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75

  千古一帝秦始皇,便是从函谷关开始踏上征途,最终横扫六国、一统江山,开辟了延续两千年的帝皇时代!
  骄阳似火,烤得长安古道如火如荼。
  四野里一丝微风都没有,空气里充塞着令人窒息的燥热!
  一阵急促的蹄声骤然响起,惊碎了寂寂空谷,十数名正在关墙上守望的士兵霍然睁开因为烈日灸烤而有些发黑的双眼,翘前遥望西方的山峦尽头,倏忽之见,从苍茫的地平线上冒出了鬼魅般的一骑,正向着函谷关疾驰而来。
  那骑如旋风般奔至关前,关上守军正欲喝问时,马背上的骑士忽然间摇了两摇,颓然跌落马下,当骑士的身躯从马背上跌落时,关上守军才发现他的背上赫然插着三支狼牙羽箭、深没及羽,原本青色的战袍早已经被鲜血染成一片暗红。
  守军士兵正犹疑不定时,恰有小校登关巡视,问明缘由之后翘首往关下张望了片刻,忽然皱眉凝声道:“咦,此人的背影好生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不过一下子却也想不起来了,嘶~~”
  小校正凝眉苦思时,原本趴在地上寂然不动、像是死了一般的骑士忽然间动弹了一下,然后缓缓翘起头来,小校在看清骑士脸庞之后顿时大叫起来:“老天爷,这不是张绣将军么?快,快打开关门!”
  ……
  长安。
  高顺按剑肃立敌楼之上,身后,火光四起、杀声震天,繁华喧嚣的长安古都已经匍匐在了高脚的脚下。
  “报~~”忽有小校凄厉地嘶吼着,疾步奔上城楼,“将军,长安内城已被攻破,城中残敌已被肃清!”
  “嗯,好。”高顺点点头,沉声道,“来人。”
  一名亲兵挺身上前,疾声道:“将军有何吩咐?”
  高顺道:“立刻派出十路快马,分别前往凉州十郡寻找主公大军行踪,一但找到主公大军,立即告知长安已被攻破。”
  “遵命。”
  亲兵的身影刚刚离去,又有小校满脸疲惫地奔上了敌楼,手中赫然拎着一颗滴血的头颅,那颗头颅虽然已经离开了躯体,却是眉目宛然、表情狰狞,想来临死之前定是痛苦至极。小校疾步来到高顺面前,昂然道:“将军,小人幸不辱命。”
  “唔,回来了。”高顺淡然点头,问道,“这可是张绣的人头?”
  小校应道:“正是。”
  高顺道:“其余贼兵呢?”
  小校道:“其余数十贼兵大多已经伏诛授首,唯有一人武艺高强,竟然接连挑落我军十九名弟兄,从包围圈中硬生生冲开一条血路后逃跑,不过此人背上中了小人三支毒箭,如果没有郎中及时救治,绝对无法活过十天。”
  ……
  贾诩的一万骑兵及时赶到两河口,对徐荣大军形成了合围。
  徐荣最终痛苦地发现,芦苇丛中竟然有五千伏兵,整整五千名精锐步兵在官道上结成了狰狞可怖的拒马阵,仿佛一头长满铁刺的巨兽,依据有利的地形牢牢地卡住了凉州军的东逃之路。
  反而是右侧的旷野上,虽然遍布陷马坑,其实只有千余伏兵!不过这时候贾诩的一万骑兵已经追了上来,再想突围已经来不及了。
  三天之后,又饿又累、人困马乏的五千余凉州军在马跃军排山倒海般的突击下全军覆灭,徐荣走投无路拔剑自刎,当方悦杀透敌阵出现在凉州中军时,发现徐荣早已经气绝身亡。可怜一代名将,最终却落得个自杀身亡的结局,惜哉。
  贾诩命人厚葬了徐荣,又在墓碑上刻下“一代名将徐荣之墓”字样,以便徐荣后人前来祭拜凭吊。
  大军休整一夜,次日天明,贾诩正欲兵分两路,一路由方悦率领,留下来继续攻打关中各县,自己则亲率八千轻骑星夜赶赴武威与马跃汇合时,忽见方悦满脸喜色、急匆匆而来,还隔着老远便已经迫不及待地大叫起来:“军师,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哦?”贾诩欣然问道,“什么好消息?”
  “军师,斥侯队在眉县附近发现高顺将军派往凉州报捷的快马,带来了高顺大军的最新捷报。”方悦大步流星走到贾诩面前立定,挥舞着双臂奋然吼道,“长安城!高顺将军的大军已经打下长安了!”
  “此话当真!?”
  贾诩闻言顿时也喜形于色,击节道,“好!好一个高顺!原本只期望他这一路兵马能起到牵制、调动徐荣大军的作用,可没想到这路疑兵居然真的打下了长安城,哈哈哈,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方悦道:“军师,长安一旦攻陷,扶风、冯翊、京兆三辅唾手可得,关中千里沃野,很快就要成为主公的属地了,哈哈~~”
  狂喜过后,贾诩很快就恢复了原有的冷静,凝思片刻后向方悦道:“今长安虽然告破,却可以说是偷袭得手,我军毕竟兵力有限,不可能分兵出击、四处攻城略地。董卓老贼又在关中经营多年,各郡各县皆由其亲信把持,急切间要想全部攻陷不太现实。”
  方悦道:“急切间打不下来,那就慢慢打啊,反正董卓和十八路关东军阀之间的混战一时半刻还不会结束,我军有的是时间。”
  贾诩摇头道:“将军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先不说西域长史王渊的西域联军很快就要杀到凉州了,我军必须抽调精锐北上武威与主公汇合。就算没有王渊的军队,董卓在听到徐荣全军覆没,关中、凉州皆已沦陷后必然也会调谴大军还攻关中。”
  “董卓敢回援关中?”方悦不信道,“他就不怕洛阳失守?”
  贾诩道:“将军的想法过于简单了。各镇诸侯之间因利益而结盟,又因利益而刀兵相向,岂能简单地一概视之?如果主公攻陷凉州、关中的消息传遍天下,十七路关东诸侯很可能会按兵不动,坐视董卓回师关中,先和我军拼个两败俱伤,然后再坐收渔翁之利,发兵一举攻陷洛阳。”
  “呃~~”方悦愕然道,“原来如此。”
  “所以~~”贾诩目光一沉,凝声道,“当务之急不是攻略三辅之地,而是集中全力攻陷函谷关!只要高顺将军能够攻陷函谷,然后牢牢扼住这道雄关天险,就算董卓弃守洛阳,亲率十五万大军回师,也难以踏中关中半步。”
  方悦道:“若能偷袭函谷关得手,这可就是掐住董卓老贼的咽喉要害了。”
  “然后~~”贾诩大手一挥,凝声道,“等主公大军击退王渊之后,再回师关中慢慢攻略三辅,尽收其地。”
  “多谢军师指点。”方悦奋然击节道,“末将明白了。”
  ……
  十天之后,虎牢关。
  中军大帐。
  董卓据案而坐,郭汜、李催、杨奉、樊稠、李儒、李肃、吕布、张辽、宋宪、成廉、赵岑等人分列两侧,正在议事,大帐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诸将脸上皆有忧虑之色,连一贯以智计自负的李儒此刻也不免眉宇轻蹙、陷入沉思。
  虎牢关前惊天一战,鞠义八千先登营大败两万西凉铁骑,顿时天下闻名。受到先登营的激励,十八路关东军信心大增,前赴后继、向虎牢关发起了无休无止的进攻,尤其是谯郡太守曹操从后方运来的抛石机,更是让关上的守军吃足了苦头。
  董卓军的情势正变得越来越严峻。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惊天一战之后袁绍便雪藏了先登营,死活不肯再让鞠义出战,更不肯派先登营抢关夺城。如果袁绍不惜血本,肯派出先登营抢关夺城,也许虎牢关早就被十八路关东联军攻破了。
  郭汜挺身出列,抱拳凝声道:“主公,必须想办法破坏联军的抛石机,如果任凭其无休无止地攻击下去,虎牢关的关墙再结实只怕也会被砸垮的!而且,任由联军的抛石机对虎牢关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而我军却束手无策,这会严重削弱我军士气。”
  “要想破坏联军的抛石机只怕不太容易。”李催摇头道,“虎牢关前本来就山谷狭窄,不利于骑兵突击,联军只需派出少量精锐步兵,便能在抛石机阵前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我军要想突破这条防线谈何容易。”
  董卓不以为然道:“联军的抛石机不足虑,本太师已派人从长安急运十八具抛石机前来虎牢关,不日便可运抵,等这十八具抛石机一到,联军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不过,若想依靠这批抛石机便击退联军却也不太可能。”
  “想依靠抛石机击退联军当然不行,不过十八路关东联军集结的兵力多达三十余万,每日耗费的军粮必然数目庞大。”李儒说此一顿,眸子里悠然掠过一丝阴狠之色,凝声道,“如果我军细作能够探清联军屯粮之所,然后出奇兵烧毁其粮草,十八路关东联军无粮可食,必然不战而退。”
  “嗯。”董卓连连点头道,“文修之言甚合吾意,可多派细作潜入颖川一带,务必要在短时间内探查清楚十八路联军屯粮之所,然后~~”
  “报~~”董卓话音未落,帐外忽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人影一闪,有风尘仆仆的小校径直闯帐而入,单膝跪地急声道,“崔烈将军从函谷关发来急报!”
  “函谷关?”
  “函谷关!”
  小校话音方落,李儒顿时脸色大变,董卓更是惊得跳了起来,厉声道:“快讲!”
  小校喘息两声,应道:“崔烈将军急报,马跃部将高顺率领两万轻骑,十日间长驱直入千余里,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下。长安守将张绣疏忽大意,被高顺军偷袭得手,长安城~~已经失守了!”
  “啊!”
  “什么?”
  “长安失守了?”
  “这怎么可能!?”
  “长安城池坚固,轻骑兵都能打进城去,这个张绣是怎么守城的?”
  帐中诸将纷绝色变,情急之下鼓噪起来。
  “张绣误我!张绣误我~~”董卓大叫两声,愤然一拳狠狠砸在桌案上,竟然将结实的硬木桌案砸成两截,有尖锐的木刺戳破了董卓的手掌,鲜血顿时淋漓而下,董卓却浑然不觉,兀自大叫道,“若不是念及张济面子,本太师定要将其斩首示众!”
  与董卓的怒形于色不同,李儒却是满脸阴霾,向董卓道:“主公,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局,高顺既然已经偷袭长安得手,势必会影响到凉州战局。徐荣将军在闻知此讯后,势必会引军回师长安,如此一来,凉州十郡将再不复主公所有,而且~~”
  “啊!?”董卓闻言顿时脸色大变,这才惊觉长安失陷可能引发的危机,急问道:“而且如何?文修有话快讲。”
  李儒吸了口气,凝声道:“而且儒怀疑高顺军奇袭长安,很可能是出自马屠夫的筹谋,其目的无非是调动徐荣将军的大军,尔后寻机歼敌,至于长安的失守也许只是个意外。如果事情真如儒所料,则徐荣将军的大军前景堪忧。”
  李肃倒吸一口冷气,失声道:“徐荣将军仓惶撤军之下,极易为马屠夫所趁,如果徐荣将军的大军有个闪失,则凉州、关中局势堪忧,主公的后方根基堪忧哪!”
  “啊?”董卓先是脸色发白,片刻后却又恢复如常,不以为然道,“元茂(徐荣表字)追随本太师多年,可谓身经百战,上次马屠夫偷袭凉州,还不是被元茂打得灰头土脸、无功而返?这一次,马屠夫未必就能奈何得了元茂。”
  李儒默然,无意中一侧首,忽然发现前来报信的小校居然还跪在帐前未曾离去,而且神色间颇有些古怪,不由凝声问道:“为何还不离去?”
  小校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回军师,崔烈将军还有急事上报。”
  “还有急事?”李儒脸色又是一变,定声道,“快讲。”
  闻听小校所言,董卓及诸将亦纷纷转头,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了那小校身上,小校双手抱拳,一字一句地说道:“高顺大军在偷袭长安得手后,旋即往东疾进,五日间急进数百里,于五天前突然出现在函谷关外。”
  “啊!”董卓失声道,“函谷关也失守了?”
  如果函谷关也失守了,那事情可就真的麻烦了。
  小校道:“所幸张绣将军及时示警,提醒崔烈将军提防高顺军的攻城伎俩,终以火攻之术破去敌军攻城云梯,函谷关安然无恙。”
  “呼~~”董卓以手拭额,长出一口气,说道,“这么说张绣这小子却是立了一功,将功补过了?”
  李儒却看出小校言有未尽,问道:“还有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