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精校)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359

  孙可望伸手轻抚着女人赤裸裸的雪臀,眼神很快就变的灼热起来。正欲腾身而上、跃马挥戈时,帐外忽然响起了亲兵队长的声音:“大将军,二将军谴人急报。”
  孙可望从鼻孔里闷哼了一声,蹙眉不悦道:“先让他在外面等着,本帅这会儿正忙着呢。”
  “是。”
  帐外响起亲兵队长宏亮的回应声,然后脚步声逐渐远去。孙可望吸了口气一把就将身边的女人掀翻在柔软的羊毛毯子上,然后纵身扑了上去。女人丰腴的娇躯就像柔软的棉花堆似的,带给孙可望莫名的舒爽。
  李定国派去报讯的人足足等了半个时辰,直到天色大亮了,孙可望才带着满脸的倦意钻出了行帐,呵欠连天地问道:“呵……欠,二将军那边有没有得手?”
  “回禀大将军。”使者恭敬地应道,“二将军已经得手了。”
  “嗯?”孙可望陡然吃了一惊,脸上的倦意还有睡意霎时不翼而飞,凝声道,“什么,你说什么!?”
  使者难掩神色间的激动,又道:“回禀大将军,二将军已经攻陷襄阳了!”
  “嘶……”孙可望倒吸一口冷气,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低语道,“这,这是真的?”
  使者激动地应道:“当然是真的,还活捉了湖广总督何腾蛟呢。”
  这时候有几员大西军的高级将领已经聚集到了孙可望身边,闻听此言不由群情激愤,纷纷称赞李定国能征善战。孙可望听了却是感到异常的刺耳,脸上的表情也忽然间变的不自然起来。李定国奇袭襄阳得手,对大西军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可对他孙可望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好事,弄不好还是一桩祸事。
  “高兴什么?有什么好高兴的?”孙可望忽然怒从心头起,皱眉道,“瞧瞧你们那点出息,只打下个小小的襄阳城就高兴成这样了?真要有一天本帅率领大西军主力攻陷了湖广全省,你们还不都的发疯?”
  “那是。”一员大西将领恭维道,“大将军,既然二将军已经攻陷了襄阳,那我们还是赶紧赶去襄阳和他汇合吧?说起来弟兄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找乐子了,襄阳可是座大城,城里定然有不少大户人家,女人就更多了,嘿嘿嘿……”
  “是啊,大将军。”另一员大西将领也道,“二将军虽然奇袭襄阳得了手,可他手下毕竟只有三千精兵,万一大明朝廷调集大军反攻襄阳,就凭三千军队怕是撑不了太久啊,我们得赶快赶去襄阳和二将军会合。”
  孙可望原本也打算加快行军速度赶去襄阳和李定国会合,可听了刚才那大西将领的一席话又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邪恶的念头忽然间在他的心底萌生了:李定国手下只有三千军队,朝廷会调集大军反扑……
  “不妥!”孙可望霍然举手,断然道,“你们别忘了襄阳可是座坚城,当年父皇率领十万大军猛攻数月都没能攻下,二弟却只凭三千精兵就打下了襄阳,你们不觉的这很可疑吗?谁又能肯定这不是陷阱?”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做声。
  孙可望更来劲了,接着说道:“如果这是官军陷阱,我们却一头闯了进去,你们有想过会是什么后果吗?我们将有去无回,八万大西军将成为大明官军砧板上的鱼肉,将变成任人宰割的犬羊,本将将成为大西国的罪人!”
  众将不敢反驳,有几个聪明的已经猜到了孙可望的心思。
  “传令下去。”孙可望大声下令道,“大军暂驻羊皮滩,今天就不往前走了,另外要多派探马,加大对汉江南北两岸的侦查,一旦发现有大队官军埋伏就即刻回报!”
  襄阳,北门。
  经过短暂准备之后,李成栋的火枪十营率先发起了进攻。
  李成栋采用了唐胜攻打北京时的战术,即以火枪压制城头的守军,然后以龙王炮对城头的守军进行密集轰炸,大量杀伤守城敌军,等守城敌军失去反抗能力之后再用集束龙王炮炸开城门,进行最后的夺城战。
  嘹亮的号子声中,火枪十营五千余名官兵全体出动,在旷野上摆开了射击队列,踏着整齐的步伐往襄阳北门缓缓逼了过来。火枪十营虽说组建不到一年,可在经过济宁之战的战火锤炼之后,已经完全成为一支铁血之师,行进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
  李定国手扶垛堞肃立襄阳城头,眸子里流露出莫名的凝重之色。很显然,大明中央军展现出来的军事素养要比李定国想象当中还要出色。李定国想都没有想过,一支军队居然可以训练成这样!
  统一的制式军服,统一的武器,还有统一的长筒厚底马靴,这些都没什么稀奇,如果大西军有足够的银子也能办到。可要把大西军训练成像中央军这样列队整齐、秩序井然,李定国自谓做不到。
  还有中央军行进间流露出来的那股肃杀之气,也是大西军所不具备的。跟城外这支大明中央军比起来,李定国觉的自己手下的大西军更像是群乌合之众。
  事实上,大西军并非李定国心中所想的那般不堪,大西军尤其是李定国手下的三千精兵,他们虽然缺乏训练,没有中央军那样森严的队列,可他们身上也有股子杀气,不过那只能称之为匪气,和大明中央军身上流露出来的肃杀之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中央军和大西军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这区别就是中央军将士拥有人生理想,不管是为了当将军还是为了使家人过上好日子,至少他们知道当兵是为了什么,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可大西军的将士没有人生理想,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战?
  倏忽之间,中央军已经进入了射击距离。
  行进在队列最前方的李成栋长嚎一声,抽出腰刀高高举起,身后缓缓行进的队列立刻就停下了脚步。李成栋又是一声令下,第一排的千名火枪手便齐刷刷地举起了手里的火枪,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已经瞄准了襄阳城头。
  襄阳城头,李定国知道中央军要开火了,赶紧矮身躲到了垛堞后面,同时声嘶力竭地大吼起来:“快蹲下,都蹲到垛碟后面,谁也不许冒头,快……”
  城头上大概有四五百大西将士,听到李定国的喊声绝大多数人都矮身缩到了垛堞后面,但仍有几十个自恃艺高的大西军将士对此不以为然。农民军毕竟是农民军,这些家伙根本就不把李定国的军令当回事。
  “轰轰轰……”
  密集的枪声响过,一排子弹呼啸着打到了城头上,城头上的垛堞立刻被打的碎砖横飞,烟尘翻卷。没有躲到垛堞后面的那几十个大西将士立刻倒下了好几个,剩下侥幸没被打中的大西将士不敢再托大了,赶紧也躲到了垛堞后面。
  趁着中央军射击的间隙,李定国从垛堞之间的空隙往外望去,只见第一排中央军已经原地蹲下,正在重新填装弹药,第二排火枪队却已经举起了手里的火枪,便再次大吼道:“都躲好了,不许冒头,没有本帅军令,谁也不准冒头……”
  “轰轰轰……”
  又是一排密集的子弹呼啸而至,这次大西将士都学乖了,没人中枪受伤。
  但就在这时候,李定国突然发现一排中央军将士突然从射击队列后面冲了出来,以凌乱的散兵阵形向着城下蜂拥而来。这队中央军的冲刺速度很快,就在李定国一愣神的功夫已经冲过了好几十步距离,距离城墙已经不足百步之遥了。
  更令李定国感到困惑的是,这队中央军手里拿的并不是火枪,而是一颗颗黑乎乎的玩意儿。李定国愣了一下,旋即大叫起来:“龙王炮!该死的那是龙王炮,快放箭阻止他们,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城门!”
  李定国并不知道这队中央军要用龙王炮来炸城头上的守军,还以为这队中央军要炸的是城门。李定国唯恐城门被炸开,然后中央军会蜂拥而入,便赶紧下令弓箭手放箭阻止这队中央军的靠近,就算会因此付出一些伤亡也在所不惜了。
  李定国一声令下,两百多名弓箭手硬着头皮从垛堞后面直起身来,挽弓搭箭照着城下射起箭来。刺耳的破空声中,数百支利箭交织成一片密集的箭雨,向着城下正往前冲刺的中央军将士头上攒落下来。
  大西军虽然多是些乌合之众,却也不乏百战余生的真正精锐。李定国手下的这三千精兵就是百里挑一的精兵,他们几乎都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不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拥有过人的杀人技术。这一轮攒射就显示出他们的杀伤力来了,百名拎着龙王炮往前冲刺的中央军将士应声倒下了十多人!
  大西军的弓箭手总共也才两百多人,可一轮攒射下来却射死射伤了十多人,以弓箭这样的冷兵器在百步开外就有这样的杀伤率无疑是相当惊人的。这多少也从侧面证明了李定国手下这三千精兵的素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兵的确不是盖的!
  远处的李成栋看的真切,嘴角不由地抽搐了两下!
  这么快就有伤亡了,而且还伤亡了不少人,这在中央军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要知道在王朴的指挥之下,整个济宁之战从头到尾中央军的伤亡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几个人!那还是中央军为了显示军威选择和建奴铁骑正面硬撼才有的伤亡。
  可是现在,中央军在他李成栋的指挥下,还没接近城墙呢就已经伤亡了十几个人了!
  说时迟那时快,几乎是在城头的大西军弓箭手射出第一支箭的同时,中央军的第三队火枪手也开火了,灼热的铅弹呼啸而至,因为距离过远,中央军的命中率差强人意,但还是有七八十名大西军弓箭手中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跟李成栋一样,李定国的心头也在抽搐。一轮射击就使大西军损失了三四十名弓箭手,这代价也太沉重了,沉重的让李定国几乎承受不起了!
  然而李定国更知道现在不是心疼的时候,李定国相当清楚,让那些手拿龙王炮的明军靠近城门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旦城门被炸毁,仅凭城内不到三千的精兵,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蜂拥而上的大明中央军!
  “换人!”李定国脸色铁青,愤怒地咆哮起来,“继续放箭,绝不能让那些该死的家伙靠近城门,绝不……”
  立刻有三四十名大西将士从阵亡或者受伤的同伴手中接过弓箭,从垛堞后面站起,加入了弓箭手的队列。冒着中央军密集的弹雨挽弓、放箭,再挽弓,再放箭。直到中枪倒下之前都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随着战事的进行,两军的伤亡迅速增加!
  虽然在伤亡总数上,大西军数倍于中央军。因为伤亡太快,李定国甚至把第二梯队的五百名精兵也调上了城头,不过随着中央军越来越接近城墙,大西军弓箭手的杀伤力正变的越来强,中央军的伤亡正在急剧增加!
  此时的李定国和李成栋就像是两个正在比武的武林高手,双方比拼的是内家功力,就看谁首先撑不住了。
  在这方面李定国无疑具有心理上的优势。对于大西军来说全军覆灭都是常有的事,三千精兵损失了并非灾难,可对于中央军来说,因为此前一贯的辉煌战绩,伤亡过十人就已经够让人抓狂了,伤亡过百人就能让人羞愧的想自杀了!
  距离投掷距离还差四五十步远时,中央军的伤亡已经猛增至百人以上,李成栋终于撑不住了,照这样的伤亡速度,等中央军冲到投掷距离以内时这五百人还能剩下多少?这样的伤亡是李成栋万万无法接受的。
  悠长的军号声响起,正往前冲刺的中央军迅速掉头后撤。
  中央军没有丝毫的混乱,更没有任何的犹豫和不甘,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背起、扶起阵亡或者受伤的战友开始迅速后撤。从冲锋到突然后撤,中间的停顿几乎感觉不出来,中央军过人的军事素养再次令李定国心头震惊。
  这样的军队……能挫败不可一世的建奴铁骑一点也不奇怪!
  激烈的交战几乎是刚刚开了个头就草草收场了。从五百中央军发起冲锋到脱离战场,这场激烈的交锋只持续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刚刚还枪声连天、杀声震天的战场立刻沉寂了下来,弥漫在战场上的硝烟也很快散去。
  襄阳北门外几乎没有留下战争的痕迹,因为中央军在撤退的时候把所有阵亡或者受亡的战友都救走了。在战场上,中央军从来就没有抛弃战友的传统!
  从缔造大同军的那天起,王朴就已经把“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灌输进了所有将士心中。通过远征大漠,血战三不剌川,以及后来的大同保卫战,王朴更是把这个理念铸成了大同军的军魂!中央军和大同军一脉相承,当然也继承了大同军的军魂。
  然而,在中央军和大西军将士心中,这短短五分钟激战的硝烟却没那么容易消散。
  对于中央军来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挫败!
  不仅仅因为攻势受挫,襄阳城没有如愿攻下来,更因为付出了史无前例的伤亡,出击的五百将士竟有近两百人的伤亡!虽然当场中箭身亡的只有不到三十人,其余的人只是受了或轻或重的箭伤,但这仍是中央军从未有过的重大挫败!
  当郑成功和刘孔和联袂前来探营时,李成栋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洞躲起来。
  对于大西军来说,这也是一场灾难。短短不到五分钟时间的激战,大西军凭坚城而守居然还付出了伤亡四百余人的代价,其中当场中枪身亡八十余人,身受重伤完全丧失战斗力的也有百余人。更令李定国揪心的是这些身受重伤的伤兵显然已经没办法救治了,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无尽的痛苦中死去。按大西军以往的做法,李定国必须狠下心来结束他们的生命,以使他们免受痛苦。激战已经结束,城头上弥漫的硝烟也已经散尽,李定国目睹城头上横七竖八躺满一地的伤兵,心头忽然泛起恍如隔世的感慨:如果中央军再来几次这样的冲锋,自己带来的三千精兵就该伤亡殆尽了!
  “来人!”
  李定国霍然抬头,厉声大喝。
  一名亲兵应声来到李定国面前,厉声应道:“在。”
  李定国缓缓回头,遥望西方天际,凝声道:“立即出城去找大将军,请他率大西军主力加快行军速度,火速救援襄阳!”
第三百一十三章
见死不救
  羊皮滩,大西军营。
  孙可望正在帐中枯坐,脸色阴沉。上午的时候,李定国派来的第二名信使就已经赶到了羊皮滩,具言襄阳城外已经发现了大队明军,而且是最精锐的大明中央军,李定国请求孙可望率大西军主力加快行军速度,立即赶赴襄阳。
  孙可望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
  如果孙可望率大西主力赶赴襄阳,以大西军庞大的兵力,固守襄阳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这样一来,李定国的功劳就坐实了,这份天大的功劳别人抢不走,他孙可望更加抢不走。张献忠知道了只能更欣赏李定国,大西储君就更没他孙可望什么事了。
  可要是不发兵吧,大西军就会错失天赐良机,孙可望虽然没有李定国的胆魄和谋略,可在军事上也并非一无是处。眼下的局势孙可望还是看的很明白的,李定国奇袭襄阳得手就像是一柄匕首直插湖广守军的心脏,大西军可以说是占尽了先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