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限梦想(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1013

  林春瑜略显洋洋得意的声音出现在了杨棠的手机里,现场陡然一静,旋又嗡嗡作响,间或夹杂着一些窃笑。
  林春瑜呆住了,就连因林春瑜出现而镇定许多林秋璋也傻愣愣地站在原地。
  “再说了,你舅舅也就一个副台长而已,这电视台里难道就没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台长了么?”杨棠又道。
  林春瑜秀眉大皱:“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杨棠皮笑肉不笑道,“你舅舅贵为副台长,在这电视台里肯定有很多朋友吧?”
  “有朋友,怎么了?”
  “那……难道就没什么对头?”杨棠哂道,“比如台长到点要退休了,你舅舅该不会顺利就当台长了吧?”
  林春瑜总算听明白了杨棠的意思,脸色剧变:“你、你你……”
  “有道是商场如战场,我估摸着这人事升迁也差不多……你瞧瞧那些身家亿万的豪商,按说他们已经赚够了钱,可为什么不退隐享福呢?不仅是他的手下几千几万人要吃饭,得扛这个责任,同时从贫到富的过程中,这些一代豪商们白手起家总会或多或少得罪些人才能完成资本积累,所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不能退,一退说不定就会被对手玩死,所以呀,你舅舅也一样,得争台长,不然让他对头当了台长,还有他的好么?”说到这里,杨棠又把手机录音播了一遍。
  林春瑜和林秋璋面面相觑,颇有点灰头土脸的赶脚。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位挂着胸牌的工作人员领着两个端箱子的跟班来到了廊上,明显职位不低。
  胸牌工作人员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他身上后,道:“各位,等待室的播音已经打开,等下主持人宣布开始后,请按照场内情况和自身的号牌依次上场。”说罢,他冲后偏了偏头。
  他的两个跟班走上来,开始交替从各自的箱子里摸出号牌,唱道:“七号,邹义;三十二号,李恭真;十五号,邓森……”
  号牌的顺序是乱的,但上面各有名字对应,所以倒也不至于造成混乱。
  不一会儿,其中一个跟班念到了杨棠的名字:“六十三号,杨棠;六十二号,上官茗欣!”
  “嘻嘻,真好,跟你挨在一起了。”上官茗欣欣喜道。
  孰料边上的林春瑜同样在笑,只不过是冷笑:“有的人真是天真呐,如果要按牌号捉对比试的话,也应该是六三六四才对。”
  “啊~~那谁是六十一号?”杨棠下意识问了一句。
  “六十一号,林秋璋;六十四号,林春瑜……”
  林春瑜闻言先是一怔,旋即瞟向杨棠,冷笑道:“如果捉对比试,将会是我跟你,哼哼,看来你的运气不太妙啊!”
  杨棠哂笑道:“恰恰相反,如果真是对上你的话,我倒觉得我的运气爆棚了。”
  “那咱们走着瞧!”林春瑜咬着后槽牙道。
  “走着瞧……”
  又过了不久,唱牌号的工作被俩跟班圆满完成了,总共一百多名复赛选手无一缺席。
  此时,胸牌工作人员拿了张椅子来到等待室门口的位置,开始放廊上的选手进入室内等待:“一至十六号先进,进等待室后,注意听前台主持人的指示。”
  同一时间,前面演播厅。
  看看场地,不得不说,这华夏台的硬件设施实在够下本钱。全面化的布景,多功能舞台,舞台后方的超大荧幕,这完全是春节联欢会的标准,实际上也是,电视台方面直接把联欢会的演播厅给调整出来举办诗词大会的复赛,这其中腾龙集团舍了天大的面子。
  至于几大评委的座席那就更是舒适到没法形容,简单一句话,那就是至少座椅的贵价程度不比头等舱席位来得便宜。
  同时,在观众席与评委席之间还另分了一块嘉宾席,这个时候已经坐满了人。这帮人中有媒体的,有文学协会的,也有出版社的,还有不少高校的教授副教授,他们受邀来看比赛,同时会在复赛的某一阶段参与评分。再说了,有好的诗词可以刊登,也可以买断嘛,实在不行,大家合作双赢亦是可以的。
  这边嘉宾坐满了,那边观众席上也坐了差不多三分二的人,只是台上主持人尚未现身,所以大家都在交头接耳,甚至有些人议论的声音都快赶上卡拉OK了。
  不过随着五位重量级的评委鱼贯进入演播厅,依次入座台上位置最佳的红皮椅后,周遭的嘀咕声才渐渐地消匿下去。
  “季老,您坐下这么久一句话都没有,在想什么呢?”坐在最左边的楚客向坐在中间靠左的季自生问道。
  “呵呵,没想什么,只是期待着快些开始,想瞧瞧如今这网络文学开始泛滥的时代,咱们国学还有没有什么好苗子。”季自生淡笑道。
  要知道,季自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生人,在如今这个杨棠穿越的新世纪中已然七十多岁,却仍精神矍铄,丝毫不见龙钟老态。
第531章
赏花诗词大赛(4)
  “生哥对国学的忧心真是让我们佩服,望尘莫及啊!”坐在正中间鹤发童颜的老太太笑眯眯道。
  季自生一听,连忙摆手道:“可不敢当铃姐这么说啊,谁不知铃姐您一直在寻找衣钵之人,希望这届腾龙公司赞助的大赛有此等福分之选手吧!”
  “噢,若真有的话,那老妪我可真要借生哥的吉言了。”老太太玉铃半真半假地打趣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玉铃老太,不仅与佛家渊源深厚,且是近现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曾著有数首朗朗上口的诗词流传至今,论起诗坛地位来,就是季自生都赶她差点儿!
  “我这人一向口没遮拦,哪儿来的吉言,铃姐你真是折煞我了!”话是在自谦,但季自生脸上却是一片得意之色。
  坐在最右边的察娢听到季自生的话,本还没觉着什么,但见自己这(朦胧诗)派的玉铃老太太脸色不豫,当即帮腔道:“朦胧诗可不是什么一般二般的人就能作得出的,所以依我看,玉大姐的衣钵传人还待有缘呐!”
  不得不说,察娢也算是交际场上的老油条了,她刚才的话既没明着反对季自生,却又帮了玉铃的腔,最重要的是,这届诗词大赛会不会出现玉铃的衣钵传人,她说得模棱两可,一个“缘”字,很隐晦地拍了记佛家的马屁,同时也等于拍了玉铃的马屁。
  见四人二对二,有点剑拔弩张的样子,一向秉承以和为贵的陈庆言终于说话圆场了:“诸位,周围不少高清摄像机架着……”
  由于陈庆言刚才一直没怎么说话,他这话来得又突兀,所以其余五位评委俱都一时收声,想听他说下去。
  “我听说最近由于传发局放宽了门槛,因此各档综艺节目的直播录播不少电视台都请了读唇专家,进而解读了不少嘉宾在节目现场的悄悄话,所以您几位讨论的时候,遮挡还是必要的……”
  听到这话,季自生四人脸都绿了,好在现场霓虹灯光五光十色,照得他们令旁人基本上看不出本来颜色,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好巧不巧的是,直播大厅内的巨大挂钟正指向整点,全场猛然一静,因为,这代表着腾龙公司赞助的第一届《赏花诗词大赛》即将正式开始直播。
  这时,场内已经有了变化,光束集中在舞台正中,那里出现了一个知性的倩影,是一位脸蛋像二十、身材像三十穿着一身中性白色小西服的美女主持,她本就文静灵秀的脸颊在灯光的照耀下微微泛霞,简直美不胜收!
  “各位观众各位来宾,欢迎来到由腾龙集团独家赞助的第一届华夏《赏花诗词大赛》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青卿,话不多说,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一下五位评委,而后亮出题目,咱们直接开始,复赛第一组!”
  青卿的主持风格一如既往地直接,不同于其他主持人公式化的客套和啰嗦,她清晰简单的说完开场白后,就惹起了台下一片掌声。
  场下观众大多都不是为了欢迎她这位美女主持而鼓掌,大都是为了青卿的爽脆而鼓掌。
  几秒后,各个评委嘉宾按照大屏幕上的介绍一一站起向观众们打招呼。
  介绍完后,待评委们俱都重新落座好,青卿便开始接茬道:“请选手登台!”
  很快,第一组的八位选手鱼贯上台,分别站列在八个竖桌之后,而桌上早已搁好了笔墨纸砚,显然是为等一下比赛准备的。
  杨棠透过后台幕布的缝隙看着,心说也还好是八位选手一起登台,若是一个一个上台的话,其中那几个手抖脚颤的家伙说不定这会儿都软在台上了,还搞个屁的直播啊!
  “请看大屏幕,本组的题目……”
  又是一阵掌声。
  虽说是直播,但实际上鼓掌的现场观众没几个,只是放了掌声录音,配合着这段切了个“观众齐拍巴巴掌”的画面。
  待掌声渐落,青卿侧身看向大屏幕,导播组也适时地将题目放上了荧幕,反正直播已经开始,虽说直播信号延迟了三十秒才往外发,但在国朝,这就是直播,题目自然也就可以亮相了。
  “居然是这题目,我去~~用得烂了都,真是没想到嘿!”
  “额的神,今年这题目谁出的,这么有水平?”
  “赏花诗词里永不磨灭的主题之一啊,也不知道是出题的懒,还是他脑筋怎么了?”
  “不是,我记得上半年有个诗词比赛第一题就是这题吧?似乎连字数都相同,好歹你意思一样,换个说法总成啊?”
  “……”
  不管是电视机前还是在现场的观众,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吐槽,没办法,题目很太老样了,不愧是复赛啊,必须得重复嘛!
  “主题,牡丹;要求,咏物、借物咏人皆可;诗词要求,仅限七言绝句或七律诗。”
  不得不说,题目的三条要求除了最后一条有点难度之外,其余的只要是稍微有点诗词素养的人在脑子里凑一凑,都能凑出一首“尚可”的打油诗来。不过把诗词体裁固定之后,就连杨棠看到后也需要在脑海里多选几秒钟才能找到适合的七言或七律。
  作为硕士学历毕业的女主持人,青卿虽然也有些腹诽大屏幕上的题目,但她还是很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将题目一字一句地念完,然后看向八位选手,问道:“题目各位选手都清楚了吗?”
  见选手们一个不落地点了头,青卿这才继续道:“那么好了,下面给第一组的选手五分钟时间思考,计时开始。”
  观众哗然。
  只给五分钟想题。
  这简直就是刁难人!
  毕竟诗词不同于作文之类的,有些作文功底深厚的人可以随便开个头,然后写着写着就能把本来不是太好的开头给圆回来,令一篇本来最多只能得“良好”评价的作文提升到即便不算“优秀”却也“优良”的程度。但诗词不同,由于格式和字数问题,这玩意要是头没开好,可就不是短短几句诗词或百十来字能够圆范回来的。
  直到这时候,刚才还在叫嚣题目老套的观众们一个二个都不怎么吭声了。
  相对的,干脆利落地履行完自己职责的青卿在观众的掌声上走到了舞台一边,然后回身饶有兴趣地看向了大屏幕,因为她知道,只要八位选手中有人动笔,大屏幕上就会将他所写的内容展示出来。
  一晃三分钟过去,台上八位选手仍是眉头紧蹙,搞得五位评委还有下面的嘉宾团多少有点不耐,幸好又过了十几秒,总算第七号选手开始动笔蘸墨了。
  没错,这诗词大赛不仅考诗词,还要顺带试一试各个选手的书法,毕竟这诗词书法在古代可是不分家的,要是你会作诗题词写文但书法一团糟,那每每科举前投行案时便会被那些官员看轻几分,哪怕是当代高考,你作文的字体书写工整些,阅卷老师也会多打几分。
  也许有人要说了,古代科考试卷上的字写得好更受改题堂官们待见,事实上却不然。因为科举从隋唐而兴,直到宋朝才有完备的制度,而宋朝科举实兴的是“誊封密录”,就是考生先去有关部门登记自己的信息,从而获得一个相应的号牌,考试的时候只需把牌号写在试卷上就可交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10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