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岳维汉抗日笔记(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461

  斯大林灭亡之后,这些科学家以及文献资料就跟着朱可夫逃难到了中亚。
  作为一名忠诚的老布尔什维克,朱可夫当然不愿意让这些苏联专家以及文献资料落入轴心国之手,可他又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研究成果消失,眼看着游击队在中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朱可夫终于决定将这批专家以及资料送往延安。
  对于这个决定,朱可夫的内心其实也很挣扎,不过,无论是从意识形态上考虑,还是从国际格局上考虑,中共无疑都是最合适的接受方,反正朱可夫的游击队是保不住这批专家以及资料了,除非他能狠下心杀掉所有专家并销毁所有资料。
  其实,朱可夫内心还是存了一丝侥幸,在他看来中共即便相对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战略优势,可在短时间内却没有战胜日本人的可能,因此既使将苏联专家以及文献料送往延安,在短期内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科研实力。
  而一旦欧洲局势出现逆转,苏联重新复国,则这批专家就能立刻回国。
  说白了,朱可夫打的其实就是“借鸡养蛋”的主意,其目的并不是真心想帮助中共当局提高科研能力,而完全是为了保全这批苏联专家以及研究成果,因为在目前态势,朱可夫的游击队已经不足以保护这批专家以及研究成果了。
  当然,朱可夫也不打算把这批专家和资料白送给中共。
  苏联特使明确表示,来的专家和图纸只是很小一部分,等到中共向朱可夫的残兵败将提供了休整的根据地,同时再提供500万美元以及急需的粮食弹药之后,朱可夫才会把大部分专家以及文献资料转交给中共方面。
  总之,除非中共拿出足够的诚意,否则朱可夫宁可杀掉剩下的绝大多数专家并且销毁所有的文献资料,也绝不会白白便宜中共当局。
  ※※※
  毛淡棉,中国远征军装甲第2师驻地。
  岳维汉、卫立煌、史迪威、邓公、左总、黄杰等远征军高级将领正在现场观摩装甲第2师的军事演习,中国远征军目前只编成了两个装甲师,其中装甲第1师是以第五军坦克团、汽车团为基干编成的,装甲第2师则是以原39集团军骑兵旅为基干编成的。
  当然,这两个装甲师在编成之初,就对其兵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血,所有不识字的官兵全部被调去了别的野战师,而识文断字的青年学生则大量加入了这两支部队,现在,这两个装甲师全员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装甲兵可是高技术兵种,没文化怎么行?
  这当中,装甲第1师的所有装备都是美国援助的,已经编成大半年了!
  而装甲第2师的装备却是刚刚才由仰光的兵工基地生产的,不过,相比正经美国造,仰光造的美械在品质上毫不逊色,因为仰光基地的坦克生产线原本就是从美国本土拆卸转运过来的,甚至连专家和技术工人都是从美国过来的,质量能两样吗?
  也许是因为装备时间太短,装甲第2师官兵虽然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可在实际操作时却总是频频出差,尤其是东南亚的丛林、沼泽地形,更是对装甲部队的集结、编队以及突击等战术动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半天观摩下来,岳维汉对装甲第2师的表现很不满意。
  站在岳维汉身后的装甲第2师的主官也是脸色沉重,装甲第2师的师长还是原骑兵旅旅长刘奉生,东北军出身的国军悍将,参谋长却成了叶孝先这个归国华侨,原骑兵旅参谋长赵又廷已经因为文化程度不够调到特战师去了。
  刘奉生和叶孝先都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装甲第2师可是原39集团军的老底子,那可是总座起家的部队,现在却居然适应不了高技术军械,在技战术水平上更是完全输给了胡献群的装甲第1师,这岂不是在打总座的脸吗?
  见岳维汉面色难堪,史迪威劝道:“岳,你也不必太在意,我看装甲第2师的精神面貌和训练氛围就很好,只是因为装备时间尚短,人员和装备尚未形成默契,所以在演习效果上未能尽如人意,依我看,最多再过半个月,他们的训练水平就能有所改观。”
  “是啊,忠恕。”卫立煌将军也点了点头,劝道,“再说东南亚的丛林、沼泽地形也的确不利于重装甲部队的机动,我看装甲第2师能有这样的水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至少收拾小日本的半吊子战车部队是绰绰有余了。”
  岳维汉却摆了摆手,悠然说道:“唉,要是能有武装直升机就好喽。”
  岳维汉也是让刘奉生的装甲第2师的表现给气的,所以脑子里才突然跳出了武装直升机这个概念,说起来这个年代直升机也已经出现了,不过现在出现的只是通用型直升机,既没有攻击能力,更没有防护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要到六十年代末才出现。
  说起来,武装直升机可是地面装甲目标的克星,树梢杀手的绰号可不是白瞎的。
  只可惜南洋联大没有直升机方面的专家,远征军的科研底子也还是太薄弱了,否则大力研发武装直升机,直接编成陆航部队该有多爽?真要是编成了陆航部队,日军的战车部队就是一堆活靶,德军也将反过来成为被美军闪击的目标!
  岳维汉正自神游物外时,邓公忽然上前说道:“忠恕,借一步说话。”
  当下两人来到观摩哨的角落里,旋即邓公压低声音说道:“忠恕,延安来电,说是朱可夫的苏俄游击队已经转移到了中俄边境地区,要求中共方面予以接纳并且提供经费物资,作为补偿,朱可夫将把数百名专家以及几卡车的文献资料送给中国。”
  “什么?数百名专家以及几卡车文献资料?”岳维汉闻言凛然。
  邓公点了颗烟,又道:“不过,朱可夫要我们提供500万美元的经费!”
  “啥?500万美元!?”岳维汉当即难以置信地大声重复道,“500万美元!?”
  邓公苦笑道:“朱可夫的胃口是有些大,500万美元太多,50万倒是可以考虑……”
  “不不不,朱可夫的胃口一点都不大!”岳维汉赶紧打断邓公道,“朱可夫真要能把这批专家以及文献资料送来中国,别说是500万美元,就是5000万美元我们也给!老邓,这批苏联专家和文献资料可是万金不换的瑰宝啊!”
  如果岳维汉没有猜错,这批苏联专家绝对是最顶级的,中间不但有航空航天、导弹、舰船、潜艇、坦克以及喷气式飞机等领域的专家,搞不好还有核武专家,只花5000万美元就能买到,的确是太便宜了,就是五亿都不贵啊!
  更让岳维汉期待的是,这批专家里搞不好就有苏俄直升机之父——卡莫夫和米里!
  在岳维汉的前世,说起卡莫夫和米里这两个人名,也许有人不知道,可说起卡-28反潜直升机和米格-28武装直升机,却鲜有不知道的,这两款直升机可是苏俄武器库里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之一啊!
  真要是能把卡莫夫、米里这两位大佬和他们的直升机图纸弄到仰光来,再辅以岳维汉提供的后世武装直升机的发展轨迹,中国远征军绝对可以在一年之内研发出第一款真正意义的武装直升机,两年之内就有可能编成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陆航部队!
  这样一来,中国远征军直接就可以在陆航领域站上当世之巅了!
  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卫星和电子产品大行其道的21世纪,岳维汉也不需要武直十或者阿帕奇那种堆满高科技电子产品的精密货。
  说句不中听的,要对付这个时代的地面装甲目标,普通直升机加装机枪、火箭炮,再在机舱两侧焊上钢板就足以胜任了,当然,要制造普通直升机并让它飞起来也并不容易,如果没有直升机专家以及庞大的科研团队,是不可能完成的。
  见岳维汉满脸振奋的样子,邓公试探着道:“忠恕,你的意思是……”
  “草,给!”岳维汉恶狠狠地爆了句粗口,旋即又道,“立即给延安回电,这五百万美元的经费南洋局出了,不过从苏俄过来的那批专家最好还是让他们来仰光,图纸最好也一并带过来,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研发新式武器,还可以带出一大批科研人员。”
  “那是当然。”邓公点头道,“中央原本也是这样考虑的,我这就去回电。”
  ※※※
  中俄边境,阿尔泰山南麓。
  大约在半个月前,朱可夫亲自率领的其中一支游击队转移到了阿尔泰山南麓并在中国境内暂时找到了落脚点,不过,哈萨克斯坦叛军和俄罗斯叛军正从西、北两个方向朝游击队碾压过来,游击队的生存空间正在急剧压缩。
  军营内,卡莫夫正对着冰冷的土豆泥还有坚硬的黑面包长吁短叹。
  自从苏联分裂之后,卡莫夫和直升机设计局的同事们就开始了流亡,斯大林出逃后,他们就跟着转移到了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接着又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先在西伯利亚的冰原上坚持了几个月,最后终于熬不下去了,就又上了中亚高原。
  这一年多来,卡莫夫一直就在逃亡、逃亡、再逃亡,他的足迹几乎横跨了整个苏联,光是皮靴就磨破了好几双,同事们也大多饿死、冻死或者逃跑未遂被枪决了,卡莫夫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他是直升机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看着手中坚硬的黑面包以及冰冷的土豆泥,再看看脚上已经开了口的皮靴以及身上早已经破了好几个大洞的皮大衣,卡莫夫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忽然间觉得留在莫斯科其实也蛮不错的,至少不用为衣食发愁,更不用遭这罪。
  就在卡莫夫长吁短叹时,米高扬黑着脸走进了卡莫夫的帐篷。
  卡莫夫是苏俄直升机之父,米高杨却是苏俄喷气式战斗机之父,米高杨在苏联兵器科学界的地位,甚至还要远远超过卡莫夫,历史上苏俄的米格系列喷气式战斗机,可是与美国的F系列战斗机足足抗衡了半个世纪啊!
  “知道吗?”米高杨黑着脸向卡莫夫道,“朱可夫这个鼠目寸光的蠢货,500万美元就把我们全给卖了。”
  “500万美元?”卡莫夫愕然道,“什么意思?”
  米高杨道:“朱可夫刚刚已经与中共方面达成了秘密协议,划出新疆北部地区供朱可夫的游击队休整,同时中共方面负责给游击队提供必需的武器装备以及粮食,再提供五百万美元的经费,代价就是——把我们连同所有的图纸全部送给中共。”
  卡莫夫沉默了,老实说他是受够了现在这样的生活了,只要能有安定的生活以及安逸的科研场所,别的他是真不想再计较了,都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只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提升人类的科技水平,管它是为谁服务呢?
  “你去不去?”米高杨沉声道,“反正我是坚决不去的。”
  说此一顿,米高杨又道:“我已经暗中联络了一些人,他们都赞同我的主张,决定抵制朱可夫的愚蠢决定,我们宁可死,也绝不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送给别的国家,与其便宜中国人,那还不如回去替莫洛托夫卖命。”
第461章
经济战争
  次日,一份长长的名单就呈上了岳维汉案头。
  这份名单赫然就是即将来华的苏联科学家的名单,名单上的科学家绝大部分都是苏联科学院的院士,许多还是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直升机专家卡莫夫和米里赫然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喷气战斗机之父米高扬,核子武器之父库尔恰托夫,重型坦克之父科京,甚至还有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之父瓦廖夫,不过此时的瓦廖夫还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研究员。
  看了这份长长的名单,岳维汉激动之余抱着玉狐就是一个热吻。
  “你是不是捡着元宝了?”良久唇分,玉狐美目迷离地凝视着岳维汉,娇嗔道,“心情这么高兴?”
  “岂止是元宝?简直就是稀世珍宝!”岳维汉甩手在玉狐的丰臀上拍了一巴掌,旋即扬了扬手中的名单得意地大笑道,“看见这上面的名字没?随便哪个都是无价之宝啊,要不了多久,这些科学家就全都要来仰光了,哈哈哈。”
  说此一顿,岳维汉又道:“这回真是发达了,有了这批苏联科学家,咱们中国的科技水平就是想不腾飞都不行了,再过个十年八年,什么导弹、原子弹、氢弹,什么重型坦克、武装直升机还有弹道导弹核潜艇就全都有了,搞不好卫星都能上天了!”
  玉狐不懂这些,不过岳维汉高兴她就高兴,当下又上前主动献上了香吻。
  岳维汉搂着玉狐的细腰,惬意地唔了声,旋即又道:“不过,事情还是有些麻烦,我听说绝大部分苏联科学家都不愿意来中国,朱可夫为了逼这些科学家就犯,都动了粗,甚至还枪毙了两个研究员,朱可夫可真是个败家玩意!”
  话音方落,行动处长马占魁就大步走进了办公室。
  作为岳维汉的绝对心腹,马占魁是拥有不经禀报就直接入内的权利的,进了办公室才看到岳维汉正和玉狐搂抱在一起,两人的手甚至还各自停留在对方的要害位置,马占魁却似根本就没有看到似的,面不改色地立正敬礼道:“总座!”
  岳维汉有些讪讪地从玉狐鼓腾腾的酥胸上收回禄山爪,旋即又从办公桌上抓起那张名单递给马占魁,肃然道:“占魁,看到这名单没?这是一批苏联科学家,还有好几卡车的图纸以及资料,我要你把他们弄到仰光来,敢不敢走这趟?”
  “只要是总座的命令!”马占魁啪地立正,肃然道,“上刀山下油锅都行!”
  “好,我就欣赏你这份干劲!”岳维汉重重拍案道,“要什么人什么物尽管提,我尽一切可能满足你,延安方面也会全力配合你,但是我得告诉你,这件事不那么简单,那批苏联科学家可能会闹事,你得保证把他们毫发未损地弄过来。”
  “没问题。”马占魁朗声道,“少一根头发,总座你找我。”
  “那行,你收拾收拾马上就出发!”岳维汉道,“还有,这事一定要隐秘,绝对不能走露半点消息,否则戴笠的军统局会找你麻烦,日本的特高课更不会放过你,搞不好连美国政府都会横插一杠子,这毕竟不是一两个科学家啊!”
  “总座你就放心吧。”马占魁肃然道,“占魁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说罢,马占魁又向着岳维汉啪地敬了记军礼,旋即转身扬长而去。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4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