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575

  宣旨太监高踞正堂,尖着嗓子念道:“大将军袁绍功勋卓著、望归海内,加封大司马,假节钺,爵进魏公,增邑两万户,长子袁谭为羽林中郎将,爵进富春亭侯,领扬州刺史;次子袁熙为虎贲中郎将,爵进余姚亭侯,领徐州刺史;少子袁尚为奋威中郎将,爵进余杭亭侯,领豫州刺史;高干为安南将军,爵进钱塘亭侯,领兖州刺史,钦此!”
  “臣袁绍领旨谢恩。”袁绍高举双手接过圣旨,跪地谢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绍身后,袁谭、袁熙、袁尚、高干以及一众河北文武官员纷纷跪倒,三呼万岁。
  “魏公请起。”宣旨太监上前搀起袁绍,谗笑道,“咱家在这里恭喜魏公满门加官进爵了。”
  “哈哈哈。”袁绍仰天长笑三声,大手一挥朗声道,“来人,带公公下去好生招待,不得有误。”
  “遵命。”早有家将上前向宣旨太监道,“公公请。”
  宣旨太监满心欢喜地下去了。
  待宣旨太监去远,袁绍又将圣旨往堂上恭恭敬敬地供好,这才转过身来不无得意地说道:“孤虽败于官渡却终得入主中原,西凉铁纵然骑席卷中原可到头来却还是要把中原拱手相让,痛快!哈哈,太痛快了!”
  谋士审配不无忧虑地说道:“主公,这只怕是贾诩的诡计。”
  “诡计?”袁绍不以为然道,“能有什么诡计?”
  审配虽然本能地认为马屠夫没安好心,可真要让他说出马屠夫存了什么居心却又说不上来了,审配和逢纪一样,两人虽然对袁绍忠心耿耿,可论能力却终究比田丰、许攸差了一大截,现在田丰被杀,许攸叛投曹操亦殃于乱军之中,河北人才凋零,袁绍帐下从此再无出色之谋士。
  见审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袁绍不由闷哼一声道:“正南需谨记,且不可信口雌黄。”
  审配差愧满脸,默然无语。
  袁绍又向袁谭、袁熙、袁尚、高干三人道:“显思、显奕、显甫、元才,如今你们三个也是朝廷正经敕封的封疆大吏了,是时候自立门户了。显甫(袁尚)、元才(高干),孤给你们每人三万兵马,择日南下入主兖、豫两州,显思的扬州、显奕的徐州还在孙坚、曹豹的控制之下,要想让这两州成为我们袁家的地盘只怕还要等些时候。等孙坚、曹豹打得两败俱伤,孤再亲率河北大军南下,扫平徐州、江东,如此当可与马屠夫平分天下。”
  ……
第327章
伐西川屠夫用计,攻江都孙坚丧命
  洛阳,太常府。
  司马懿蹑手蹑脚地进了暧阁,向司马防、司马朗父子恭声作揖道:“孩儿见过父亲大人,见过兄长。”
  “仲达你来了?”正伏案察看文书的司马防闻声抬头,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色,问道,“为父听说今日丞相召见你时,你喝了西域长史班善进献给丞相的葡萄美酒?”
  司马懿道:“确有此事。”
  司马防道:“仲达,你忘了为父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为人要谦逊,行事要低调,且忌锋芒毕露、招人妒嫉啊。”
  司马懿道:“父亲教诲,孩儿时刻铭记于心。”
  司马防道:“那你为何还擅自喝了丞相的美酒?”
  司马懿道:“孩儿一时糊涂。”
  司马防道:“行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以后行事要低调。”
  “孩儿记下了。”
  “去吧。”
  “孩儿告退。”
  司马懿向司马防恭恭敬敬一揖,转身退出暖阁。
  待司马懿的身影消失在暧阁外,一直未曾做声的司马朗却忽然说道:“父亲,今日相府之事,对仲达来说也许并非什么坏事。”
  “哦?”司马防道,“伯达此言何解?”
  司马朗道:“二弟平时为人极为低调,纵然心中怒极亦能和颜悦色,此番丞相召见,正是格外需要谨小慎微之时,奈何二弟却反而显得锋芒毕露,这不是很反常吗?”
  司马防道:“伯达也看出今日相府之事仲达乃是有意为之?”
  司马朗道:“二弟鹰视狼顾,相貌与常人迥异,而且身怀经天纬地之才,但凡略通相术之士,就能看出二弟不像是久居人下之象!如此,则难免不遭丞相所猜忌,二弟今日之举怕是为了宽解丞相猜忌之心吧。”
  “事情坏就坏在这里!”司马防道:“丞相是什么人?军师贾诩又是什么人,岂能看不穿仲达这点小把戏?仲达这么做只怕是适得其反,反而加重丞相的猜忌之心哪。”
  “这个……”司马朗道,“二弟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终究还年轻,还缺些历练。”
  “唉。”司马防叹息道,“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仲达才思敏捷、学问过人,既是家门之幸,也是家门之不幸,如果不懂得韬光养晦,只怕会给司马一族带来灭门之祸啊,现在想想,也是为父过于草率了,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举荐他入朝为郎官啊。”
  ……
  洛阳,相府。
  马跃问贾诩、法正道:“这次孟起出征西域,孝直就不去了,孤有意让司马懿随军参谋,两位以为如何?”
  法正道:“主公明鉴,司马懿足可胜任。”
  “司马懿看似锋芒毕露又持才傲物,其实这么做明显是在演戏,不过司马懿也太小觑主公了,以主公的容人之量又岂会猜忌他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不过……”贾诩说此一顿,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对于司马懿这样的聪明人,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念头该有,什么念头不该有!”
  “此事就由文和去办吧。”马跃点点头,脸上露出沉思之色,指着桌上的地图对贾诩、法正说道,“现在言归正传,此次伐蜀孤是势在必得,然而蜀道难行,从汉中至西川,路多雄关天险,一味强攻只怕旷日持久、消耗太大,而且未必就能成功,不知文和、孝直可有良策?”
  贾诩道:“西川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只宜智计且不可强攻。”
  虽然贾诩、法正坚决反对马跃伐蜀,但既然马跃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他们所应该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阻止马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马跃的决定变成现实,这就是身为正、副军师所应担负的职责。
  法正道:“在下数年前游历天下,曾经两次到过西川,对蜀地的地形也算是略有了解。据在下所知,从汉中前往成都其实有两条路可走,除了葭萌关、剑阁这条大路之外,从阴平小道继续往南也可以直达成都。”
  “哦?从阴平小道继续往南?”马跃的手移到地图上,蹙眉道,“可地图标示这里是一片崇山峻岭,并无道路可行啊。”
  法正道:“这只是一条小路,只有樵夫猎户才会走,不过在下确信这条路一定存在。”
  “不管这条小路是否存在,都值得一试!”马跃道,“可以想象一下,当所有蜀中大军全部集结在葭萌关、剑阁、梓潼一带时,成都的防御势必会变得空虚,这时候如果有一支西凉精兵突然出现在成都城下,那对川中的士族该是怎样的震撼?刘璋素来胆小懦弱,措手不及之下很可能会选择投降以保全自己。”
  贾诩道:“刘璋是汉室宗亲,如果真的献城投降,主公还真不好慢待于他。”
  法正道:“既然是这样,那汉中的文章就必须做足,在下以为至少要调集二十万大军,于葭萌关外结下联营,唯其如此,才能够把西川大军吸引到梓潼、剑客、葭萌关一线设防,成都的防御才会变得空虚。”
  “二十万大军?”马跃沉吟片刻,嘴角忽然绽起一丝阴险的笑意,狞声道,“二十万大军并非什么难事!”
  ……
  襄阳,州牧府大厅。
  当着蔡瑁、蔡中、蔡和、王威、王粲、黄祖、黄承彦、韩玄等荆襄文武的面,刘表道:“今屠夫势大,荆州独力难支,孤决意请曹操大人引本部精兵镇守新野,以为唇齿相依之势,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蔡瑁等人纷纷应道:“主公英明。”
  刘表道:“既如此,此事就这么说定了,韩玄何在?”
  韩玄出列道:“主公有何吩咐?”
  刘表朗声道:“即日动身前往古城,将孤的意思转达给曹操大人。”
  韩玄道:“敢不从命。”
  ……
  古城。
  刘晔兴匆匆地进了破败的县衙大堂,大声道:“主公!”
  “子扬!?”
  曹操满脸喜色地从后堂迎了出来,身后跟着程昱、张辽等心腹文武,刘晔急拱手道:“主公,事谐矣!”
  “哦?”曹操一眼就眼见了刘晔身后的韩玄,问道,“子扬,这一位是……”
  刘晔忙道:“这位乃是荆州别驾韩玄大人。”
  “原来是韩玄大人。”曹操双手抱拳,两眼眯成细缝连声道,“久仰久仰。”
  韩玄慌忙回礼道:“岂敢岂敢。”
  曹操笑罢肃手道:“韩大人里面请。”
  韩玄道:“丞相先请。”
  大堂,众人叙礼毕,韩玄才正了正衣冠,朗声道:“奉我家主公、刘荆州之命,恭请丞相率本部精兵移驻新野县,以为唇齿相依之势共抗凉军,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曹操抚掌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
  广陵郡治,江都城。
  吴军围城已经三月有余,广陵太守陈登凭借江都城坚固的城墙严防死守,连连挫败吴军的进攻,吴军始终无法破城。
  城外,吴军大寨。
  张昭忧心冲冲地向孙坚说道:“主公,江都城内粮草充足,足以支撑两年有余,而我军的军粮却只够维持半个月了,如果半个月之内再攻不下江都城,那就只能先退兵回庐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