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359

  “是!”
  两名亲兵轰然应诺,策马疾驰而去。
  “相公!”红娘子含情脉脉地望着李岩,低声说道,“这一战事关义军的生死存亡,奴家知道要是义军战败了,相公你也不打算活着回河南去见李自成了,为了义军,也是为了相公您,奴家也要出战。”
  “好。”李岩轻轻颔首道,“娘子你要小心。”
  红娘子灿然一笑,娇声道:“相公你就放心吧,这些鞑子伤不到你家娘子,驾!”
  话音方落,红娘子就已经策马疾驰而去,中军仅有的四百多流贼骑兵也跟着红娘子飞奔而去。风尘烈烈,一身红裳的红娘子跨骑着同样火红的健马,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带着灼人的热浪,风驰电掣般冲向前方喧嚣的战场。
  这时候,身为建奴先锋大将的阿济格已经在流贼阵中杀红了眼,这家伙正挥舞着血淋淋的马刀,在流贼阵中左冲右突,挡者披靡。
  阿济格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流贼死在他的刀下了,现在他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杀杀!至于手下的八千铁骑,却早已经被他抛到了九宵云外,现在的阿济格只想在万军之中杀个痛快!阿济格是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却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这次和流贼的突然遭遇,阿济格至少犯下了四条不可饶恕的错误!
  首先,阿济格不该在敌情不明的情形下贸然向流贼发起进攻!
  其次,阿济格不该带着建奴铁骑从正面突击李虎的车阵,而应该带着建奴铁骑迂回到流贼的右翼,然后从右翼向流贼中军发起突袭,这样一来,李岩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将无法挽救流贼溃败的命运。
  再次,阿济格不应该和李虎的两千流贼做过多的纠缠,在遭到敌军顽强抵抗并且进攻不顺利的情形之下,他应该果断下令向敌人的侧翼迂回,重新寻觅战机,可阿济格并没有这么做,他非要从正面撕开流贼的防御,最终和支援上来的老鸦营、孤山营的五千多流贼完全纠缠在了一起。
  当建奴骑兵好不容易击溃了李虎、荆茂成、李玄、红娘子这四股流贼时,李岩率领的五万多流贼中军已经摆好了阵形,一排排枪兵已经严阵以待,一队队弓箭手也已经蓄势待发,五万多流贼牢牢地抱成了一团,就像一只浑身长满尖刺的刺猬,正静静地趴在地上,等待着建奴前去撕咬了。
  这时候,阿济格又犯下了第四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已经杀红了眼的阿济格顾不上建奴骑兵已经人困马乏,不顾一切地向严阵以待的流贼大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官匪合作
  话说回来,就算阿济格不是个合格的主帅,就算阿济格犯下了四条不可饶恕的错误,可建奴铁骑终究还是那支建奴铁骑,还是那支野战无敌的建奴铁骑!
  除了大明朝的车营,到现在为止,这个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支军队能在野外挡住建奴铁骑的突击。
  就算建奴骑兵已经人困马乏,就算建奴骑兵以寡击众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可要对付形同乌合之众的流贼却还是绰绰有余,阿济格手下虽然只有八千骑兵,可他有足够的自信,能从正面打垮李岩的五万多流贼!
  战事的进展也充分证明,阿济格的自信完全是有道理的。
  阿济格也不玩什么迂回、绕袭的骑兵战术,率领剩下的七千多建奴铁骑拉开架势,就像一波滔天巨浪,恶狠狠地撞上了流贼庞大的圆形防御阵形,两军阵前顿时一片人仰马翻,流贼的圆形防御阵立刻被撞得凹下去一大块!
  只装备了少量铁枪头的流贼木枪阵根本就抵挡不住建奴重骑的突击。
  流贼弓箭手虽然给建奴骑兵造成了不少伤亡,可他们遭到了建奴轻骑兵的疯狂报复,论射术,流贼弓箭手如何能和建奴相比?在建奴轻骑兵一波波的箭雨洗礼下,流贼中军仅有的两千多弓箭手很快就所剩无几。
  建奴军前,阿济格左手持刀,右手挥舞着从流贼手中夺过来的一杆大铁矛,策马冲杀在最前面,接连挑飞九名流贼之后。阿济格又大喝一声将右手中的大铁矛猛的掷出,笨重的大铁矛连续射穿三名流贼的身体之后才一头扎进地里。
  目睹如此威势,挡在阿济格前面的流贼纷纷如波分浪裂,竟无人敢挡他去路。
  杀得性起的阿济格索性解开了身上的锁甲,又褪去战袍,就那样赤裸着伤痕累累的上身在流贼军中纵骑突进,正白旗的两百亲卫誓死追随阿济格身后,这两百建奴骑兵就像是一支锋利的箭矢,轻易剖开了流贼看似牢固的防御阵形,直扑流贼中军而来。
  流贼中军。
  李岩的神情表面上看起来镇定自若,可他的心里却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澜。建奴骑兵的强大突击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此之前,李岩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强大的骑兵!
  义军已经摆好了严谨的防御阵形,可在建奴骑兵面前,却还是这般不堪一击!
  李岩无法想象,假如义军没能摆好严谨的防御阵形,假如义军没有占据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一战结果会如何?可就算是摆好了阵形,就算是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义军的前景也非常不乐观。
  建奴的攻势非常凌厉,义军看似厚实的阵形正被严重挤压,当这种挤压超过义军承受的极限时,义军的圆形防御阵形就会崩溃,到了那时候,五万多义军就会兵败如山倒,就会沦为建奴屠戮的羔羊。
  虽然形势严峻,可李岩却想不出任何挽回的办法。
  对李岩来说,这场遭遇战实在是来得太突然了,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战术上他都没有任何的准备。面对突然出现的强大对手,就算是岳王爷再世只怕也要徒呼奈何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和阳谋都将失去用武之地。建奴骑兵的攻击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这就好比武林高手和平常人比武,平常人再长得五大三粗,再奋勇顽强,也绝不可能干翻武林高手。
  “大帅,情形有些不妙哇。”
  “大帅,赶紧想想办法吧,再不想办法就全完了。”
  浑身浴血的荆茂成和李玄已经回到了李岩身边,他们已经尽力了,为了给中军争取布阵的时间,老鸦营和孤山营再次伤筋动骨,刚刚补充进去的三千多义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甚至连原来的老本都赔进去不少。
  “大哥,要不我们撤吧?”
  李虎同样浑身浴血,在刚才的恶战中,他全身上下十几处受伤,幸好都只是些皮外伤,看起来虽然吓人,却没有性命之忧。
  “胜负未分,怎可轻言放弃?”
  李岩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得就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他的心里却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撤退?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下令撤退只能让义军败得更快,败得更惨!不过,再硬撑下去最终也难免落败,唯一的区别就是败得晚些,让建奴的损失大些。
  除非有奇迹出现,否则义军的败亡已经是无法避免了。
  李岩忍不住回头,望着大同城灰蒙蒙的城廓,很落寞的想:奇迹真的会出现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奇迹吗?倏忽之间,李岩仿佛看到了义军兵败如山倒的场面,又仿佛看到了红娘子正伏在他的尸体上痛哭流涕。
  大王,李岩已经尽力了,只能到此为止了!你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李岩只有等来世结草衔环以报了……
  大同城头。
  “唉。”刀疤脸击节长叹道,“完了,这次流贼是真的要完了。”
  “是啊。”大胡子也不无遗憾地说道,“这次流贼死定了。”
  “不愧是建奴。”赵信语气沉重地说道,“仅凭七八千骑兵,就从正面击溃了李岩的六万多流贼,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是啊。”赵六斤深有同感道,“要不是这样,我们大明朝的军队怎么会被建奴打得节节败退,弃城失地,最后连整个辽东都丢了呢?还有松山之战。连洪督师都吃了败仗,要不是将军逆势而上,带兵奇袭了盛京,现在只怕连整个辽西也已经丢了。”
  王朴目光闪烁,没有理会诸将的窃窃私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王朴的想法很简单,他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等流贼和建奴骑兵打得差不多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城收拾残局。
  当然,出城收拾残局并不是说要把流贼和建奴骑兵一锅端了,大同城内的官军没有这个实力,王朴也不想这么做。李岩的这伙流贼王朴还想再“养”一段时间,这么做既是为了能让自己有继续留在大同带兵的理由,更是为了对付很快就会杀到的建奴大军!
  很显然,城外的这支两白旗骑兵只不过是建奴大军的先头骑兵罢了,最迟今天晚上,大队建奴就会杀到大同城下。以王朴的估计,这次破关而入的建奴大军至少也在十万以上,如此庞大的建奴大军,仅凭城内不足八千的官军,未免显得势孤力单。
  出手救下李岩的这伙流贼,他们未必会念王朴的好,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有这伙流贼在外面牵制,怎么也能给建奴制造一点麻烦,建奴大军就不敢随心所欲地进攻大同,在这节骨眼上,多一份助力就多一份守住大同的希望。
  要知道,这次大同保卫战可关乎着王朴的身家性命啊,王朴不能不慎重。
  眼看城外的流贼就快要支撑不住了,王朴终于决定出手了。
  当众将都在窃窃私语时,王朴突然大喝道:“大胡子,刀疤脸!”
  大胡子和刀疤脸急挺身上前,厉声应道:“在。”
  王朴道:“各率本部人马,立即出城向建奴骑兵发起攻击。”
  “啊?”
  “啥?”
  “什么?”
  “这个时候出城?”
  不但大胡子和刀疤脸惊愕不已,就连赵信、赵六斤、姜瑄等明军将领也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下城外的局势如此惊险,官军又何必出城趟这浑水呢,让流贼和建奴杀个两败俱伤岂不是更好?
  “没听见吗?”王朴厉声喝道,“这是军令!”
  “是!”
  “是!”
  一听军令俩字,刀疤脸和大胡子激泠泠打了个冷颤,轰然应诺。
  王朴喝道:“立即带兵出击,别忘了让弟兄们高喊杀奴俩字。”
  “是!”
  “是!”
  刀疤脸和大胡子再应一声,转身疾步而去。
  直到这时候,大同知府魏大本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走到王朴跟前提醒道:“驸马爷,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
  王朴淡然道:“能有什么后果?”
  魏大本看了看左右,压低声说道:“驸马爷,这事要是让京师的御史言官知道了,他们就会在万岁爷跟前搬弄是非,诬陷你有意出兵助贼!”
  “他们要搬弄是非那是他们的事。”王朴道,“在下怎么做那是在下的事。不过,在下还是要感谢魏大人的善意提醒,通过对西门外百姓施粥这件事,在下也看出来了,大人你也是一位能为百姓实心办事的好官。”
  魏大本脸上没来由的浮起一丝愧色,抱拳道:“驸马爷过誉了,下官愧不敢当。”
  王朴微微一笑,神情旋即变得严肃,正色道:“魏大人,建奴可不会像流贼那样怜悯大明百姓,你还是赶紧赶去西门,把城外的几万百姓尽快迁入城内吧,要是再晚几个时辰,这些百姓就难免遭到建奴的屠戮了。”
  “啊?”魏大本悚然道,“若非驸马爷提醒,下官险些误了大事。”
  说罢,魏大本又向王朴拱手一揖,转身疾步离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