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04

  一联想到今天上午进行的平满纳会战推演,杜聿明情绪激动,这是一场十拿九稳的会战,一定能打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歼灭战,一战摧毁日军缅甸派遣军的主力,相信战果将会远远超过之前的昆仑关会战,就连汉之班超和宋之狄青的战绩都会黯然失色!一仗打出中国军队的军威和国威。
  宋雨航却没有杜副总司令那么好的情境,他的七个营还都只是个空架子,他要做好接受新兵和补充军官的接收安排,虽然很累,但是宋雨航脸上始终都洋溢着笑容,好似永远也不知道疲倦一般。
  非常可惜的是,日本人并没有给宋雨航完成整编的机会,4月26日日军兵锋直指英军西路,自从仰光失陷后,英军部队且战且败先后放弃了普罗美、阿兰庙和马格威等要地,4月25日,退到仁安羌准备破坏油田的英军第七装甲旅被日军包围了,英军严密的封锁了这个消息。
  26日一大早,远征军所有高级将领就被缅甸盟军最高司令亚历山大上将请到了距离曼德勒二十几公里远的梅苗。
  梅苗是缅甸的著名避暑胜地,地方不大,但是环境极为优美,精巧别致的欧式建筑散落在青山碧水之间。
  每年夏季,这里都会成为缅甸政府的办公地,现在则变成了英军总部,可惜现在不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谁都没有心情享受这难得的一丝凉意。
  正在忙着整编部队的宋雨航被杜聿明也招到了梅苗,对于英国人不喝早茶急着开会所有的中国人都很意外?
  宋雨航则恨不得英国人全部被小日本抓去才好,一副天塌了先砸高个的表情和可怜的上校军衔让他在众多高级军官里显得十分抢眼。
第四十五章
亚历山大的烦恼
  军事会议在英军总部举行,英国在缅甸编制上一共才两个师,而设在梅苗弗拉格斯塔大厦的总部却将星云集,共有一名上将、一名中将、5名少将,18名准将,真正的是兵少将多头重脚轻,让宋雨航大谓感慨英国的将军真是不值钱啊!
  主持会议的亚历山大上将是一位典型的英国人,一位伯爵的后代,留着自从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的禁卫军小胡子,神气十足!一副统摄全局镇定自若的模样。
  挨着亚历山大旁边一脸皱纹皮肤和老树皮一样干瘪的老头子就是史迪威,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到中国战场来的总参谋长,虽然他年龄别亚历山大整整大10岁,但是肩膀上的星星却比人家少了一颗。
  貌不惊人的杜聿明不露声色的坐在了大门旁边,并招呼宋雨航和孙立人坐在自己身后。
  宋雨航在和孙立人礼貌性的微微一笑后,分别坐到了椅子上,从会场内人们脸上的神色大家都感觉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
  宋雨航清楚在缅甸战场的指挥权上,杜聿明的地位要低于亚历山大和史迪威,出国前委员长交代过他归史迪威指挥,而史迪威则要听命于亚历山大,复杂的是亚历山大只有两个残破的英国师,而史迪威是光杆司令,真正握有三个中国军的实权人物却是杜聿明!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有二位长官在场,杜聿明都是一副千年寒冰一样的表情,用剜肉一样的目光对待所有的人。
  英国人给他的评价就是一个硬邦邦的家伙。
  亚历山大一改英国人平时说话喜欢绕圈子让你猜的狗屎习惯,简洁明了的介绍了其第1师和第七装甲旅被日军包围在了仁安羌的高地上。
  介绍过情况过后,亚历山大将手中马鞭一挥道:“那里是沙漠地区,烈日炎炎,不要说日军的进攻,只要切断水源用不了二、三天,被包围的英军就会土崩瓦解丧失战斗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了!”
  “请看在上帝的份上,伸出仁爱之手吧!”亚历山大放下了马鞭,向史迪威和中国将领投来了期待的目光。
  这位以善于对付危局著称的英国将领此刻别无他法,在缅甸部署的两个英国师中的第17师早在仰光战役之前就被日军歼灭,7000英军被俘。
  现在第1师又有7000多人被日军包围,英军已经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了,唯一的指望就是中国军队。
  史迪威则在不慌不忙的用竹签挖着他那支古董雕花烟嘴,等把所有烟泥都挖净了,插上一支香烟深深的吸了一口,这时史迪威才抬起眼皮向亚历山大发问道:“司令官阁下,英军一直在撤退,而且速度不慢,我搞不明白,怎么会让日本人给抄了后路?”
  史迪威的话可谓是十分够劲,在场的很多能听得懂英语的中国将军都露出了一丝笑容。
  亚历山大清楚中国将军们笑容的含义,英军前段时间占用了过多的交通资源,他本身涵养非常之好,他懂得,如果在战场上英军无法向日军发起进攻,那么也不应该在会议桌上出言反击,只不过史迪威那尖锐的挖苦让他实在太无奈,英军作战部队的表现让他这个总司令当得十分郁闷。
  万般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尴尬的继续解释道:“日军的追击部队实在非常迅猛,速度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之前制订的每天撤退五十英里的速度显然太慢。”
  就在亚历山大和史迪威互喷口水之际,宋雨航陷入了沉思,现在的缅甸战况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自己在同古拼死多顶了十多天,但是英国人竟然没有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缩收兵力,而是等同古失守才慌忙撤退?还定下了每天撤退五十英里的标准?先不说缅甸才多大一个国家,就是这个可笑的撤退标准恐怕在世界上也是英国人独一份的创新。
  宋雨航哪里知道,不是英国人不想走,而是他们实在有太多的东西无法运走,某些将军的个人物品就要十几辆卡车才能运完!中国军队死守同古让英国人看到了抢运财产的可能。
  而且英国人一直背负着逃跑的恶名,为了防止部队一口气在跑出五十公里的电台联络范围,亚历山大被迫制订了一个让他懊恼无比的撤退标准。
  今天的史迪威可以说是十分开心,高傲的英国人终于低头了,那些平日里傲气十足的家伙们此刻个个低头不语。
  换了一支香烟后,史迪威轻轻的哦了一声道:“还有个问题阁下!”
  一听史迪威还有问题,亚历山大恨不得一脚将这块可恶的“老橘子皮”踢到榨汁机里面在榨一遍,看看他到底哪来那么多令人恼火尴尬的问题!
  “根据前天的空中侦察,日本人在西线作战的主力第33师团的大部现在尚在马格威以南,他们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仁安羌?另外日军的包围部队到底有多少兵力?”史迪威说完后皱了皱眉头。
  亚历山大对于史迪威的问题同样是一头雾水,只能无奈的耸了下肩膀道:“天晓得!”
  史迪威嘿嘿一笑:“那么请天保佑您的部队顺利突围吧!”
  史迪威典型的美国式的幽默严重的伤害到了亚历山大的自尊心,大英帝国什么时候沦落到要企求别人的地步了?况且自己还挂了所谓的盟军司令的职务。
  亚历山大生气的将马鞭往桌子上一拍道:“让英军的唯一的主力覆没是违背英国的愿望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和盟军在缅甸的利益,英军一直担负着掩护各路华军侧翼的任务,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危机关头他们有权要求得到帮助。”
  史迪威其实只是想敲打敲打英国人,日军入侵缅甸以来,英军的表现甚至不如三流国家的民兵,很多很好的计划都被英军的无能所葬送。没想到把英国人敲火了,于是顺水推舟道:“那么我们听听中国朋友的意见吧!”
  宋雨航看了一眼正在注视杜聿明的史迪威,心里暗骂了一句老混蛋!暗想你把英国人搞毛了,最后要中国军队替你们擦屁股买单?
  宋雨航现在关心的是孙立人的新38师,历史上孙立人是抗命派兵营救英军的,虽然为他自己赢得了无尚的荣耀,但是却过早的暴露了中国军队在曼德勒的布防,日军以围点打援的战术不断吸引远征军增兵曼德勒,导致后方空虚,使得日军穿插部队有机会攻陷八莫和密支那。
  杜聿明没有西方人的幽默感,早对英军一肚子不满的他拿定主意不能出兵仁安羌,而且委员长早有电令,命令同古失守后的下一个重点将要放在曼德勒,英军的迅速败退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正在组织的平满纳会战。英军被包围了7000多人,那么日军该有多少?这是不用想都知道的,万一派去的援兵有去无回怎么办?
  想到这里杜聿明回敬了史迪威一眼,心想你是美国来的,打了败仗自然不用负什么责,感情部队也不是你家的,我不行,我得听委员长的,7000多英军又是坦克又是大炮的,还有盟军两个大队的空军支援,你们要是自己打不出来,那也就没人能把你们抬出来了。
  杜聿明的脸色让亚历山大和史迪威都感觉到了此事不妙!果然,杜聿明开口道:“目前缅甸全线交火,日军大兵压境,平满纳会战正在铺开,我军也是兵力短缺各处吃紧啊!”
  亚历山大和史迪威都阴沉着脸色等待着杜聿明的下文,杜聿明喝了一口水,如数家珍道:“就算是我们能抽出一支部队,就目前缅甸的交通状况,也不可能在一周内赶到仁安羌,诸位都知道,3月下旬,我军为解同古之围,新22师从曼德勒开到南阳火车站,150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10天?第二百师在同古急需的重装和和弹药现在才从八莫运到曼德勒,以致第二百师全师官兵血染疆场,十不存三啊!况且现在英军还有两个大队的飞机支援,同古血战数十日,未见一架盟军飞机助战,相信英军是能够顺利突围,我军对于现状是爱莫能助了。”
  在宋雨航看来杜聿明的话显然是过多了,但是英国人确实要为戴安谰将军的殉国负上一定的责任,一个好端端的诱敌战术,使得主力展开歼敌的计划竟然变成了孤城血战,以至于中国军队现在处处被动。
  铁路一直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英国人经常给中国军队调运亮红灯,杜聿明的话等于给了亚历山大和史迪威等人一个大耳光。
  身为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史迪威自然也颜面无光,低头抽烟不肯说话。
  会议一时陷入了僵局!
  与会的中国将军们则在心平气和的观望,杜聿明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只剩下会议室内崭新的风扇转动所发出的嗡嗡声,燥热的空气被搅得热浪翻滚,令人更加难以忍受。
第四十六章
兵出仁安羌
  这时宋雨航忽然发觉身边的孙立人竟然在蠢蠢欲动?
  杜聿明在轻轻拽了他的衣服一下,但是孙立人依旧一副浑然不觉的模样。
  孙立人打的什么主意宋雨航自然清楚,新38师就在纳特曼克和乔克柏当之间布防,英军覆没后新38师自然首当其冲,孙立人想和英军合兵一路击溃日军,起到稳定战线的作用。
  宋雨航知道孙立人的愿望和设想是美好的!可惜他不知道当他救出英国人后,英国人直径丢下他们向印度支那撤退了,新38师反而提早的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将杜聿明的会战部署完全打乱,其为英国人火中取栗的行为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历史上孙立人才只要了英国人80辆红头卡车!这笔买卖简直是亏到了家。
  刚想到这里,宋雨航发觉孙立人不顾杜聿明的频频暗示竟然准备起身。
  孙立人摆脱了杜聿明的手刚想站起来,忽然一双更加有力的手将他按了回去,惊疑间他侧头一看发觉竟然是宋雨航?一个上校按一个中将?即使平时与宋家关系十分融洽,此刻孙立人的面子上却过不去了!这是什么部队的规矩?
  杜聿明用赞赏的目光看了宋雨航一样,刚想说话!宋雨航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道:“我的第二百机械化团就在附近,可以出兵救援!”
  一听宋雨航这话杜聿明心里这个气啊!刚刚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与孙立人不同,宋雨航接手的第二百机械化团可是他新五军的编制,以后有机会摇身一变又会是一个第二百机械化师。
  孙立人是66军的,他可以不管死活,但是宋雨航这个委员长现在热切关注的未来之星他不能不管,刚刚他已经放了话不管英国人死活,具体怎么管杜聿明现在心里也没谱。
  孙立人也见形势有些反常,所以也按兵不动,等着宋雨航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宋雨航的表现自然让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十分高兴!等两个满脸挂着白痴笑容的家伙笑完,宋雨航不慌不忙道:“我部自同古保卫战后整编而来,大战之后来不及补充,缺乏运输车辆和武器补给等物资,这点还要请盟军方面提供一些方便才好!另外我部只能配合孙将军的部队配合。”
  宋雨航一开口杜聿明立刻明白了,这小子搞了半天是看拉不住孙立人,所以赶在前面捞好处去了!仗还要靠孙立人去打,于是杜聿明对孙立人点了点头道:“可以视战况派出有力一部前出接应英军,两支部队统一由孙立人中将指挥好了。”
  “对、对!一个团的部队确实少了些。”亚历山大在一旁不顾形象的大叫。
  孙立人顿时明白了宋雨航的用意,他是冒着和杜聿明闹僵的危险准备豁出去了,竟然被宋雨航不着边际的乱插一脚给绕平了?真是神来一笔啊!不过这位少爷有好处就捞的性格还真有某人作风。
  猛然间,孙立人想起了对自己提拔有恩的宋子文!向宋雨航报以一个歉意的微笑后,一时间感慨万千!
  捞着一根救命稻草的亚历山大对宋雨航道:“你需要什么,只要是我们能够提供的,全部都没有问题。”
  宋雨航微微一笑,直接用英语道:“四百辆红头卡车,武器弹药、补给药品、油料等等若干!”
  四百辆卡车先是让亚历山大倒吸一口冷气,而后的所有物资竟然全部是若干?这若干到底是重量单位还是数量啊?
  于是亚历山大将目光转向了孙立人,孙立人却恰好将头扭了过去。
  宋雨航早有算计,英国人在梅苗储存了大约近三百辆红头福特和大量的物资,最后转移的时候汽车被英军用来逃命,而物资却全部被英军焚毁,在这里宋雨航多留了一个心眼,万一历史重演,八莫和密支那失守,远征军败退,这些被自己保留出的物资将可以挽救无数个生命,而英国人就让他们用腿走去印度吧!
  散会后杜聿明拍了拍宋雨航的肩膀,微微一笑而过,宋雨航刚想提一下有关八莫和密支那的防御问题,但是杜聿明看到孙立人也走了过来后,又板起了脸直径走开了。
  孙立人无奈的苦笑一下,陪着急于去接收车辆物资的宋雨航一起去见亚历山大。
  一路上宋雨航有些郁闷,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醒杜聿明加强后方交通要道的防御,眼下远征军兵力铺开根本没那个兵力,而且面对历史上奇袭远征军退路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各把团的部队根本了无用处!反观国内滇西由于66军的开进,也是防御门户大开,一旦日军得手,腾冲、龙陵等地必将失守。
  宋雨航无奈的闭上了眼睛养神,心中已是乱做一团。
  亚历山大这次说话算数,而且动作非常之快,仅仅两个小时,398辆汽车全部移交到了宋雨航手中,除了交给孙立人100辆,其余的全部用来去英军仓库拉物资。
  孙立人并没有和宋雨航研究什么作战方案和计划,在他看来宋雨航虽然之前在同古表现不错,但是那并不能说明什么,第二百师本来就是一支王牌部队,一个中将师长和一个不隶属于自己的上校团长有什么可商量研究的?去解围自己的一个113团完全够了,宋雨航只不过是搭车顺路发财而已,更何况自己得到的车辆比预想的还要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