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359

  何麻子急道:“将军,那炸浮桥的事……”
  “取消。”刀疤脸不假思索地说道,“既然运河航道已经被建奴切断,炸不炸浮桥已经无所谓了,又何必为了无足轻重之事浪费一百颗龙王炮?”
  韩庄,位于韩河、运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
  天快黑的时候王朴率领中央军主力推进到了韩庄庄外。此时的韩庄已经跟台庄一样成为一座空镇子了,老百姓早已经在半个月前就已经逃往南边的徐州、淮安,偌大的镇子里只有几只野狗野猫在活动。
  王朴派出一个中队侦察了镇子,确认镇子里的确没有鞑子兵埋伏之后,就下令全军进驻韩庄。庄外的武庙因为保存完整,并且附近地势险峻,不利于鞑子骑兵偷袭,就成了王朴的临时行辕。
  这会王朴正站在武庙大堂里瞻仰武圣。
  明代的武圣是岳飞而不是关羽,尊关羽为武圣并开庙祭祀是满清之后的事情,满清统治者废岳飞改关羽为武圣,其用心昭然若揭。
  岳飞是大汉民族的民族英雄,可对于女真人来说,岳飞却是屠夫,是郐子手!死在岳飞手下的金人不计其数。建奴也是女真人,他们当然不会让一个双手沾满女真人鲜血的屠夫成为他们的武圣。
  不过对于汉人来说,岳飞才是真正的武圣,关羽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岳飞精忠报国,杀的是女真人,保的大汉民族、大宋王朝,可关羽呢?关羽做什么了?
  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其实就是既做婊子又立牌坊,跟吴三桂只想借清兵而不想投降满清的性质其实是相同的。两者所不同的是,满清是外族,而曹操则是大汉丞相,所以关羽有资格成为武圣,而吴三桂则是千夫所指、万世唾骂的大汉奸。
  王朴正在缅怀古人时,身后忽然传来了柳如是低沉的吟诵声: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外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逢壶殿里竹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王朴听了心神剧震,尤其是“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密寥落”这几句更是触动了王朴的心弦。这可不就是大明朝的写照吗?强大的明军安在?已经成了建奴、鞑子刀锋下的亡魂!勤劳的百姓何在?已经被建奴、鞑子填进了沟壑!曾经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却是白骨于野,千里无鸡鸣!
  想到无数勤劳善良的百姓惨死在建奴、鞑子兵的屠刀之下,王朴不由咬碎了钢牙,眸子里更是流露出刻骨的仇恨!建奴、鞑子兵加诸大汉民族身上的,总有一天,他要十倍、百倍奉还给建奴和鞑子!
  在没有穿越之前王朴就是个民族主义分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族主义者。现在穿越了,又凭着不懈的努力攫取了强大的权力,王朴发誓,大汉民族将从他开始发生根本的转变,大汉民族还是那个勤劳、聪明的民族,却再不是以前那个善良、忍让的民族!
  从王朴开始,大汉民族将变成一个野心勃勃、扩张成性的民族,就像后世的斯拉夫民族!
  王朴握紧了双拳,有噬心的烈火在心底熊熊燃烧。济宁之战,无论如何也要全歼建奴和鞑子军,从今以后绝不让他们再踏进中原一步!从今以后,王朴绝不允许任何异族再来伤害大汉民族……
  一双柔软的玉臂忽然从身后环住了王朴的腰身,柳如是轻柔的声音响起:“侯爷,奴家能体会你现在的心情,你现在的心情和岳武穆面对残破不堪的中原时是一样的。岳武穆最终含恨而死,毕生没能直捣黄龙,可奴家相信侯爷你一定能光复辽东。”
  王朴轻轻握住柳如是柔软的小手,凝声问道:“假如有一天中央军征服了辽东,而我下令杀尽建奴替死难的汉族同胞报仇,你会认为我冷血吗?”
  “不会。”柳如是轻柔地摇了摇头,柔声说道,“死在建奴手下的汉人何止千万?每一名建奴手上都沾满了汉人的鲜血,侯爷下令屠尽建奴,天下百姓只会拍手称快而不会觉得侯爷冷血残忍。”
  王朴狞声道:“我要是连女人和孩子也不放过呢?”
  柳如是低声道:“建奴女人虽然无辜,可他们何曾放过我们汉人女子?建奴孩子虽然无辜,可谁能保证他们长大后不会祸害汉人百姓?”
  “明白了,我明白了。”王朴霍然转身,用力拥住了柳如是柔软的娇躯,凝声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直至这一刻,王朴终于下定了决心,大明帝国的种族政策也正式定下了基调!
  王朴的宗旨只有一条,这个世界历来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公平从来就是一句空话。
  这个世界的秩序和游戏规则只能由大汉民族来制定。大汉民族必须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其余的民族根本没资格和大汉民族平起平坐。一旦被大汉民族征服,他们只有两个选择,或者被大汉民族融合,或者……被灭族!
  “报告!”
  大堂外忽然响起郑成功洪亮的声音。
  柳如是赶紧离开了王朴的怀抱,王朴却是不以为意地咧嘴一笑,大声道:“进来。”
  郑成功昂然直入,先向王朴和柳如是叭地敬了记军礼,然后说道:“侯爷,参座,按原定北上计划,辎重一营已经在韩河上架起两座简易浮桥,中央军火枪十营的三千官兵已经渡过韩河并在对岸扎营。”
  “嗯。”王朴点了点头,欣然道,“浮桥的加固什么时候完成?辎重队和炮营什么时候能过河?”
  郑成功道:“最迟明天凌晨浮桥就能加固完成,辎重队和炮营就可以顺利渡河了。”
  “很好。”王朴望着郑成功的眸子里已经流露出激赏之色,凝声道,“做的很好,看来本侯让你暂领辎重一营是对地!郑成功,要是中央军能在五天之内如期赶到济宁,你这个辎重营的代营总就会成为真正的营总。”
  郑成功叭地蹬腿敬礼,朗声道:“多谢侯爷栽培。”
  “去吧。”
  王朴挥了挥手,说道,“别忘了通知河对岸的十营,让他们加强戒备,提防建奴和鞑子兵夜间偷袭。”
  “是。”
  郑成功轰然回应,领命而去。
  韩庄以北五十里,沙沟集。
  就在王朴带着中央军主力进驻韩庄的同时,多尔衮也带着五个旗的建奴主力赶到了沙沟集,与驻扎在沙沟集的土谢图部三万骑兵汇合。察哈尔、喀尔喀两部骑兵则已经被多尔衮派去博洛麾下,配合博洛的五千旗兵填河。
  入夜时分,鞑子的游骑兵带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土谢图亲王几乎是连滚带爬进了多尔衮的临时行辕,颤声道:“主子,南……南明蛮子,南明蛮子来了……”
  多尔衮的眉头霎时蹙紧了,沉声道:“慢慢说,什么南明蛮子来了?”
  土谢图亲王深吸了口气,凝声说道:“主子,刚刚探马回报,南明蛮子已经到了韩庄!”
  “你说什么?”多尔衮霍然起身,厉声道,“南明蛮子到了韩庄?”
  土谢图亲王重重点头。
  多尔衮的眉头霎时蹙紧了,凝声问道:“有多少人?”
  “全部。”土谢图亲王颤声道,“驻扎在台庄的南明蛮子全到了韩庄。”
  “怪了。”多尔衮惑然不解道,“运河航道被截,王朴非但不令济宁城内的明军南撤,居然还主动北上接应,这事有些反常啊,不合常理,太不符合常理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填河
  土谢图亲王又道:“主子,南明蛮子正在韩河上搭造浮桥。”
  “造浮桥?”多尔衮心头一跳,沉吟道,“韩河水浅,骑兵纵马可过,步兵也能徒步穿过,明军搭造浮桥显然是为了让辎重队和炮队过河。王朴连辎重队和炮队都带上了,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北上济宁了……”
  土谢图亲王问道:“主子,要不要派兵骚扰,破坏浮桥?”
  “破坏浮桥?为什么要破坏浮桥?只有傻瓜才会去破坏浮桥!”多尔衮霍然举手,大声道,“管好你的族人,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先让明军过了韩河以后再说吧。”
  多尔衮眸子里忽然掠过一丝阴冷的笑意。
  只要明军过了韩河,再派蒙古骑兵毁掉浮桥,明军就将成为瓮中之鳖了,就算王朴能和济宁城内的守军汇合又能怎样呢?没有了运河航道,明军的粮草辎重和武器弹药补给不上来,他们就是一支彻头彻尾的孤军。
  想突围?道路被毁,桥梁被毁,运河阻断,明军有辎重队和炮队拖累,怎么突围?
  扔下辎重和炮队轻装突围?仅凭单兵携带的弹药和干粮能坚持几天?只怕没等明军逃回淮安,蒙古骑兵就能追上他们,并把他们逐一射杀在逃亡的路上。
  坚守济宁?明军又能坚持多久呢?
  就算此次出征明军带足了粮草辎重,带足了弹药,又能坚持多久?半年?还是一年?
  这次八旗大军和蒙古骑兵都带足了粮草,足以支撑一年有余,八旗大军还能掳掠山东汉人替他们耕作,根本就不愁粮草给养。更何况只要王朴败亡,八旗大军就能挥师直指江南,只要下了江南,还怕筹不到粮草吗?
  援军?除了王朴,南明还有能打仗的武将吗?除了王朴手下的军队,南明还有可堪一战的军队吗?
  除了王朴,多尔衮从不曾把任何别的明军将领放在眼里。在多尔衮看来,只要困住了王朴就等于困住了整个大明的命门。王朴一旦败亡,大明朝也就完了。
  多尔衮唯一感到困惑的就是,王朴明知道北上济宁是条死路,可为什么他还要铁了心往里面闯呢?难道王朴有什么阴谋?或者说王朴有什么奇计或可使明军反败为胜?但不管王朴有什么阴谋,如此天赐良机,多尔衮是绝不会错过地。
  韩庄,武庙。
  天色微明,警卫们正在忙碌地把统帅部的各类物品打包,然后装车。杂乱的脚步声中,大明五省总督王朴在柳如是、柳轻烟、寇白门、嫩娘、吕六以及统帅部十几名参谋地簇拥下出现在大门口。正在忙碌的警卫们赶紧立正敬礼。
  王朴抬头看看东方天际,问道:“浮桥已经加固了?”
  军务秘书柳如是赶紧上前应道:“侯爷,经过辎重三营全体将士的连夜奋战,两座浮桥已经加固完成,辎重车辆和炮车已经可以顺利过河了。”
  “嗯,郑成功干得不错。”王朴轻轻颔首,又问道,“建奴呢,有什么动静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