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304

  宋雨航在期盼着叶川等人的归来,因为“射日”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好似运用特种作战旅进行一次有史以来以伞兵为主力奇袭一个国家首都的战略。
  因为宋雨航得到情报,虽然东京屡次受到轰炸,但是日本裕仁天皇以及大部分日本政要依然在东京坐镇指挥,倔强的裕仁天皇让宋雨航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那就是派遣伞兵直接空降日本皇宫,抓捕裕仁天皇,配合东京湾的大登陆。
  无疑宋雨航这个计划是无比疯狂的,但是宋雨航自顾回首自从同古血战至今,又有哪次战斗不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没有拼搏就没有成功,没有冒险就没有辉煌。
  宋雨航的疯狂计划却得到了马歇尔、尼米兹在内的美军将领的大力支持,此刻的美国方面巴不得宋雨航为他们做先行先锋,他们要从宋雨航此次作战中得到相应的部队作战的实际数据方面的支持,以伞兵结合登陆作战的结合战术契机,登陆的发起和火力准备的预案,而现在世界上进行过最多岛屿登陆战的就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和中国远征军。
  但是岛屿登陆战又不同于大陆纵深登陆战,所以超过二百多名英美参谋军官和将领都齐集美国太平洋舰队,他们要学习这次具有决定性的登陆作战的相关过程的一切,甚至盟国参谋长会议方面也派出了以英国皇家海军德曼斯中将参谋官带领的高级参谋军官团。
  随着宋雨航制订得“射日”计划的准备工作的开始,美国方面开始将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沿海的各个港口,此刻的中国远征军海军部队已经开始大量接收美国所提供的大量军舰,并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于是宋雨航邀请陈绍宽坐镇指挥,并且发去了一封极为真诚的电报,表示自己对海军根本知之甚少,就连美国人赠送的舰船好坏都分不清,急需有威望、专业强的陈绍宽前来坐镇,并且宋雨航将二艘护航航母也一并划归,竟然有了航空母舰?差点激动得热泪盈眶的陈绍宽拿着宋雨航的协调命令找到了军政部张陈诚,一个头两个大陈诚拿着宋雨航的协调命令发呆。
  一个远征军司令要调堂堂民国政府中央海军司令给他当手下?蒋总裁是三军总司令,宋雨航的副手是民国政府海军司令?这不全乱了套了吗?这于情于理从哪里将也说不清楚啊?如果换成别人恐怕早就大骂宋雨航小兔崽子狂妄无知了,但是偏偏又遇到了为了海军可以连命脸面一切都不顾的陈绍宽?
  陈诚望着陈绍宽小心翼翼道:“陈司令,您可是民国政府的海军司令啊!这一去就等于是给宋雨航当助手了?是不是从长计议三思而行?”
  陈绍宽听出了陈诚的言外之意,于是一瞪眼睛道:“你要是能给我搞来军舰、船厂和船坞,我天天给你端茶倒水都可以,还从长计议个屁啊!三思而行?我思你老妈啊!我海军数年连舢板都无一艘,把鱼雷绑在身上顺江漂流同日寇军舰同归于尽,你们一个个的素尸餐位,除了挑拨离间还能干什么?”
  陈诚的一番好意挨了顿暴骂,不过谁都知道陈绍宽就是这样一幅脾气,于是陈诚只好摆手道:“行行行!我不说了不行吗?您这事还是总裁亲批吧!”
  陈绍宽气呼呼的转身离开了,好心搞了一肚子气的陈诚也摔了茶杯,没了才发现自己摔的竟然是自己的一套珍藏明汝窑其中一只,是陈诚平日招待贵宾的,搞得陈诚自己欲哭无泪。
  蒋介石同意了陈绍宽的请求,这样也十分符合他分散宋雨航手中权力的打算,宋雨航的不贪权也使得蒋介石更加放心将更大的全力交给他,在蒋介石眼中,宋雨航变成了一个忠于党国,忠于领袖,勤勤恳恳的将领,成为了他不可缺少的将领。
  在蒋介石的印象中,宋雨航几乎很少跟他讨价还价?几乎都是无条件的全力以赴,哪怕多次身陷险境依然毫无怨言,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蒋介石认为他在抗日期间做的最对的决策就是大力培养提拔了宋雨航。
  之前戴笠向他报告,眼下日本人正在向郑州徐州一线溃散集结,日军已经开始放弃中小城市,将其分布在各地的警备队全部集中向西安、郑州、徐州这样的大城市和战略枢纽要冲,这说明了什么?蒋介石十分清楚,说明了日本人此次的惨败有多么的惨。
  昨天远征军方面向军政部上报了歼灭日伪军十八万,俘虏日军七千余人,伪军二万八千余人的战果,蒋介石怕搞出笑话,所以没让陈布雷宣传,他要亲自听宋雨航说过他才肯信。
  因为别人会骗他,而宋雨航是绝对不会骗他的,以前的笑话闹得太多了,原本的好事也都变成了坏事,所以这次面对如此大捷,光复了四百多个大小县城和三个省会城市,蒋介石却反而出奇的冷静了下来。
  一是蒋介石一时兴起准备前去上海劳军,二是准备在上海听听宋雨航的下一步战略部署,三是顺路看看大公子蒋经国的表现,蒋介石事先打了一个电话给蒋经国,结果没说几句蒋经国竟然称自己很忙,过会打给父亲,将电话挂断了?
  蒋介石一心的欢喜感觉很不是滋味,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越来越正事不是件好事吗?偌大的国家天下打下来以后,自己百年来,不过一抔黄土,什么也带不走,留给儿子不也算是延续正统了吗?做一个不是皇帝的皇帝!
  1945年9月6日,上午10时整,蒋介石携带夫人宋美龄,侍从室第一主任钱大钧,军统局局长戴笠,秘书主任陈布雷等一行人乘坐宋雨航赠送的专机风光无限的来到上海,一副好似来接受日本投降的派头一般。
  蒋介石身着一身戎装,美式的1944式将官服的肩膀上挂着围成圆圈的六颗金星,这是宋雨航的建议,因为美军有五星上将,为了示意区别,总裁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当授予大元帅军衔,六星环绕团抱青天白日徽。
  而宋美龄则是一身亚青的薄面料的泼墨山水的旗袍,显得格外的雅致,薄薄的面料下甚至能够看清大腿,所以舷梯两侧的官员还是军人都目不斜视的鼓掌欢迎,吃第一夫人豆腐?除非脑壳不想要了。
  但是在欢迎的人群中蒋介石却没有看到两个他最想见到的人,宋雨航和蒋经国,蒋介石下了飞机一摆手怒道:“所有活动全部取消!”
  蒋介石丢下一机场尴尬的人群,在场的徐图安、崔志钧等高级将领自然知道是什么问题,这回每个人忙得脚底板起火,全部取消正合众人意思,于是一溜美式小吉普都跑了个干净?
  蒋介石恨得牙根止痒,宋美龄知道蒋介石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了,于是安慰道:“你是总裁,他们都是你的部下、学生,都是在风里、雨里,置生死于度外替你闯刀山的忠心耿耿的军人,他们忙我们去看他们啊!正好显示你总裁的度量与气魄。”
  蒋介石轻轻地抚摸着宋美龄的手道:“还是夫人了解我啊!我气的不是安逸,而是经国,为人子者当以孝为先。”
  宋美龄微微一笑道:“你不要忘记了,经国同样也是你的部下,受你统管,与你的关系乃是忠字当先,这忠孝仁义礼智信可是忠字排第一位哦!”
  在上海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宋雨航此刻已经换上了一身的战斗服,作战背心也穿在了身上,腿部枪套中的M1911手枪和胸前的两枚手雷让作战室内的气氛格外的紧张。
  此刻,第一机械化军的常天放,第五机械化军的郑洞国,第七机械化军的谭伟,以及整编第二百机械化师的廖慷等人全部在指挥室内,宋雨航看了一眼身着作战服和作战背心还有点不适应的蒋经国道:“这些天受累了,前线打得好有一半功劳是你的。”
  环顾众人望着自己肯定的目光,明显瘦了一大圈的蒋经国的眼圈有点红润,这些天来他几乎忙得自己忘了性什么,原本就是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民族国家的命运之战,蒋经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几乎每天都在来回奔波的车里打个盹,吃块饼干当顿饭,现在蒋经国站在这个圈子里显得十分的理直气壮了,而且身旁的人也似乎把他当成了自己人,这一点是最让蒋经国高兴不已的。
  宋雨航在布置他离开之后的具体战术安排,辽东大登陆的具体地点和日期都已经交给了苏娜保管,一旦苏娜拆开密件,各部队就直接执行已经安排好的作战计划,三个机械化军与一个整编师以及后勤支援维修保障部队开始登船,一切均等待宋雨航的指示。
  在场的人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太平洋战区有大的动作,宋雨航断然不会在辽东登陆在即这么关键的时刻离开中国战区前往太平洋战区的,加之之前第六机械化军在广州补给,明眼人都清楚,这是很有可能要打日本了。
  会议才开了一般,蒋介石竟然闲庭信步地走了进来,蒋介石一看全副武装的众人,就知道在开军事会议,作为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宋雨航第一件事就是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垂手站立一旁继续布置,但是又将之前蒋介石没听到的部分做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对此蒋介石感到十分满意,他最讨厌有些将领或战区长官,自己一去就立即全部交给自己,自己刚刚才到,知道的都非常有限,怎么指挥?而不指挥又显得自己军事驾驭能力不行,下面的人也实在不争气,不敢在自己面前谈兵论战布阵。
  反观宋雨航则十分自然的在给自己讲解,这是蒋介石最喜欢的,因为他可以掌握主动,时不时的补充几句要害,这才是他做领袖需要做的,而不是将军一般的决胜千里之外。
  具体的会议大体布置完后,参谋端上了几盘水果,作战室内紧张的气氛微微得以缓和,蒋介石站在世界地图面前看了一会对宋雨航道:“安逸、经国你们都过来,所有人都过来,哪里是前段时间俄国人被打得稀里哗啦的库尔斯克啊?”
  宋雨航见蒋介石竟然询问国际战局,心道咱们的委员长现在的总裁大人什么时候如此关心国际形势了?
  于是宋雨航拿着指挥棒点了一下库尔斯克的位置道:“就是在这里,可以说最开始苏军的进攻确实遭到了德军有预谋的伏击和抵抗,苏军在战役最初损失惨重,不过苏军拥有强大的预备队和本土作战的优势,他们很快也抵挡住了德国人的反攻,双方的共计超过三百万的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反复交战十余次,师以下小规模战斗一百六十余次,不过论起伤亡和损失的飞机同装甲部队来说,苏联人几乎是德国的3倍还要多。”
  蒋介石点了点头道:“德国人确实十分犀利,以前我是想与他们合作,但是希特勒没看上咱们,选择了日本作为盟友,中断了与我们的合作,但是依然有一百多名德国的参谋军官留在了我国,他们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帮助!”
  蒋介石话锋一转道:“都说苏联人帮了我们的大忙,又派空军又提供军火,但是你们知道吗?苏联人卖给我的那些武器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上高了五到十倍,在日本人没完全封锁我们之前,苏联人都在控制数量,只卖我们很少一部分,等我们被英国人断了滇缅公路,苏联人开始大肆卖我们武器,当年仅仅一个第二百师的武器的价格就够装备四个德械师之多,最后苏联人仅仅给了几十辆轻型坦克和百十辆汽车,就是他们所谓的机械化师了!”
  “我们支付的全部都是硬通货啊!我们的黄金就是那个时候被苏联人诈光的,现在还欠着我们几个师的装备赖账。”蒋介石愤怒地用手杖敲打着地面,在场的军官全部都闭口不言,显然这个层面上的问题只有宋雨航能搭上话。
  宋雨航则微微点了点头,顺着蒋介石道:“列宁当年答应归还的土地斯大林虽然承认,但是至今不还,而且同盟国中竟然还有一个苏联未向日本宣战?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宋雨航一开口,房间内的将领们纷纷开始声讨俄国人的背信弃义,自私自利,宋雨航则在一旁冷眼旁观,他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尤其是高级将领,让军人在对外战争中得到空前的好处,让国民大发战争财,只有这样才能重新磨练出国人的血性。
  宋雨航的话锋一转道:“库尔斯克战役苏联人的大反攻等于被挡住了,他们需要重新积蓄力量,在此次战役中,面对德国人倍出的新式武器我们也要提供警惕。”
  对于什么德国人的新式武器之类的事情蒋介石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他现在有多少飞机,多少军舰,多少大炮,多少坦克装甲车,有多少军队而已。
  但是同样让宋雨航略有欣慰的是德国人不断地新式技术引发的蝴蝶效应也催动了盟国一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大量成熟不成熟的技术被用于军事领域,为了对抗德军日新月异的武器,盟国一方可谓竭尽全力,苏军因为T-34/85中型坦克屡屡不是虎王的对手,甚至也不是黑豹G的对手,于是开始着手对斯大林重型坦克进行改进。
  宋雨航见过的样车图片已经很是接近后世的T55主战坦克了,仅仅通过这一点宋雨航知道,还能造重型坦克用于抵御虎王的苏联一时半会还倒不下。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东京湾大登陆
  1945年9月7日上午,阴云密布的大上海从一早就哗哗地下起了大雨,黄浦江上迷漫起的大雾让航运陷入了停顿之中,宋雨航给蒋经国放了一天假去陪老头子,而且在私下里向蒋介石表示了不希望蒋经国参与到危险的太平洋战场上去。
  宋雨航描述的日本神风队的自杀飞机也把蒋介石吓了一跳,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之下,蒋介石的心中也有了论断。
  阴天和大雨让宋雨航的心情很不好,下午他就要赶赴菲律宾,在哪里搭乘中国远征军下属的中国海军致远号轻型巡洋舰前去与登陆舰队汇合。
  但是苏娜转来的一份关于英国间谍得到的关于德国坦克改造的情报让他顿时忧心忡忡,宋雨航知道现在德军虎式坦克所装备的是威力强大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公司来竞争。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这也是导致现在前线有两种不同的虎王坦克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与历史上就大不相同。
  而在历史上克虏伯公司建议为虎王重型坦克换装105mm
KwK
L/68型火炮,但是最终没有实现,而根据英国方面的情报显示,德国人已经把这变成了现实,样车已经全面通过测试并且开始量产。
  而在历史上亨舍尔也提出一种33T重的轻型虎II式坦克设计。发动机依然采用虎王坦克的马巴赫HL
230
P30型发动机。其前部装甲采样倾斜式,厚度为80mm,侧面装甲则为新式的160mm的水平式装甲。
  安装一门克虏伯设计的100mm
PWK型火炮,该火炮可以击穿200mm装甲。不过这种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图纸阶段。同时,德国也对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做过很多改进,比如在炮塔上安装测距仪,重新设计其后部底板等,不过这些都没有真正应用在虎王重型坦克上。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这些全部都成为了现实,宋雨航很难想象一种可以快速机动,拥有高性能火炮和防护,设计理念先进,驾驶人员技术精悍的微型虎式坦克一旦成批量的投入战场,现在盟军所装备的T-34/76和T-34/85以及M4谢尔曼、萤火虫等等中型战车将成为对方猎食最好的目标。
  德国人的过分强大让宋雨航十分担忧,起码他的中国远征军所装备的各型号坦克之中,除了M26潘兴之外,似乎别的都无一战之力,所幸的是盟国方面也在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不过在宋雨航记忆中,盟国很多的技术和科技人才都是战后才德国掠夺去的,现在德国还没被打趴在地,历史在这里会不会出现一个崭新并且前所未有的分支那?
  宋雨航十分清楚,往往是因为军事科技的大变革才会导致战略战术发生具体的变化,而往往一场大战役的结果就能够导致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巨变。
  不过忧心忡忡归忧心忡忡,宋雨航向来就是个乐天派,德国人的工业实力摆在哪里,了不起盟国造不出好坦克咱们就拼消耗,虎王也并非无敌,虽然在历史记录中虎王重型坦克在战斗中没有被击穿正面装甲的记录,但是它的侧面装甲相对盟军的主要型号坦克比如T-34/85、JS-2和谢尔曼来说还是能摧毁的,即便是德国人将鼠式派上场,不过是装甲厚了点,难道还不怕燃烧弹烧吗?
  很快,宋雨航的注意力就转到了太平洋战场方面,在和苏娜小叙了一会柔情之后,宋雨航乘车赶赴机场,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刹那,宋雨航的心情忽然的激动了起来,他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是直接进攻日本首都东京的话,宋雨航根本不会放下国内战场,不顾一切的赶过来。
  不过让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作为远征军高层,宋雨航这次仅仅指派了一个王崇现?实在令很多人匪夷所思。
  宋雨航乘水上飞机抵达的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一路上十分热情的美军情报中尉妮卡可谓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宋雨航感到很舒适和温馨,完全没有战前的那种紧张的感觉,并且妮卡在后舱对宋雨航进行了十分殷勤的特殊服务,让宋雨航发觉原来妮卡的小嘴竟然还有特殊用途。
  下了水机登上密西西比号之后,妮卡微笑着将一份文件递给了马歇尔,然后温情的对宋雨航挥了挥手。
  马歇尔看了看文件后将文件递给了宋雨航道:“妮卡是高级战略特工,只有盟国方面的高级将领才能配备的,她的职责是辅助工作,同时包括色诱,亲爱的宋,妮卡认为你需要过正常人应该拥有的所谓两人频率,我们不希望在战争没结束前你把自己累崩溃了,而且你要知道,一个心理偏激手握百万重兵的将领的危险性是足可以再次引发一场世界大战,而战争是同盟国方面所不愿意看到的。”
  宋雨航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道:“没有秘密的感觉真不好!”
  马歇尔悄悄的用手指了指他身后的一名三十多年风韵犹存的美军女军官小声道:“我和你都一样,这是为了我们好,军人看似铁血强悍,其实军人的内心是最为脆弱的。”
  宋雨航同马歇尔并肩走进密西西比号的作战室内,尼米兹向宋雨航扬了扬手中的雪茄,宋雨航能够认得出来,尼米兹所用的镶满红宝石与祖母绿的黄金雪茄烟管是子之前送给他的小礼物,而马歇尔烘烤雪茄的黄金火机也是他馈赠的。
  尼米兹为宋雨航介绍了此次参加行动的美方与英方的高级将领,有第五分舰队的普鲁恩斯、麦杰生等人,然而让宋雨航最为瞩目的则是哈尔西,全名威廉·F·哈尔西1883年生于新泽西州伊丽莎白一海军世家,他父亲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873年级的毕业生,在海军服役多年,曾被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哈尔西的先辈中有许多人与海军有关,这对他选择海军生涯不无影响。1900年,他考入海军军官学校。1904年,由于老罗斯福总统扩建海军,需要大批新军官,哈尔西便提前毕业,到密苏里号上服役。
  其人在美国太平洋战场上是一位可以和巴顿相提并论,一样性格鲜明勇贯三军的猛将,美国新闻界给他起的绰号叫“公牛”,他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杀日本佬!杀日本佬!杀死更多的日本佬!”
  宋雨航微笑着打开了亲自携带来的绝密情报,宋雨航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后,郑重其事地看了一下表道:“请记录!1945年9月15日,下午13时26分,行动计划代号射日,于1945年9月18日凌晨对日本本岛的东京实施大规模空中轰炸,并使用伞兵夺取敌方重要指挥机关,破坏敌军通讯指挥枢纽,抓捕日本天皇以及高级将领,黎明时分于东京湾实施抢滩登陆,攻占日本首都东京,从而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在场的几乎所有的人,除了马歇尔和尼米兹外,都以为此番进攻的目标是冲绳岛,因为战前包括美军方面都下放了冲绳岛的作战须知和近海暗礁分布图。
  “干掉小日本!”哈尔西那粗犷的声音加上其振臂一挥的模样,让在场的军官们全部起身开始鼓掌,马歇尔知道,他们都是在为了宋雨航的那一句从而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在欢呼。
  “希望这是太平洋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大流血吧!上帝保佑!”尼米兹与宋雨航对视而望,后者信心十足的忙杨让尼米兹也顿时气冲云霄,豪情壮志满胸怀。
  1945年9月17日中午开始,美第20、第21、第22、第27临时战略轰炸部队九百余在各型号轰炸机在七百余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开始对日本东京都以及东京湾在内的所有区域进行密集的地毯式轰炸,意图彻底摧毁日军在东京湾内的岸防炮台以及常驻防御部队。
  不过比如日本皇宫、靖国神社等目标被严格的划定在轰炸范围之外。
  直到炸弹落下,日本军方大本营参谋本部还不相信,他们认为这是盟军方面的一次大规模的欺骗佯动,其意图还是在于进攻冲绳岛,除非盟国方面发疯了,而且作为太平洋战区陆军司令的宋疯子此刻还在上海,难道宋雨航有分身术不成?
  盟军要在东京湾登陆?包括池内大将在内的一大批人此刻依然能够苦中作乐之余诋毁中国人的白痴行径。
  然而,当盟军庞大的舰队停满了东京湾外海的时候,日本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盟国在玩真的,东京危急、东京危急、保卫天皇陛下!无数的日军部队被从他们原有的防区抽调出来,北海道、四国、九州都部队都在尽一切可能向本州抽调,日本人的心里非常清楚,盟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力作战部队是中国远征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