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230

  放在往常,薛景仙早就冷眼旁观了。封常清至今还没明确表明对太子殿下的支持,边令诚背后又站着一群自己无论如何都惹不起的帝王亲信。然而,大半个多月来,王洵对他处处照顾,却从没要求过任何回报。纵使心机再深,他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因此不待王洵回应,又抢先一步说道:“王将军数日前,曾经亲手阵斩敌军悍将一名。首级已经用石灰封了,快马送到了京师当中。估计陛下看到后,也会非常欣慰。知道他慧眼识珠,又为大唐找到了一个难得的少年才俊。”
  “啊哦!”边令诚愣了愣,没想到薛景仙居然会主动为王洵出头。这可跟高力士私下派人送给他的情报中,对此子为人的描述不相符。但受了高力士的委托,他也不敢因为有薛景仙插手,就轻易放弃。笑了笑,继续说道:“既然钦差大人给王将军作证。边某就姑且信之。刚才王将军说什么来着?对了,派一小股兵马探敌军虚实。既然连封节度都认为是个妙计,边某也不再拦着你立功报国。这样吧,就由你领麾下士卒出战。直抵迦布罗城下,扬我大唐天威。若是城中敌军不敢迎击,则使者的身份必然为真。如果他们立刻杀了出来,则本监军便不再阻拦封节度领大军去接应你。你看,这个办法如何?封帅,钦差大人,本监军这样安排,没有越权吧!”
  “这……,末将虽然已经升为中郎将,麾下弟兄却还没来得及补齐。目前只有两百多人手!其中近半还是新兵!”王洵皱了下眉头,如实回复。
  “两百多人去探敌军虚实,已经足够了吧。太多了,万一被敌军追杀出来,恐怕反而不容易脱身。封节度,李将军,你们两个以为呢?要么,再给王将军补一点兵马,凑足一千之众如何?”
  封常清和李嗣业以目互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之色。以边令诚监军的身份,硬是拉下脸皮来,找一个新晋武将的麻烦,在座诸将,无论官职高低,谁也干涉不得。
  然而这种荒唐的安排,无异于让王洵去送死。即便将王洵的部属补齐了,兵将之间事先没有任何熟悉,也发挥不出正常战斗力。况且边令诚这老太监说得轻巧,真的到王洵被敌军围攻时,肯定会想方设法阻止大军西进接应。到那时,王洵即便是生了三头六臂,恐怕也要被剁成肉酱了。
  正当二人一筹莫展之际,已经抱定了要回护王洵到底的薛景仙突然又拱了拱手,笑着说道,“边监军此计看起来倒是不错。薛某不才,也想立些军功以回报陛下。干脆,就陪着王将军一起去如何?若是侥幸在迦不罗城下斩得一两名敌将,定然不忘边监军的提携之恩。”
  “你跟着瞎掺和什么啊!”闻听此言,边令诚心里暗骂。高力士给他的密信中,已经把薛景仙的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了。此子虽然是杨国忠所提拔,但背地里却又悄悄地抱上了太子殿下的粗腿,为人着实机灵得很。如果不小心因为边某人的“谋划”,葬送了此子的性命。朝廷那边如何过关不算,太子殿下日后追究起来,恐怕边某人生了十颗脑袋也不够砍。
  想到这儿,老太监赶紧笑着摆手,“钦差大人乃一介文职,哪有亲自提剑上阵的道理。算了,算了,就当咱家什么话都没说过便是!”
  见老太监自己先缩了回去,封常清立刻向薛景仙送过去了感激的一瞥。这个人情欠大了,可毕竟为安西军保住了一颗非常有希望的种子。大不了日后薛某人求上门来,安西军上下抱成团将人情还他就是。
  想到这儿,他微微而笑,“钦差大人有如此气魄,老夫佩服。然而兵凶战危,能不冒险,还是不冒险的好。王将军,从今天起,你就负责带领你部兵马,护卫钦差大人。若是他少了一根汗毛,你自己提头来见!”
  “诺!”王洵感激地看了薛景仙一眼,躬身领命。
  “老子又赌赢了一回!”薛景仙心中好生得意,冲着王洵轻轻点头。从一开始,他就料定了边令诚没胆子让自己这个钦差大人去送死,所以既然已经得罪了对方一次,索性得罪到底。反正只要救下了王洵,不愁赢不得安西军将士的好感。
  果然,很快就有不少目光看过来,其中充满了钦佩之意。态度与先前那种疏远的尊敬,不可同日而语。薛景仙被大伙看得心里直发虚,却死命地将腰杆挺了个笔直。直得他自己觉得辛苦万分,却始终骄傲地挺者,一丝也不肯再弯下。
  
  第四章
社鼠
(五
上)
  
  有了薛景仙这个突然出现的变数,边令诚自然无法再安排王洵去送死。但他也不愿就此让封常清遂了意,便继续咬住‘大食人已经遣使请降’这一条不放。如此,争论的重点便又兜转回来,落在了使者身份真伪上面。
  封常清、周啸风等人当然坚持不认为使者的身份为真,却苦于拿不出任何有利证据。边令诚那边虽然有一干党羽为虎作伥,但都是些个主管辎重、粮草和民役的将领,分量难免有所不足。争论进行到了最后,王洵冒冒失失提出的建议,反而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对策。于是,双方便各退一步,同意安西军主力暂且不继续向西,由斥候统领段秀实将军带其麾下弟兄先去摸清楚敌人的虚实,然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这个结果当然让很多人大失所望。特别是对于宇文至、宋武等立功心切的年青将领,一时间对边令诚简直恨之入骨。散了军议,立刻聚集到王洵的寝帐,一边吃酒解闷儿,一边大骂奸佞弄权误国。
  “当初就不该准许那厮跟过来。若是封帅不派兵接应,即便借他姓边的老贼二十个胆子,他也没勇气过达坦驹岭!”(注1)
  “早知道老贼如此误事,就该让他掉到婆勒川淹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发泄心中的怨气,丝毫不在乎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此刻就坐在旁边。
  发觉几个年青将领不再把自己当成外人,薛景仙非常高兴。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待大伙发泄得差不多了,便笑着提醒道:“封帅心里,想必对是否继续西进也有所犹豫吧!否则,他又何必把与边监军的争论摆到明处来?直接将队伍拉出去便是了,理睬姓边的说些什么作甚!”
  话音未落,四周立刻响起了一片反对之声。特别是几个对封常清崇拜备至的年青将领,几乎立刻把火头指向了薛景仙。“你胡说。封帅怎么会犹豫?!咱们安西军上下卧薪尝胆两年多,为的就是复仇的这一天!”
  “封帅为人向来光明磊落,怎么会借老贼的台阶下?!”
  “你这家伙,到底是想帮哪一方?!”
  倒是王洵更沉得住气,犹豫了一下,忽然笑着说道:“大伙先别忙着质问薛老哥,他说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嗯?”众人迅速将愤怒的眼神从薛景仙脸上收回,再度刺向王洵,“你说什么呢?莫非你忘了封帅对你的知遇之恩不成?”
  “诸位兄弟勿恼!”轻轻摇了摇头,王洵笑着解释,“如果没发觉边老贼存心使绊子,封帅自然会继续带领大伙向西挺进。然而刚才中军帐里的情况你们几个也看到了。掌管米粮辎重、铠甲器械的毕思琛、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分明是跟边老贼一个鼻孔出气。此番西征,沿途不是大河深谷,就是山口绝壁,万一边老贼命令其党羽暗中在补给上做些手脚,恐怕眼前的形势再好,我军也难平安班师了!”
  “老贼敢尔!”
  “这该死的老贼!”众人破口大骂。恨不得抄家伙冲出去,将边令诚碎尸万段。
  骂了片刻,宇文至低下头来,喟然叹道:“明允说得在理!毕思琛他们几个本来就仗着资格老,对封帅多有不服。若是真的暗中下黑手,封帅的确防不胜防。还不如顺水推舟把队伍停下,待一切潜在危险都解除了,才好继续与大食人血战!”
  “这样,弟兄们即便心有不满。士气所受打击也不会过于严重!”众人七嘴八舌,好生叹惋。
  “只是这样一拖拉,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战机稍纵即逝。好不容易将大食东征军打残了。如果让他缓过元气来,下次再击败它,恐怕就没今天这般容易!”
  “那倒未必!”见大伙情绪低落,王洵又笑着给众人鼓气儿,“其实今年即便继续向西,顶多也是打到迦不罗城为止。再远,甭说粮草辎重,就是天气情况也不准许了。而让封帅腾出手来先解决掉后顾之忧的话,明年开了春,咱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西进。届时大食东征军的实力虽然也有所恢复,可周边的小国当中,也早把他们这次惨败的消息传开了。不会再真心实意地为它提供支持。两相比较,大食人未必能占到太多便宜去!”
  这番话他只是信口说来,并没有觉得有何高深。但落在听者耳朵里,却立刻有拨云见日之感。刹那间,有数道目光投射过来,里边充满了佩服之意。王洵被大伙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几声,笑着解释道:“我只是瞎猜。瞎猜的。算不得准。但军中总有一伙家伙拖后腿,的确是个麻烦。还不如先除掉他们,然后轻装上阵!”
  提到此节,有人立刻低声感慨,“如何除掉,他们几个可是当年追随夫蒙灵詧节度的元老。连一向杀伐果断的高节度,都未能奈他们如何?!封帅又凡事都讲究个规矩,断然做不出那栽赃陷害的勾当来,唉!”
  “礼送他们到别处养老不就得了么?难道有高升机会,他们还会拒绝么?”王洵想了想,继续回答。
  这倒的确是安西军解决自身隐患的一个可行办法。边令诚之所以能处处给封常清擎肘,依靠的就是军中一批有资格却没本事的老人。而封常清由于出身寒微,所以一时半会儿也难将这批蛀虫剔除掉。但送他们高升就不会麻烦了。首先,这的确在封常清的职责范围内,并且不算戕害同僚。其次,那几个元老功利心都奇重,有了升迁机会,绝对会牢牢把握。任边令诚如何挽留,都不可能再挽留得住。
  “明允兄这都是哪学来的。怎么让我都快不认识你了!”宇文至与王洵关系最近,对他身上的变化感觉也最深,看了他一眼,疑惑地问道。
  “对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原来还不信这句话。现在可真有点信了!”宋武在白马堡大营时,跟王洵也有过数面之缘,存着拉近关系的心思,笑着打趣。
  “是么?”王洵茫然地摸了下自己的脑袋。变化真有这么大么?自己怎么没感觉到?但自己想想,换做一年前自己,肚子里还真的没这么多弯弯绕。否则,还不至于混得在白马堡呆不下去,稀里糊涂躲到安西来了!
  正在心里感慨间,却又被薛景仙推了一把,笑着数落,“你倒是聪明。但我怎么没见你把这股聪明劲儿用在自己身上!看今天边令诚那模样,几乎恨不得立刻让你死掉!你到底怎么得罪他了,居然让他如此恨你?”
  “我哪知道啊!”一提这话头,王洵就立刻满脑门子雾水。“那老贼天天忙着在疏勒河边跑马圈地。甭看我来安西这么长时间了,却连照面都没跟他打过。即便想得罪他,也得有机会才成啊?!”
  “依薛某之见,你还是多加小心!”薛景仙收起笑容,正色提醒。“这种肢体不全的家伙,心肠最为歹毒。既然主动找上了你,便轻易不会善罢甘休!”
  “多谢薛老哥提醒!”王洵知道薛景仙是真心为自己好,赶紧拱手致谢,“可小弟真的想不出何时得罪过他。他是监军,我不过是个无根无基的中郎将。又怎么可能防得住他背后下黑手?!”
  “总之,多小心些没坏处!”薛景仙毫不客气地接受了王洵的感谢,然后皱着眉头继续追问,“你再好好想想,有没有得罪过他身边的人?或者跟他关系比较近的人?总是找出怨恨的源头来,才好见招拆招!”
  “没有!”王洵犹豫着摇头。真的是好生沮丧。在京师时,他也遇到过麻烦。可每次都能找出,到底是招惹了哪路神仙。可这一回,却半点儿头绪都寻不到。老天爷仿佛就是看他不顺眼了,所以要故意设下一道又一道关卡。
  “当年在白马堡中,倒是有个姓边的家伙违背军令,被封节度给斩了。但如果边令诚因此想报复明允,应该在他刚到达安西时就动手了,不会忍到今天!”宇文至在一旁看着着急,主动替王洵找由头。
  “不会!边令诚要报复,也不会报复明允兄一个人!”宋武笑着接口。“我当时也在场,姓边的那是自寻死路。周将军、赵将军……”他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他们几个当时也都在。边令诚这两年来,也从没主动找过他们的麻烦!”
  “哦,这倒是真有些麻烦了!”薛景仙沉声低吟。按照众人的说法,边令诚应该跟王洵没有任何私怨才对。可他为什么非要除掉王洵不可呢?眼下自己还在,暂时还能扯太子的大旗,罩住王洵。可等自己离开后,王洵又该如何应对?
  想了半天,他也没想出个头绪来。然而薛景仙的秉性便有些执拗,既然已经插手了,就不会半途而废,皱了下眉头,继续追问道:“其他人呢。我就奇怪了,你好好的飞龙禁卫军官不当,为什么回来安西受苦。以你的家世,即便不来这里,光在禁军中熬资格,也能熬出头来吧?”
  “这个……”王洵有些犹豫。此刻屋子里的弟兄们交情虽然深,可毕竟彼此身后的背景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宋武,其兄乃杨国忠的死党,有些话根本不能当着他的面说。况且杨玉环和寿王殿下偷情的事情,无论谁知道了,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他跟封常清都没说实话,跟薛景仙更不会说。无他,自己一个人认倒霉了,没必要再拖不想干者下水。
  “明允兄和子达曾经得罪过丞相大人!”宋武倒是磊落汉子,见王洵脸上带出了犹豫之色,干脆自己把话挑明。“但丞相大人早就没打算追究此事了。况且听家兄说,丞相和小内朝那几位,也不大对路!不可能指使边令诚来陷害他!”
  他本意是为了弥合跟王洵等人之间的关系。不料‘小内朝’三个字,却令薛景仙眼前登时一亮。“呵呵,既然明允一时想不出来,就算了吧!咱们还是先核计核计如何躲边令诚这厮远些。否则,明允天天在此贼面前走动,难免就会又被人家盯上!”
  “干脆你请明允兄护送你回京师算了!”宋武没猜到薛景仙是故意把话题往别处引,顺口接了一句。
  “不成!”没等薛景仙开口,王洵已经大声否决。歉意地看了对方一眼,他又赶紧笑着补充,“我当初来安西时,曾经立下誓言。不功成名就,决不东返!边令诚盯上我又怎样,我找个机会躲开他就是了。安西这么大,总不至于我走到哪,他跟到哪里去!”
  注1:达坦驹岭,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兴都库什山米尔峰东,海拔4000余米。此地和后文中的婆勒川,都为小勃律境内险要。
  
  第四章
社鼠
(五
下)
  
  薛景仙是何等老辣人物,微微一琢磨,便猜到导致王洵在飞龙禁卫中无法容身的真实原因,肯定不是什么曾经得罪过杨国忠。否则,此人也不会连长安都不敢回。然而,既然对方不愿意据实相告,他也不想强人所难,点了点头,低声道:“这也倒是个不错主意。但并非长久之计。”
  “真要逼到王某无处容身的话,那也只好奋力一搏了!”王洵摇了摇头,说话的语气有些悻然。想当年在长安城中招摇过市时,那些被自己欺负了的贩夫走卒是什么感觉,他向来是不屑一顾。反正对方与自己地位相差悬殊,即便有所不满,也没有力气报复。而现在,他却终于明白了这种被人如同蝼蚁般踩在脚下的滋味,真的是刻骨铭心,倘若不是念在云姨、白荇芷和紫萝三人无依无靠的分上,他几乎恨不得一头把天撞出个窟窿来,与所有陷害自己的家伙玉石俱焚。
  “又何必等到那个时候”宇文至不满王洵如此委曲求全,撇着嘴低声冷笑。“要我说,干脆捡最省事的办法来,姓边的最为贪财,肯定舍不得他家中那一亩三分地。马上秋收在即,如果他回疏勒的路上不幸遇到个什么马惊之类的……”
  “休要胡说!”王洵低声怒喝。“咱们已经不是可以说了话不顾后果的时候了。你哥哥可就在长安城中!”
  “如果到我自己都快死的时候,哪有心思再顾旁人。”宇文至丝毫不在意自己旁边就坐着个钦差,继续咬着牙发狠。
  “对啊!拼掉算了。大不了咱们也当沙盗去!”方子陵对王洵的处境感同身受,也走上前,低声附和。
  “真的拼了。封节度未必能狠下心来追杀咱们!”朱五一也唯恐天下不乱,哑着嗓子跟着瞎嚷嚷。
  只有宋武对王洵所经历的坎坷一无所知,心情还能继续保持平静。见众人越说越离谱,赶紧笑了笑,大声提议道:“还是别扯这些没边的了。不是还没被逼到那个分上么?薛老哥阅历比咱们多,听听他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闻听此言,众人立刻意识到当着钦差面前不该如此放肆。讪讪地收住了话头,把目光一道投向薛景仙这边来。
  在座众人,论舞刀弄枪的本事,薛景仙无疑排在最末一位。然而若论揣摩人心和耍弄权谋,谁也不能出乎其右。并且此子做事向来狠辣,不光对别人,对自己也是一样。因此略做迟疑,便低声回应道:“要是躲灾么?我倒想起一个好去处。不但能让边令诚无法继续找明允的麻烦,还不耽误他谋取功名!”
  众人闻听还有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儿,心头的痒痒肉立刻被勾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催促道:“快说,快说!”
  “您老兄别卖关子了。真是急死我们!”
  “你等还记得那个叫苏适的家伙么?就是被明允俘虏的那个什么木鹿城总管之子?”薛景仙做了个少安毋躁的手势,笑着反问。
  “就是那个鲍尔勃吧。提那厮作甚?”众人眉头轻皱,没有一个人能猜出薛景仙的具体意图。
  木鹿城总督之子的鲍尔勃,是当日王洵在追杀大食溃兵时遇到的俘虏。当时因为察觉到此人的家族可能有在大食和大唐双方之间骑墙之意,王洵便顺手收留了他。并且在过后郑重推荐给了封常清。然而封常清汲取了当年怛罗斯之战的教训,不再敢信任西域众部族的诺言,故而随便问了问,便又将此人丢了回来,留给王洵做日后向其家族索取赎金之用,其他事情一概不提。
  此刻薛景仙全心全意想要回报王洵对自己的照顾,便又想起了这个可堪一用的俘虏。笑了笑,继续补充道:“封帅手握虎狼之师,堂堂正正列阵而战,就可以将大食兵马打得望风而溃。当然不屑于合纵连横的勾当!故而这姓苏的小家伙在他眼里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明允此刻却为孤身一人,又要躲得边老太监远远的,又不能耽误谋求前程,这姓苏的小家伙么,便可以拿来当做宝了!”
  “你是说,我自己主动向封帅请缨,到葱岭之西走一遭?”王洵的心思转得甚快,被薛景仙一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