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59

  “那还用说。”红娘子话音方落,一名磅大腰圆的义军将领大叫道,“当然是杀往北京,砍下闯贼的狗头祭拜将军的英灵。”
  “不行。”荆茂成摇头反对道,“我军兵少,只有不到五千人众,而闯贼麾下却足有十几万大军,这还不算分布在各省的军队,实力相差太悬殊了,要是就这样杀往北京,报不了仇不说,只怕还得赔上性命。”
  另一个义军将领道:“要我说,要想替将军报仇就只能投降吴三桂!”
  “闭嘴!”红娘子美目一厉,娇声喝道,“贺老四你记住,吴三桂他是汉奸,我们要替相公报仇不假,可绝不能为了报仇就去当汉奸!今天这话就当你没说过,今后要是再提,就休怪我红英不客气!”
  叫贺老四的义军将领顿时噤若寒蝉,红娘子发起雌威来还是挺吓人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伐
  “荆师兄说得对。”红娘子环顾众将一眼,凝声说道,“闯贼现在的实力要强过我们,现在还不到报仇的时候,我们回河南,先发展壮大自家势力,等将来实力强大了再去找闯贼报仇不迟!”
  “对。”荆茂成附和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贺老四赶紧表态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将军在河南原本就根基深厚,开封、怀宁、南阳、归德各府的守军都是将军旧部,当初将军要是有心自立,今天的实力当不在闯贼之下!只要夫人登高一呼,各府将士十有八九都会云集夫人麾下。”
  李虎心中失望,嘴里说道:“可是嫂子想过没有,现在吴三桂引建奴进关,闯贼又败回山西,到时候河南就会夹在闯贼、建奴、吴三桂、残明还有左良玉几股势力之间,这日子怕是会很难过。”
  “恰恰相反。”荆茂成不以为然道,“正因为河南处在几股势力之间,才能左右逢源。”
  “我意已决。”红娘子沉声道,“全军立即拔营,回师河南。”
  北直隶,紫荆关。
  流贼因为携带了大量的辎重财物因而行动迟缓,撤出北京不到两百里地吴三桂的关宁军就追了上来,两军在紫荆关前混战一场,互有死伤,最后因流贼无心恋战扔下大量辎重财物主动逃跑而告终。
  关宁军没有继续追击,吴三桂想在紫荆关喘口气。
  遗憾的是,多尔衮很快就派多铎率领八旗大军追了上来,逼迫吴桂继续前进,多尔衮是铁了心不给流贼重整旗鼓的机会,同样不打算给吴三桂喘息的机会,他要让这两支汉人军队在精疲力竭中消耗殆尽。
  这正是多尔衮的高明之处,他的策略就是以汉制汉。对于满人来说,大明朝实在是太庞大了,汉人实在是太多了,仅凭满八旗是无论如何也征服不了整个大明的,真要用满八旗去征服大明,就算最后成功了,满八旗只怕也所剩无几了,到最后还是替人作嫁衣裳!
  在多铎地逼迫下,吴三桂只好打起精神,率领关宁军追着流贼的屁股杀进山西,虽然当初吴三桂想的是借清兵入关赴国难,可时至今日,吴三桂却身不由己了,他只能给建奴充当马前卒、死心塌地当汉奸了!
  北京城里那些被流贼“追脏助饷”搞得半死的残明官员再次在德胜门外列好了队,热烈欢迎建奴进城。这次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在他们眼里,此时的建奴已经不再是以前关外的蛮夷,而是赴大明国难的仁义之师了。
  吴三桂的“官方”邀请的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些残明官员还在做美梦,以为建奴帮助大明剿灭了流贼之后就会退回关外,顶多就是大明多给他们一些财货罢了。
  李自成已经逃回太原,正调兵谴将准备与建奴决死时,打击接踵而至。密云总兵唐通、宣府巡抚朱之冯、宣府总兵王承胤、大同总兵姜瓖、大同副总兵姜瓖等残明降将先后叛乱,纷纷打出了讨贼的旗号。
  大顺军的实力遭到严重削弱,李自成反攻北京的计划顿时化为泡影!
  大同总兵姜瓖更是出兵猛攻武关,严重威胁太原的侧翼安全。与此同时,吴三桂的关宁军也从太原东边追杀而至,局势急转直下,太原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无法再守,李自成只好再次弃城而走,败回陕西。
  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流贼先后丢失了北直、山西两省,再加上红娘子在河南自立,流贼的势力范围很快就缩小为陕西一隅,这让盘踞在四川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很是欣慰,他和李自成终于又能平起平坐了,混了十几年,老哥俩谁也没强过谁。
  八旗大军这么快就打下了北直、山西两省,满清贵胄喜出望外,纷纷建议多尔衮下令掳掠,他们脑子里想的还是抢钱抢粮抢女人,压根就没想过要入主中原。不过野心勃勃的多尔衮当然不会这么做,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这个建议。
  多尔衮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只等吴三桂的关宁军配合多铎大军剿灭了陕西的流贼,大清军的兵锋就会指向河南、山东,然后荡平江南彻底覆灭前明势力,最终一统!他绝不希望大金与南宋划江而治的局面在今天重演。
  高杰、刘良佐终于到了南京。
  两人到了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老上司马士英,探听南京官场的虚实。马士英叹了口气,对两人说道:“你们不该来南京啊。”
  高杰、刘良佐大惊失色道:“为什么?”
  马士英道:“事情不明摆着吗,王朴调你们进京就是要剥夺你们手中的兵权!”
  “他敢!”高杰沉声道,“老子手下的军队可都是跟随多年的生死弟兄,岂是他王朴想夺就能夺走的?”
  “就是。”刘良佐也道,“他王朴要是敢扣下我们哥俩,十几万大军回头就会打过江来!”
  “你们太小瞧王朴了。”马士英叹息道,“他早就有了安排了。”
  “安排?”高杰、刘良佐惑然道,“什么安排?”
  马士英道:“内阁已经拟定武将晋升名录,你们手下的李本深、吴胜兆、高进库、李成栋、马得功、田雄还有刘泽清手下的刘孔和、刘洪基、李化鲸等人都被晋升为总兵官了,王朴要真把你们扣下了,这些人还会带兵打过江来?”
  高杰、刘良佐大惊失色道:“这个……”
  王朴要真这么做了,那他们可就真的大难临头了!
  什么是总兵?那是一方总镇啊,按大明惯例,朝廷要是不派文官督师,总兵就是地方的最高军事将领,朝廷真要封了这些个骄兵悍将当总兵,那王朴扣下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最高兴的就属他们了,他们肯出这个头才怪。
  人终究是自私的,谁愿意在自己头上架个爷呢?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马士英道,“只要你们不做什么出格的事,这辈子至少还是能在南京当个富家翁,至于刘泽清吗,怕是在劫难逃了。”
  高杰埋怨道:“督师大人,你为什么不派人知会一声?”
  “是啊。”刘良佐也叫苦道,“早知道这样,就不该来南京。”
  “派人送信?”马士英苦笑道,“你以为老夫没派?可整个南京城被王朴经营得铁桶一般,就是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老夫先后派出的四拨信使都被人截下了!王朴狠哪,远比老夫预想的要狠,这次栽在他手里,不冤。”
  正说呢,马士英的管家进来禀道:“老爷,张公公来了,说是要召两位将军进宫见驾。”
  “瞧吧。”马士英摇了摇头,说道,“王朴的人来了。”
  高杰、刘良佐出了马士英府邸,只见大门外已经站满了侍卫,看上去像是迎接两人的仪仗,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派来监视高杰和刘良佐的。从现在开始,高杰和刘良佐就失去人身自由了。
  燕子矶大营,签押房。
  王朴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刀疤脸、赵信、唐胜、张和尚、黄得功五位总兵官还有参将施琅、参军甄有才、方以智、宋应星都列席会议,大军出征需要情报、军队、后勤、粮草、辎重等方方面面的准备,不仅仅只是带着几万人往外面跑一趟这么简单。
  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仓促率领大军出征是无法想象的,这毕竟是在大明的国土上作战,王朴的军队既不能学流贼吃大户,更不能学建奴吸食民脂民膏!
  墙上挂着一幅巨幅军事地形图,虽然这只是一幅很笼统的全国地图,但好歹已经有了现代地图的样子,再不像明代以前的地图那样,大明朝的两京十三省都挤在一个方框里面,还有长江、黄河这两大河流居然是两条直线。
  王朴手持木竿指着地图说道:“据可靠消息,闯贼已经败回陕西,河南的红娘子也已经脱离闯贼另立山头了,原本已经投降闯贼的大同总兵姜瓖、密云总兵唐通以及宣府总兵王承胤都已经倒戈相向,流贼目前的情形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兵败如山倒!”
  唐胜感慨道:“这才过了几天,闯贼竟然败得这么快!”
  “这就是墙倒众人推!”王朴道,“如果不出意外,建奴和吴三桂的关宁军将在两个月内攻入陕西,流贼欲振乏力,败亡是早晚的事!”
  赵信道:“将军,流贼败亡之后,建奴和吴三桂的兵锋肯定会转向江南!”
  “嗯,赵总兵所言极是。”
  王朴回头望着赵信,目赞赏之色,赵信这家伙是越来越有战略眼光了,看来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建奴在收拾完流贼之后,下一步就会转攻江南,到时候我们就会独力面对建奴和吴三桂的联军,情势于我不利,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趁着建奴还没有剿灭流贼之前出兵北伐,迫使建奴收缩,流贼虽然该死,可他们现在还不能完!”
  刀疤脸奋然道:“太好了,终于要出兵了吗?”
  王朴目光转向甄有才,问道:“有才,军械库里现在有多少支火枪?”
  最近这段时间,王朴不是忙着去北京救人,就是忙着和东林复社还有马士英、高弘图这些人勾心斗角,兵工厂的军械生产还有新兵的训练他根本就顾不过来了,好在兵工厂有甄有才打理,新兵训练又有严格的条令,这才没有落下。
  甄有才道:“回将军,目前军械库里计有火枪九千余支,龙王炮五万余颗,纸壳弹一百二十余万发,差不多可以装备两个火枪营了。”
  王朴忽然想起来新式火枪,问道:“后膛枪呢?有多少支?”
  甄有才面尴尬之色,低头应道:“后膛枪因为加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必须有水力钻床加工枪管才行,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兵工厂厂址,所以并没有大量生产,卑职无能,还请将军恕罪。”
  “这怎么能怪你呢。”王朴道,“不过兵工厂选址的事得加紧了,我听说浙江建德那边山高水丰,你可以和宋先生、方先生去那边实地看看,是不是先筑一道大堤围一处人工湖泊,然后开渠引水,这不就解决水力问题了吗?”
  “是。”甄有才恭声应道,“卑职一定照办。”
  虽然人后王朴和甄有才私交不错。可人前甄有才还是很有分寸,王朴也许不计较这些,可他甄有才却不能不知道轻重。
  王朴又问道:“炮呢,红夷大炮仿制出来了没有?”
  甄有才把目光转向了宋应星,这个问题得由宋应星来回答了。
  宋应星站起身来,先向王朴抱拳一揖,然后说道:“将军,铸炮厂已经仿制了两尊红夷大炮,并按西洋购得大炮装填火药剂量,最后试射的时候却炸了膛,由此可见我们大明生产的精铁质地不如西洋优良。”
  西方世界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因为各国之间混战不休,催生了军事科技的革命,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炼钢、铸炮、枪械等各方面的技术已经超越了大明,但当时的大明仍在学术探索上领先西方。
  王朴皱眉道:“有没有改进的办法?”
  “有。”宋应星点头道,“要改善精铁的质地,就得减少内部的杂质,而密之懂得一种炼焦法,可以把石炭炼成焦炭,利用这种焦炭作为原料,再辅以炒铁法,就可以炼出质地最为优良的精钢。”
  “好!”王朴闻言大喜道,“两位先生尽管放开手去研究,要帮手,要银子,要工匠都可以找有才,有才做不了主你们可以去找孙阁老,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只要你们研制出最坚韧的精钢,研制出最精良的火器!”
  宋应星和方以智同时抱拳应道:“在下领命。”
  “好,现在回到正题上来。”
  王朴挥手示意宋应星、方以智落座,接着说道:“军械库里有九千多支火枪和五万多颗龙王炮,这决定了此次北伐的规模,我们能够出动两个火枪营和一个炮营,再加上三个长枪营和两个辎重营的辅兵,总兵力是四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