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359

  约翰喜道:“那么,总督阁下答应援建的圣母大教堂呢?”
  “也不用担心。”王朴微笑道,“等你带着教皇的敕令以及建筑师回到南京的时候,就可以开工建造圣母大教堂。本督会派给你足够的工匠,并且提供充足的资金。当然。神职人员你最好还是从西方聘请,本督担心大明百姓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贵教的教义。”
  约翰欣然道:“尊敬的总督阁下,您的睿智足以照亮整个帝国。”
  “不过……”王朴语气一转,接着说道,“本督还有件事要麻烦主教。”
  约翰心头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总督阁下尽管吩咐。”
  王朴道:“主教,你能否替帝国再从西方聘请一批教授?比如说留在尼德兰潜心研究解析几何的笛卡尔,比如说伽俐略先生的学生。你告诉他们,大明帝国可以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研究基金以及绝对自由的学术氛围!而且,只要他们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就能成为科学院的终生院士。”
  约翰道:“乐意为总督阁下效劳,只是……”
  “哈哈哈。”王朴大笑道,“当然,本督也不会亏待了主教大人。这样,先赠送一万盎司的黄金作为主教大人的活动资金,事成之后再奉送一万盎司黄金的报酬,如何?”
  反正大明是银本位的货币体系,黄金在国内根本没办法流通,一万盎司黄金大约有两百八十多公斤,这点黄金对王朴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送人也送了,可对于约翰这个天主教徒来说,一万盎司的黄金却是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够他买下一个城堡了!
  “哦,上帝。”约翰听了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您是我见过最慷慨的总督,您的英明和慷慨不久将传遍整个欧洲,全欧洲最优秀的学者都会仰幕您的英名,他们将非常乐意为您效劳,为此不惜远涉重洋来到遥远的东方。”
  王朴伸手,微笑道:“合作愉快。”
  约翰紧紧握住王朴的右手,激动地说道:“合作愉快。”
  文华殿。
  积压了好几天的公文终于处理完了,孙传庭长长地舒了口气,有些疲惫地斜靠在太师椅上,问钱谦益道:“钱阁老,阳明大学招生的事得抓紧了,尤其是外语速成班的两百名学员得尽快招齐,这些学员到时候得负责给外籍教授当语言翻译。”
  钱谦益与吕大器交换了一记眼神,说道:“孙阁老,门下和吕阁老的意思是这两百名学员最好从福建、两广去招。因为福建、两广的学员与西夷商人接触的机会较多,比浙直生员更容易掌握外语。”
  孙传庭摇头道:“从福建、两广招募生员怕是来不及了,王朴的意思是十天之内外语速成班就得开学!”
  “啊?”钱谦益失声道,“那就只能从南京周围各府招收学员了。”
  孙传庭道:“钱阁老和吕阁老多费点心吧,这可是大事,耽搁不得。”
  “侯爷和孙阁老所虑甚是。”吕大器连声附和道,“门下这就和牧老草拟一个章程,最迟后天就向应天、常州、苏州、扬州、镇江、松江各府发布公告,让这几个府年龄在十八到二十岁之间的秀才进京赴试。”
  “那好,招收外语速成班学员的事就这么定了。”孙传庭揉了揉太阳穴,说道,“现在再议议银子的事。”
  钱谦益想了想,斟字酌句地说道:“孙阁老,皇宫年久失修,每逢雨天连奉天殿都漏水,的确应该修缮一下了。”
  “唔。”孙传庭颔首道,“钱阁老以为拨多少银子合适?”
  钱谦益道:“眼下国库空虚,太多银子肯定拨不出来,就五千两吧。”
  孙传庭道:“五千两太少了,拨八千两吧。”
  吕大器苦笑道:“孙阁老、牧老,门下刚刚查过户部的账本了,国库里已经空了,不要说八千两,就连八百两都凑不出来了。”
  钱谦益失声道:“怎么会这样?难不成真的要挪动中央军的饷银?”
  孙传庭摆了摆手,说道:“银子的事问题不大,王朴的意思是把南京城内的官营作坊统一拍卖,让江南的商人来接手经营。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官营作坊的生产潜力,促进商业的繁荣。二来可以给国库进项至少上千万的收入。三来呢,每年还能增加大量税收,可谓一举三得!”
  钱谦益的眸子亮了一下,失声道:“上千万两银子?”
  吕大器想了想,却不无担心地说道:“孙阁老,真要把盐、铁、丝、纺、茶、瓷等官营作坊拍卖给了商人,朝廷再想干涉那就难了。那些商人要是品行端正也还罢了,要是品行不端故意哄抬物价,那可怎么办?”
  “这个老夫已经和王朴初步核计过了。”孙传庭道,“到时候户部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明文禁止商家人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同时还要在户部增设商业司,专门负责监督这些私营作坊的经营贸易活动。”
  “对。”钱谦益附和道,“一定要监督他们,要不然任由这些商人乱搞,把粮食、武器卖给建奴或者流贼,岂不是就要天下大乱了。”
  孙传庭道:“不过这是件大事,需要制订的规范也要尽量考虑周全,还要考虑到商人的顾虑和情绪,光靠老夫和王朴显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吧,抽个时间,老夫把王朴请来文华殿,再请几位南直隶有名的大商家,大伙一起议议。”
  “对对对。”钱谦益连声附和道,“这样最稳妥。”
  王朴刚刚送走约翰,吕六就进来禀报:“侯爷,宋老先生、方先生还有甄先生已经从浙江建德回来了。”
  “哦?”王朴欣然道。“人呢?”
  吕六道:“已经在前厅等候了。”
  王朴二话没说,直奔前厅而来。
  前厅。宋应星、方以智和甄有才正在兴高采烈地讨论什么,看到王朴进来,三人赶紧起身拱手行礼道:“卑职等参见侯爷。”
  “罢了罢了。”王朴连连摇手,问甄有才道,“有才,怎么样?”
  甄有才难抑眉宇间的兴奋,说道:“侯爷,卑职与宋先生还有方先生到了建德实地考察之后,果然发现建德境内的富春江水力充足,就让建德、淳安知县发动五千民夫筑了两处大堤。据方先生测算,这两处大堤拦截的水量足够三百台水力钻床使用一年。”
  “兵工厂呢?”王朴急道,“兵工厂筹建得怎么样了?”
  王朴最关心的还是兵工厂的问题,步枪的装备率始终是制约中央军扩军的一个瓶颈。
  什么时候兵工厂的产量上去了,中央军才能摆脱枪支不足的窘境,真正实现从冷兵器军队向火器军队的过渡;什么时候兵工厂的产量上去了,建奴和流贼的末日也该到了,恢复中原也就为时不远了。
  说到兵工厂,甄有才的脸色就跨了下来,苦笑道:“侯爷,建德、淳安两县没有专门的器作木匠,他们造不出合格的水力钻床,不是选材不对,就是刨出的转轴不直,或者不够光洁,经常是用了不到几天就报废了。”
  在当时,由于制造手段的限制,兵工厂只能使用木制的水力钻床,除了用来钻穿枪管的钻头外,其余的部件像主轴、基架、绞轮、还有支撑架几乎都是木制的。木头容易加工,却也容易损坏,而且对木匠手艺的要求很高。
  就说那根主轴吧,没有十几年经验的木匠根本就刨不圆!这主轴要是不圆,旋转起来就难免会有扰动,不但影响钻孔的加工精度,还会严重影响转轴的使用寿命。同样一台水力钻床,南京兵器作坊里的老木匠做出来能使用半年,建德、淳安县那些木匠做出来就只能使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王朴道:“为什么不从南京调老木匠过去?”
  甄有才道:“卑职这次急着赶回南京,就是来调老木匠的。”
  王朴的眉头霎时皱紧了。虽然甄有才没有正面回答,可王朴已经知道答案了,建德兵工厂还在草创阶段,根本就没有形成生产力,要想用上建德兵工厂生产的步枪,至少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现在是四月底,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秋后与建奴的决战了。
  这就意味着秋天与建奴决战的时候,王朴最多只能获得五千支火枪,只够重新装备一个火枪营,加上赵信手下的那个火枪营,中央军的主战兵力还是只有一个炮营加三个火枪营,王朴还得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一想到这层,筹建建德兵工厂却反倒不是那么急切了。
  王朴已经有了新的想法。阳明大学还没有正式开学,西洋来的三十六名异教徒既然领着军事科学院发放的高额政府津贴,就不能让他们每天瞎琢磨什么哲学,得给他们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做。
  王朴决定把他们都打发到建德兵工厂去研制机床,把车床、铣床、磨床、刨床、镗床、锻压床都给造出来。尤其是镗床最要紧,一旦造出了水力深孔镗床,大明朝的造炮工艺就会突飞猛进,红夷大炮的射程就会大大增加。
  这些机床的结构设计没什么难度,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大明,都已经出现了相应的木质机床,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木质机床的主要部件由木头换成钢铁。
  看着王朴眉头紧锁的样子,甄有才自责道:“侯爷,都怪卑职无能,没有把差事办好。”
  “不,这不能怪你。”王朴摆了摆手,淡然道,“先不说这个,有才,宋老先生还有方先生,我给你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衙门。”
  “啊?”
  甄有才三人面面相觑。
  王朴微笑道:“这个衙门就叫军事科学院。有才你是院长,宋老先生和方先生为副院长,我还给你们找了三十几个西夷学者打下手,回头你们就能见到他们了。呵呵,这些人可都是人才,你们一定得好好利用。”
第二百六十二章
番薯、土豆
  甄有才道:“侯爷,这军事科学院是个什么样的衙门,卑职等又该做些什么?”
  王朴微笑不答,反问宋应星和方以智道:“宋先生、方先生,你们觉得军事科学院是个什么样的衙门?”
  宋应星道:“侯爷,假如老朽没有猜错,军事科学院应该是负责研制改进军械的衙门吧?”
  “呵呵,只说对了一半。”王朴笑道,“研究改进军械的确是军事科学院的职责,不过军事科学院的职责还不仅于此,还要包括更多方面的工作。这次筹建建德兵工厂将是军事科学院的第一个任务。”
  说着,王朴又向甄有才三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构想。
  听完王朴的叙述,甄有才目瞪口呆道:“侯爷,这恐怕很难吧?就说那根主轴吧,浇铸一根浑圆铁棍是没什么问题,可是拿什么把它刨光刨直呢?精铁毕竟不是木头,再有经验的铁匠也不可能用挫刀把它挫圆啊。”
  “谁说要用挫刀了?”王朴微笑道,“这事那些西夷院士会想办法。有才,你这个院长的职责是管着他们,告诉他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其余的事情就让宋老先生和方先生带着那些西夷院士去做。”
  说罢,王朴又问方以智道:“方先生,你见多识广,你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一根浑铁棍加工成通体笔直、表面光滑的主轴?”
  方以智道:“卑职曾读过一本西夷书籍,是由传教士利玛窦翻译过来的。这本书里描述了一种名为机床的木制水力机械,可以用坚硬的刀具对铁件进行削圆、钻孔、镗孔、打磨等等加工。卑职想要是能造出这样的木制水力机械,就可以办到。”
  “呵呵。”王朴抚掌笑道,“方先生真是见多识广,没错,就是这样!先用木制机床制造铁制机床,然后用铁制机床制造更为精密的铁制机床。当铁制机床的精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就能镗出内壁光滑平整的炮膛。嘿嘿,甚至还能镗出具有良好气密性的气缸,有了气缸那就厉害了!”
  的确,要是真能加工出内壁光滑平整的气缸,那将是划时代的大事。因为有了气缸就能造出蒸汽机了,有了蒸汽机,大明朝就能比西方世界早两百年进入工业文明了!
  当然,这还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大明朝的政治体制必须稳定而又开放,绝不能让封建保守势力反扑成功。否则就算军事科学院造出了内燃机和发电机,最后也只能被保守派当成奇技淫巧而加以禁毁。
  王朴笑道:“有才,宋老先生,方先生,走,一起去逍遥仙境放松放松。”
  甄有才、方以智欣然颔首,宋应星却连连摆手道:“侯爷,老朽这一把年纪了,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呵呵。”
  王朴打趣道:“宋老,你该不是担心家里的河东狮吧?”
  “咳。”宋应星干咳一声,神色尴尬地说道,“这个嘛……”
  “宋老。”王朴大笑道,“你担心什么呀,呵呵,不就去泡个澡么,走了走了。”说罢,王朴不由分说架着宋应星去了,甄有才和方以智也嘻嘻哈哈地跟了上去。四人出了侯府早有家丁套好了马车,便上车直奔逍遥仙境而来。
  王朴带着甄有才、宋应星和方以智在逍遥仙境快活的时候,陈圆圆、董小宛正和李十娘、李香君、寇白门、顾眉四位好姐妹谈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