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烟云(精校)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230

  “天下是谁人之天下,大唐是谁人之大唐?!”明威将军马跃皱紧眉头,一遍遍重复。虽然读书不多,但他也明白君臣大义。而身为节度使的王洵,居然放任麾下的官员出这样的题目给前来投效他的读书人,难道他已经有了不臣之心么?
  可那他又何必冒险去救援灵武唐军?放任崔乾佑把灵武唐军一口吃掉,然后带着叛军直捣龙庭,岂不是刚好达到了借刀杀人的目的?!
  联系到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亲身经历,越想,马跃觉得心里头越迷惘。顾不上再管读书人们打架的事情,找了个石头凳子坐下来,用刀鞘的尖端,在泥地上反复刻刻画画。既然大唐是陛下的,所有城池田地也都是陛下的,自己当初又何必要跟叛军拼命?!谁当了皇帝,治下还能没有捉奸捕盗之人,还能缺了自己这捕头一碗饭吃?安禄山和李家谁输谁赢,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可叛军的军纪实在太差了。差到是个男人就无法忍受下去。而房琯大人的作为呢,又比叛军强到哪里去?如果说房琯大人是个奸臣,所以才做出借敌军之手消灭民壮的愚蠢举动,那提拔了奸臣的皇帝陛下算什么?已经被出卖了一次,还要继续为这个混蛋皇帝和混蛋朝廷效力,马某不是犯贱又是在干什么?可马某今后如果不想继续犯贱的话,就要回过头去忍受叛军的欺凌侮辱,忍受他们在自己眼皮底下戕害父老乡亲,那又如何算得上是个男人?如果自己是个男人,就得拿起刀,可那岂不是又在犯贱?
  一个个圈子绕下来,绕得马跃头晕脑胀。他原本没想到问题会如此复杂,也没想过自己能比那些读书人高明,能在短时间内就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可无论怎么努力,问题就在他眼前挂着,怎么挥都挥之不去。仿佛如果今天弄不明白,就永远无法再度跳上战马。永远无法再度面对成千上万的叛军,依旧能毫无畏惧地举起手中横刀。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冒出来,滚过他惨白的面庞。然后再顺着下巴的边缘汇聚成溪流,滴滴答答地落在冰冷的地面上。两波观点对立的读书人没想到马跃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吓得顾不上再打架,围着他不断温言开解,“将军,将军!将军大人,你怎么了?!想不明白,你就先放一放呗!您刚才不也这么劝我们么?怎么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您老放心,我们打听过了,节度使行辕给武将安排的测试题目,和给我等的不一样。将军大人,将军大人,醒醒啊,醒醒啊,你怎么了。不好了,不好了,赶紧去叫郎中,将军大人被痰堵了心窍了!”
  “怎么了,你们在喊什么?喊我么?”半晌,马跃才回过神,眼睛缓缓地转了一轮,间接证明了自己没有得什么失心疯。
  “您可吓死我等了!”几个本质善良的读书人拍拍胸口,大声抱怨。“您老这又是何苦呢?!您又不是读书人!”
  “有些道理,不仅仅是你们读书人要弄清楚!”马跃慢吞吞站起身,拄着横刀摇摇晃晃往自己的临时宿舍走。“马某不能让自己继续糊涂下去。更不能让麾下那些弟兄,死得不明不白。”
  
  第四章
光阴
(三
下)
  
  见到马跃变成这般颓废模样,一众读书人愈发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居然暂且忘记了先前的分歧,跟着进了屋,七嘴八舌地携手开解起新到的将军大人来。
  他们涉世都不算深,又怎可能猜得到此刻马跃正在想什么?翻来覆去,不过是说些“且放宽心”、“考试其实也很容易”、“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节度使府不会太难为您老”、“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诸如此类的话。到最后非但未能让马跃感到拨云见日,反而把他们自己也说得满脸愁容了。
  马跃被说得头皮发紧,却知道大伙都是为了自己好,不愿再继续这个不开心的话题,笑了笑,低声说道:“反正马某人已经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干就掉头回去。只是对这里的情况不是很熟,还请几位不吝指点一二!”
  “好说,好说,将军大人尽管放心。你老但有所问,我等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众读书人拱拱手,信誓旦旦地保证。
  “如此,就多谢诸君了。马某身上此刻还有些闲铜,不如咱们出去找个干净地方,随便喝上几杯暖暖身子!”毕竟在官场混迹多年,马跃为人处世的圆润程度远非众书生可比,立刻提议,由自己做东,一起到外边用餐。
  “初次见面,哪好让将军出钱请客!”
  “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怎值得让大人破费?!”众人齐齐摇头,嘴角边缘,却依稀露出了几丝亮晶晶的光泽。想必是行囊羞涩,肚子里寡得狠了。
  “几位兄弟不必客气,我等一见如故,出去吃几盏淡酒算得上什么?!”马跃张开胳膊,半推半拉,将众人带出了驿馆,在街上找了个尚在营业的酒楼,快步走了进去。
  众人半推半就地跟着,找了个二楼的雅间入座。不一会儿,小儿端上来招牌菜和酒水,马跃起身替大伙把盏,众人拱手致谢,推推让让间,宾主双方便喝了个眼花耳热。
  酒喝到了兴上,有些先前不愿意说的话,便都能随便说了。马跃下意识地一打听,原来安西军节度使行辕的那名小吏,还真的不是在刻意刁难自己。先前已经有好几个头上顶着三品大将军头衔的老家伙,因为受不了要和白丁们一道参加考试之辱,拿了节度使行辕馈赠的盘缠,灰溜溜地奔向了蜀中。还有两名李氏皇族的王爷,本想着借助安西军的势力,谋一些分外之举。也是连王节度的面儿都没机会见到,就被兵马使赵怀旭给打发了。
  “那帮家伙一天仗都没打过,只是凭着祖上的余荫,才混了个将军的散衔,也敢厚着脸皮到安西军中来指手画脚。王节度对他们算客气了,要是换了我,连盘缠都不给,直接命人拿棍子打出去!”
  “王爷又怎么着?要是随便一个王爷跑过来,都能调动兵马的话,安西军根本不用孙孝哲来打,自己就把自己给折腾散架了!”
  对于王洵以考试手段选拔人才的举动,众书生打心眼里赞同。虽然他们未必都能顺利过关,至少,这种选拔手段体现了一种表面上的公平,不会因为他们出身寒微,就封闭了他们上进的通道。
  “这安西军之所以能打,就是因为里边混饭吃的人少。如果把朝廷的赋闲官员不管好坏,都一股脑地塞进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
  “就是。如今朝廷封下的将军多得像牛毛,谁知道哪个有真本事,哪个是滥竽充数?!对不住,我不是说您老,您老这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刚从战场上走下来的。”有人不小心说漏了嘴,冲着马跃拱拱手,笑着赔罪。
  “不妨,不妨。”马跃笑着摆手,心中对考试的抵触情绪,不知不觉间就小了许多。如果节度使行辕真的能做到唯才是举的话,自己受到的这点委屈倒也不算什么。就怕这里也跟朝廷当年的做法一样,徒有一个科举的架子,真正能成为官场通行凭证的,却依旧是门第和人脉。
  “您老参加考试之前,会有专人来为您老登记名姓。您老届时一定记得把自己的履历介绍清楚。最好把参加过哪场大战,立过什么功劳,都逐一罗列出来。”见马跃如此好说话,田姓国字脸立刻起了帮助他的念头,笑着叮嘱。
  “此话怎讲?”马跃立刻接过话茬,笑着追问。
  “嗨,我也是瞎琢磨出来的。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曾经亲眼看到两名品级跟您差不多的将军,还没等参加考试,就被王节度的人给礼聘了去。据说就是因为他们过去在哥舒翰大将军麾下打过仗,有切切实实的战功!”国字脸抿了口酒,笑着向马跃介绍。
  几个人中,数他在驿馆里边住得时间最久。差不多两个月之前就到了,却不幸恰恰赶上安西军与孙孝哲部拉锯,所以才把考试的事情给耽搁了下来。
  “那么说,也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需要参加考试了?!”马跃刚刚缓和的心情又突然变差,皱着眉头问道。
  “不一定,但要有过硬的资历。朝廷给的官衔和名号不算!即便是现任官员,节度使大人也未必肯买账。”田姓国字脸这两个月来没机会为国出力,倒是把此间的掌故听了满耳朵。此刻难得有人询问,立刻如竹筒倒豆子般一倾而尽。“前段时间,据说有两个人模狗样的家伙,是奉了灵武那边的差遣,前来走马上任的郡守。结果一样被丢到驿馆里边,跟我一道等待考核。最后他们怕考不过去丢人,就自己卷铺盖滚蛋了!”
  “休得胡言。节度使大人当时不在,是底下小吏自作主张,胡乱安排,才惹出了一场误会!”涉及到朝廷的颜面,沈姓美髯公立刻又跳了起来,大声驳斥。
  “你当时又不在场!”国字脸耸耸肩,冷笑着回敬。
  眼看着二人又要起冲突,大伙赶紧出言劝解。好不容易将二人安抚下来,却又看见做东的马将军铁青着脸,举起酒盏一杯杯喝个不停。
  “马将军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这两个家伙就这德行,一会儿不打架就浑身痒痒!”唯恐得罪了这位金主,待会儿没人付账,孙姓读书人拱拱手,笑着代大伙赔罪。
  “不妨!有什么说什么,才是真性情!”马跃笑着摇头,憔悴的脸上再度浮起一缕苦笑。
  最近一个多月跟在房琯身后,他听到过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辛。因此丝毫不奇怪王洵如何折辱两个灵武方面派下来的郡守。说实话,此时此刻,王洵不是唯一这样做的地方大员,也不是做得最出格的一个。在河西与陇右各地,甚至连兵马使、屯田使一级的要害职位,朝廷都已经插不上手了。这类职位一旦出现了空缺,大权在握的节度使们或者直接安排自己的亲信充任,或者将朝廷派来的官员找借口驱逐、击杀。灵武那边得到消息,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而已。
  不但节度使们没把灵武朝廷放在眼里,即便皇亲国戚们,也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躲在蜀中的老皇帝虽然勉强接受了儿子夺权的事实,避位为太上皇。手脚却一直没怎么闲着,通过各种办法,牢牢地控制住了长江以南的税赋。而几个原本就对太子不甚服气的王爷们,也暗中各展身手。其中最为强悍的是永王李磷,居然打着平叛的名号,出巡江淮。沿途将几个倾向灵武的刺史、太守直接斩杀,根本没念半点儿手足亲情。
  “将军大人是哪里人?先前于何处高就?”见马跃始终郁郁寡欢,孙姓读书人举了举酒盏,笑着寻找新话头。
  “安定。做过一任团练头目而已!”马跃不想将自己的过往向外透漏太多,犹豫了一下,简略地敷衍。
  一个团练头目,过去的履历自然不可能太辉煌。所以众书生也无法给他更多建议。马跃自己也不需要别人指点,又问了一些自己关心的事项,便装作不胜酒力,提前结账退出了宴席。
  第二日,果然有一名官吏前来替他做身份登记。马跃自觉以前的战绩拿不出手,便以团练头目的身份胡乱应付了事。随后不久,便与其他几名从别处前来投效的武将一道,被安排参加测试。先是考校弓马、刀矛、诸般器械的熟悉程度,然后考校军粮、物资的统筹计算能力,再然后则是考校几本常用的兵书、战策理解领悟深度。待这几关都考完了,又将众人领到一间空屋子里,每人发了张试卷,让他们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这哪是选拔带队冲阵的兵头,简直比考武进士还复杂?!”一边腹诽着考试程序的繁琐,马跃一边信手翻开考卷。
  问题很简短,只有半行。可能是考虑到应试者都是武夫的缘故,试题尽量采用了白话,“值此风雨飘摇之际,试问诸君,尔等究竟为何而战?”
  
  第四章
光阴
(四
上)
  
  为何而战?!如果换在半个月前,马跃定毫不犹豫地写上“功名富贵”四个字。唐人性子直爽,思维中没那么多遮遮掩掩的东西,从不忌讳表达自己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望。特别对于武将而言,“功名但在马上取”几乎是每个人的信条,根本不在乎当众说出来。
  但是,现在的马跃,内心里却充满了困惑。他已经品尝过了富贵的滋味,同时亦经历了一场血淋淋的背叛;他与地方团练头目一道,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取了此前从来没想到过的功名,却又被提拔他们的人,像垃圾一样推到了敌军马蹄下,成了弃子和血肉栅栏;四品将军的职位既没能给他带来任何荣耀,也没给他带来任何安全感,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痛苦而又屈辱的春秋大梦。当梦醒之后,留在心里的只有深深的懊悔和仇恨。
  他恨房琯,恨这个口蜜腹剑,试图借叛军之手消灭异己的无耻狗官。他恨朝廷,恨这群有眼无珠,辜负了弟兄们一腔热血的行尸走肉。如果现在有人提出来,让他为朝廷而战,为大唐皇帝而战的话,他肯定丢下刀,走得远远的,不去自己找死。可如果战斗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不是为了朝廷和皇帝,那又为了什么?
  想到黄帝陵前袍泽们那一双双无法合拢的眼睛,马跃就感到脊背一阵阵发冷。不知不觉间,汗水顺着额头、鬓角成串成串地淌了满脸。不,他马某人之所以举起刀,不是为了朝廷,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从一开始就不是!他只是无法忍受叛军在自己家乡的那些暴行,无法忍受自己最后一点财产被夺走,邻里乡亲们就在自己眼前受到侮辱。他和他的弟兄们是为了生存,为了尊严而战,不是为了某家某姓的万世基业!只不过当时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仅仅是凭着男人的本能在行事而已。
  举刀而战,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不是为了一家一姓之江山。这大唐,亦不属于一家一姓。它是所有唐人的大唐,而不是某家某姓的私产。如果叛军打到家门口时,一个男人还不奋起反抗的话,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口粮食被夺走,眼睁睁看着妻子儿女被人欺凌。无法逃脱,也无处可逃。在入侵者眼中,大伙都是猎物。人家才没时间去分辨谁是恭迎王师的顺民,谁又是大唐的忠实臣子!
  回忆起最近一个多月来的经历,有一种疯狂而清晰的想法,从马跃心头迅速涌起,一直涌向笔端。他抬起衣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挥毫疾书。笔迹潦草凌乱,却字字力透纸背。他不在乎自己这份答卷交上去之后,会带来什么结果。只是想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痛痛快快地写出来。这种想法很疯狂,不见于任何圣贤之书,也不会被世上大多数人所接受。如果连安西军也容不下自己这份疯狂的话,他可以毫不犹豫的离开。此后不在投奔任何势力,自己打起自己的旗帜,与叛军周旋到底。
  只用了规定时间的一半儿,马跃就上交了考卷,大步走出了考场。与入场前那个失魂落魄的模样相比,此刻的他简直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从头上到脚下,都洋溢着一股无法掩饰的自信。
  国字脸田和美髯沈等读书人见到马跃这幅样子,便猜到他考得非常顺手。笑呵呵地走过来,低声问道:“如何?是不是比我们遇到的那些题目简单许多?!”
  “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看各人的造化而已!”马跃笑了笑,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几个读书人不甘心被他用如此含混的话应付过去,纷纷围上来询问考试的具体内容。马跃毫无隐瞒的回答了,自然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好在有先前那场考试做铺垫,大伙关于最后一道题目的意见虽然无法达成一致,却也不至于再度老拳相向。只是觉得按照彼此观点之间的巨大分歧,肯定有一部分人要与安西军无缘了。谁料过了几日,却有小吏突然前来传令,居然将所有参加过考试的人,无论持何种观点,都统统召集到了兵马使衙门。
  安西军兵马使赵怀旭是个利索人,只是代表节度使大人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命属吏拿出一堆烫了金漆的告身,按照上面的名姓,给众人一一发下。然后就吩咐大伙尽快入营,熟悉安西军的规矩和各人的具体职责。
  国字脸读书人姓田名茂,被授予正七品文职,派去给安西屯田使宋武做幕僚。美髯公姓沈名斌,也被授予正七品文职,留在赵怀旭身边听用。其他各位读书人,或者留在安西大都督行辕做当差,或者到各营中做一名参军,官职为正七品到从八品不等。
  马跃原本为从四品明威将军,这次依旧领着同样的散秩。实际授予的,却是选锋营校尉。虽然权力远不如在房琯帐下之时,却也有了三百余新兵做直辖部属,不再是一个光杆将军了。
  众人大喜,纷纷互相道贺。畅快之余,又觉得此番未能得到节度使大人的亲自接见,未免有些美中不足。皱着眉头,很不甘心地议论道:“节度使大人不知道最近在忙什么,居然连见我等一面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这,这安西军,门槛未免太高了些。”
  “就是,就是。古人还懂得千金买马骨头呢,我等虽然才华不及管乐,却……”
  “是啊,虽然给咱们的官职不低,但毕竟不合用人之道!”
  “唉,谁知道大人他怎么想的……”
  正感慨间,忽听旁边有人说道:“想见我家大将军还不容易?主动请缨去前线好了。只要你敢冲在第一排,保证能看到我家大将军的风姿!”
  众人大惊失色,赶紧回转头,向说话者解释自己并非对安西军提供的待遇不满意,而是对大都督王洵仰慕已久,遗憾不能当面感谢其知遇提拔之恩而已。那名安西军武将耸耸肩,古铜色的面孔上充满了善意:“感谢就不必了。安西军不像朝廷这边,不讲究那名多繁文缛节。大伙只要有真本事,干活肯下力气,就不愁得不到重用。不跟你们说了,你们马上就能自己感觉得到。赶紧下去各自熟悉军务,三天后,咱们一道出发去跟孙孝哲决战!”
  “决战?!”众人精神一凛,再顾不上胡思乱想,纷纷去找各自的主官报道。那名古铜色面孔的安西军将领向外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大声问道:“马跃、孙安国、郑其贵,你们三个先回驿站收拾了行李,然后直接跟我走。选锋营主官便是朱某,咱家直接带你等过去,省得你等再浪费力气找选锋营的营盘!”
  闻听此言,马跃等人心里暗叫一声“晦气”,赶紧回去收拾了一下,诚惶诚恐地跟在了朱姓顶头上司之后。
  那姓朱的将领说话虽然直接,心眼却是不坏。见到马跃三人小心翼翼的模样,笑了笑,低声安慰:“你等不必如此。谁在背地里,还能不发几句牢骚?!甭说大将军没机会听见你们刚才说的话,就是听见了,他也不会计较。放心吧,咱们安西军里,还没听说过谁因为说了几句牢骚话,就被刻意刁难的呢!”
  “多谢将军指点!”马跃、孙安国、郑其贵三人向朱姓上司拱手致谢。
  “这么客气干什么?都跟你们说了,安西军中没那么多繁文缛节!”朱姓将军摆摆手,一边拉着坐骑快步向前走,一边大声命令,“此处距离选锋营尚远,咱们先互相认识一下。我叫朱五一,现为归德将军,主管选锋营,负责训练新兵和民壮,为其他各营输送精锐。你们三个也各自报上名姓来,朱某现在对不上号!”
  “末将马跃!曾经,曾经在灵武那边,那边当过一个带队冲阵的小校。黄帝陵前溃败之时,性命被大将军所救,所以赶过来追随。”
  “下官孙安国!久仰大将军威名,所以愿意于帐下效微薄之力。”
  “卑职郑其贵!原本在户部做小吏。半个月前刚从长安城里逃出来,想到大将军帐下找份事情做!”
  三人赶紧停住脚步,郑重向上司做自我介绍。朱五一静静地听完,点点头,笑着道:“这就对了。朱某的营盘中,正缺一名书办,一名司仓和一名熟悉新兵训练的将领。估计是上头被朱某给磨烦了,才把你们三个派了过来。这下好了,以后有你们在,朱某就可以省心了。不必像前一段时间那样,忙得连好好睡一觉的功夫都找不到!”
  “以后还请朱将军多多提携!”马跃等人拱拱手,再度客客气气地向朱五一见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2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