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无限梦想(校对)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1013

  也是,二五一三人该带给罗老等人的惊喜都已经惊喜过了,而且在罗老深心里一直觉得个人的战斗力再强悍,又岂会是集群化热武器的对手?比如火炮集群、战机集群,或者舰艇集群。
  因此,对二五一三人给出足够的重视后,罗老反而更关心杨棠所能提供的技术资料。
  吉普车上。
  “老罗啊,过渡产品我这边也有了……”
  “不忙说话,咱们到了地方再说!”
  “呃……”
  好在车子只开了不到二十分钟便停在了一座落差在十米以上的大厂房前。
  杨棠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外墙斑驳的厂房,不禁赞道:“好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哦!”
  “少废话,跟我进!”
  于是杨棠跟在罗老后边,由左右的随行警卫陪同着进了厂房。
  偌大空旷的厂房里,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在脚架上的半截潜艇的机器部。其他的,寥寥几个戴着安全帽、站在脚架下,正讨论着什么。
  罗老引着杨棠往那几个安全帽走过去,途中他忍不住侧头问了杨棠一句:“对了杨小子,我让你带的样品带了没有?”
  杨棠闻言一怔,心说你啥时候让我带样品了?但好在他随行带了个挎包,所以反问的话并未出口,而是当即一拍挎包道:“放心吧老罗,都在包里呢!”
  也幸亏杨棠今次途经的地方都不是什么重要所在,所以他的挎包并未受到严格搜查,反而在罗老的光环下,轻松带进了警备区。
  到了几位安全帽面前,罗老介绍道:“杨小子,这几位都是咱们国内研究潜艇的大拿……”
  “我知道我知道……他是张院士,这位是李总工……”
  杨棠张冠李戴一通,倒是把几个安全帽的姓氏都说了个遍,却也令他们啼笑皆非。
  “小杨先生,听说你有最先进的消音瓦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们?”为首戴红安全帽的李院士道。
  杨棠却摆手道:“先不谈资料的事,毕竟那些资料就在我这里,不会跑掉,可一旦给了你们,你们就会如痴如醉,可即便如痴如醉,你们也得研究上两三年才能把资料研究透彻,但这么长时间却会影响我跟老罗他们的交易定价,所以咱还是先瞧瞧样品吧!”
  “这……”
  几个安全帽和罗老面面相觑。
  杨棠却自顾自取出了测声仪,然后又从包里取出一沓符篆,不过整沓符篆的外形很像草稿本,几乎没人重视。
  “对了,你们这里有小型测试体没有?”杨棠随口又问了个问题。
  “当然有……”
  跟巨型的航母比起来,潜艇的前期建造工作大部份都是在陆上完成的,这其中就包括无数个项目的小型测试。比如,对消声瓦性能的粗测。
  一般来说,消声瓦呈方形,却带着一点点艇身的弧度,其面积大小是由在建航母的体积所决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标准排水量一万吨的潜艇和标准排水量一万五千吨的潜艇,如果表面消声瓦的数量一致或相差不大的话,那么消声瓦的面积肯定是有较大差别的。
  不过无论形态数据怎么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消声瓦的消声水平。
  海水由于地域不同、深浅度不同、以及洋流潮汐的关系,所产生的噪音分贝也并不统一,不过平均海水背景噪音在九十分贝左右,这还算是大家默认的事实。
  老实说,杨棠不太懂消声瓦的原理和技术,但在他看来,潜艇要在水下有隐蔽性,就必须与海水的背景音一致或相差不大。
  潜艇跟海水背景音相比太吵,容易暴露;潜艇太安静,同样容易出纰漏;所以玻璃种翡翠珠里混玻璃珠才是最好的隐蔽手段。
  “既然你们这里有测试体,那有没有现成的消声瓦呢?”
  戴蓝色安全帽的张总工听到这话,不禁哂道:“小杨啊,你不问问我们的测试体是什么形状,打听消声瓦做什么?”
第819章
过渡产品(3)
  “小杨啊,你不问问我们的测试体是什么形状,打听消声瓦做什么?”
  “很简单,我没带什么样品,只是打算就地改造你们的消声瓦用在测试体上。”杨棠似笑非笑道,“当然,你们也可以临时弄个测试体,咱们两个测试体相互比较一下,这不就高下立判了嘛!”
  张总工闻言皱眉道:“你确定要这样做?”
  “当然。”
  罗老担心道:“可这试验的时间恐怕会拖得很长吧?”毕竟李院士张工这些专家的时间宝贵,行程安排得很紧密。
  “放心吧老罗,最多最多延长半个小时,但请给我一间可用于改造的工作房,而且请不要有监控或偷窥什么的。”杨棠适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罗老迟疑了一下,随即扫视向李院士等专家,道:“你们呢?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院士道:“如果小杨只是改造咱们现成的消声瓦,他的测试体若能胜了我们的测试体,哪怕仅仅降低几个分贝数,那也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多耽搁半个钟头不算什么。”
  “那好,杨小子,就给你一间工作室!”罗老拍板道。
  由于此地本来就是一处秘密研发基地,该有的工具物料什么的一应俱全,所以很快就给杨棠安排好了一间工作室,里边消声瓦、测试体、粘合剂等等东西,全都不缺。
  实际上,测试体是个中空的罐子,体积跟煤气罐差不多,但外形却多种多样,有正方体、长方体、圆台体……其内装有可远距离遥控的电喇叭,从七十分贝到一百七十分贝之间,你要哪个分贝,它就可以播发哪个分贝。
  相对应的,测试体外表面可附着上消声瓦用以测试消声瓦的大致性能,毕竟在空气中测试跟在水中实地测试还有些不一样,而实地测试跟实战检验又大不相同,因为在战争那种高压迫环境下,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突发,从而导致武器装备不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没上过战场的指挥官一提起真正的战争就心有顾忌的原因,平时再怎么苦练,那也是平时,战争可不比演习,只是把战士的装备打冒烟,战士们还能说说说笑笑的重来,在战场上,一旦被子弹命中要害,就几乎不可能有重来的机会。
  当然,不管哪种测试,如果是比较类的测试,那么结果多半会呈现重复性,比如甲乙两种消声瓦,甲在空气中比不过乙,在水中比过乙的机会就不大了。同样的道理,上了战场,乙能发挥出来的效用应该也优于甲。
  正因为此理,加上杨棠又是罗老引荐而来,一众专家才愿意浪费宝贵的时间跟杨棠比试一把。他们也希望目前的消音瓦性能可以在短期内更进一步。
  杨棠进了工作间,念力场瞬间扩散即收回,并没发现房间里有什么监听监控的设备,同时也没发现有人偷窥之类的,这才安心下来,从挎包里拿出一大叠“消音符残片”,然后又从侧包里摸出四块老式的全金属电子表。
  “啪!”
  杨棠随手打了个手指,他指尖上就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光团,仔细一看,居然是个散发着古怪能量的正方体,让人觉得很眼熟。
  没错,这就是个微缩版的火种源,功效于原版火种源雷同,不仅兑换所需的功德大幅降低了一万倍,仅花了杨棠十万功德点,就连同源目标的体积也缩小到了一立方分米,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微缩版火种源一次最多可将一升水那么大体积的电子设备变为半智能机械。
  注意,是机械,而不是机器人。也就是说,这种半智能机械只会听命于微缩版火种源的拥有者,而且这些半智能机械不仅可以被杨棠的念力控制,也可以用提前编好的程序去操纵它们。
  但愿以后还是人主导社会,而非机器!
  杨棠荒诞地想着,带着微缩版火种源的手指已然戳在了那四块电子表上。
  由于老式的电子表连壳带机芯都是金属的,看上去比较笨重,可当杨棠的手指一接触它们后,这些表就像发了疯似的浑体颤抖起来,变成了一个个小巧机动、模样狰狞的机械怪物。
  可是由于杨棠早已炼化了微缩火种源的关系,所以这些小巧的机器怪物在他一个念头之下便被镇压得安静无比。更难能可贵的是,四个机器小怪物仅有两种机械型号,简单点说,它们只是两款机械工具,所以被纳入储物指环时,仅会占据两个储物格,它们可以叠加,至少储物指环没把它们当成活物又或人看。
  有了四个机械工具小怪物后,杨棠开始对消声瓦进行改造。
  其实所谓的改造就是给每片消声瓦都贴上“消音符残片”,当然,贴的部位,还有时机都很重要,所以才需要杨棠亲自动手。
  好在杨棠可以念力控物,在试验过几次之后,便逐渐掌握到了给消声瓦贴“消音符残片”的技巧,于是他瞅准时间,将送进工作间的三十片消声瓦都贴妥了“消音符残片”;这样一来,每片消声瓦至少会降低十五分贝的噪音,有的可能降得更多一点。
  不得不说的是,“消音符残片”之所以一千张才一点功德这么便宜,完全是因为它对修士而言,(练习)产量大,而用武之地却很少。
  哪怕刺杀者做到完全静音,修士也多的是办法令其显露原形,所以这类鬼画烂了的“消音符残片”,绝大多数修士都是瞧不上眼以及不屑用的。
  因此“消音符残片”被有心人收集起来,提供给了主神,使其多少贩卖些功德,也算废物利用了。可即便如此,那些达不到消音十五分贝的“消音符残片”最终的命运只能是销毁,而上架的“消音符残片”其消音效果都介于十五至二十分贝之间,倒是完全符合杨棠的预期。
  一次念力控物就将二十几片消声瓦的改造完成后,杨棠便瘫坐下来,打开一罐可乐优哉游哉大口喝了起来。至于剩下的把改造过的消声瓦安装到测试体外部的事,他就全都交给四个机械小怪物去做了。
  四个机械小怪物收到杨棠的命令后,先是在测试体和单块消声瓦周围转悠了一下,似乎在打量两种工件的尺寸,以及盘算安装步骤。等过了差不多一分钟后,四个机械小怪物才开始一起行动起来,两个负责在安装位上涂抹粘合剂,另两个负责搬消声瓦到粘合部位以及固定住消声瓦的粘合角度。
  由于消声瓦并不是平的,所以它的粘合不能像贴厨卫瓷砖那样,必须得讲究方式方法,但这一点对四个机械小怪物而言,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很快搞定了测试体外部的所有消声瓦后,四个机械小怪物来到杨棠跟前站成一排,看上去乖得不得了,可实际上它们站一排是站了,但每一个都在那儿叽叽喳喳地向杨棠表功。
  “安静!”
  “回到工具盒里去……”
  随着杨棠的命令,四个机械小怪物虽不情不愿,但还是睡进了工具箱。杨棠随即将工具箱摄入了储物指环,仅占用了一个储物格。
  跟着,杨棠手捧安装好消声瓦的测试体,拉开工作间的门,走到了外面。
  屋外的警卫啊,罗老、还有俩闲着没事的专家俱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杨棠身上。
  “你、你你、你这是……已经完成了测试体外部的消声瓦安装啦?”
  “没错老罗,我这边已经搞定了,专家那边呢?”说着,杨棠扫视向两名闲聊的专家。
  其中一名专家似乎猜到杨棠看过来的用意,当即摆手道:“我们是测试专家,并非安装专家。”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分支越来越细,工种也越来越细,理论专家不懂实践,实践专家不懂操作……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
  “那这么看来,专家们还没安装好测试体,那我就等等吧!”
  见杨棠通情达理,罗老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命人照看好他,而罗老自己,却急匆匆地赶往了专家们的工作台那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10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