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限梦想(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1013

  诸侯大惊。
  帐中静默一阵,冀州刺史韩馥道:“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袁绍连忙命潘凤出战。
  潘凤没去多久,又有飞骑探子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这下子,诸侯就不是惊,而是有些慌乱了。
  袁绍叹道:“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未到,但有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话音未落,阶下一人走出来高声道:“小将愿往斩华雄之首,献于帐下!”
  众人聚焦过去,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此乃何人?”袁绍问。
  公孙瓒道:“此刘玄德义弟关羽。”
  袁绍又问:“现居何职?”
  回曰:“马弓手。”
  袁绍微怔。旁边袁术叱道:“你欺咱们众诸侯无大将吗?量一弓手,安敢乱叫,给我打出去!”
  曹阿瞒连忙阻止道:“公路息怒。此人仪表非凡,想必不是胡言乱语之辈,可惜屈居马弓手,倒是难以代表联军……好在今日炎堃在此,必叫那华雄来得去不得!”言语间,他一摆手势,将正在饮酒的杨棠给亮了出来。
  杨棠闻言,不悦道:“孟德,今日我只是来观战(看热闹)的,你怎扯上我了?”
  曹阿瞒道:“炎堃,你今早可是答应了,成为我全军总教习,如今可要反悔?”
  如果只是一支部队,比如某某骑兵部的教习,诸侯们还会看清,可杨棠现在被曹阿瞒称为曹军的全军总教习,哪怕曹军也就不足万人,那也端的不简单。
  因此,众诸侯都惊疑不定地望着杨棠,闹不清他的能耐。袁绍道:“孟德,还未请教你这位全军总教习大名?”
  曹阿瞒道:“姓杨名棠,字炎堃,一招便败了夏侯元让。”
  众人微惊。
  夏侯惇不少诸侯将领见过,都清楚那是一员勇将,而杨棠能一招拜败之,必然有些能耐,但就是不知道曹阿瞒是否夸大。
  这时候,杨棠阴着脸子站起来,瞪了曹阿瞒一眼,哂道:“孟德,你就会给我找事,咱们下不为例!”说着,取下旁边兵器架上的陨铁齐天棍就往外走,“我去去便来,替我烫酒。”话音未散,已然同进退两难的关羽擦身而过,气得关羽目内精芒连闪。
  杨棠出帐少倾,众诸侯便听得外面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无不大惊失色。
  袁绍正欲命人探听,飞马来报:“华雄一合便被击于马下!”诸侯们既惊且喜。
  已站回刘备身后的关羽同样听到报告,丹凤眼微眯,与义弟张飞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忌惮之色。
  接着又有飞马来报:“华雄头颅迸裂如坠地之鸡蛋,不可收拾!”
  众诸侯这下子彻底惊住了,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忙问当时情形。
  探子正要细说,杨棠已施施然回返帐中,淡淡道:“有什么可说的,华雄那厮轻而无备,我棍头一击点在他脑袋上,他也就交代了。”说着,还亮了亮齐天棍上半干涸的血污。
  见状,除曹阿瞒、公孙瓒以及刘关张外,其余诸侯无不或多或少流露出惧色。
  杨棠却当没看见,将齐天棍返回兵器架上,转头问曹阿瞒道:“孟德,我的酒呢?”
  曹阿瞒举起酒匙,苦笑道:“还未烫好。”
  杨棠笑骂道:“我故意让马回来得慢些,你这还没烫好,那你刚才干什么去了?烫脚啊?”时值初春,气温偏低,热水暖手脚之事常有,不过这里乃杨棠随意说的玩笑话。
  刘备身后的张飞见不得杨棠抢了关羽之功,还在那儿谈笑风声,当下站出来道:“既然斩了华雄,不这就杀进关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时?”这话打断了杨棠的谈笑,却也惹怒了本就看不起他们三兄弟的袁术。
  袁公路大怒,呵斥道:“这里诸多朝廷重臣,何故让你县令(当时刘备是平原县令)麾下一小卒来教俺们用兵?都与赶出帐去!”
  刘关张好不尴尬,张飞更是怒目圆瞪,曹阿瞒见此一幕,本想出来打圆场,却听杨棠道:“孟德,你刚才站出去就为我添一麻烦,现在还想揽事?”
  “不是,我是看那……”
  “你是看那关羽英武不凡,起了爱才之心吧?”杨棠点破道。
  曹阿瞒闻言惊疑道:“你怎猜到的?”
  “你表现得还不够明显吗?”杨棠哂笑道,“呵呵,恐怕不止我看出来了,其他人早就看出来了。”
  曹阿瞒却笃定道:“其他人多不了解我,怎会看出来?”顿了顿又道:“不过说真的,这关羽……”
  杨棠道:“关羽的确武力超凡,可惜我早就听说此人重情不重利,他已经与刘备张飞有八拜之交,是不可能背离的。”
  “噢?竟有此事?”曹阿瞒心下狐疑,“未知炎堃从何知晓刘关张之事呢?”
  杨棠淡然道:“我在访你军营之前,早就定居颍川,收束四方游侠,许以重利,帮我打听一位高人之下落,顺带着将各地轶事也收集了一下,故而得知了刘关张结义之事。”
  “你要打听可就是今早你跟我提过的那位医者?”曹阿瞒道。
  “然。”
  “原来如此……”
  曹杨两人在一旁小声议论,但袁公路却与公孙瓒僵持起来。
  见公孙瓒非要维护刘关张,连袁超出面打圆场也不好使,一向自视甚高的袁术当即拂袖而去。众诸侯见状,也都纷纷告辞,不欢而散。
  与此同时,得知华雄阵亡的董卓在李儒的劝谏下,命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洛阳城内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又让人携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
  接着,起兵二十万,分两路,一路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死守不出。另一路由董卓亲自率领,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
  虎牢距离洛阳五十里。军马赶到关隘后,董卓令吕布领三万人马,去关前扎下大寨,他自己则在关上屯驻。
  转天,听到董卓军消息的袁绍又召来众诸侯商议。最后定计,由八路诸侯起兵往虎牢关迎敌。
  结果河内太守王匡领兵先到关下,吕布当即率三千铁骑飞奔来迎。
  王匡命军马列成阵势,于阵中眺望,只见敌阵中一将骑着嘶风赤兔马,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赫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其实,吕布英武雄奇的形象乃《三国演义》杜撰,实际上《三国志》对吕布的形象描写几乎没有。
  要知道,陈寿著的《三国志》每每提到帅哥或丑人时,总有描述,比如形容孙策,“美姿颜,好笑语”,即是说孙策相貌英俊,言谈幽默;又比如形象有特点但称不上帅的关于,“羽美须髯,谓之髯”,因为关羽的长胡子长得漂亮,所以有“美髯公”的称号。
  另外,还有长得丑的人,也有明确记载样貌,比如庞统、张松之流。
  可《三国志·吕布传》里边,对吕布的形象描写几乎没有,这说明吕布除了身形高大外,容貌方面估计是那种扔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大众脸。
  至于吕布的武力,虽然不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天下第一,但也算当时的一员高战力悍将。
第611章
天下无双(2)
  对于历史上吕布的武力,《三国志》作者陈寿有过评价:“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另外,《三国志·吕布传》有云:“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以骁武给并州。”从这里可看出吕布在真实历史上的武力即便不是天下第一,也算是强勇之将了。
  当然,从《三国志》对其他武将的描述来看,吕布的马战能力不如关羽张飞马超,臂力也不及曹彰许褚,但是吕布的箭术却是三国时代一等一的。
  辕门射戟的典故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当时吕布命人在营门竖起一戟,道:“诸位看我射戟上小支,如一发射中,诸君当立即停战,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决一死战。”言罢,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中小支。诸将大为震惊,各自罢战。
  这里的诸将,为两方人马,一方刘备,另一方袁术手下大将纪灵。而刘备这方,关羽张飞皆在左右,也就是说,吕布一箭射中戟上小支,关羽张飞纪灵都震惊了。
  关羽张飞什么人呐,陈寿曾言,“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由此可见吕布的箭术到了何种地步,即使历史有明确记载“猿臂善射,弦不虚发”的太史慈也略逊一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箭不虚发归箭不虚发,吕布太史慈都能做到,但吕布射戟之前就已经有言在先,就好像阿里纳斯投了三分球,球还没落网,他就已经提前转身庆祝一样,史蒂夫科尔照样能中三分,但哪个更嚣张信心更足,一眼就能看出来。
  同时,由此可见,吕布在三国历史上的综合战力至少是前五,顶级的箭术配上一流的马战能力,这样一员将领在战场上生存能力绝不亚于关羽张飞,甚至在乱军丛中,吕布还可用箭狙杀敌方大将,关张却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三国演义》妙笔生花,将吕布的武力列为天下第一也没什么不妥,毕竟在战场上,能够存活下来的武将才是好武将,若被一箭射杀,那就不算武将,而只是个死人罢了。
  至于暗荣游戏《三国志十一》则更夸张,吕布的武力不仅是满数值一百,并且还有隐藏的攻击力加成,在官方追加的假想剧本里,项羽、英布、张良等人物均有登场,但在武将单挑中武力值同为一百的吕布对项羽,会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概率出现吕布一击秒杀项羽的结果。
  所以,虎牢关下,王匡列阵,命河内名将方悦出战。结果两方相交,虽未出现一击秒杀,但也不到三合,方悦便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
  接着,吕布挺戟趋马直冲向王匡军阵。
  王匡军士卒皆畏之,不敢接战吕布,四散奔走,扰乱阵型,兵败如山倒。吕布趁势率军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幸好乔瑁、袁遗两军及时赶到,围逼上来,才迫退吕布军,救下王匡,退一舍地扎寨。
  随后另五路军马齐至,凑在一起商议,言吕布英勇,无人可敌。正无法可想时,小校来报:“吕布搦战。”
  于是八路诸侯的军马一并出战,在缓坡上布好阵势,见坡下吕布军绣旗招展、威风凛凛。
  张杨部将穆顺见之不豫,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诸侯们大惊失色。
  这时,孔融部将武安国,挽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武安国手腕,使其弃锤于地败走。若非八路军兵齐齐掩杀而出,护住武安国,吕布还不肯退去。
  众诸侯回寨商议。袁绍等人各领亲卫兵将也至,得悉情况,无不眉头紧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10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