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04

  1942年8月,英国人为向美国人特别是向苏联人证明登陆作战的复杂困难,同时也是为了获取登陆作战经验,于是命令一个师的加拿大部队渡海攻占法国城市第厄普,尔后根据情况坚守数日后安全撤回。
  实际上这个漏洞百出的计划本身就过于理想和儿戏了,结果加军刚一离港出航,就被德国飞机发现。
  德机一路跟踪,第厄普附近岸上的德军严阵以待。加军登岸不久,德军装甲部队就闻讯赶来,毫不费力地就将大批的加拿大士兵打死在海岸上,加军死伤和被俘逾6000人,只有少数幸存者落荒而逃,这一战更让有过加利波里切肤之痛的丘吉尔首相心惊胆颤,一提起登陆作战,丘吉尔总是感觉后背发凉。
  事后丘吉尔详细研究了过于渡海登陆作战,照理说,作为进攻一方的登陆者享有防御者所没有的优势,能自由选择登陆的地点和时间。所以在1915年以前,登陆成功者远远超过了失败者,而失败者往往是海上突起风暴等自然客观因素所致。
  然而,现代军队之所以登陆成功者极少,在于军队装备有重武器,严重依赖港口进行补给。但港口都是守方重兵把守之地,难于直接攻取,若在不设防或设防薄弱的海滩登陆,则重武器难以上岸。
  排除这些因素外,登陆作战的胜败还决取了潮汐和天气,晴空万里、海上风平浪静才便于登陆。还须在大潮时分,登陆船只可趁大潮迅速上岸。但这两个因素都是公开的,守方可以估算攻方的登陆时间,做好准备。
  而在美军的登陆计划中,使用的空降兵超过了6个师,但是使用空降兵给登陆时间带来了十分苛刻的要求,登陆时间除必须是大潮之时外,还要求是黑夜,但空降则要求有光亮。为了调和这个矛盾,盟军参谋长会议的作战参谋人员将登陆时间定于凌晨时分,而且这一天还必须是满月大潮,空降兵则可以借月光着陆,登陆则可在黑暗中接近海岸,在黎明时抢滩上岸。
  诸多限制的因素表明,如果仓促发动对法国腹地的登陆作战,一旦失败,将会使盟军丧失大量的优秀部队,所以丘吉尔对于任何的登陆作战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上午几乎无所事事的马歇尔将宋雨航请到了他的办公室,马歇尔希望在法国腹地登陆一事上中国方面给予他全力的支持。
  宋雨航这会才彻底明白美国为什么要竭尽全力的拉中国进入CCS会议,而英国则拼死反对,此刻中国就等于美国的小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原来CCS会议是两方,经常争论起来没完没了,为了各自的利益英美双方丝毫不让。
  一旦中国加入,美国人则可以随时以二比一的优势将英国人否决掉!
  宋雨航记得在历史上,丘吉尔曾经在1942年10月给艾登写信说,“我必须承认,我的思想主要在欧洲恢复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之母的欧洲的光荣。假如俄国的野蛮主义蹂躏了欧洲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独立,那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灾难。”
  宋雨航清楚的意识到,丘吉尔要与苏联争夺欧洲的野心跃然纸上,但是争夺的野心是一回事,客观的实力又是一回事。此时此刻,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已是今非昔比,成了自己过去殖民地美国的小伙伴。丘吉尔等人主张打巴尔干而不主张登陆法国,便是地位没落的反映。英国这时关心的实际上主要并不是恢复欧洲的光荣,而是希望在打进巴尔干后可以跟南、希、土、中东和北非连成一气,保住英国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和东地中海以及中东地区的传统利益,把从直布罗陀经地中海、苏伊士通往远东的大英帝国生命线紧紧掌握在手里。它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气魄和能力来跟苏联在西欧大陆上一争雌雄了。
  宋雨航能够感觉得到,英国人的雄心已经熄灭了,在历史上,英国人长期以来反对开辟第二战场,直到最后也是不积极的。
  而现在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英国人1941年下半年不肯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是,兵力确实有限,对敦刻尔克大撤退心中有余悸,到了1942年答应开辟第二战场是做口头文章,以鼓励苏联顶住希特勒的进攻。
  1943年不开辟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缺乏登陆艇、运输船只和制空权等等,而在于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不肯为援救苏联而作出牺牲。
  1944年,英国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反而鼓动美国派遣远征军在北非开辟战场策应蒙哥马利,到了现在的1945年7月,苏联人与德国人在库尔斯克发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大决战,在英国人看来,无论哪方面赢,都将赢得十分惨烈,如果德国人被击败的话,那么英国就可以趁势出兵巴尔干抢夺先机了,但是对于登陆法国,英国人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仿佛登陆战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不择不扣的噩梦。
第四百九十五章
援华清单
  英国人的噩梦对于宋雨航来说却令他激动不已,宋雨航十分清楚此刻马歇尔所言的法国腹地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非常可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底大登陆。
  不过这种大规模的登陆与缺乏纵深的岛屿登陆战不同,一个微小的疏忽很可能就会断送几十万的盟军登陆部队。
  1945年7月24日下午13时,中国代表团正式加入英美参谋长会议,布鲁克元帅虽然千百个不情愿,但是还是走下了主席台与宋雨航这个与他并不在同一级别上,不是对手的对手友好的握了握手,中、美、营三方的气氛显得非常的融洽,大批的记者的不断地拍照,镁光灯顿时间闪得众人可谓是天昏地暗。
  结束了拍照后,头晕目眩的马歇尔和布鲁克发现宋雨航似乎一点没受到镁光灯的干扰,健步如飞的直奔特意为中方所设的席位走去,两人在大叹还是年轻人之后,却突然发现不知道何时宋雨航竟然带上了一副飞行员专用的太阳眼镜?
  宋雨航带太阳眼睛拍照的举动让二人彻底无语了,在原本的英美参谋长会议的二楼大厅内,英美双方的56席一直都是相互面对面摆放的,由于加入了中国这个新成员,所以变成了三角型,位于会场中间主席台上的两把高背椅子也变成了三把。
  让宋雨航想不明白的是英国人为什么喜欢将主席台设在会场的中央?难道是英国人打仗的时候经常被包围歼灭,所以为了牢记这些教训,所以才将主席台设在大厅中央?
  宋雨航恶意的在心中腹诽英国人,布鲁克元帅也十分郁闷地望着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的宋雨航,相比起来布鲁克元帅对于宋雨航离开后即来此赴任的中国军队副总参谋长何应钦多了一份期待。
  在布鲁克元帅看来,在难对付的对手也比宋雨航这个不按规矩出牌毫无理性的野蛮混蛋要好得多。
  不过宋雨航嘴角那一丝莫名的笑容让布鲁克元帅心里很没底,昨天他给了宋雨航一个难堪,让他白跑了一趟,这个家伙该不会在策划什么吧?布鲁克元帅心中此刻显得有些忐忑,但是以想到这里是美国的首都,有是英美参谋长会议大厅,一个华军指挥官敢把自己怎么样?
  而且从布鲁克元帅心底是非常瞧不起中国人的,也正是他频频用恶语攻击中国军人,其言论让宋雨航忍无可忍,才会有了当年开罗的一幕。
  不过布鲁克元帅在给自己打气的同时也是心中没底,毕竟劣迹斑斑的宋雨航已经不是第一次动手打人了,在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马歇尔等人的面前都动过手,布鲁克元帅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这样一个家伙还能稳坐其位?官越当越大,部队越指挥越多了呢?
  布鲁克元帅决定先下手为强,将他自己当年在开罗所受的气全部找回来,于是望着正准备台下落座的宋雨航道:“宋将军,你是中国方面代表团的临时负责人,应该在台上就坐。”
  宋雨航打心眼里烦死了那摆在大厅中央的三把椅子,他感觉坐在哪里犹如耍猴的一般,但是布鲁克元帅既然说了,宋雨航只好转身向回走。
  刚刚走到台前,宋雨航正要迈步,布鲁克元帅突然沉声道:“宋将军,参谋长会议的主位置是给三国军队总参谋长或副总参谋长所设的,军衔至少也要如同马歇尔将军,五星上将,或者是我元帅亦可。”
  宋雨航站在了台阶前,心里非常生气,布鲁克元帅这老混蛋,拿自己容忍当做懦弱,中国军队即便是一级上将也只有三颗金星,除非是蒋介石那个大元帅的军服肩膀上才会有五颗星,布鲁克元帅非常明显的是在找茬羞辱自己,提醒自己并不够资格。
  宋雨航望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马歇尔,宋雨航已经将布鲁克元帅的挑衅看做其对中国代表团的侮辱,宋雨航在肩膀上鼓捣了几下,半侧着身子站在布鲁克元帅面前,用眼睛斜了一下布鲁克,鼻子重重的哼了一下。
  布鲁克元帅在看宋雨航肩膀上的金星一下愣在了原地?他以为自己眼花,干瘪得犹如烂苹果一样的脸上的皱纹随着他夸张的表情一下都展开了。
  布鲁克元帅又仔细查了一下,确实是五颗金星,难道自己老成了这样?连三和五都数不清了?布鲁克元帅一脸迷惑之际,马歇尔已经强压抑住大笑的冲动,憋得脸都涨红了。
  原来,宋雨航的另外一边肩膀上只有一颗星了!宋雨航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一副你不让我坐试试的表情嚣张至极。
  如果让布鲁克元帅常年面对宋雨航的话,布鲁克元帅一定会发疯的,于是他大吼道:“我如果是华军军人早就返回国家抗击入侵了,而不是躲在这里逞口舌之利,只有懦夫和缺乏勇气的人才会如此,如果和你这种野蛮无理之人共事一堂,本人宁愿拿起一条步枪走上前线和德国人较量一番。”
  宋雨航闻言哈哈一笑道:“当然了,英国本土面临纳粹德国空中打击和V2导弹袭击封锁,海外殖民地被德日侵占,动员了过百万的非洲裔的士兵为其参战到处卖命,我相信您绝对有勇气去面对德国人,不过这仅仅是一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设想,如果布鲁克元帅你要是敢去面对德国或是日本人的话,那么从43年到现在你都在干什么?当你的同袍在流血牺牲的时候您还在大言不惭的夸夸其谈吗?还在华盛顿的霓虹灯下醉生梦死吗?还在搂着你的小梦丝在大叫全力一战吗?”
  这回换成布鲁克元帅目瞪口呆了,小梦丝是一名加拿大妓女,是他的秘密,知道这个秘密的仅仅只有副官和他,就连小梦丝都被蒙在谷里,以为他是一个有钱的美国老头。
  布鲁克元帅哪里知道,是他副官的回忆录出卖了他,不过这本书是在三十年后才出版的,不过宋雨航显然没打算放过他,继续大声嘲笑道:“在床上仅仅一、二分钟的人,没资格在属于男人们的战场上批评别人!”
  布鲁克元帅脸色苍白的捂着心脏的部位倒在了地上,在场的英国军官都用十分愤慨的目光瞪着宋雨航,而宋雨航则十分享受众人的注目礼。
  马歇尔无奈的批评宋雨航道:“宋!你的攻击太过尖锐了,如此对待一个老人家,很不绅士!”
  宋雨航微微一笑道:“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想给别人难堪或是侮辱别人的时候,最后先估摸一下自己的抗打击程度。”
  布鲁克元帅的心脏病发作让7月24日下午的参谋长会议被迫中断,宋雨航则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站在大门口,望着十几个正在更换名称的工人在忙碌,说是更换名称,其实非常简单,只是将原来的英美参谋长会议改成了盟国参谋长会议,当然了原来的CCS的标志被取了下来。
  由于宋雨航站在大门口,一旁路过的英军军官一见这位吃人肉长大的恶魔腿肚子就发软,一个个甚至跳过花坛绕道而行,见此情景马歇尔在一旁无奈地摇了摇头,宋雨航实在过于锋芒毕露了,如果在美国的话,即便宋雨航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注定他只能回家去种土豆!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军队和政治永远是一个相互协作的体系,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个环节势必就要首先被出局,第一要则是保证整体的运作稳定,宋雨航的狂妄不羁让他成为了一个坏节,但是这个坏节偏偏又存在于整体链接中,并且没有人能将其剔除。
  马歇尔知道,当前美国与英国之间不能为了相互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但是面对利益最后只能有一方让步,顽固的丘吉尔让罗斯福无比头疼,现在换了杜鲁门头疼了,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杜鲁门,他们都无法说服固执倔强毫无大局观念的丘吉尔放弃英国的利益,哪怕是一丝一毫也不行。
  然而,宋雨航这个中间人的出现让罗斯福找到了平衡点,让中国人对英国人去发泄不满的情绪,美国从中得利,既然已经尝过了好吃的,美国当然也不愿在放弃了,所以宋雨航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这个特殊的存在能够存在多久?马歇尔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是宋雨航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忘年之交,如果这个还相当稚嫩的小朋友成长起来,世界的格局,尤其是亚洲的格局会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马歇尔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想得过多了,这些似乎等到打败纳粹德国在去想也来得及。
  马歇尔将宋雨航的所作所为向杜鲁门做了全面完整的汇报,杜鲁门对于布鲁克元帅竟然主动去找宋雨航晦气一事感到非常不解?他想不明白英国人明明知道去惹怒宋雨航肯定是占不到便宜的,为什么还要前仆后继的勇于尝试?难道大英帝国的所谓脸面都是这么赚回来的吗?在杜鲁门看来,这样只能使大英帝国丢更多的脸而已。
  无奈之下,杜鲁门决定立即召开关于对中国实施军援以及太平洋战场战略部署的会议,大有赶紧开会,开完会赶快让宋雨航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意思,不过这个是非之地却是宋雨航本人惹是生非的是非之地。
  1945年7月25日上午9时许,宋雨航来到了美国总统官邸“白宫”,所谓的白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是一座看上去十分简洁庄严的白色二层楼房。从1792年始建,1800年以后成为历届总统的官邸,190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首先使用“白宫”一词,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表。
  走进白宫,一名漂亮的金发女郎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为宋雨航介绍道:“白宫是美国政要名流活动的舞台,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
  经过所谓的红室的时候,女郎着重介绍道:“红室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红室布置成1830年早期型式,摆设在大理石壁炉上的一座十八世纪法制音乐钟,是法国总统在1952年所赠送。从桃莉的时代起,每周三晚在这里的盛会。红室之旁的国宴室(State
Dining
Room),摆放一张蒙罗时期的十三尺长桌,其上镂刻精致的纹饰是令人赞叹的杰作是白宫的精品之一,国宴室可容纳130位宾客用餐,在大理石壁炉上方铭刻着第一位白宫主人亚当斯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夫人信中的一段话:我祈求上苍赐予最大福份给这所房屋和所有此后居住的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智慧的人住在此屋檐下。”
  金发女郎口若悬河的介绍和不时飞来的媚眼让宋雨航有一种仿佛自己是被挑逗的游客的感觉?不过他知道,白宫对公众开放绝对是几十年后的事情,这名金发女郎恐怕是杜鲁门或是马歇尔刻意为自己安排的。
  当路过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众人并没有停留,只有金发女郎一脸遗憾地望着宋雨航的背影停住了脚步,一旁一名微微秃顶的中年男子沉着脸对金发女郎闷声闷气道:“桃丽丝,你实在太夸张了,要知道中国人都还相当保守,他们对感情的追求相当的精细,甚至比法国牛排还要考究,你今天像个街边的妓女!”
  中年男人转身离开了,桃丽丝则站在原地深深的吸了口气!
  宋雨航坐在杜鲁门的对面,而马歇尔则坐在位于门口的沙发上,房间内的气氛十分轻松,宋雨航很难想象这里竟然就是美国白宫赫赫有名的总统办公室的后休息室。
  在宋雨航的记忆中这里面似乎有条秘密通道,也就是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发生绯闻的地方。
  杜鲁门首先关切了一下宋雨航的衣食住行,又对自己因为繁忙的工作未能陪同宋雨航表示了遗憾。
  宋雨航知道这些都是题外话,似乎杜鲁门很快准备进入正题了,果然,在杜鲁门的授意下,马歇尔面无表情的翻开了一份文件,马歇尔不慌不忙的为自己带上了眼镜,宋雨航在望着马歇尔的一举一动,试图想从中察觉出点什么?
  宋雨航非常清楚,马歇尔手中的就是援华武器物资清单,此刻的宋雨航就好像一个孤注一掷手握彩票的赌徒一样,在眼巴巴地等待着结果,其内心的煎熬恐怕只有宋雨航自己才知道。
  马歇尔肃声开口道:“我方准备在八月底之前,完成第一批援助中国方面五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一千架作战飞机,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内的海军舰队也将在现有规模上扩大五倍,使其拥有独立的近海登陆作战能力,以保障中国远征军可以延中国沿海登陆。”
  马歇尔望了一眼宋雨航,继续道:“我方同时准备向中国提供20亿美元的平准基金,并在昆明等地援建武器、弹药生产厂以及相关配属设施,但是所援助的武器装备应在美国军方监督团的监督下发放装备,并且应优先装备中国远征军。”
  宋雨航知道美方提出的条件已经超出了他的计划,所以他没将自己的计划在提出来,只不过微微皱了皱眉头询问道:“尊敬的总统先生,现在已经近七月底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还来得及运抵中国吗?”
  马歇尔微微一笑道:“绝大部分的武器物资已经运抵菲律宾了,为了这个计划,我们已经整整忙碌了四个月了,你们拿下了广州和上海,我们就可以直接将武器运到你们所需要的地方。”
  宋雨航耸了耸肩膀表示同意,宋雨航知道,既然美国人提出的代价,接下来的自然就只剩要求了。
  马歇尔望了杜鲁门一眼后道:“关于太平洋战场,参谋长联席会议经过多次会议认为,如果进攻日本本土,战争很可能将无限期的被延长,美国因此要付出更多的物资和代价,尤其是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将会被拖在日本,所以总统想将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式炸弹在日本本土使用,给予日本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打击,促使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
  听到美国想使用原子弹的消息,宋雨航的神经猛的一紧,故作镇静道:“我也听说了这种德国、日本都在竞相研究的超级炸弹的威力,只要一枚就可以摧毁一座城市!”
  马歇尔点了点头道:“确实拥有你所将的威力,这种新型炸弹将彻底改变战争的方式,或者说完全可以将战争扼杀掉!”
  宋雨航突然迷惑道:“这种炸弹在短时间内我们可以大批制造吗?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中国的东北以及朝鲜还有大约240万军队,其在本土现在大约还有220万军队,印度派遣军、南方军等部大约还有近百万的兵力,而且最近又情报表明日军正在试图训练70万的朝鲜人混编入关东军,利用他们在东北生产的武器进行武装,日本人在中国的东北还在制造重型坦克和火炮!仅仅几颗大威力的炸弹能将这600多万日军全部解决?到不如将这种超级炸弹由战略威胁武器当做战术武器来使用,狠狠地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这样对于占领全日本是极为有好处的。”
第四百九十六章
悲剧式的袭击
  宋雨航的话对于杜鲁门的冲击可谓非常之大,真正了解实情的他知道,因为除了试爆的那一颗试验弹外,使用重水稳定离心分离技术生产出的填料仅仅只够三枚装弹,杜鲁门对于原子弹的生产原理并不感兴趣,但是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在短时间内美国是无法在生产出原子弹了,而这一点则是作为美国军方的最高机密,只限于三军统帅的总统一人知晓。
  “将战略威慑转化为战术用途?”杜鲁门在反复的品味着宋雨航的这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