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575

  放水淹没淮南,至少可以确保凉军在十年之内无力讨伐江东。
  可如果不发这场洪水的话,也许过不了三年,马屠夫就能凭借庐江、淮南两郡的人力(江淮有的是熟悉水性的青壮),以及治下十二州雄厚的物力、财力打造出一支庞大的水军。
  以周瑜对马屠夫的了解,他深信这支水军的庞大将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就算这支西凉水军不如东吴水军精锐,不如东吴水军能征善战,可是蚁多咬死象啊!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支庞大的西凉水军无法打败东吴水军,护送几十万西凉铁甲渡过长江却是绰绰有余了,一旦几十万西凉铁甲渡过了长江,吴军又该拿什么来抵挡?
  “报……”
  周瑜正想望着滔滔浊水想得出神时,忽有部将从楼梯匆匆奔上甲板,跪地向孙权高喊道:“主公,吕蒙将军急报!”
  周瑜心头一跳,扶住女墙的右手忽然握紧。
  孙权忍不住侧头掠了周瑜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喝道:“讲!”
  部将喘息道:“城北凉军早有防备,二十万骑步大军皆已事先转移至高处,几乎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部将话音方落,甲板上的文官武将纷纷色变,孙权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堪。
  正在此时,又有部将匆匆奔上甲板,跪地急声道:“主公,周泰将军急报!”
  孙权一掌拍在女墙上,愤然道:“讲!”
  部将惶然道:“周泰将军中了凉军奸计,追赶锦帆贼至一处峡谷时遭遇伏击,三十余艘艨冲,四十余艘斗舰被烧毁,另有百余艘走舸被锦帆贼趁乱夺走,水军将士伤亡三千余人,其中阵亡八百余人,丁封阵亡,周泰将军亦被甘宁打伤。”
  “啊?”
  “什么?”
  “怎么会这样?”
  甲板上的文官武将一片哗然,显然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原以为洪水过后,东吴水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九死一生的西凉残兵斩尽杀绝,却万万没有想到被凉军杀了个措手不及,这可真是羊肉没吃成,反而惹了一身臊气。
  周瑜的脸色顷刻间变得越发难堪,一股令人窒息的烦恶忽然从胸际涌起,周瑜猛地张嘴,噗地喷出一道血箭,旋即两眼一黑往后便倒,孙权近在咫尺,却眼睁睁地看着周瑜摔倒在地,也没有伸手去扶一下!只有望向周瑜的眼神,却显出格外的冷漠。
  “大都督?”
  “大都督!”
  太史慈、祖郎、贺齐、全琮等东吴悍将急忙围了过来将周瑜救起,孙权这才厉声大喝道:“孙匡,孙瑜,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大都督扶回孤的舱室,孙皎,快去把随军郎中找来,告诉郎中,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材,快去!”
  是夜。
  周瑜从昏迷中幽幽醒转,只见孙权、徐庶正满脸焦急地守在榻前,见周瑜醒转,孙权不由面露喜色,关切地问道:“公谨,感觉好些了吗?”
  “不碍事,只不过是旧伤,倒让主公担心了。”
  周瑜说罢,正欲撑手坐起见礼时,却被孙权轻轻摁回榻上,劝道:“公谨千万不要乱动,还是好好躺在榻上说话吧。”
  周瑜脸上浮起一丝苦笑,也不再勉强,顺势躺回了榻上。
  “唉。”孙权忽然叹息了一声,说道,“公谨,凉军早有准备,泛滥的洪水也会在两天之内褪去,我军根本就无机可趁,现在吕蒙、周泰的水军都已经回来了,全军正在撤往江东的水路上,孤万万没有想到,淮南之战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
  说此一顿,孙权忽然低头望着周瑜,问道:“公谨,淮南之战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
  周瑜侧首他顾,黯然道:“瑜无能,让主公您失望了。”
  “不,孤知道公谨你已经尽力了。”孙权眸子里忽然浮起一抹淡淡的阴霾,沉声说道,“此战之败实是因为我军实力不济所致,不过欲话说得好,胜负乃是兵家常事,我军输了淮南之战,未必就会一直输下去,公谨千万不要过于自责。”
  周瑜道:“多谢主公宽宏大量。”
  “好好养伤吧。”孙权冲周瑜微微一笑,朗声道,“到了江东,孤要仰仗公谨的地方还多呢,吴军可不能没有他们的三军大都督啊,呵呵,那孤就不打扰公谨休息了。”
  说罢,孙权转身扬长而去。
  ……
第347章
诸葛亮造冲车
  徐庶蹑手蹑脚地走进舱门,向孙权抱拳作揖道:“庶参见主公。”
  孙权闻声转过头来,目光幽幽地望着徐庶,半天不语。
  徐庶忽然间感到了一丝陌生,年仅弱冠的孙权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以徐庶的睿智和眼光,竟然再无法洞悉孙权心中所思所想,现在的孙权就像个上位多年的诸侯,一举一动都透着高深莫测,透着令人心悸的阴蛰。
  在孙权压迫性的眼神注视下,徐庶本能地移开了视线。
  孙权嘴角悄然绽起一丝清冷,问徐庶道:“元直,淮南之战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
  徐庶低头答道:“主公,大都督他是怎么说的?”
  孙权冷然道:“孤现在问的是你!”
  徐庶犹豫片刻后,咬牙道:“主公,淮南之战其实并未结束。”
  “呼……”孙权长长地舒了口气,眸子里终于掠过一丝欣慰,点头道,“元直,孤就知道你会说实话,你和大都督不可能想不到凉军会识破我军的水淹之计,我军不惜赔上淮南膏腴之地,不惜牺牲淮南四百余万百姓,孤更是不惜背负千秋骂名,我们东吴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又岂能没有任何收获?”
  “孤相信,淮南之战绝不会就此结束,绝不会的!”孙权说此一顿,语气陡转低沉,接着说道,“大都督不愿此战继续下去,孤相信肯定有他的理由,可孤更清楚,元直你……是始终站在孤这一边的!元直,你果然没有让孤失望。”
  徐庶大汗淋漓,伏地惶然道:“主公明鉴。”
  “好了,起来吧。”孙权并不上前搀扶徐庶,只是淡然说道,“现在跟孤说说,这淮南之战究竟该如何继续下去?”
  徐庶在心底长叹一声,起身向孙权说道:“主公,在下和大都督的确已经料到水淹之计难以奏效,也想到了后续的行动计划,不过……此计过于伤天害理,可谓是惨无人道,大都督不愿意让这场战场继续下去,其实也不无道理……”
  “够了。”孙权冷然道,“孤只想知道,这一仗该如何继续?”
  徐庶脸上浮起一丝无奈,答道:“以水军对淮南展开无休无止的袭扰,阻挠西凉大军的赈灾计划,迫使淮南的数百万灾民在饥饿中大批死去,数百万尸体曝尸荒野,在盛夏炎热毒辣的阳光下,足以诱发一场史无前例大瘟疫,而且这场瘟疫将会随着灾民往北的迁徙漫延至中原、徐州、司州、河北,甚至是关中、凉州等地,我军可不费一兵一卒令马屠夫治下十室九空,元气大伤!”
  “竟然是这样?”孙权目露震惊之色,凝声道,“明白了,原来就是瘟疫!这不正是当年函谷关之战,马屠夫赖以击败关东联军的毒计吗?当年若不是贾毒计祭出了这瘟疫毒计,只怕马屠夫的势力早就该被三十六路关东联军连根拔起了,马屠夫焉能有今日之势?”
  徐庶道:“主公,此计大伤天和,委实不妥啊!”
  “孤心中有数。”孙权不置可否地向徐庶道,“元直,你先退下吧。”
  徐庶还欲再劝,可看到孙权阴沉的脸色,吐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回了肚子里,然后向孙权默默拱了拱手,转身退了出去,待徐庶的身影远去,孙权才长叹一声,转头望着窗外的黯淡夜空,喃喃低语道:“周瑜啊周瑜,孤如此信任你,你实在不该对孤有所保留的呀,真的不应该呀……”
  ……
  永安城东十里,曹操军中。
  魏延策马来到曹操跟前,垂头丧气地说道:“主公,永安的防卫很严密,末将根本就无法混进去。”
  “哦?”曹操回头看了诸葛亮一眼,蹙眉沉声道,“没想到这个张绣竟然如此谨慎,有鱼腹浦这道天险在前面挡着,永安城的防卫竟然还是这般严密?唉,马屠夫麾下各郡太守要个个都像张绣、张任,那孤也再不必与他争这天下了。”
  诸葛亮忙道:“主公不必气馁,亮有一计可下永安。”
  曹操道:“计将安出?”
  诸葛亮道:“主公还记得向导说的话吗?”
  曹操道:“什么话?”
  诸葛亮道:“永安城城墙虽高却不厚,而且是土夯城墙,内外两侧并无砖石加固,更为有利的是,城外并无护城河环绕,我军可轻易杀到城墙之下,亮有冲车之计可将永安城墙撞塌。”
  曹操急问道:“何为冲车?”
  诸葛亮道:“所谓冲车,其实就是由木板钉制而成的简易板车,以厚木板护住顶部及侧壁,外层裹以牛皮,其强度足以抵抗普通滚木擂石的撞击,又可防火烧,正前壁固定尖锐撞槌,两侧开孔,在撞槌撞击城墙的同时孔中喷水濡湿城墙,可以加速城墙的垮塌。”
  曹操道:“如此冲车必然笨重至极,如何驱动?”
  诸葛亮道:“可在冲车底部安装轮子,士兵藏于车内推动前行。”
  曹操眼前一亮,欣然道:“这倒是个好办法,要说轮子,木牛流马上有的是轮子,善,孔明可速去打造这样的冲车两百部,然后昼夜不停撞击永安城墙!”
  诸葛亮欣然抱拳道:“亮领命。”
  ……
  三天之后,永安城头。
  当数十辆笨重的“怪车”在刺耳的咕噜声中向城墙迅速逼近时,张绣彻底傻了眼。
  张绣一边严令士兵不可轻举妄动,一边问张松道:“张大人,这是什么鬼东西?”
  张松摇头晃脑沉吟了好半天,最后憋出一句:“本官也从未见过。”
  “轰!”
  张松话音方落,这批“怪车”已经重重地撞上了城墙,几十辆冲车先后撞在城墙上,这声势够骇人的,几乎连整堵城墙都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张松猝不及防险些一跤摔倒在地,所幸张绣眼疾手快,一把将之扶住,张松稳住身形,忙伸手扶正头上的峨冠,然后向张绣报以尴尬的一笑。
  “多谢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