咐罗家祥将样枪送交重庆面呈委座,称请美国武器设计师代为设计,未来装备我军特种作战部队所有,并请委座赐名。
  更让宋雨航无比头痛的是盟军提供的天气预报,预报显示在未来几周内密支那地域将出现大规模降雨,大规模降雨的意义对于宋雨航来说最为直观的就是每天的空运被迫取消,沿陆路后方向前线输送的物资数量会骤减,现在的火攻蚕食战术将无法使用。
  宋雨航不知道,这该死的缅甸雨季的到来会给他平添多少麻烦和顾虑!
  宋雨航给参加攻击的各师、旅下达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总攻命令,宋雨航也知道此时对密支那发起总攻是非常不适宜的,但是时间不等人,他要利用有限的时间争取战术上绝对的优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总攻命令,第一机械化军、第二机械化军参加反击的各部队指挥官都无比震惊,对于总攻他们都没有准备好,简单的阵前反击火力延伸与总攻相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为此崔志钧找到了宋雨航,他想能不能请宋雨航将总攻推迟两到三天,让进攻部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部队需要编程,火力需要调控,空中支援需要编排,弹药、物资、医疗,战术预订,目标作业,步坦的协同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宋雨航望着一头大汗的崔志钧微微的叹了口气道:“我们恐怕没那么多的时间了!”随即将盟军转发来的天气预报递了过去。
  崔志钧皱了皱眉头接过天气预报,崔志钧将天气预报团成了一个团捏在手心,望着宋雨航道:“事不宜迟,进攻立即顺势开始吧!所有战术预案,火力编程、部队调派等等都边打边进行吧!”
  宋雨航点了点头嘱咐道:“准备不足的强行攻坚最忌讳不能一鼓作气,一而再,再而三部队就要垮了,而且要做好出现大量伤员的准备,总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第六师团给我彻底歼灭!”
  对于缅甸平民宋雨航没有丝毫顾忌,非我族类管他死活?在这片亚细亚的土地上,中国军人流了太多的鲜血。
  神田正种从中国远征的反击中读出了异样的味道,这是中国人的总攻!神田正种发觉自己有点惊慌,片刻,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后,神田正种立即下达各部队立即停止攻击,全力稳固防御,利用散兵战术、突击小队和支撑要点进行多重弹性防御。
  在小小的密支那,中国远征军一次性投入了五个主力轻装师和第一重装师的全部,共计八万七千余人,日军第六师团近三万人则依托工事全力迎战,密集的炮火打得天崩地裂,密支那在中国军人进攻的步伐中在颤抖。
  各个主攻师在坦克的先导下在日军据守的第二道壕沟前与其反复激战,由于第二道壕沟是依托密支那城边贫民区所挖掘,沟岸各种房屋建筑物林立,日军的碉堡、暗堡又修建得刁钻古怪,加之日军的敢死队频繁出击,已经又数量抵近摧毁日军工事的“撒旦”喷火坦克被日军的人肉炸弹所炸毁,由于沟对岸有大量的建筑物,日军的壕沟几乎挖空了建筑物的地基,一旦遭遇爆破,爆破口上的建筑物残渣和坍塌的沟沿不是形成了堵塞就是出现了大面积的滑坡断崖,密支那城四个方向上的工兵部队对壕沟的爆破均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神出鬼没的日军战防炮战另前线的师长们不敢轻易投入手中仅有的机械舟桥,战况一时进入了胶着状态。
  在距离密支那城东观战的宋雨航面前五百公尺的地方,轰的一团火焰腾起几十米高,随后一团火焰爆裂燃烧,迸溅的附近几百平方米到处都是火雨,十几名满身是火的中国士兵在拼命的挣扎,几名抢出试图抢救战友的医护兵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
  宋雨航知道那是一辆载满燃油的“撒旦”被日军敢死队破袭的后果,日军密集的火力压制住了中国步兵的突破,而工兵部队又迟迟无法打开可供装甲车辆通行的突破口,双方在第二道壕沟一线展开了激战。
  中国士兵在炮火和坦克的近距离支援下,扛着临时绑扎的梯子冲向壕沟对岸,日军也不顾一切的纷纷起身投弹、射击!十几架梯子很快竖立起来,单手擎手冲锋枪的中国士兵在飞快的攀登。
  宋雨航借着炮弹爆炸的闪光发现那梯子竟然矮了好大一截,刚刚爬了一半,一群举着手榴弹的日军蜂拥而上,虽然壕沟对岸的灰狗用机枪拼命的压制,但是大量的手榴弹还是纷纷落了下来,在阵阵闷哑的爆炸声中,梯子纷纷断裂或歪倒,几名中国士兵的身影从上面掉落下来。
  这时宋雨航放下了望远镜,深深的吸了口气,转身对身后的徐图安道:“告诉张伟,给我集中火力轰击,我就不信小日本是属蟑螂的,还他娘的真死不绝了?”
  战事胶着在第二条壕沟一线,而神田正种也过了之前的紧张期,中国远征军的猛攻让神田正种已经毫无任何希望可言,这反而让神田正种放下了思想包袱,变得不在乎一切轻装上阵,回过神来的神田正种连续下达了数到精确的作战命令,他利用中国远征军四面进攻的频率间歇调增增援部队,保障让增援部队总能最及时的到达最需要他们的位置上。
  神田正种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的同时也就没有了顾虑,他在放手一搏,以密支那的地理环境和位置面对数量、火力均占绝对优势的中国远征军,如果没有强大外援支援解救,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覆没。
  神田正种在积极的调兵遣将调整火力,妄图中国远征军突破外壕后,运用密支那狭窄复杂的城区进行最后的顽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