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304


第四百九十二章
武汉三镇
  宋雨航这一次并没有乘坐他的专机回重庆,因为在整个国内只有蒋介石有他的美龄号,而且也不及自己的CH-47改装得舒适,尤其自己的专机还配有减压密封舱,宋雨航不愿出那些不该出的风头,专机被充公是小事,在让蒋介石无端的添加忌讳就不值得了。
  一路行来,七月的燥热才刚刚开始,即便是身处江南水乡也感觉不到一丝的清凉之意,宋雨航目睹了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累累伤痕,残破的家园,荒凉的农田,乱葬岗上那些为了争夺尸体在吠叫的野狗。
  宋雨航望着路边麻木走过的行人,他们衣衫褴褛表情木纳,发现有一支国军车队停在路边,都下意识的走下了公路,战争年头底下,兵就是匪,打了胜仗还好说,要是打了败仗溃兵比匪还狠!起码当匪的还知道个十留六,给个活路,否则日子久了就没有可抢的了!而溃兵则完全是赶尽杀绝。
  才到长沙,韦阿大报告说汽油不足了,需要到战区补给站补给,宋雨航连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
  然而,才到补给站,宋雨航却听得车外一阵阵的四川方言在叫骂不绝?下车一看补给站竟然给一群叫花子围了?
  堂堂第九战区的补给站竟然给叫花子围了?不过见双方虽然叫骂得凶,但是却十分克制,宋雨航料想不会出什么大事,于是派了一名上校参谋过去看看。
  自从接受美国人的专业训练回到远征军,马新在远征军长官司令部也混了二年多了,原来的中校也混成了上校,今天被宋长官点了将,虽然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屁大点的小事,马新也激动异常,三步并做二步赶了过去。
  马新带着一个班的宪兵一露面,在场原本老老实实的补给站的几名军官突然大叫起来,长官,这帮溃兵要抢补给站啊!
  马新一听这还了得,但是他也发现身旁的这些衣衫褴褛的人穿的是军装,只不过是粗布所制,脚上的草鞋大都烂掉了,一个矮个的中年男子走向了马新,看了看马新的肩章,自己拉了拉衣服,敬了一个军礼道:“这位长官明鉴,我们是川军一三二师第六旅的,分属第六游击纵队黄明国中将指挥,一直在敌后游击,军委会命令我们就地移交武器,说是重庆换装,可怜天见,我们一路走过来,不论到哪里都不给补给,这不是成心饿死这帮弟兄们吗?”
  马新望了一眼对方的宽板武装,说明对方是个军官,但是其的领章早已破烂不堪,根本看不出军衔,川军的事情马新略微听说过一点,远征军序列中的山地步兵集群就是川军部队整编而来。
  不过今天的事情似乎并不好解决,而且国内的事情远征军也并不好插手,于是马新立即回转报告了宋雨航。
  听说川军真的在集结,宋雨航皱了皱眉头,他不明白蒋介石的具体用意?他还真想把川军一个不剩的都调出四川去?看来如果打完了日本人,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这些急需整编的杂牌军了。
  宋雨航来到补给站前,所有的人都非常自动的给这位肩膀上挂着三颗金光闪闪的青年将军让路,宋雨航站在补给站的上校站长面前道:“以后所有的川军部队在这里可以一律补给,但是每次必须让他们的连以上军官签字,事后我会核实的,至于补给的物资昆明方面会另行划拨你们的!”
  宋雨航说完一转身就离去了,只留下目瞪口呆的补给站站长结结巴巴的对马新道:“宋、宋、宋长官啊!”
  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川军弟兄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爬上了汽车棚顶的青年将军,宋雨航望着这些在敌后打生打死,返回国统区却又无人过问的英雄们不禁一阵心酸,于是宋雨航大声道:“川军的弟兄们,你们辛苦了!只要有我宋雨航在,我们就不能让英雄流血在流泪了!”
  宋雨航的话让在场的几百名川军官兵顿时为之一愣,随即有人放声哭了出来,之前和马新打过照面的中年军官也抹了一把眼睛,喃喃道:“总算有人说句人话了!”
  长沙补给站的小插曲宋雨航并未放在心上,在国军内部这样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在没能力改变这些之前,宋雨航只能对很多事情当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与宋雨航相比,进来冈村宁次可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谴责,大本营甚至有人在御前会议上高呼让他这个懦夫剖腹下台谢罪,但是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得到,如果不是冈村宁次这个懦夫,大日本皇军在中国的几乎全部的机动兵力此举恐怕就全部陷进了长沙的大泥潭之中了,大日本皇军很可能重蹈第三次长沙大战的惨剧。
  不过毕竟是战败了,守城突围的各部均伤亡惨重,尤其还将二万多名侨民丢给了暴虐成性的中国远征军,7月17日,面对国内一天比一天严厉的职责,愁得头发全部发白的冈村宁次决定理发。
  冈村宁次将头发剃得很短很短,但是依然无法掩饰他两鬓的白发,原本想要染一染头发,最终冈村宁次还是放弃了,中国军队已经距离上海不远了,隆隆的炮声仿佛在宣告上海又一次将回到中国人的手中了。
  冈村宁次非常清楚,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支持,已经日落西山,尚在苟延残喘强撑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已经只能在家门口陆基战斗机的有效作战半径内活动了,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对于上海的特殊情节,四面八方包围而来的中国军队似乎有意的给尚且留在上海的日军第139师团和第149师团留出了一条退路,为此疑心较重的高桥今仁和宏口下木两位师团长已经请示过了冈村宁次。
  这两个师团都是关东军抽调的所谓精锐,如此使用的话,唯恐遭到关东军方面的非议和抵制。
  冈村宁次知道中国军队此举的用意,因为中国军队摆明了不想与第139师团和第149师团在上海进行一番大战,利用这一点,冈村宁次知道他可以非常从容的进行撤退,虽然必要的阻击还是需要的,但是谁都清楚,凭借上海外围的几个师团是无法阻挡以中国远征军两个机械化军为主力的近百万中国大军。
  派两个师团与敌人玉石俱焚?将中国军队主力拖在上海?冈村宁次很快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从头脑中赶了出去,他清楚自己的兵力还没奢侈道那种地步,他已经没有能够在外线实施反包围,或是集中重点突破的兵力了,就连这一招的弃子求生都险象环生了,如果不是他断然决定放弃上海的话,中国派遣军的全部主力这次很有可能被中国军队一网打尽。
  虽然冈村宁次不认为中国军队具有一次战役消灭皇军十几个师团的能力,但是要等中国军队完成合围后想要突围却也困难重重,尤其是在长沙战役战至最为惨烈之时,为了避免出现在桂林战役中师团成建制被消灭,师团关防被缴获的下场,冈村宁次都是从各个师团抽调联队进行不断增援,长沙失守之后,守备长沙的各部队均伤亡较重,很多师团、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已经不足战前的五分之三了,这是一个崩溃的边缘。
  望着夜幕下的黄浦江,冈村宁次心中一时间感慨万千,记得他当年来到大上海的时候,他就被这里的纸醉金迷所迷惑了,那个时候开始,冈村宁次就暗暗发誓自己要做这里的主人,恍然间他的美梦竟然成功了,然而现在这个美梦却破碎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在短短三年之内崛起,从同古、昆明、长沙、衡阳、常德到缅甸、印度,一直到太平洋诸岛逐渐逼近日本帝国本土,竟然到处都有这个人的身影出现?
  似乎这个人在哪里出现,皇军就要在那里倒霉,对于帝国来说这个人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终结的噩梦。
  上海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无疑有一种久别的陌生,当年的大上海十里洋场遍地黄金,日军占领后的经济盘剥掠夺,以及日军在仓促撤退前对上海的疯狂抢掠让此刻的大上海显得格外的萧条。
  冈村宁次站在地图前,望着武汉、合肥以及南京,他最为担忧的情况终于出现了,战局沿着长江成为了一线,根据情报部门的情报表明,中国远征军所属的舰队似乎正在向上海驶来,与1937年淞沪大战那时正好相反,现在的大海和天空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了,如果四千吨的驱逐舰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的话,那么南京将如何守卫?武汉将如何守卫?那些无孔不入的中国伞兵更是一支无法忽视的力量。
  冈村宁次很难想象美国人是动用了何种力量,将五、六千名精锐的伞兵投放到任何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就在冈村宁次站在地图前面凝思苦想的时候,宋雨航也在重庆的崖岩别墅内与一众高参在详细解读国内战场与国外战场。
  宋雨航用手按在墙壁上作战参谋刚刚挂上去的地图上,指着长江流域道:“武汉三镇位于我国湖北之长江汉江交会处,为武昌在长江以南、汉阳在长江以、汉口于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三城镇的合称,三城镇同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故通称武汉三镇!我第一机械化军、第五机械化军、整编第11师已经从外线开始接近上海,日军已经从杭州不战而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之第十八特混舰队连同我远征军舰船已经抵达上海外海,现在战况已经在朝着极为我军有利的方向发展了。”
  这时,情报部的几名机要秘书鱼贯入内,纷纷翻开记录本准备随时记录,见此状况,站在一旁的王崇现急忙给自己点了一支香烟,随即用一个自认为潇洒的姿势用手指着地图道:“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旧时的武昌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王崇现似乎并未察觉宋雨航和一众同僚异样的目光,大声继续卖弄道:“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宋雨航看了看漂亮的机要秘书,又望了望王崇现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就想笑,但是为了不破坏气氛,强忍住了!
  王崇现也发觉了异样的气氛,于是咳嗽了一下,略微有点尴尬道:“有点跑题,此番日军集重兵意图固守武汉三镇长江沿线,可以说日本人这次是下了死心的,冈村宁次一撤桂林,二撤长沙城下,日军大本营参谋本部的那些官佐们、东条英机、天皇这些人还会允许他在撤第三回吗?况且现在我军兵锋直指上海,后续军委会调派了十多个军的部队正星夜赶往上海,上海以是我军囊中之物了,拿下大上海,武汉、合肥、南京都在我军兵锋所指范围之内!只要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基础,漫长的一直到东北辽宁的海岸线,到处都是我军的登陆场,看看这回冈村宁次这个老乌龟是否还能上天入地?”
  宋雨航也点了点头道:“因为拿下了上海,所以我们的选择变得多了起来,相信此番军委会一定会有合理成熟的计划拿出来的。”
  宋雨航此言一出,一众参谋纷纷不屑一顾,只要军委会拿出的不是变来变去的猪头计划,他们就谢天谢地了!指望军委会参谋总部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不知是谁的一句话将原本严肃的气氛破坏得一干二净。
  散会后,宋雨航拿出了常天放、郑洞国、胡琏三人分别发来的电报,三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部队已经十分疲惫不堪,尚不具备攻坚能力,如果日军撤离则可视机会相机占领上海,则强攻不可。
  常天放和郑洞国更是将此番连续行军作战中部队装甲车辆的损失上报,可以说几乎九成的损失是由于机械故障所引发的,相比之下,拥有长途奔袭经验丰富的第一机械化军要比第五机械化军情况好很多,而第五机械化军最惨的装甲团已经变成了步兵团,常天放同时也提到了如此长距离奔袭连续作战,对于后勤保障和维修人员是极大的锻炼,久病成医,很多车组成员都成了维修工,很多机械化故障他们自己就直接排除了,有的车组甚至能够自己更换发动机。
  宋雨航清楚,自己的部队现在缺乏的就是这种综合性的实战训练,有利的保障和维修对于一支装甲部队来说,有时甚至比少量的补充还管用。
  自己的部队是打不动了,休整也是必要的了,现在所看的就是冈村宁次的态度了,宋雨航不相信冈村宁次会将两个师团留在上海跟自己决一死战,如果那样的话冈村宁次就不是老狐狸了,而是老猪头了。
  宋雨航决定明天一早在面见蒋介石的时候直接报告,第二天一早,宋雨航被一个极其意外的消息惊呆了,1945年7月18日凌晨,美国陆军四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担任北非和地中海战区盟国远征军总司令,成功指挥代号为“火炬”的北非登陆计划,英军亚历山大将军任副总司令并指挥第十八集团军作战。
  此役,盟军第十八集团军至少集中起了20个师和4个独立旅,蒙哥马利在开罗以南牵制德军主力。
  分兵三路的盟军在一个风大浪高的清晨于北非摩洛哥登陆直接进攻卡萨布兰卡,作为登陆主力的“南部”特混舰队,由美军少将巴顿指挥,于18日凌晨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的费达拉、利奥特港和萨非登陆。
  虽然美军的登陆比历史上足足晚了近三年,但是在德意军队尚在北非拥有强大战力的情况下,美军的这次登陆可谓是一次豪赌,宋雨航从美军这次极其机密的登陆能够看出,杜鲁门政府对于英国人的利益还是相当得重视,此举无异于美军为英国人火中取栗,这种事情似乎那么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死胖子没少让自己干,这次轮到了美国人。
  宋雨航不相信美国会心甘情愿的让英国人驱使,为了英国的利益流美国青年的鲜血,宋雨航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第四百九十三章
历游华盛顿
  还是在黄山官邸二楼的书房内,宋美龄先是笑着拉着宋雨航的手说了一番诸如又瘦了,可要注意身体之类的话,蒋介石见状只好闭口不语,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一幕僚,本人也是中国航空委员会委员长,所以很多军政要事也不背着她,等宋美龄说完,蒋介石才开口道:“安逸啊!此番你私自出击一事,以有很多人告到了军政部和军委会,说你不听上峰调遣,至军令于不顾,儿戏!”
  宋雨航见蒋介石的态度口吻均不像责难,也大着胆子试探回复道:“我的眼中只有领袖,没有那些别有用心的其他人,军人对外自以不惜性命驱逐敌寇,对内自以绝对服从领袖命令!我行动之前请示过您了,所以其他人自然不必理会,我的远征军时刻效忠领袖。”
  宋雨航的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搞得蒋介石也一愣,蒋介石将目光投向了门口的钱大钧,钱大钧看着几乎同时望向自己的宋美龄和宋雨航,急忙道:“是有汇报,您批示可自行视情况决定,以确保部队完整勿陷于敌为第一要务。”
  哦!蒋介石好似恍然大悟一般点了点头,钱大钧见状又立即补充道:“委员长您日理万机,这些事情难得您记得如此明晰啊!”
  钱大钧的一个马屁拍得非常及时,避免了蒋介石的尴尬,站在一旁的宋雨航动若明察,真真正正过目不忘地看来还是这位第一主任啊!想起宋子文几次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结交钱大钧的交待,以及自己送出的厚礼,看来这位侍从室第一主任兼侍卫长的钱大钧所发挥作用真还不能低估。
  误会消除了,蒋介石就开始反复的啰嗦川军剩余的部队如何如何的缺乏训练,不停中央指挥,原本想要解散他们,但是考虑到国家正是用兵之际,想给他们一次机会,随后蒋介石话锋一转,又提到了美国人前前后后一共答应的共计九十个师的武器装备至今只有三十个师到位。
  蒋介石抱怨几乎每一次英国人的失败都是中国方面为其买的单,至今43年底答应的1000架战斗机也只有半数到位,在海军方面蒋介石还是比较欣慰,美军已经先后移交了十二艘大型驱逐舰,二艘轻型巡洋舰以及五十九艘大型登陆舰以及综合补给运载船,三个团的LVT两栖装甲车。
  蒋介石一会又将话题转向了杜鲁门政府,说什么不如罗斯福之处,转念之后又痛骂丘胖子自私自利毫无全局意识,是个不择不扣的英国式的混蛋,被上帝诅咒的私生子!
  蒋介石可以说第一次让宋雨航感到高深莫测,因为宋雨航完全搞不清楚蒋介石到底想说些什么?
  最后,蒋介石说累了,手一挥道:“第74军等部正在整编成整编师,以便将接收装备的美式武器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川军还有大约六个师的兵力,全部整编远征军,派遣我会酌情派遣军官进行补充,等待美国人的武器装备到来换装开赴前线。”
  “啊!”宋雨航听说要将川军的六个师都拨给自己?顿时目瞪口呆。
  蒋介石见状随即补充道:“美国方面有消息让你与宋子文一同前往美国,一是关于金融平准基金的20亿美元无偿贷款,二是美方要与你磋商太平洋战场的具体攻略,你只要把握住原则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即可!”
  “这点我是非常放心的!”蒋介石的离开在宋雨航看来更像是逃跑一般,怕宋雨航后悔川军安排一事。
  对此,宋雨航表面上只能无奈接受,但是对于这些久经战火的川军老兵来说,他们正是宋雨航目前最急需的。
  中日两军接近二百万大军的大搏杀牵动着国际社会,中国战场的大决战相比欧洲战场的大对决可谓丝毫不差半分,甚至更为惨烈,尤其在长沙城内巷战爆发的大规模白刃战,更是让参战的中日两军伤亡惨重,尤其同盟国一方,中国战区的反攻牵动着太平洋战区的进攻脉搏。
  日军在中国远征军外线大迂回的压力迫使下,被迫放弃了决战于长沙城下的战略计划,将兵力向回答幅度的收缩,以武汉三镇为中心构建起了一条沿长江防线。
  迫于中国战场的压力,日军再也无法从关东军源源不断地抽调部队加入南方军的战斗序列,日军的南方军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同中国远征军的不断打击下,已经失去了作为单独战略群体存在的意义,中国远征军已经节节逼近日本本土,美军太平洋舰队对于冲绳岛已经展开了连续的猛烈轰炸。
  冲绳岛似乎成为了美军新式武器的试验场,无论是带有火箭助推装置的钻地炸弹,还是以杀伤地表单兵和装备设施为目的集束炸弹,最新的NS-666特种温压燃烧弹,都轮番的在冲绳岛上做了最新的效果对比试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远征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冲绳岛。
  在这种特殊的时候,作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突然邀请国民政府外加部长宋子文,以及中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长官宋雨航对美国进行正式国家访问!宋雨航则要参加同盟一方的最高军事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重要决策讨论。
  宋雨航对于英美之间的丝毫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会议早就不耐烦了,每一次英国人都是打着各种的幌子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好处,如果说损人利己算是高明的手段,那么英国人经常实施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却真让人无语。
  与有较大抵触情绪的宋雨航不同,接到了邀请的宋子文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包括蒋介石的当面嘱咐时也是一副平淡的表情,但是实际上宋子文内心充满了激动,他记得宋雨航曾经说过,只有我打得越好,你的外交工作才越好开展,外交部长才会更加有力度和说服力,外交的基础就是军事实力。
  对于宋雨航的观点,宋子文虽然不大同意,但是却非常认可,在宋子文看来,无论什么计划方案,只要好使管用的就是好计划好方案。
  1945年7月22日,一个在中国人看来非常吉利的日子,宋子文偕夫人张乐怡以及宋雨航同机来到了美国首府华盛顿。
  利用召见之前的空隙,宋子文首先带领爱妻一游华盛顿,宋雨航作为晚辈哪怕有千万个理由和托词,也只好腾出时间来相陪,宋子文夫妇站在雄伟的国会山庄大厦远远望去,国会大厦好似一座白茫茫的雪山,那白色的圆顶好似雪山的峰顶一般,在蓝天白云之下散发着威武和庄严。
  宋子文对夫人张乐怡道:“华盛顿的设计者是一位法兰西的青年艺术家莱恩范特,其以象征着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国会大厦为起点,形成一根轴线详细发展,主轴线中央就是久负盛名的华盛顿纪念塔。”
  车子在绿茵茵的草地旁停了下来,十几名美国保卫人员分列旁边,中间则是八名宋雨航派来的特征突击队员,这种级别的安全保卫可以说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但是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宋子文来说,他十分享受这种特别待遇,他认为只有这种特别待遇才能匹配他的身份,而其夫人张乐怡也似乎对此乐此不疲。
  张乐怡今天穿了一件粉红色的旗袍,里面白绸的衬裙加上婀娜多姿的身材让旗袍尽显单薄,张乐怡望着方尖碑告他简单的轮廓和明朗的线条惊讶道:“亲爱的,华盛顿纪念塔名气那么大,为何设计得如此简单啊?就好像,就好像是一根光溜溜的大柱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