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575

  “咳咳咳~~”
  马车车厢里的咳嗽更是令人焦虑,很快,冷汗就像雨水般从车夫额头流淌下来。
  很快,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从身后响起,车夫急回头,只见一大群黑压压的骑兵正席卷而来,那一柄柄高举过顶的钢刀,闪烁着令人窒息的寒芒,车夫亡魂皆冒,发一声喊,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往官道旁边的小沟里一趴,挺尸装死。
  这伎俩是他常年讨生活得来的绝技,在边镇的时候曾救过他几次命。
  流寇铁骑呼啸而至,十数骑从大队铁骑中驰出,向着马车疾驰而来。
  “哈~”
  一名流寇大喝一声,策马疾进,伸手勒住狂奔不止的马缰,回头大笑道:“头领,又抢到一匹马,哈哈哈,就是他妈的瘦了点。”
  “瘦了也要,不能骑宰了吃肉也成。”
  “好嘞。”流寇答应一声,顺手掀开布帘,见里面躺着一名脸色腊黄的中年男子,又扬声问道,“头领,车里还坐着个人呢,咋办?”
  “能用得起马车的都是有钱人,老规矩,杀!”
  “遵命!”
  流寇大喝一声,眸子里掠过一丝残忍的杀机,亮出了手中锋利的腰刀,照着中年文士的心口要害戳来。
  “且慢!”中年文士额头冷汗皆冒,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大声喊道,“在下和你们的大头领马跃是同乡!”
  “呃~”
  流寇呃了一声,硬生生止住刀势,锋利的刀尖距离中年文士胸口不过丝毫距离,冰冷的刀锋直透衣衫,刺得中年文士透肌生痛。
  “头领,这厮说和大头领是同乡,大头领有没有说过他的同乡能不能杀?”
  流寇愣了愣,再次抬头高声喝问。
  流寇小头目策马靠了过来,疑惑地问道:“大头领说过不能杀他的同乡吧?”
  流寇眸子里杀机重现,沉声道:“那就杀。”
  中年文士大急,喊道:“我不但和你们大头领是同乡,而且还是故交!”
  “故交?”小头目挠了挠头,问流寇,“故交是什么东西?”
  流寇摇头,茫然不知所谓。
  “呃~”中年文士吸了口气,以衣袖拭去额际冷汗,颤声道,“故交就是互相认识,是好朋友,是兄弟。我认识你们的大头领,你们大头领姓马名跃,表字伯齐,凉州人士,名将马援后人,对吧?”
  流寇转头望着小头目,问道:“头领,他说是大头领的兄弟,这可不得了。”
  小头目想了想,说道:“既然是大头领的兄弟,那自然是不能杀了,行,那就放了他,把马还给他,我们走。”
  流寇哦了一声,松开马缰正欲策马离去,忽见那中年文士剧烈地咳嗽了一下,然后从嘴里、鼻孔里同时溢出几丝污血来,整个人也软软地瘫倒了下来。
  “头领不好了,大头领的兄弟昏死过去了,怎么办?”
  小头目策马绕了回来,一马鞭抽在流寇背上,恶狠狠地骂道:“猪脑!既然是大头领的兄弟,当然不能见死不救,你,驾着马车跟随后面的辎重队慢慢走。”
  挨了头领一马鞭,流寇脸上却丝毫没有恼怒之色,似乎对这样的待遇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当下从马背上跳到马车上,驾起马车便走,至于他那匹空出来的坐骑,却早被小头目牵着走了。
  “哈~”
  流寇大喝一声,一鞭抽在马股上,马车再次开始轱辘辘地行驰起来,这时候,流寇身后不远处,官道上正有一长串车队迤逦而来,有牛车、驴车、马车,还有一大群没上鞍的马匹,中间居然还夹杂着几十口肥猪。
  两小队流寇轻骑分成两排,将整支车队护在中间,向着洛阳西效缓缓而行。
  ……
  皇宫,汉灵帝寝宫。
  来势汹汹的八百流寇并没有进攻洛阳,这让城里的文武百官虚惊一场,只不过汉灵帝却是受了惊吓,当时人事不省,幸得太医及时抢救,始幽幽醒转。汉灵帝从迷离中幽幽醒转,只见张让、赵忠卑躬屈膝、侍于床前~~
第097章
洛阳风云
  八百流寇蜂拥而至、呼啸而去,于洛阳城外稍显峥嵘便引而远遁,但其“虎狼之师”的形象却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满朝文武的心坎上。
  是夜,大将军何进府邸。
  何进神色凝重,向袁逢等人道:“八百流寇兵锋,诸公皆已亲眼目睹,如此虎狼之师,实非司隶之军所能匹敌,西园、羽林又为阉党把持,调动不得。但有差池、洛阳既失,宗庙俱毁,莫如尽起大汉天下十三州之兵勤王,诸公以为如何?”
  袁绍闻言脸有羞愧之色,今日东门一战,所部司隶兵竟被贼寇杀了个落花流水!这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袁绍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
  闻听何进之言,袁逢急劝道:“大将军不可,如今天下匪患四起,凉州北宫伯玉、河北张纯、长沙区星等纷纷反叛,若此时征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恐地方守备空虚,反为匪逆所趁,则不但于事无补,反添其乱耳。”
  侍中王允忽然说道:“八百流寇兵锋虽盛,其意似不在洛阳,大将军可不必挂怀。”
  何进闻言神色一动,说道:“子师(王允)何出此言?”
  王允道:“若贼寇意在洛阳,必屯兵城外,日夜修建攻城之器械,今之贼寇仅纵骑劫掠,并无屯兵、寇城之迹象,若允所料不差,不出数日,贼寇必自去。”
  何进道:“纵然贼寇之意不在洛阳,又该如何击破八百流寇?”
  王允语塞,纵然八百流寇不来攻打洛阳,可也不能听任他们在京畿三辅纵骑劫掠呀,否则朝廷尊严何存?
  蔡邕忽有所感,说道:“大将军,八百流寇虽是虎狼之徒,可毕竟人少、难成大事,可暂缓图之。倒是阉党误国,为祸不浅,需及早剪除!眼下八百流寇兵寇洛阳,倒是给大将军提供了谋取兵权、削弱阉党的机会!”
  何进把目光转向蔡邕,问道:“此话怎讲?”
  蔡邕略一思忖,说道:“八百流寇皆虎狼之兵,其势无人可挡,本初既败,京师震动,想来阉党亦是心惊胆颤。若大将军此时向皇上请缨,率师讨贼,阉党必不加阻拦,则西园新军尽归大将军之手矣。”
  何进闻言大喜,说道:“如此,本将即刻进宫面见圣上,请缨破贼。”
  ……
  深夜,因中常侍高望之邀,十常侍再次齐聚一室。
  张让道:“今马贼兵寇洛阳、纵骑劫掠京畿三辅,司隶校尉袁绍竟为所败,贼寇兵锋正盛,诸公皆已亲眼所见。我等不通军事,不善将兵,若被马贼攻进洛阳,则玉石俱焚矣。何屠户已经进宫面见圣上,请求率师破贼,此大敌当前,不如将西园新军交付何进统率,或可击退贼兵、保全宗庙。”
  赵忠等宦官皆被流寇兵锋吓破了胆,纷纷点头称是。
  “若交出兵权,公等死期至矣。”
  十常侍正议论时,忽闻屏风后响起一声断喝,张让等尽皆失色,谓高望道:“高公,此何人?”
  高望道:“此乃东郡太守曹操信使。”
  高望话音方落,屏风后转出一人,身材修长、颔下柳须飘飘、仪容颇为不俗,来人向张让等人深深鞠了一躬,朗声道:“在下陈宫,忝为东郡太守帐前主薄,见过列位公公。”
  张让一听是曹操信使,便颇为不悦,现在马贼兵寇洛阳、朝廷震动,大汉朝已经危在旦夕,谁还有心思去管曹操的闲事?若此时再被何进抓住机会在皇上面前奏上一本,具言十常侍暗通逆臣,岂不是引火烧身?
  陈宫环视十常侍一眼,沉声道:“公等祸至无日矣,尚且不知乎?”
  张让不悦道:“先生何出此言?”
  陈宫道:“何进久有篡汉之心,与袁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今袁绍领司隶校尉、袁术为豫州牧,又有刘岱、刘表为其外援,羽翼已成!昔颖川之战、疑云重重,八百流寇下虎牢、寇洛阳,看似偶然,其实必然,此乃何进借刀杀人之计也~~”
  赵忠道:“借刀杀人?何人为刀?欲杀何人?”
  陈宫道:“八百流寇是为刀,欲杀公等。”
  张让道:“依先生之言,颖川之战,竟是何进奸党蓄意为之?”
  陈宫道:“然也!何进奸党纵容八百流寇下虎牢、寇洛阳,尔后嫁祸于曹操大人,其实用心险恶,目的有二:借八百流寇威胁洛阳,诱逼诸公交出手中兵权,此其一,曹操乃曹公之孙,曹公与诸公交善,若曹公为所害,恐寒天下士人之心,今后又有何人敢投诸公,此其二,有此二者,诸公祸至无日矣。”
  张让闻言失色道:“若非先生们提醒,我等险些误事矣,当以何策应之?”
  陈宫道:“在下有一策,可保诸公无恙,何进党羽,唾手可除。”
  张让道:“先生请教我。”
  陈宫道:“今圣上龙体如何?”
  张让道:“虽受惊吓,却无大恙。”
  陈宫问道:“蹙公何在?”
  蹙硕应道:“爷们便是。”
  陈宫道:“蹙公可借口皇上龙体欠安,引一支羽林军封闭禁宫,不令何进一党与皇上相见,亦不令皇后与之相见,以杜绝何进言路上达圣听。”
  蹙硕道:“意欲何为?”
  陈宫阴阴一笑,沉声道:“假天子之诏,剪除何进羽翼。”
  张让道:“何屠户圣眷正隆,恐皇上不允。”
  陈宫道:“在下自有应对之策,今有曹操大人书信一封,具言何进久有篡汉自立之意,袁氏虽四世三公,却失臣节、为虎作伥,请张公将此信转呈圣上,圣上阅后必雷霆大怒,张公、赵公可从旁推波助澜,圣上必深信不疑,则何进一党必遭打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