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304

  宋美龄轻轻叹了口气道:“你还是和当初一样的争强好胜,不肯放弃你手中的权力,其实战胜你自己,你就等于战胜利一切!我们为家族、民族、国家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很多,这个世界终究是会属于年轻人的。”
  蒋介石沉默了好半天才道:“国家必须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人的野心的无止境的,今天我在这个位置上,很多人的野心就必须得收起来,这些收起来的野心不会消失,只会悄悄的膨胀,直到有一天野心膨胀到了无法抑制的地步。”
  蒋介石将电报递到了宋美龄的面前,宋美龄几乎是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看完了电报,宋美龄用十分诧异的表情盯着蒋介石道:“介石,你该不会在担忧雨航吧?”
  蒋介石微微皱了皱眉头回应道:“安逸帮助我甚至国家渡过了很多难关,他是个将才,但是绝对不会是个出色的领袖,安逸的声望同实力一样都在空前的膨胀,只要是人就会有野心有企图,尤其对于军人这个特殊的集体,如果安逸得不到他所想要的权力,或者有人想要消弱他的势力,那么正面的冲突将会是必然的。”
  蒋介石停顿了片刻继续沉声道:“戴笠早就回报过,中国远征的官兵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委员长和最高军事委员会,只有他们的宋司令长官,而且现在美国方面给予了安逸超乎寻常的大力支持,这样的条件下安逸会安心坐他的远征军最高司令长官吗?当天面临权力转移的时候会平静的接受吗?”
  宋美龄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任何一种同室操戈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这点你是知道的,雨航是军人,我相信他是懂得轻重缓急,知道进退尺度的人,他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于锋芒毕露的经国来说,雨航就是最好的外部支撑,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一个人是无法支撑起一片天的,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就不会有冲突,即便是现在的远征军,放眼国内谁人敢当其锋芒?既信者亦往已!”
  蒋介石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夫人竟然会有如此精辟的见解,可以说从内心来讲,如果真的出现权力交替的话,蒋介石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精心培养的蒋经国接任自己的权力,宋雨航虽然是宋家人,但是比起自己亲子还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如果宋雨航能够心甘情愿的当一名正统的军人的话,似乎一切的担忧顿时飞灰四散。
  给宋雨航身份进行精确的定位与帮助,慢慢培养他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职业军人,一切的难题也将随之迎刃而解。
  “夫人,这封电报我们该如何回复?”宋美龄对着看似面临老僧入定般的蒋介石忽然道:“此乃军事方面的重大决策,我想恐怕还不到我在这里指手画脚,介石你心中一定早已有了论断了吧!”
  蒋介石有些尴尬的一咧嘴,犹豫了片刻道:“安逸的心性有待磨合,我从来没怀疑过他对我和党国的忠诚,而经国也同样需要加强锻炼,经国性格优柔寡断并且刚愎自用,在军事方面给他的各团长当恐怕都不能胜任,但是在经济方面经国确是不二的人选,就连大哥也经常夸他!如果安逸肯的话,安逸主外征战,经国他们兄弟合心定当齐力断金。”
  宋美龄知道蒋介石的一番话是说给自己听的,非常明显宋雨航已经功高震主了,蒋经国和蒋纬国都不是她的孩子,而与收养的蒋纬国相比,蒋经国可谓是正儿八经,并且四平八稳的太子,现在非常明显是因为宋雨航的锋芒毕露危及到了太子的地位,所以蒋介石才想消弱宋雨航的势力和实力。
  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宋氏家族政治投资的其中一部分,如果在蒋经国与宋雨航进行选择的话,宋美龄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支持宋雨航,因为宋家当年选择支持蒋介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蒋介石的军人政治家的身份。
  宋氏家族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对于国内各方面的情况自然无比的透析,军权一直是宋氏家族最渴望获得的权力,但是军权也恰恰是最难获得的,之前宋子文费尽心机组建的税警总团先是在淞沪大伤元气,随后又被最高军事委员会推荐给盟军方面,编入中国远征军,宋子文不但没有保住自己的部队,就连财政部长一职都让位给了孔祥熙,可以说宋子文机关算尽终成空,蒋介石一招轻轻的四两拨千斤,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轻而易举的就让宋子文的一片苦心和努力付水东流。
  老老实实的孔祥熙的财政部长当得稳稳当当,因为孔祥熙从来都与军队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与高级将领们也同样保持着不冷不淡的人际关系,原有的四团编制的税警总团早就被孔祥熙给荒废了,明面上的十个营的部队空额竟然吃到了十分之八,对于这种公然的吃空饷的行径,蒋介石则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于军队方面的忌讳大到了何种地步。
  既然已经到手的东西就断然不会放弃,宋美龄虽然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但是心里已经飞快地转了几个圈,她要给予宋雨航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但是眼前必须要先稳住蒋介石,雨航那边则要等他没过之行回国以后找机会面谈了,宋美龄望着蒋介石的背影,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在宋美龄的眼中,蒋经国就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在政治方面表现得十分不成熟的小家伙,他是蒋介石的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
  蒋经国于1910年出生于浙江奉化,去年即1944年被蒋介石破格委任其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中将主任职务,蒋经国的中将完全是出于最高军事委员会的运作,而宋雨航的一级上将则是实打实的硬拼出来的,两者之间的含金量根本不存在相互比较性。
  在宋美龄的轻声催促下,倦意十足的蒋介石决定先休息,美国方面的回电他也要等到明天在进行了。
  远在美国的宋雨航在杜鲁门提供的密电室中足足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沉寂中的电台甚至连一星半点儿的无回复都没有,宋雨航微微叹了口气,中国臃肿迟暮的官僚机制让他感觉到非常的无奈,宋雨航同时也非常清楚,重庆方面无法立即回复电报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多种,但是最为主要的问题恐怕是出在了蒋委员长身上,宋雨航已经意识到了蒋介石很可能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某些方面以及一定担忧。
  实在等不到国内方面回复的,宋雨航只好带领自己率领的谈判团参加由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主持的晚宴,说是所谓的谈判团,其中主要团员只有宋雨航自己,王崇现只能算是一名连旁听都没有资格的陪同人员。
  虽说是总统亲自设宴,但是也仅仅只限于极小的范围内,参加者大都是此次会议的外围人员已经工作人员,在玛德农庄内,白色的三层别墅外摆着长长的一趟西餐冷拼桌,令郎满目香气诱人的美食和大量的酒水穿插着摆放在一起。
  几十名担任资料整理、记录、文秘的美军女军官们此刻打扮得花枝招展,他们的青春气息将整个宴会点亮,天气并不酷热,但是几乎所有的女军官们似乎穿得都异常的清凉,薄薄的乔其纱短裙在臀部上方随着摇摆的步伐十分有节奏的摆动着,雪白的大腿和丰满的胸部,在加上婉转动听的声音。
  一直在与宋雨航交谈的马歇尔也被姑娘们搞得有些神魂颠倒了,同宋雨航的交谈也可为是驴唇不对马嘴,宋雨航细心的发觉,这些女孩子们其实并非属于特别漂亮,但是她们无一例外的都非常的诱惑?她们往往都是很不经意的在展示自己的性感与美丽,让男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感觉?
  宋雨航非常清楚,在这种晚宴上出现的这些身份为军人,能够接触到如此机密信息的美女们只能来自于美国国家中央情报局,说的在直白一些就是一群善于利用男性弱点的特务。
  晚宴上,杜鲁门可谓是笑容满面频频举杯,虽然此次中美协商达成的初步条件中方还未给美方明确的答复,但是这一切对于杜鲁门来说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了!杜鲁门不相信中国方面会在这种关键性的时刻拒绝自己,尤其是蒋介石大总统本人,杜鲁门相信蒋介石的性格来说一定不会拒绝他的提议。
第四百七十三章
横扫海南
  1945年5月19日,华盛顿时间上午10时整,蒋介石对美国方面提出的方案进行的回复,宋雨航在耐心地等待着一段段的电文,作为所谓的全权代表,宋雨航有点郁闷,因为他这个全权代表什么也代表不了,一切的决定还是都得在重庆的蒋委员长拿主意。
  由于秘密协定的条款非常复杂细致,国民政府方面立即委派宋子文紧急前往华盛顿,财政部也派员前往,秘密协定成了一块即好看又好吃的大蛋糕,国内闻讯而动的各路诸侯可谓是各显神通八仙过海,似乎都要从这个秘密协定中捞上一把?
  一个本应非常秘密的协定,作为一个完全可以影响到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形势的秘密协定,却变成了一个不公开的所谓“秘密”?宋雨航非常清楚,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将是一次重大的人为泄密,日本如果得到协定的内容和时间,那么他们就可以结合所掌握的情报加以推算,得出中国军队反攻的大体时间、地点和兵力,为什么没有人看到这些可怕的后果那?
  宋雨航知道,如果这个协定半公开的话,那么国内的一大批人无疑将会得到非常大的好处,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提高他们的国际知名度和声望,这是一种简单到了不能在简单的炒作方式,如同经常站在话题人物身旁,你也会成为话题人物一样。
  宋雨航十分黯然的悄悄的离开了华盛顿,机场只有秘密前来送行的马歇尔,马歇尔了解宋雨航的苦恼,但是同样作为军人,马歇尔知道,在很多时候,军事并不只是单纯的军事,其中参杂了大量的政治因素,可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同样也是战争的开端。
  5月21日,宋雨航抵达了加尔各答,崔志钧率领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全部团以上军官在机场列队迎接,随后宋雨航视察了新近编入远征军的青年军三十个团的部队的组编训练情况,对于近期接收了大量美援武器装备和物资,就连一向波澜不惊的崔志钧都咧嘴笑了起来。
  宋雨航着重询问了关于M1944突击步枪和新式M4EA8中型谢尔曼坦克的列装训练的具体情况,作为中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长官,宋雨航已经习惯了将工作交给手下人去干,他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替部下争取到一切他们所需要的。
  中午时分,宋雨航在崔志钧的陪同下前往青年军暂编第29团营地,由于青年军各部还尚未结束远征军诸兵种共同科目的训练,所以暂时还使用之前的番号,对此青年军各团已经数次联名请示可否提前改编装备训练,但是都被崔志钧以规定为理由所拒绝了,青年军预备各团可谓是怨声载道。
  在前往青年军暂编第29团营地的途中,宋雨航接到了来自广州的一封密电,密电上只有简短的三个字,东风起!
  宋雨航虎目微睁,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紧盯着电报,站在一旁的崔志钧自然看到了电报的内容,凭崔志钧的感觉东风起这三个字应该是某一个秘密行动的启动代号,但是宋雨航不主动解释,包括他在内没有人敢问。
  宋雨航摆手示意机要秘书道:“给苏娜部长回电,日落!”宋雨航的目光随即望向了蓝蓝的天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宋雨航才重新等车吩咐道:“告诉暂29团的团长李万芳,我今天就要抽查考核他的暂29团,如果优秀率能够达到95%,我就允许青年军预备部队提前改编第六、第七机械化军,并接收装备。”
  在广州郊区的几个新开辟经过精心修建的野战机场上,闭笔养神的叶川接到苏娜的密电后如同被电到一般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叶川对一旁的作战参谋大吼道:“命令董浪、李枫立即组织部队登机,实施B计划!”
  所谓的“B计划”其实就是特种作战旅为了配合海运而来的郑洞国第五机械化军所发动的对海南岛的一次配合行动,计划拟定投入一支220人组成的特种伞兵突击队,由第三突击大队大队长董浪和旅副参谋长李枫共同指挥,特种作战旅少将副旅长叶川通行坐镇,其阵容可谓是空前的强大。
  参加行动的220名突击队员全部是特种作战旅的精英,他们以五人战斗小组的模式训练磨合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原本是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所训练的,但是宋雨航坚持想要测试一下他这支精锐突击部队的真实战斗力。
  于是在此次策应第五机械化军登陆海南岛的海南岛战役中,特种突击队将作为先导被空降到海南岛上,他们将在当地红色游击队的引导帮助下对岛内纵深的日军通讯和交通进行破袭,刺杀日军重要目标,爆破日军军火库,为登陆部队提供第一手的情报支持。
  对于同岛上的红色游击队进行合作一事,叶川显得十分谨慎,因为在此之前宋雨航就已经交代了此事的重要性,重庆方面的蒋委员长对于红色游击队是十分敏感的,由于缺乏必要的情报支持,特种伞兵突击队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达成多个战术、战役目标的话,他们就必须要依靠这些一直坚持战斗在敌后的游击队。
  对于一直远离国内复杂情况的远征军来说,这次与海南岛的红色游击队的合作可以说是一种试探性的接触,中国远征军的使命就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原则上讲谁打击日军,谁就是中国远征军的朋友。
  宋雨航只给了叶川几个原则,要求他要有限度的与对方进行接触,尤其要保持低调,不能给远征军带来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
  不过宋雨航的所谓原则对于叶川来说有等于没有,如此模糊的概念无论换成那位也都够挠头的了,叶川非常清楚,自己老大宋雨航今时今日的地位恐怕已经在国内引发了为数众多的红眼病患者的不满了。
  可以说近两年来叶川得到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原本那种桀骜不驯爱抗上的作风和性格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叶川将这一切全部归纳于是最高司令长官宋雨航的功劳。
  可以非常负的说是宋雨航的放纵才改变了他,叶川是那种越是给压力打击越往上顶的家伙,在很多人的眼中叶川是个极其不识时务之人,而且还大有蹬鼻子上脸的架势。
  “而具体的一切就只能见机行事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桥头自然直!”没心没肺的叶川兴高采烈的背起自己已经亲手叠了七、八遍的伞包,带上头盔大步流星的走上停机坪上最后一架正在发动引擎的C-47H运输机,一旦摸上了M1944突击步枪,叶川马上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嘴里咬着粗大的雪茄,满口的脏话让人十分振奋。
  对于自己肩膀上的金星十分在乎的叶川同样也非常在乎他自己不能在冲锋在前,但是将军身份也就意味着今后不能够在担负一线紧张刺激的作战任务了,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自己此次能够跟随突击部队一同行动,叶川感动得就差点跪倒在地,抱着宋雨航的大腿痛哭流涕。
  随着,最后一架运输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一飞冲,庞大的空投机群在护航战斗机和炮艇机的掩护下一边飞行集结,一边开始进行编队,而作为空投部队的掩护,陈纳德出动了一百三十六架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将分为四个批次轰炸日军在海南的重要军事战略目标。
  而在印度加尔各答的宋雨航则抵达了青年军暂编第29步兵团的训练营地,宋雨航从团部的小食堂开始检查起,当宋雨航得知团长李万芳一直都是和基层官兵吃大食堂,暂编第29步兵团没有所谓的团直属机关小灶一事后,宋雨航虽然没有见到崔志钧口中练兵很有特点仪表堂堂的李万芳,但是心里对于李万芳已经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机关小灶可以说是部队中的一种恶习,让少数人拥有一种与普通官兵格格不入的优越感,让营、团级指挥官越来越远离部队,作为基础战术单位的团一级的军官如果脱离了部队的话,那么整个部队也就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
  所以宋雨航在接手远征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了所有的团一级的特殊小灶食堂,对于师一级的单位也只设机关大食堂,这样做的目的都是让普通官兵能够更多的接触到他们的高级指挥官,加强部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随后,宋雨航在崔志钧的陪同下考核了暂编第29步兵团包括投弹、刺杀、单兵战术等十一项基础共同军事考核项目。
  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官兵让宋雨航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宋雨航相信,只要经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或是几场硬仗之后,他们才会变成真正的军人,只有身上有了硝烟和血腥味,他们才算是彻底的合格。
  考核的成绩很快出炉了,平均92%的优秀率距离宋雨航所要求的95%的优秀率还差了三个百分点,团长李万芳的脸色显得非常的难看。
  在场的其余二十九位团长各个面面相觑,能够尽快编入远征军可以说是他们所有人的心愿,因为全部的团长们都还挂着中校军衔拿着微薄可怜的国难薪,原本以为军政部将他们划入了中国远征军补充序列,他们就是远征军的一员了,结果哪里知道竟然还要一波三折。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李万芳的暂编第29步兵团在这批的三十个团的部队中可以说是名列前三甲的优秀团,98%的优秀率对于该团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全部的官兵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过了军委会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又早昆明接受了六个月的军械战术专业训练,随即又在加尔各答进行强化训练,毫不夸张的说,暂编第29步兵团最强的特长恐怕就是训练了,今天在最高司令长官面前拉了松,李万芳此刻想死的心恐怕都有了。
  宋雨航注视着满脸通红愧疚难当的李万芳,李万芳其人并非其名字一样独具万芳,宽大的额头瘦窄刀条脸,微微有些龅牙,容貌只能说勉强吓不到人而已,要说是仪表堂堂可就是差之千里。
  宋雨航微笑着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崔志钧,心道,这就是你说的仪表堂堂?我宋雨航什么时候以貌取人了?
  宋雨航对着李万芳微微一笑道:“非常不错,三项军委会制定的共同军事科目和四项盟军方面的考核科目,以及四项我远征军共同考核科目在内的十一项科目,全团自团长到炊事员全部平均92%的优秀率和100%的良好率确实很不容易。”
  宋雨航的话让李万芳突然有了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场的青年军的团长们都欣喜得相互交头接耳,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远征军的军官们都是一副波澜不惊非常沉稳的表情,于是聒噪声顿时降低了下来。
  要知道,宋雨航原本是不想要这些营以上军官的,但是由于远征军的扩编速度过快,宋雨航的班底早已无法满足部队编制的需要,所以宋雨航必定要接受一些新鲜的血液进来,如果将这些外来的血液自身化,是宋雨航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中国远征军始终将作为一个团结的利益集体,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动摇的。
  如同,崔志钧、罗家祥、徐图安、梁超、齐百鸣、郑洞国、萧国栋等等,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一切都与中国远征军这个庞大的利益集体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关系,他们已经记不清自己创造了多少次的奇迹,无论是歼灭日军的数量还是众人的升官速度,都创造了国军内的多项纪录。
  他们从名不见经传,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可谓全部是一飞冲天,由前途黯淡的校官甚至尉官摇身一变成为了前途无可限量的将军,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身上都打上了宋系的烙印。
  可以说中国远征军之所以团结得如同一块铁板一样,就是因为有宋雨航这个超乎寻常的存在,所以宋雨航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的身边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宋雨航环顾在场的众人,沉声道:“中国远征军是一个整体,是民族和国家最强的武力,这里只有艰难困苦,只有流血牺牲,不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谁是黄埔毕业的!”宋雨航目光巡视众人。
  唰的一下!在场的众人几乎全部举起了手,宋雨航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很好!你们可曾记得当年挂在校门口的那副对联吗?”
  在场的所有军官全部啪的一声立正,全体异口同声道:“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如此门!”
  宋雨航环顾所有人大声道:“以普通部队的程度看你们确实都非常优秀,也许你们在来这里之前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过现在你们来到了中国远征军这个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军,你们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谦虚,用一种空前的谦虚方式体现你们的谦虚,在中国远征军里面,就连特种作战旅的精锐突击大队都不敢称老子天下第一,因为他们懂得只有谦虚才会不断进步,骄傲的结果只会导致失败,而失败对于军人的意义就是死亡,死亡对于军人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兵者生死存亡之道,民族国家荣辱集于一身。”
  在返程的途中,宋雨航在车中对崔志钧道:“可以将这三十个团进行整编划分了,你随后将军、师一级的人选报给我,我回重庆后亲自去军委会拿批复。”
  崔志钧认真地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消化这三十个团长远要比融合几个师长或是军长要容易得多,但是如此一来你将要面对军委会的巨大压力,而且这些压力很可能就是直接来源于委员长。”
  宋雨航默默的点头表示自己清楚,远征军不是大食堂,谁来都可以,打仗也不是请客吃饭,大家都客客气气的,战争是极其残酷的,是万万容不得一丝马虎和懈怠的。
  急于返回广州坐镇进攻海南,与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联合制定大反攻战略计划的宋雨航没在加尔各答停留过久,而是马不停蹄的赶回广州。
  就在宋雨航返回广州的途中,叶川的特种伞兵突击集群在海南岛五指山腹地的一个无名村落实施了空降。
  为了掩护此次空降,陈纳德将军出动了十几个波次的轰炸机编队,对海南岛上的日军进行了饱和轰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