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304

  中国远征军的攻势终于停顿了下来,神田正种立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重新部署调整兵力,此刻第六师团仍有一万七千余人,固守现有防区依然兵力比较充沛。
  看着师团长一脸憔悴疲惫的神情,高田参谋急忙为神田正种递上一杯热茶,神田正种满意的对高田正雄点了点头道:“高田君,这场神雨帮了我们的大忙,支那远征军应该是因为后勤补给的原因停止了攻击!”
  高田正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支那军队的火力超过我军几十倍,尤其是他们的单兵火力,更让我军望尘莫及,但是这些愚蠢的支那人忽略了这些强大的武器需要的是更加强大完备的后勤极其工业基础,支那人依靠美国的补充和提供,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
  神田正种喝了一口苦涩的茶水,微微皱了皱眉头道:“我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摧毁支那人的抵抗意志,无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或是几百万的军队,一旦他们失去了抵抗意志,那么他们就是我们打日本皇军盘中之餐,怎么吃,什么时候去吃,就是由我们说了算了!”
  神田正种此刻的心情可谓是如雨后天晴一般,因为就在两个小时前,他接到了田中新一的电报,田中新一已经接到山下奉文的命令,率领第18师团、第55师团、独立混成第24、26、105旅团投入密支那解围之战。
  但是两个小时前神田正种认为田中新一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感情在包围圈中的不是他第18师团,虽然神田正种也知道突如其来的暴雨代表着缅甸雨季的到来,而且泥泞的道路和阴雨天会使中国远征军的天空补给彻底中断,而陆上补给也会陷入困境,田中新一这个喜欢隐藏自己的狡猾的老狐狸大有赶来摘果子的意味,神田正种相信,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断了中国远征军的后勤补给,田中新一肯定还会窝在曼德勒不肯挪动半步,但是此刻神田正种只能对田中新一表示无比的感激。
  已经连续二昼夜没合眼的宋雨航关切的视察过了第三临时野战医院内的每一名伤员,挨个嘱咐他们要安心养好伤,等雨一停,马上将他们后运到昆明的大医院。
  走出野战医院,崔志钧微微的轻叹了一声道:“这仅仅是第四轻装师的部分伤员,具体的伤亡数字还无法统计,日军第六师团是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师团,如果换成是37年那会的狗日的第六师团,恐怕我们的伤亡还会翻倍!”
  宋雨航用鼻子哼了一声,日军第六师团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是宋雨航认为至少没强到崔志钧所说的地步,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中国士兵凭借手中的轻武器与占据地形优势的日军进行战斗,伤亡自然是不小,但是歼灭日军第六师团就等于肃清密支那以北所有日军部队,打开中国远征军直通曼德勒的通路,彻底切断日军缅甸方面军攻印部队与缅甸守备部队之间的联系,更为最要的是歼灭第六师团为南京无辜殉难的数十万同胞雪耻报仇。
  所以无论如何,宋雨航认为付出多大代价歼灭日军第六师团都是值得的!
  但是连日的猛攻,中国远征军的补给弹药消耗得异常迅速,而后方昆明到大理,大理到丽瑞在到龙陵前往密支那的漫漫交通补给线却没有一丁点好消息传来。
  曼德勒的日军两个师团又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倾巢而出如同一个晴天霹雳一般,得知这个消息的宋雨航本有的一丝睡意荡然无存,之前为了跳跃式攻击密支那,宋雨航将手中的山地步兵师张天胜部队放了出去,摆在了曼德勒与密支那之间,没想到这颗棋子竟然会发挥意外的作用,那就是阻击日军曼德勒东进的部队。
  为此宋雨航在通话中十分清楚的告诉张天胜道:“命令只有一条,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在纳巴,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后援,甚至连弹药补给也都没有,山地步兵师必须直到主力占领密支那为止,山地步兵师都要像一根钉子一样,牢牢的钉在纳巴。”
  最后宋雨航让张天胜做好最坏的打算,并且立即抽调战斗骨干和军官组成种子团后撤密支那。
  下达过命令,宋雨航召集了旅长以上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宋雨航通报了眼下的困难局势,弹药与补给已经不足以维持高强度的攻坚所使用了,从刚刚后方传来的消息,最少还需要3天才能恢复被暴雨冲垮的道路。
  宋雨航环顾与会的所有旅长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中国远征军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成为了“宋家军”,比起当年的那支税警总队,宋雨航的这支宋家军才是独一不二的真正王牌铁军。
  宋雨航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大家都很清楚,我军此时弹药给养已经所剩不多了,而且日军两个师团有三个独立混成旅的援兵已经从曼德勒沿瑞保、乌金、高林一线向密支那扑来,张天胜的山地步兵师已经奉命在纳巴阻击日军主力。”
  听此消息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王崇现望着沙盘又看了看地图道:“日军是沿铁路而来,这样他们不用走南路多经江河,这北路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最多二天时间久能赶到密支那,换成南路最少需要一周时间,只要我军卡住纳巴,凭借北部的敏金山脉的阻挡,小鬼子只能老老实实的被堵在纳巴了!等我军拿下了密支那,补充好物资、弹药,顺势分兵两路直取曼德勒与山地步兵师汇合,围歼日军缅甸守备之主力,一役功成啊!”
  王崇现说完后故作轻松地望着宋雨航微微一笑,宋雨航知道王崇现的意思,王崇现一向主张战略决策上面的事情最好不好在军以下军官会议上谈论或公布。
  对此宋雨航出奇的没有表示出异议,他也清楚,如果真按王崇现的所说的,山地步兵师恐怕就会成建制的在中国远征军的序列中消失了,宋雨航看了看手表,面无表情大声道:“我命令!”
  正在小声议论的所有军事主官们立即全体起立,半面四十五度转向宋雨航,望着这些坚毅无比负有自信的脸孔,宋雨航继续大声道:“各部必须于两个小时后恢复对密支那的进攻,有困难你们自己克服,我不要你们的伤亡,我只要密支那!”
第二百七十八章
纳巴阻击战
  1944年5月4日,滂沱的暴雨已经逐渐地变成了淅沥的小雨,狂暴的雨声没了,但是密支那城内的战斗却无比异常的惨烈起来,中国远征军进攻的炮声虽然没有之前猛烈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战斗的惨烈程度会有所降低,在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中国士兵利用自己手中的单兵武器与日军反复拼死搏杀,他们甚至将灰狗上的机枪和坦克上的高射机枪都拆卸下来,当成步兵支援火力来使用。
  神田正种几乎每半个小时就向田中新一呼叫一次,其近乎哀求的语气让田中新一叶不敢再坐视其哀。
  与身处中国远征军包围圈中的神田正种不同,此刻田中新一正得意洋洋,在是否出兵密支那的问题上他成功的摆了山下奉文一道。
田中新一原籍为新泻县,作为村松藩农业官员田中寅五郎的长子,出生于北海道钏路市,幼年就学于仙台幼年学校和中央幼年学校。1913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后于1923年11月,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35期)。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田中新一积极主张扩大对华战争,增加侵华日军数量,并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任参谋本部第1部长,强硬主张对美英开战。1941年10月,晋升为陆军中将。
  由于历史的巨变,田中新一并没有因为在瓜达卡纳尔战役中由于舰船的问题与东条英机产生强烈对立,被调任到南方军总司令部,而是当初作为河边正三的继任者被调派而来的,所以田中新一经常摆出一副雄心壮志的模样,但是万万没有预料到,河边正三在龙陵城下的惨败竟然断送了仕途,同时也动摇了大本营对缅甸方面军现任官佐的信任,由于田中新一同样参加了昆明等历次战役,所以在挑选方面军继任长官的时候,保皇派与东条英机达成协议后,大本营临时决定启用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的到任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田中新一彻底的成为了靠边站的人物,不但方面军司令长官一职无望,就连方面军参谋长都在山下奉文的力荐下换人。
  苦等二年多的田中新一对此愤愤不平,因为他如果在数年内无法就任方面军司令长官一职,并在任上作出相当的成绩,否则他将终生与大将无望了。
  田中新一在拼命催促部队换成火车快速前进,为此他特意经过纳猜调动了十四个车头,用意保障部队的快速输送,田中新一虽然十分不喜欢这些讨厌的缅甸人,但是在缅甸很多事情还要必须依靠他们,不但可以节省皇军宝贵的兵力,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密支那打得天崩地裂的时候,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支部队奇袭了吉大港,并且日军的后勤基地已经由希科马向前推移到了古瓦哈蒂这个布拉马普特拉河畔的战略重地,加尔各答的外围实际已经处于日军的包围之中。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在加尔各答积极备战,按照宋雨航和蒙巴顿之前的协议,中国远征军固守不利于防御的东南面,英印等盟军部队固守较难攻易守的东西方向阵地,英军是久败之师,蒙巴顿非常无奈的只能作为名义上的总指挥,因为英印军队令人无比难堪的表现让他实在无颜与华军辩论最终指挥权的归属,而且此刻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战斗力因为补充了数千名装甲兵而实力暴增,蒙巴顿甚至想将部队拉出去,给狂妄无知的山下奉文当头一击,让他知道知道自己的厉害,让穷到连内裤都用布头包裹的日本人体验下什么叫做钢铁洪流的威力。
  非常无奈的是,蒙巴顿无法调动这支部队的一兵一卒,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甚至将史迪威和重庆方面赋予蒙巴顿指挥权的勘凭命令文本随手丢还给前去试探的爱德华准将,并用极其嚣张的语气告诉爱德华准将:除了宋副司令长官的命令外,其它的一律都是厕所的草纸!
  最后还威胁爱德华准将,下次再不敲门直接而入的话,就要踢烂爱德华的屁股,并且打成熊猫。
  带着大黑框宽边高度近视镜,年近六十的爱德华准将一气之下进了医院,可怜的他还没见过熊猫是什么模样!
  蒙巴顿记得中国有句谚语,什么人玩什么鸟,宋雨航可谓是臭名昭著,他手下的部属竟然跟他如同一个模子里面扣出来的一样?所以蒙巴顿充其量只能进行协调而已,原来的孙立人将军和廖耀湘将军等之前多少还要顾忌一些,史迪威落跑之后,又有常天放的坏榜样示范下,蒙巴顿发觉自己想直接指挥中国军队?简直是想都不要想!
  英印军队也在备战,但是英军始终被一股失败的气息所笼罩,这股气息与当年英军从缅甸败退毫无两样?可以说英军还没从当年失败的阴影中爬出来。
  英国人与日军的多次交锋,无一例外的全部是以英军失败而告终,英国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日本人严重的软柿子。
  冈崎清三郎所指挥的第二师团作为了整个攻印军团的先锋,作为身受山下奉文新任的核心师团长,冈崎清三郎知道很多关于此次攻印的内幕消息,比如说此次进攻山下奉文已经调集了他所能够调集的全部物资弹药用以携行,从仰光出发经曼德勒前往转运科希马的运输队不过只是第九辎重部队释放的烟雾和诱饵罢了。
  对于能够充当先锋冈崎清三郎无比高兴,在他看来加尔各答已经是大日本皇军的囊中之物了,攻下加尔各答,不但可以缴获天文数字般的物资与武器,而且大日本皇军就可以再孟加拉湾获得一个天然的深水港,加尔各答港!凭借着联合舰队强大的海上实力,英国势力将会被彻底的驱除,在阳光所有能够照耀到的地方,在也没有“日不落帝国”的立锥之地,“日不落帝国”将注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伟大的大日本帝国将会取而代之。
  冈崎清三郎哪里知道,他所寄予厚望的百战百胜的联合舰队正在面临一次重大的考验,山本五十六所指定的分散游击拖延战术策略在尼米兹的纵队打击下已经变成了得不偿失的战术,4月中旬,美军将大量的喷火坦克和曾经在支那衡阳出现过的火箭炮以及美国海军陆战队二师的近二万名官兵运上了瓜达尔卡纳尔群岛。
  顿时瓜达尔卡纳尔群岛上的局势就发生逆转,由日军第十师团、第十六师团共同抽调部队组建的瓜岛守备部队顿时陷入了美军的铺天盖地般的火力覆盖下,美军的火箭炮还使用了一种最新型的燃烧弹,这种威力极大附着燃烧效果极强的燃烧弹几乎成为了日军守备部队的噩梦,美军只要在某一区域遭到了袭击,就会立即采用火箭炮覆盖该区域。
  日军最为擅长的丛林伏击战往往将自己的伏击地直接变成了墓地加火化场!
  为此,陆军方面包括大本营内的高级幕僚都在纷纷呼吁帝国海军应与美国尽快决战,以保卫帝国在太平洋上的生命线,大本营高级副长岛山夫更是直接指出山本五十六的计划是为敌人增加更多的筹码,明知敌方工业实力总体超过我方甚多,而且岛山夫还提出了越晚决战对于帝国越不利的论调!山本五十六迫于各方压力中止了他的积蓄实力决战太平洋的作战计划。
  1944年5月4日,这一天将注定被记载进历史,中国远征军主力在位于亚细亚的密支那与日军第六师团浴血鏖战,双方厮杀得天崩地裂,而日军缅甸方面军主力则移师印度,兵锋直指物资储存集散地加尔各答,同样在这一天,日军联合舰队主力开始在112.309海域集结,山本五十六亲自拟定行动代号为“鹤”,计划以云南指挥主力舰队佯作为诱饵,大举出击瓜达尔卡纳尔群岛,吸引美军误以为其是主力,并以山本所指挥的配合舰队跟在其后机动,让美国海军决策层产生反思维逻辑错误,而放过真正的主力进攻山本舰队,而其主力趁机击破美军登陆部队,然后反转逐一击破包围山本而去的美军舰队,山本五十六可谓一出手就将自己置于了绝境,他不顾部下的强烈反对,依然将这个方案呈报御前会议递交裕仁天皇御览。
  对此山本五十六有些实属无奈,但是能够指挥帝国海军为了皇国兴废与强大的对手在海上决一死战乃是他平生所愿,对即将爆发的大战此山本甚至多了一丝的期待。
  美国海军情报机关也密切注意到了日本海军的决战意图,尼米兹决定启用早已制定的“复仇”计划,日本帝国海军联队舰队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这两支世界上吨位名列三甲的庞然大物终于拉开了命运中注定的大决战。
  而此刻密支那城下的宋雨航对此则毫无察觉,也可以说这代表着日美之间决定性的大海战根本与他无关,美国人胜了,日军将由战略进攻顿时变为战略防御,其固守的太平洋链岛甚至包括其本土就将全部暴露在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如果美军不幸落败,那么日军将会纵横太平洋,甚至威胁美国东海岸,彻底封锁中国,切断美援物资的最后通路,中国军民将陷入日寇的重重封锁之中,对此宋雨航并不还怕,因为只要还有一个中国军人活着,就会将反侵略战争进行到底,只要还有人在反抗,中国就不会亡!
  而此刻宋雨航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充当一名历史的旁观者或见证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密支那与曼德勒之间小城纳巴上面,中国远征军将要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
第二百七十九章
绝地血战(一)
  纳巴小城,位于缅甸中部,敏金山脉为其屏障,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中的雨水和充足的日照已经高纬度的地理,让纳巴稻米在缅甸这个稻米之乡中成为了米中皇后,纳巴的女人在缅甸更是出名的白嫩丰满,更以善于持家而著称,而纳巴的男人则以骁勇著称缅甸,他们都以村、寨结联互保,即便是以烧杀奸淫掳掠为专业的日军在纳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收粮,除非他们杀光纳巴人,明年他们连衣粒粮食都拿不到。
  即便是战火纷飞,纳巴依旧守着他们的稻田,仿佛纷飞的战火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在纳巴任眼中,这场战争是属于英国人、中国人、日本人的,与他们丝毫没有任何关系。
  今天,一支中国军队来到了纳巴,并且迅猛的袭击了火车站和城南的日军军营,双方的交火只持续了半个小时,随后以百多具早晨还耀武扬威的日本兵就变成了一具具尸体。
  连年的战争和纳巴人本身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纳巴的姑娘们往往二十多岁仍然找不到男人,在当地纳巴人娶二、三个老婆的比比皆是,中国远征军山地师的到来让众多的纳巴姑娘们心头一热。
  这些皮肤黝黑精壮健硕的中国军人翻山越岭的能力竟然不比当地最出色的猎人差,更为主要的是中国人端正的相貌更加符合纳巴姑娘的审美标准,热情洋溢的纳巴姑娘丝毫不避讳硝烟还未散去的战场,一个个会朋聚友为自己挑选如意郎君,热情的姑娘们让山地师的中国官兵们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山地步兵师指挥部是紧跟着师侦察营的屁股后面进城的,张天胜知道日军利用铁路输送兵员,速度势必很快,他要抢在日军主力抵达之前将纳巴这个口子卡住。
  纳巴小城在张天胜的眼中根本没有任何防御的价值和作用,张天胜的目标是城外二公里处的一处地控四周的无名高地,以哪里为核心部署部队,不但可以切断山谷中的通路,亦可以威胁到南北两条通过纳巴的公路,张天胜的目的就是让日军避无可避。
  在他的部署下,师直属工兵营开始大肆破坏铁路,在公路两侧埋设地雷,作为防御主力的第一山地步兵旅,派驻到无名高地担任守备任务,第二旅在侧翼展开,第三旅和师直属队作为预备队,火箭炮营和师炮营担负火力支援任务。
  部队开始围绕着无名高地开始挖掘工事,由于时间紧迫,挖掘的工事都是非常简单的散兵坑,完成散兵坑的挖掘后,在逐渐的将散兵坑连成交通壕,将机枪掩体扩展成火力支撑点。
  5月5日上午,10时21分,就在中国士兵的掩体刚刚挖好,连气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山谷中就响起了日军的火车鸣笛声,此时中国工兵早已将铁轨破坏了一小截,张天胜想给日本人先来个翻车开胃大菜,结果令人失望的是从山谷中跑出来的竟然是一个只挂了二节车皮的小车头,显然是日本人探路用的。
  日军的小车头正在缓缓地降低速度,显然日军已经发现了前方铁轨处的异常,随着一阵白色的蒸汽喷腾,几十名日军左顾右望了从车厢内跳了下来,张天胜在望远镜中能够清晰地看见日军士兵的面部表情,显然日本人的警惕性十分的高,他们已经将这里视为了战区。
  原本想颠覆日军一列军列的张天胜挥手示意埋伏在铁路线两侧的部队可以开始行动了!
  突如其来,犹如暴风骤雨般的弹雨将日军完全打蒙掉了,几十名日军几乎同时中弹倒地,车厢顶部的日军机枪刚刚响了几声,就被战防炮直接掀掉了,这个战斗由发起到结束只用了几分钟时间,我方无一伤亡,几十具满身弹孔的日军尸体横七竖八的倒毙在车厢附近或铁道两侧。
  即便如此,张天胜也只是对满脸堆笑跑来送战利品的侦查营江营长微微地点了点头,毕竟是以一个营的兵力配属战防炮连打日军不足一个小队的伏击,根本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
  对于侦察营送来的刚刚缴获的日本清酒和金枪鱼罐头,鎏金的唱机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战利品中还有一把纯银刀柄用金线裹缠的武士刀,张天胜是毫不客气的将所有战利品收下,而那把异常精美的武士刀则成为了他个人为数众多的收藏之一。
  当张天胜得知被击毙的日军最高军衔竟然只是个少佐顿时惊讶不已,在他印象中普通小鬼子的生活绝对不会如此奢侈享受,随着日军大部队的抵达,张天胜便将这微不足道的小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日军在得知尖兵遇袭后,担任先头部队的独立混成第105旅团立即弃车展开战斗队形,旅团长青木多一少将亲抵前沿观察情况。
  年仅30岁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青木多一虽然在打多数院校派军官严重是来自北九州的莽夫,但是其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让他在同届学院中大展头脚,更为最要的是青木多一的夫人是内阁当权的东条英机的侄女,所以青木多一能够在短短两年之内由一名少佐转战太平洋、东南亚各军司令部后,最终被派遣到南方军担任独立混成第105少将旅团长。
  青木多一的资历30岁的年纪便荣升将官,在世界各国军界也不多见的,同僚们的极度是自然而然的,对此青木多一几乎是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
  此番田中新一让独立混成第105旅团担任先锋,川上南担任先导,就是有意在栽培青木多一与川上南,非常明显的是将头功让于此人,以换取东条英机对其的正视与好感,为此田中新一可谓是处心积虑,不但从第18师团调拨了两个战斗力最强的步兵大队配属给了青木多一,而且还将南方军内不多见的二百支一百式冲锋枪也都如数调拨给了第105旅团。
  与青木多一类似暴发户似的经历不同,24岁的川上南是日本陆军旺族川上家族的嫡系长孙,士官学员毕业后历任小队长、中队长、参谋军官、参谋副次等职位,可谓是一步步踏踏实实的晋升上来的,为人非常谦虚谨慎,除了喜欢奢华的生活享受外,可以列为日本军人的楷模与典范。
  但是此刻在日军侦察兵的望远镜中,川上南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躺在铁路边十几米外的山坡上,几名中国士兵围在一旁指指点点,青木多一当即通过电台指示尖兵,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川上君的遗体。
  日军尖兵的袭击非常准确和迅猛,十几名正在打扫战场的中国士兵先后中弹倒地,日军拖起川上南的尸体开始狂奔后,听到了枪声,已经撤离的侦察连主力立即返回,但是对于战事已经丝毫无补了,除了撂倒了三十多名断后的日军尖兵外可谓是已无所谓,让中国士兵迷惑不解的是日本人付出几十名官兵阵亡的如此代价,竟然只是为了抢夺一具尸体?
  这一特殊的情况立即被上报到了师部,张天胜立即派遣一名参谋前往调查被击毙的日军少佐的遗物,并报请远征军情报部查询其身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