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304

  齐百鸣中将出任第二机械化军军长;梁超中将出任第三机械化军军长;方林少将出任第四机械化军军长;郑洞国少将出任第五机械化军军长;谭伟少将出任第六机械化军军长;李海波少将出任第七机械化军军长;张伟少将出任中国远征军炮兵集群司令官;张天胜中将出任山地步兵集群司令官;楚天胜少将出任山地步兵集群副司令官;吴卫华中将出任特种作战集群总指挥官;叶川少将出任特种作战集群副总指挥官;赵勇亮少将出任远征军昆明保卫基地司令官;王崇现少将出任中国远征军参谋部第一参谋;崔志钧中将出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徐图安中将出任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罗家祥中将出任中国远征军政治部主任;萧国栋中将出任中国远征军后勤部部长,苏娜少将出任中国远征军情报部部长。
  原有中国远征军参谋部所有人等职务军衔一概不变,各军各师的空缺经过考核后,由各部按顺位自行晋升填补,而昆明的六座青年军训练基地将要扩大为十座。
  在重庆黄山官邸内,闷热的天气让蒋介石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不过更让他不舒服的是宋雨航竟然在短短几日内将中国远征军的改编方案提交给了军政部,在这个方案中,中国远征军全部的军、师、团级指挥官都是由远征军内部提拔晋升的,在蒋介石看来现在的中国远征军已经成为了一个如同铁板一块的利益整体。
  中国远征军会不会变成一个中央系军队中新生的军阀派系?蒋介石通过此次宋雨航对中国远征军的整编已经感觉到了一种正在蔓延的危机感,前端时间他刚刚放下的心又被提了起来,原本对于宋雨航刚刚建立的信任又开始崩塌了。
  最让蒋介石头疼的是他到现在为止还想不出任何的办法可以稳妥的解决中国远征军的平稳移交。
  而更加让蒋介石愤怒的是何应钦竟然会在大战期间下达中国远征军的整编命令,蒋介石没想到宋雨航竟然能够在短短二天之内完成全部的改编的全部计划和人事任命,这个空前庞大的整编计划竟然在自己无暇顾及的情况下被军政部以闪电速度通过了!
  一贯有大事和夫人商量拿主意的蒋介石此次却不能和宋美龄商量,万分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将陈布雷招致书房,他想听一听陈布雷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匆忙赶到官邸的陈布雷在书房见到了脸色显得十分不好的蒋委员长,陈布雷乃是公认的蒋介石的喉舌和笔杆子,蒋介石每一次精彩的讲演的背后都有陈布雷的润色。
  蒋介石让人给陈布雷上了杯今年新的雨前龙井后,东拉西扯了一小会后,好似不经意的将自己的困惑提了出来,询问陈布雷的意见!
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出昏招
  蒋介石不经意间的问题将陈布雷吓了一跳,虽然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智囊,但是陈布雷也绝对非一棵树吊死之人,作为一名周旋于领袖身旁政治核心之内的智囊团领军人物,陈布雷深知此事的重大关系。
  抛开极具个人魅力的第一夫人宋美龄不谈,宋雨航对于陈布雷一向是尊敬有加,无论是反共滇西,进攻缅甸,横扫印度,大量的缅甸和印度的珍贵文物被当做礼品送给了陈布雷。
  虽然陈布雷是蒋介石的身边之人,不过由于陈布雷所处的喉舌位置,重要亦是重要无比,但是却没几个人真心实意的孝敬一番,毕竟陈布雷在政治决策层面上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只有宋雨航这样了结历史极具战略投资眼光的人才会不惜重金交好陈布雷。
  宋雨航的慷慨让陈布雷十分感激不已,陈布雷一方面是为了那些极其珍贵价值连城的文物,另一方面十分感激宋雨航的尊重,从另一个方面看,无论是宋美龄还是宋雨航,哪个陈布雷也得罪不起,尤其是掌握着中国远征军特种作战集群的宋雨航,如果有人形容戴笠是委员长最坚固的盾,那么宋雨航无疑就是委员长最为锐利的长矛。
  但是在陈布雷看来,宋雨航这柄长矛似乎过于锋利了一些,也难怪蒋介石会担忧。
  陈布雷知道擅于疑心的蒋介石此刻似乎又犯了老毛病,如果说何应钦心怀异志面诚背异陈布雷相信,要是说宋雨航会造蒋介石的反,陈布雷认为此举纯属无稽之谈。
  毕竟宋、孔、蒋三位一体的利益核心已经纠缠在了一起,这是任何人无法打破的利益集体,这个集体只会在内部发生个别的变动,而这种个别的变动绝对不会波及到整体,充其量不过是所谓的合作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某人在利益体系中别替换是实属正常的。
  陈布雷犹豫了一下道:“不知委员长可曾知道汉朝终军和霍去病?”
  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复,陈布雷微微一笑道:“自古武人都有一种骄傲和执着,这种骄傲是他们对自身荣誉的肯定和不懈的追求所致,而执着则是打造一支他可以驾驭的百战雄狮!终军是典型的威武不屈,致死不悔!而霍去病则是一心打造一支无敌于天下的大汉铁骑,可惜英雄迟暮早逝于天下!”
  陈布雷见蒋介石面无表情,于是继续道:“不知道委员长是喜欢那些明知不敌依然率部力战而亡的将领,还是喜欢那些动不动就发诀别电,豪言壮语震天响,结果一遇到危难就退缩的将领?”
  蒋介石面带疑虑望着陈布雷,随后感慨道:“那些话说得太多就麻木了,唐生智要与南京共存亡,结果不还是突围了吗?为将者无能累死三军啊!在南京我的十万精锐之师全部都喂了狼!”
  陈布雷微微一笑点头道:“武人的荣誉就是靠着这种骄傲支撑起来的,记得宋雨航在同古大战期间,委座曾经下电死守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掩护远征军主力展开,宋雨航率领第二百师残部在同古与日军血战半月有余,杀得日军三个师团不敢尾随,最后亲自断后掩护残部突围险些葬身敌阵,在昆明的浴血鏖战等等,都证明了宋雨航对领袖和党国的忠诚,能够将领袖的任意一道命令贯彻始终的人,是毋庸置疑的!”
  陈布雷见蒋介石眉头紧锁,于是趁热打铁道:“无论何时何地,中国远征军也是国军序列中的一支部队,宋雨航也是你委员长的部下,在这种大的国际形势下,日本人已经败象频出,失地的收复和国家的一统都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已经不是军阀混战的年代了,有几杆枪就可以拉出一片势力,难道还有人敢冒天下于大不违?而且现在肢解中国远征军对于国内战事极为不利,对于盟国也无法交代。”
  蒋介石凝思了片刻后微微一笑道:“是我多心了!”
  陈布雷知道蒋介石只是暂时的将事情压了下来,一切不过是一种敷衍罢了,对于蒋介石的忍耐力陈布雷十分佩服,从蒋介石对待何应钦一事来说,蒋介石不但没有在西安事变之后急于处置何应钦,反而还给予了非常之高的信任,直到战况出现了大逆转,蒋介石这才腾出手来收拾何应钦,而陈诚入主军政部已经即成了事实。
  陈布雷离开后蒋介石独自待在书房内,过了好一会才缓步到达窗前,蒋介石随手推开窗户望着窗外随着威风轻摆的花草微微叹了口气!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蒋介石很难想象,仅仅靠着消除异己和武力镇压就能够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吗?有写时候就连蒋介石自己都感到十分的迷茫,总之解决一样是一样吧!偌大个国家不是那么好打理的,国内林立的派系和多达数百万的杂牌军图耗国力民力,外交方面不硬气,军队打败仗,官吏贪污腐败,经济崩溃,等等的一切都要归结于领袖的领导无方,有时就连天灾都有归结于领袖失德?
  远征军和宋雨航的事还是先放一放在说吧!或是远征军对外是锋芒毕露的利刃,对内扫除派系异己也许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也说不定?
  长沙大战在蒋介石的运筹帷幄之中已经几乎吸引了中日两军全部的机动兵力,长沙有如一个巨大的漩涡一般,大战的影响显得越来越为广泛,日军大本营惊讶无比的发觉百战无敌的大日本皇军竟然感到了力不可支之态?
  但是长沙大决战的序幕已经拉开了,中日双方决策层都十分清楚,最先显示出后续军力不足的一方必定就是将一败千里的一方,所以中日双方都在不惜一切代价的进行增兵。
  6月24日,一支日军的生力军突然出现在了距离长沙不足五十公里外的沙镇!这支生力军就是在之前的广州战役时侥幸逃得一劫的日军第二十三军。
  日军第二十三军的出现让宋雨航大有一种措手不及,因为蒋介石的侧面迂回的大战略使得第五军在内的八个军被从正面抽调到侧翼,看似最为强大的中国军队总攻正面其实可谓是漏洞百出,比如宋雨航在视察时发现,第二十六军与三十七军之间竟然有二十公里的间隙?而在他的指挥地图上,这两支部队的防区是相连重叠在一起的,如果一旦日军实施穿插分割,第二十六军与三十七军势必将陷入险境。
  宋雨航记得在历史上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率领广州、雷州半岛以及海南的日军共计八万五千于人向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投降的。
  然而,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进攻广州的时候,日军第二十三军的主力却并不在广东境内,广州、雷州半岛加上海南岛被歼灭的日军总数不过三万余人,等到田中久一将自己的剩余的部队集结完毕之时,郑洞国的第五机械化军已经横扫了整个海南,海南警备司令松本浅之助中将战死,其指挥的海军特别陆战队全部被中国军队歼灭。
  于是田中久一只好率部后撤,田中久一与现任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之间有过一段非常不愉快的经历,此次冈村宁次十分是适宜的把握住机会,给田中久一送了一双铁制的小鞋,在大本营参谋本部和御前会议上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田中久一和他的第二十三军残部进行了整编之后被作为了长沙战役东线的预备队。
  由于第五机械化军的全军压上,日军在长沙东线作战的第四十师团压力骤增,尤其是炮艇机编队部分昼夜的火力支援,让日军的一切行动都处于中国军队的监控之中,战场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白天中国军队各部拼命猛攻,日军全力进行防御,到了夜晚,中国军队开始稳固白天已经占领的阵地,日军则利用夜晚频频发动大规模的反击,试图夺回白天丢失的阵地。
  为了加强长沙前线的兵力,单兵武器和单兵素质、炮火、空中支援都已经不占优势的日军只得依靠不断地增兵试图进行顽抗,坐镇大本营的东条英机不但从华中、华东大量抽调有作战经验的老兵,而且继续从关东军抽调新近完成整编的朝鲜师团加入中国派遣军序列。
  随着战争逐渐逼向日本本土,在战争狂人东条英机的支持下,关东军建制又一次开始逐步扩大,并且重新建立了大量特务、情报机构和称为国境守备队的武装部队。由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决心将中国东北变成其发展大帝国霸业,将来与苏美英争一雌雄的坚实基地,裕仁天皇更是对于关东军的发展给予林林总总的有力支持,使其迅速发展成为日本陆军中最强大、最有实力、最有影响力的战略集团。
  虽然之前经抽调了大批部队补充南方军以及中国战场,但是现在关东军凭借它拥有完备的基础军火工厂、训练基地及庞大的军需供应基地和边境工事体系,又迅速地在恢复着实力,日军几乎仅有的坦克部队、巨型臼炮部队、火焰喷射器部队及细菌战部队都在关东军编制内,就连该部的给养服装标准也高于日本陆军其他部队。
  日军第二十三军的出现让蒋介石有些手忙脚乱,白崇禧也匆匆从重庆赶回长沙前线,白崇禧赶回前指后就立即召开了战略军事会议,与会的军、师长们各个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宋雨航坐在白崇禧的下手位置上静静的抽着雪茄,今天这个结果是谁也不愿意地看到的,原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日军三到四个师团的中国部队因为过于大的胃口失去了最佳战机。
  现在日军的增援部队不断抵达,而且其的第二十三军竟然悄然无息的出现在了距离长沙仅仅不到五十公里的沙镇,面对这支日军有生力量,已经略显疲惫的中国军队只能过早的投入战略预备队了,而委员长又早有命令,不到最后决定性的时刻,严禁动用战略预备队伍,这是典型的既想马儿跑得快,又不想马儿吃草,长沙大战的相关战略似乎又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之中。
  不停地开会,不停地重复着毫无意义的会议,6月24日,白崇禧、陈诚、李宗仁、卫立煌、宋雨航等人云集位于株洲的前指作战室内,白崇禧环顾众人,随即对宋雨航微微一笑道:“安逸,对于当前的战局你有何看法?”
  宋雨航顿时一愣,他没想到白崇禧会第一个问自己?联想到近来白崇禧的第4军、第7军以及第170师等主力部队在长沙大战中损失惨重,宋雨航绝对不相信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此刻安得什么好心。
  果然,白崇禧一见宋雨航光皱眉头不说话,于是望了望陈诚一眼,好似在说我没办法了一般。
  陈诚犹豫了一下只好面露难色道:“委员长决定以我军精锐部队组成一军,贯穿敌阵向日军后方突进,切断广汉铁路和日军的退路,阻击南上和北下的两股日军,配合主力给日本人来个铁罐乾坤!”
  “铁罐乾坤?”宋雨航知道这是一道十分有名的广东菜,取一百活鹅放在笼子中,然后用炭火在笼子下面烘烤,鹅在惊慌中烘烤而死,然后立即取鹅肝做配料熬以特殊秘料为配方在铁罐中熏熟。
  宋雨航冷笑一声道:“恐怕装进笼子里面就出不去了,要横穿整个交战区域抵达日军纵深大后方,四面八方受敌,乱拳打死老师傅啊!即便是我的第一机械化军恐怕也会落得个身死陨落的下场。”
  陈诚本来也十分不同意让宋雨航派部队执行这个该死的任务,因为胡琏的整编第11师就在宋雨航的直接指挥下,此时想要调走整编第11师恐怕蒋介石第一个不会答应,即便他真的能调走整编第11师,也唯恐给了宋雨航一个十分恰当的借口和拒绝的理由。
  为此,陈诚用手指敲着桌子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一步险棋啊!驱千军于绝地可是兵家大忌,委员长不可能不知道啊?”
  白崇禧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陈诚,在白崇禧看来,陈诚的能力实在平庸之极,不过要论起对蒋介石的忠心恐怕和戴笠戴某人有得一比。
  白崇禧清楚,陈诚是在担心他土木系的整编第11师跟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去喂狼,如此危险至极的行动,即便侥幸成功,恐怕也是奄奄一息遍体鳞伤了。
  让白崇禧气愤的是陈诚的自言自语,陈诚虽然在军事指挥方面能力平庸,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陈诚的自言自语等于是在告诉宋雨航,这个决定是委员长下达的,但是委员长为什么下达这个命令哪?很显然是有人进言了,尤其最后一句委员长不可能不知道啊!
  等于直接将白崇禧递了出来,与会的众人只有白崇禧才有影响蒋介石决定的力度,陈诚在不知不觉中将白崇禧装了进去,而同时将自己连同蒋介石都摘了个清清楚楚,此言等于是在挑拨白崇禧和宋雨航之间原本不算融洽的关系。
  白崇禧怒视了若无其事的陈诚一眼,所谓的会议不过是白崇禧授命准备一支精锐之师担负起这个委员长交付的重任,接受了这个重任之后,白崇禧可谓是十分为难,虽然任务是蒋介石交代的,但是为难之处是蒋介石根本没指定具体由哪支部队担负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白崇禧原本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因为除了宋雨航的第一机械化军外,他不知道还有哪支国军部队能够担负如此重任,但是宋雨航对于此次任务有很大的抵触,白崇禧知道,即便换了孙立人、李天霞等任何一部,也绝计没有任何完成任务的可能。
  而且白崇禧也不确定,蒋介石是否会同意让被他视为心肝的第一机械化军执行这个任务还是个未知数。
  默默抽着雪茄的宋雨航在不动声色地望着白崇禧背后的大地图,他并不是为了保存实力避战怕战,而是这根本就是一个猪头式的计划,宋雨航能够从这个计划的特点感觉得到这个计划是出自蒋委员长本人的。
  历史上蒋介石就曾经多次大玩以精锐主力孤军深入断敌后路,吸引敌军主力围而攻之,然后在实施大包围、大决战,结果将自己的五大主力玩残了一半,原本应该速战速决的长沙已经打成了一场大烂仗,机动性完全相同的中日两军谁都未能抢先对对方实施战略迂回包围分割。
  对于这样一场消耗战,想出奇兵贯彻敌军防区断其后路?在宋雨航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奇兵,是天大昏招,而且是天昏地暗的大烂招!即便自己的第一机械化军真的抵达了阻击位置,外线的诸多已经尽显疲态的国军各部能否按照军委会的严令按时实施突破吗?
  这个答案显然是不能,宋雨航不会允许自己的部队这样去毫无价值的牺牲!
第四百八十九章
泥潭外线
  大出昏招的是蒋委员长本人,对于这点宋雨航可谓是无可奈何,让宋雨航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国内战场,每当重大战机出现时,作为决策者和前线的指挥官总是无法及时的抓住战机?很多时候,即便在极为有利的形势下也不能全功?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国内战场的一条无法逾越的定律一般让人难堪?
  几乎所有的人都清楚的知道,长沙之战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泥潭,中国军队几乎全部的机动力量和精锐之师全部深陷于此,而且形势还在朝着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
  军委会高级长官军事会议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进行着,委员长提出的计划是必须赋予实施的,但是这个计划如果连一向胆大包天的宋雨航都说不行,那么在场的众人之中恐怕就再难找出一名如此有魄力的指挥官和一支能够担负如此艰巨任务的部队了。
  会议室内的高级将领们在抽着各自的香烟,缭绕的烟雾在室内弥漫,几名不抽烟的女文秘被呛得几乎喘不过来气,但是却又不敢大声咳嗽,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作战室失火了!
  宋雨航自顾走到窗边,用力推开了窗户,房间内的烟雾顿时喷涌而出,楼下的警卫惊异地望着作战室被打开的窗户发呆,所有人都被告知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机密会议,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警戒范围之内,甚至包括警卫部队亦是如此。
  在几名文秘感激的目光中,宋雨航放下了手中的雪茄,吐出的蓝色烟雾在空气中慢慢淡化之后,才将目光离开了白崇禧背后的地图,环顾在座众人开口道:“诸位长官!为什么我们非要切断沙场战区内的日军部队的退路那?”
  宋雨航的开口让白崇禧的精神为之一振,毕竟只要宋雨航开口说话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于是白崇禧沉声道:“委座的用意可能是想日军因为后路被断产生慌乱,日军调动部队围攻我军切断其退路之部时,必然会暴露出一定的破绽给我军可乘之机,而后利用运动战有选择的将日军一部分割包围给予歼灭,以达到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的战术目的。”
  宋雨航微微点了点头,信步来到白崇禧身后,一名漂亮的女中尉急忙将地图上的幕布全部拉开,并将一支指挥棒递交给宋雨航,宋雨航轻轻的清了清嗓子道:“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调动日军,那么我们为何要将目光仅仅局限于沙场哪?”
  宋雨航的指挥棒顺着长沙向苏杭、上海方向一划道:“日军虽然几度增兵,但是其总兵力还是低于我军,我军拥有兵力上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进攻日军守备力量薄弱的地方,打到日本人痛了,日本人就会寻找对策!”
  宋雨航停顿了一下道:“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机械化军快速奔袭的优势,加上伞兵部队的机动性,对全部的日占区实施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另一方面我军集中数个军的精锐部队,组成一个拳头,一旦日本人分兵就对其立即实施迅猛的打击!”
  宋雨航放下了指挥棒环顾了在座的众人,白崇禧、陈诚等人可谓面露惊讶之色,宋雨航的这个计划显然要比蒋介石的高明了许多,从外线调动日军是此时看来对国军最为有利的,即便计划被日军识破,日军也只能收缩兵力组织防御,因为从外线大纵深包围而来的中国军队会横扫日军脆弱的补给线,一支缺粮少弹的部队根本毫无任何战斗力可言。
  白崇禧望了一眼陈诚,陈诚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对于陈诚的明哲保身白崇禧几乎不屑一顾。白崇禧站起身来大声道:“安逸老弟,能否把你的计划做成报告?我立即觐见委座请示。”
  宋雨航急忙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吩咐在作战室外等候的王崇现立即组织作战参谋将自己刚刚的意图制定成一份战略计划。
  当天下午,白崇禧仅仅通过口头报告请示,蒋介石就同意了宋雨航的作战计划,并赋予了宋雨航直接指挥的权力。
  6月25日,宋雨航根据最新的空中侦察显示的日军的部署,对于己方的部队做出了部分调整,并请示重庆方面抽调战略预备队中的李弥第八军,加上孙立人军委会第一军,王耀武第74军,周伯言第37军,周福成第53军,方天第54军组成了一支机动部队,这支部队直接掌握在白崇禧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