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04

  啊呀!啊!救命啊!啪!噗通!
  宋雨航的飞脚,勾拳,肘击!让远处的英国人看得是目瞪口呆,中国人亲热的方式真的很特别,很特别!
  八月的印度可谓是烈日当头,但是在蓝姆迦营地参加会议的中国将领们却如同身处冰窖一般,这种冰冷的感觉全部来自于宋雨航手中的那卷委座手谕。
  宋雨航这身美式军服在座的将军们人人都有,42式的帽徽也早已空运到了,只不过诸位将军不想出那个风头罢了,说白了就是既然打败了仗,那么做人势必就得低调一些。
  宋雨航想象中他与众人生死离别了一场,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没想到想见竟然如此平淡?转念一想,既然生死都已经置之度外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杜聿明见宋雨航丝毫没有宣读委座手谕的意思,欠了欠身,表情欲言又止,最后开口感叹道:“安逸老弟!大哥这里先谢谢你屡次断后之情,孤军血战替咱们远征军挽回了些面子。”
  宋雨航知道杜聿明的苦闷,自己肩膀上的二颗金星已经让在坐的诸位将领心如刀搅一般,环顾众人宋雨航没有发现哪个紧随史迪威退进印度的罗卓英?
  没等开口询问,按耐不住的廖耀湘抖了抖脸上的一条条横肉大声道:“该来的都来了,没来的肯定不知道又跑哪里去捧老外的臭鞋去了,日他妈!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随即几个将领也跟着叨咕了几句,杜聿明见状一拍桌子:“我杜某人还没走那!都想干什么?”
  廖耀湘的一番话和杜聿明的状态让宋雨航察觉到蓝姆迦训练营并非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远征军将领似乎微言颇多。
  宋雨航微笑着将手谕放进了口袋中,嘿嘿一笑道:“天气热,脾气自然就暴躁些,不知各位给我准备的接风宴都有什么好吃的?可容小弟我先去整理一下?”
  将宋雨航安顿好后,孙立人、廖耀湘等人一下围住了杜聿明,他们实在看不透宋雨航的来意!
  杜聿明则胸有成足道:“宋雨航手里拿的不是什么手谕,而是一把高高举起的尚方宝剑,看样子委座已经全权交付给了他,具体这把剑什么时候落下,又落到谁的身上,你们自己去问宋雨航吧。”
  杜聿明嘴上说得虽然不屑,但是宋雨航的到来和今天宋雨航的一系列表现又让他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如此背负战败之名黯然回国,杜聿明实在心有不甘。
  晚上在中国营地,远征军的将军们用地道的中国菜款待了宋雨航,一起陪同的还有史迪威的副官长乔治·威廉姆少校,只不过酒变成了英国人的威士忌和啤酒。
  酒过三巡后,宋雨航望着这些精神紧绷的众人微微一笑,手指在杯沿之上划着圈道:“委员长这次派兄弟过来一是看望大家,对官兵表示慰问,第二是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难处亟待解决?”
  原本热闹的气氛忽然间消失了,忐忑不安的将军们互相观望,一向粗枝大叶的廖耀湘也把自己的丘八习气收敛了起来,一声不响的盯着自己面前的菜,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只有史迪威的副官长乔治·威廉姆少校还在闷着头大吃大嚼,仿佛今天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吃客一样。
  宋雨航知道自己这次差事的目的在于大卖人情,他的窜起速度实在太快,很难溶入到现有的将领体系之中,但是人情多了自然也就泛滥了,同时也就失去了意义,一切都要恰到好处。
  所以宋雨航一上来就先让将军们掉入云里和雾里,先看看众人的反应,毕竟他代表得是重庆那位。
  把握时机的宋雨航沉声道:“我在重庆的时候委员长曾经问起过缅甸会战的过程,宋某年少位轻,不能纵览全局,只得挑一些我所知道的事迹讲给委员长听!”
  宋雨航此言一出,所有的人不约而同的全部竖起了耳朵,生怕会落下任何一句话,谁都明白,宋雨航很可能在透露上峰的意思,因为大家都觉察到了宋雨航此行的不同寻常。
  宋雨航则十分满意众人的表现,继续道:“比如杜副总司令身先似卒亲临前沿,与将士们甘苦与共,生死不弃,经历了千难万险保存的队伍,功在国家!又比如廖将军和孙将军,一个与日寇血战新墙河,转战大半个缅甸,孙将军拯救盟军于危难,张显我中华军人之胸襟!尤其是野人山之惨况,数万大军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委座听了都唏嘘不已。”
  宋雨航的话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尤其是那二桌中级军官,他们的感受最深也最痛!
  莽莽的野人山吞噬了他们无数的部下和朋友,印度整编的初期,不少人就曾经举着写有自己番号的牌子在收容基地一圈一圈的转,有的人找了部下,每找到一个就是抱头痛哭一场,没有找到部下的仍然在不甘心的挨个询问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部队的兄弟,实在不行的就站在营门口,手里端着一锅米饭一站就是一天,希望陆续被接应出来的有自己的部下,最后站不住了,干脆坐到地上等!怕自己的兄弟出来的时候饿啊!
  那段地狱之路让所有经历过的人永远刻骨铭心,每每在噩梦中惊醒!
  环顾表情不一的众人,宋雨航脸色忽然一沉,话锋一转道:“国内和盟军有些狗操的乌龟王八蛋站着说话不腰痛,换成他们这些夸夸其谈的家伙恐怕早已全军覆没了,我军虽败,却是败在了英军拖后退,美国背信弃义上,答应我军的三百架飞机哪里去了?让英国人拿去了马耳他,所谓的先欧洲后亚洲战略根本就是狗屁,我军此次失败就在于太过信任所谓盟军!非战之错!”
  宋雨航看了一眼已经吃不下东西的乔治·威廉姆少校,继续道:“我远征军虽然眼下败了一阵,但是我们没有倒下,反而坚强的重新站了起来。今天我不只看到了整编在训的新五军官兵,我还看到了远征军的未来,兄弟我回去要建议委员长多调优质兵员补充给你们,从我们失败的地方杀回去,一直杀到东京!血洗日本四岛!”
第八十一章
平等对话
  宋雨航的话犹如为这些远离祖国寄人篱下的军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此之前这些死里逃生的军人们唯一担忧的就是国内对他们的态度。
  在国家危难的紧要关头,倾国之精锐,驱十万大军转战异域,损兵折将只余万把人流落他国殖民地苟延残喘,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走出野人山,当初不如直接将这条命留在那里干脆痛快。
  宋雨航带给了他们这些弃军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并未抛弃他们,他们还有机会在重新站起来,报仇雪恨也将指日可待。
  傍晚,史迪威终于等到了宋雨航,之前宴会上那个只会闷头大吃的副官长乔治·威廉姆少校已经将宋雨航所说过的话全部并一字不差的转达给了史迪威,并且帮助史迪威分析了宋雨航的来意和目的。
  乔治·威廉姆通过他情报分析的专业特长,准确的判断出了宋雨航以及重庆方面的意图,于是将具体情况分析给史迪威听:“中国人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有的时候会很务实,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很可能会为了微不足道的面子问题而一怒惊人,甚至还会血溅十步!所以在和中国人接触的时候要反复衡量,注意要给足他们所谓的面子,让他们感觉受到重视,绝对不要轻视或试图侮辱他们。”
  乔治·威廉姆的好意提醒得到了史迪威的哼哈应对,乔治·威廉姆只能微微一叹气转身离开了。
  乔治·威廉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史迪威如同救世主一样的态度接待了仿佛恳求救济的宋雨航,他知道史迪威是个好军人,尤其是在对待美国士兵方面,他有自己独到的方面,但是就好像史迪威的性格存在缺憾一样,一直无法和国内高层乃至盟国搞好关系,以至于和中国战区司令长官蒋的关系势同水火。
  史迪威没等宋雨航落坐,就急着用上司对下属的口吻询问关于昆明补充兵力的具体计划、安排等等。
  因为在史迪威看来,副官长已经摸清了中国人的底牌,宋雨航不过是他在缅甸时候的部属而已,即使现在代表国民政府又能怎样?他连那位蒋大总统都不大在乎,更何况宋?与其绕圈子浪费时间为了双方光鲜的面子,不如来些更加实际的。
  宋雨航则微笑听史迪威说完,一伸手阻止了一旁的美军翻译,冷笑一声道:“将军阁下,请恕我冒昧,您询问的问题只能由中国战区最高军事统帅才能回答,我作为代表和您都无决定权!”
  史迪威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来道:“我是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我有权利并有义务过问中国战区的军事指挥。”
  宋雨航也呼啦一下站了起来:“我提醒您,你大有干涉我国内政的嫌疑,据我所知,华盛顿方面并为赋予您如此大的权利,恐怕就是在贵国,即使是总统宣战也需要议会半数以上支持。”
  宋雨航转了下身面对窗口,背对着史迪威道:“十万在缅甸丛林内数月生死无人过问,您就知道到处去推销自己的作战计划,可曾想过您的那些中国部下?美军、盟国又出动了几架次飞机寻找他们?罔顾中国军民的信任!大军战败作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独自遁逃,有何颜面在指挥这些将士,难道就是为了在你个人的军事生涯上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吗?那么你根本就不配军人两个字,也不配指挥这些部队,你也根本不懂得军人的真正含义!我建议你有时间的话多读读中国历史。”
  宋雨航什么时间离去的史迪威并不知道,他一直无力的坐在沙发上,任凭房间一点一点黑暗下来。
  乔治·威廉姆就站在阳台上,但是他不想动,也不想劝慰史迪威,宋雨航的胆大包天已经出乎了他的想象,他知道史迪威是在自己宽慰自己,当初缅甸战役溃败后,史迪威就是这样进行自我调解的。
  虽然今天史迪威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但是乔治·威廉姆则更希望史迪威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启发。
  宋雨航的话让史迪威绝望和感到害怕,中国士兵竟然讨厌自己?他的一切计划都是以中国远征军为蓝本实施的,如果没有这支部队的话,他这个中国战区参谋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所计划的一切,包括三路返攻都将成为水中花镜中月,他也将要以败军之将的耻辱身份退出军界。
  “这一切实在太可怕了!”史迪威用力搓了搓干黄的脸,犹豫了片刻后,他找出了几本中国历史和兵书,在此之前他承认自己并不了解中国士兵,虽然他认为这些士兵尚缺乏精良的武器和系统的训练,但是他们的英勇顽强足以弥补这些,但是这些士兵只是士兵,不是军人,因为他们缺乏军人专业的精神和信仰。
  凌晨,当乔治·威廉姆第四次送来咖啡,史迪威摘下了眼镜,捏了捏鼻梁道:“乔治!我们以前太不了解中国人了,总认为他们是落后的,原始的,愚昧的!”
  史迪威扬了下手中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历史简史,用夸张的语气手脚并用形容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那么久远,几乎是250个美国历史那么悠久,他们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史迪威口气忽然一转变得严肃起来:“中国人的历史不容世界上的任何人小视他们,虽然现在他们实力弱小,国家正遭受侵略,但是只要他们真正的振作起来,他们将是无敌的,因为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他们从未被异族彻底的征服过。”
  “我们应该检讨一下对中国人的态度,或许在天亮之前我还可以睡一会,明天替我约宋雨航将军。”史迪威拍了拍乔治·威廉姆的肩膀离开了书房。
  第二天一早,史迪威吃过早点第一件事就在他的指挥部二楼正式的与宋雨航进行了会面,着装整齐的美军宪兵和到场的盟军记者,宋雨航微微一笑,他知道史迪威肯定是做出了重大决定,记者在拍下了二人友好融洽的拥抱握手后离开。
  一同作陪的有杜聿明、孙立人和英军亚历山大司令,由于事先知道宋雨航的英语非常好,所以史迪威没有安排翻译,但是宋雨航发现孙立人看亚历山大的眼神非常不对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营救英军第七装甲旅后,在曼德勒亚历山大拒绝了孙立人联合作战的请求,直径率部撤往印度,导致新38师三面被围好不狼狈。
  史迪威也发现了这微妙的气氛,他请亚历山大的原意让宋雨航感受到足够的重视,他忘记了宋雨航对英国人一向不大友好的历史,没想到会弄巧成拙。
  而亚历山大同样一脸尴尬,他自然忘不了在孙将军营救了他们之后的第二天他在未通知华军的前提下下令全线撤退,后来那些本想带回印度的坦克被迫全部炸毁在山口隧道充当路障。
  会谈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让史迪威更加惊讶的是宋雨航竟然找来了翻译?当史迪威询问宋既然懂得英语为何要如此?
  宋雨航非常明确道:“据我所知将军您也会中文,那么我们为何不用中文交谈?语言本来就是方便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是文明传承的一部分,盟国之间是否是相互平等的?而不是因为某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强大而决定使用那种语言,今天在场的五位中三位是中国将领,所以我认为今天应该使用中文交流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
  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可谓是一脸茫然,他们实在搞不懂宋雨航,不就是用中文交流吗?至于绕这么大个弯子吗?而且史迪威和亚历山大在宋雨航的话语中感觉到了危险的气味,如果出言反对肯定会落入对方的陷阱,至于是什么陷阱,他们相信只有等他们掉了进去才会知道。
  宋雨航的建议开创了盟军高级将领会面使用华语的先例,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胜利,但是让杜聿明、孙立人兴奋不已,他们已经预感到了,宋雨航迟早会终结中国军人在盟军中担任二流角色的日子。
  宋雨航深深的明白,军人之间的尊重来自于什么,真正的军人是绝对不会被武力所屈服的,只有鲜血和牺牲才能赢得军人之间的尊重,中国军队要想赢得盟军的认可和真正尊重,恐怕路还很远,还有很多鲜血要流。
  史迪威首先通报了一下盟军在全世界各个战场的概况!
  由于日本海军切断了东太平洋的盟军海上补给线,苏联失去了大量的美援物资,在苏德战场上德军机械化快速兵团取得了迂回穿插的战略性胜利,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集结起的众多集团军群未来得及依靠伏尔加河一线收缩,就遭遇了德军的分割包围,陷入了鏖战之中。
  斯大林格勒成为了苏军失血的伤口,为了维持伏尔加河流域防线的相对完整,苏军统帅部只能不断地调集援军,希望可以固守斯大林格勒,赢得宝贵的时间。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赢得的优势使得德军在1942年9月之前,可以抽出一部分的装甲部队和相对的空军力量支援北非战场,而在历史上这一时期英军已经取得了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军在阿拉姆哈勒法岭艰难地支撑着。
  但是现在换成了英国第八集团军正在苦苦支撑阿拉姆哈勒法岭的要点,蒙哥玛利一天十几封电报发往伦敦,要求更多的格兰特式坦克和飞机。
  东线的德军已经挺进到伏尔加河流域纵深,而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得到了一个虎式坦克营在内的增援,这些增援正是他所急需的,德军借助着6月21日在托卜鲁克取得的巨大胜利,继续以开罗为目标高歌猛进,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暂时性的优势,斯大林在强烈呼吁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宋雨航意识到了盟军此刻已经焦头烂额了,他并没有杜聿明、孙立人那样的震惊,虽然历史已经严重的偏离了他所熟知的轨道,这些偏离所产生的效果让盟国处于危险的边缘,同时也让宋雨航意识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大国崛起的机会。
  其实在宋雨航的眼中,战争根本没有什么正义或非正义的说法,二次世界大战都是新老两个利益团伙瓜分利益不均所导致的,如何利用战争为国家谋取更大的利益,使国家的战后重建能够迅速展开,缩短战争带来的伤痛,这一切都要靠军人在战争中用鲜血和实力去说话。
  史迪威后续所说的宋雨航已经不在乎了,盟国陷入了危机,尤其是英国,他们在全世界各个殖民地征兵,就连非洲都没有放过,他们现在需要中国这样坚强并拥有巨大人力资源的伙伴。
  在送走亚历山大等人之后,宋雨航开诚布公的与史迪威列出了价码,他可以让国内源源不断地派来高素质有文化的青年兵员,并帮助史迪威站稳脚跟确实的掌握部队,但是前提是这支部队不能为了英国人的利益而牺牲,而美国政府要迅速的履行承诺,装备昆明的第二百机械化旅,并提供后勤补给,使这支部队成为进攻缅甸的利剑和保卫西南的屏障。
  史迪威对于宋雨航所谓的互利点头认可,并答应装备一事会在马歇尔那里进行斡旋尽快解决。
  宋雨航走后史迪威面对副官长乔治·威廉姆感慨万千,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与中国人相处的玄妙之处仿佛不可言表。
第八十二章
接任昆明
  几日忙碌的工作应酬过后,宋雨航终于抽出时间去新38师的野战医院去看望王雯了,车子开到了新38师营地宋雨航却犹豫了起来。
  王雯无疑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宋雨航自己也搞不清楚他是不是真的喜欢王雯,还是王雯身上有胡娜的影子?胡娜在宋雨航心中始终是无法,也是不能替代的,这是宋雨航的一个心结,他害怕这份感情最终可能会伤害到王雯。
  最终宋雨航还是决定找个理由去看看王雯,以朋友的身份,哪怕是见上一面,问问她愿不愿意调回大后方去,去一个远离战火相对安全的地方,这也是宋雨航不多的私心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