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岳维汉抗日笔记(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461

  仰光,四野司令部。
  岳维汉正在生闷气,邓公正在旁边好言相劝。
  事情还得从上海光复说起,那边第3集团军才刚刚光复上海,甚至逮捕的汉奸贼都还没来得及清算呢,这边英国的亚历山大就以私人身份向岳维汉试探来了,试探什么?自然是上海英租界的战后秩序问题。
  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在上海可是有很大块租界的。
  什么是租界?那就是中国政府租借给英国的土地,从国际法上解释,那就是大英帝国的领土,至少在租借期限内是这样,譬如说今天缅甸仰光、仁安羌以及湖康河谷的华租界,至少在百年之内都是中国的法定领土。
  不过,日军占领上海之后,英租界也同样沦陷了。
  现在又赶跑了日军,重新占领了上海,接下来是否恢复上海英租界就成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在这点上,国军和新国民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岳维汉也同样很坚定,那就是此前列强与满清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必须予以废除。
  不过,英国人显然不愿意就此放弃他们在上海的利益,这不就派亚历山大来试探岳维汉的口风和反应了,接下来估计就该是英国政府出面向国民政府发出外交照会了,这英国人还真是当惯了世界霸主,都这时候了居然还想着恢复上海的英租界?
  不过,有个事情很麻烦,那就是美国政府的态度,因为上海的英租界,其实是跟美租界合并的,还共同设立了租界工部局,其行政职能其实就相当于租界的市政厅,因此,假如美国力挺英国,这事还真是不太好办。
  岳维汉正生气呢,卫立煌将军忽然满脸红光地走了进来。
  “总座,好消息!”不及见礼,卫立煌将军就极为失态地大叫起来,“掸邦高原那边传来消息,卡莫夫-米里共同设计制造成的武装直升机已经试飞成功了!”这的确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岳维汉已经等了整整三个月了。
  当下岳维汉也顾不上生英国人的气了,立即让人安排专机直飞掸邦高原,同时又让人把艾薇尔请了过来,让她带上摄影师和胶带一起飞赴设在掸邦高原上的直升机基地,岳维汉此举自然是有所图的,他得通过西方人的媒体来渲染这世上第一架武装直升机的威力!
  ※※※
  次日,掸邦高原。
  一架“制作简陋”的直升机正在山谷、丛林之间做着一系列的飞行动作,悬停,盘旋,倒飞,俯冲,爬升,倒“8”字飞行,以机头为轴原地回环……短短十五分钟的飞行特技表演,却博得了地上观众的阵阵欢呼。
  饶是岳维汉见惯了大场面,此时也不免兴奋得满脸通红。
  没别的,就因为这架武装直升机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太重大了!
  尽管这架样机看去去显得很简陋,外表装甲甚至还没有喷漆,看上去都已经是锈迹斑斑了,安装在左右机舱内以及机腹下的机枪以及火箭炮也并非真正的制式武器,不过,这并不影响岳维汉对它的感观以及评价。
  从一开始,岳维汉要的就不是后世那种高精尖的武装直升机。
  岳维汉需要的仅仅只是大功率的、加装了保护装甲、机枪以及火箭炮的通用型直升机而已,对于这个时代的装甲集群来说,这样的武装直升机足以成为噩梦级别的存在了,什么卫星导航、电子操控以及激光制导炸弹那都是浮云,现在根本就用不着。
  有幸观摩演出的艾薇尔却没有意识到这架直升机对于盟军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过,接下来的模拟对抗却终于让艾薇尔明白了这架怪模怪样的直升机的可怕之处,当这架武装直升机借着树梢的掩护,从侧翼逼近到由五辆装甲车组成的装甲集群的头顶时,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
  武装直升机稍稍调整了一下飞行姿态,就以机腹下挂载的火箭弹逐一摧毁了地面上的五辆装甲车,而地面上的装甲车却根本威胁不到天上的直升机,主炮由于射角的缘故,根本打不到天上的目标,高射机枪虽然够得着却又打不穿武装直升机的保护装甲。
  短短不到五分钟,地面上的五辆装甲车就被干脆俐落地击毁了,整个过程毫无悬念!
  艾薇尔完全被震惊了,她是路透社派驻缅甸的战地记者,对军事自然不是一无所知,事实上,艾薇尔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发烧友,她突然想到了如火如荼的欧洲战场,假如盟军能够大量装备这样的武装直升机,那么,纳粹德国的装甲集群根本就不是威胁了!
第493章
涅盘重生
  美国,华盛顿。
  满脸憔悴的罗斯福总统正靠在轮椅上假寐,再过15分钟他还要启程前往马里兰州空军基地观看P-59型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表演,纳粹德国的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眼下正在欧洲战场耀武扬威,盟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必须尽快服役了。
  刚刚合眼,罗斯福总统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给惊醒了。
  很快,紧闭的房门就被人用力推了开来,然后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已经大步走了进来,罗斯福总统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叹息道:“乔治,是不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战局又恶化了?唉,你什么时候才能带给我好消息呢?”
  “哦不,尊敬的总统先生,巴尔干的局势没有恶化。”马歇尔摊了摊手,旋即又道,“而且,今天我还真的给您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说着,马歇尔又变戏法似地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盒电影胶片。
  旋即马歇尔又推着罗斯福的轮椅进了放映室。
  乱码过后,屏幕上出现了一架形状古怪的直升机。
  此时的直升机仍然还是个新生事物,不过罗斯福和马歇尔却都看过的,不过屏幕上这架直升机显然与他们见过的直升机都大不相同,别的直升机机体都是又胖又圆,而这架直升机的机体却是又瘦又长,而且棱角分明。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屏幕上这架直升机的左右舱门是敞开的。
  可以清楚地看到,敞开的左右舱门内各安了一挺大口径的重机枪。
  机体的左右两侧又各自伸出一条悬臂,每个悬臂下都挂了两具圆筒形多孔状的东西,马歇尔当即指着屏幕介绍道:“总统先生,这是多管火箭炮,90mm口径的,两百米内可以摧毁目前世界上任何坦克的正面装甲!”
  罗斯福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还没意识到这架直升机的厉害。
  旋即屏幕上就出现了这架武装直升机的飞行表演,表演过后接着又是与装甲集群之间的实兵对抗,看完整个对抗过程,罗斯福终于失声惊呼起来:“上帝,这是什么直升机?这简直就是砸碎纳粹德国装甲集群的重锤!”
  “是的,总统先生。”马歇尔肃然道,“我也这样认为。”
  刚刚赶来的国务卿赫尔却道:“这架直升机真有这么可怕吗?”
  “当然。”马歇尔不容置疑地道,“这样的直升机可以通过山谷、树梢的掩护从容接近德军的装甲集群,并从低空发起突袭,刚才的实兵对抗演练你也看见了,装甲车在直升机面前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高射炮呢?”罗斯福道,“德军有些坦克师可是配备了自走高炮营的。”
  马歇尔点了点头,说道:“德军每个坦克师都配有自走火炮团,但只有少量坦克师配了自走高炮营,而且,高炮的杀伤原理是碎片杀伤,对于高速飞行的固定翼飞机威胁极大,可对于低速飞行的装甲直升机来说,几乎就没有威胁,除非直接命中!不过很遗憾,用高射炮直瞄射击天上的直升机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射炮直瞄射击的确不现实,即便是自走高炮也同样不行。
  炮塔的旋转不是问题,可射角的调整却不可能快过直升机的规避;再次,直升机在天上可以自由飞翔,几乎没有方向、高度的限制。而自走高炮在地面上却要受到地形、道路的严重制约;最后,炮手和驾驶员之间还有个协同问题。
  “那么,德国空军的威胁呢?”赫尔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德国空军自然有盟军空军来对付,我们在欧洲可还没有失去制空权呢。”马歇尔摆了摆手,又道,“至于这款装甲直升机,却只是一款步兵支援武器,它的设计初衷就是用来猎杀敌方的装甲集群以及掩护装甲集群的步兵的。”
  “好吧,我承认这的确是一款决定性的兵器,恐怕也是划时代的。”罗斯福道,“但是我担心,英国政府很可能不愿意将相关技术与美国共享,如果我们紧急成立科研小组进行研发的话,时间上恐怕是来不及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美国人并不知道开发这样一款武装直升机需要多长时间。
  此时,美国的直升机之父西科斯基还在削尖脑袋完善他的轻型通用直升机呢,整个研发思维根本还没有转到军用型武装直升机的概念上来,这也是岳维汉最大的底气,若不是吃准了这点,岳维汉也不敢向美国政府狮子大开口了。
  “总统先生,有件事你恐怕弄错了。”马歇尔摇了摇头,说道,“这款兵器并非英国人所研发的,而是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开发的。”
  尽管中国的军队已经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四大野战军,可习惯上,美国人仍然称呼四野为中国远征军,而且直到目前,盟军东南亚战区也还没有撤销,岳维汉仍然还兼任着东南亚战区的总司令长官呢。
  “你说什么?缅甸开发的?”罗斯福闻言大吃一惊,失声道,“这不可能,中国人什么时候拥有如此可怕的科研力量了?”
  马歇尔耸了耸肩,苦笑道:“据我所知,有一大批前苏联的顶尖科学家目前正在缅甸为中国的军工科研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上帝,原来是这样。”罗斯福恍然,旋即又道,“乔治,立即致电史迪威,让他转告岳维汉,美国政府和人民急需这款兵器,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将这款装甲直升机的关键技术与我们共享,当然,我们美国政府会尽可能补偿他们的损失。”
  ※※※
  仰光,四野司令部。
  史迪威已经走了,岳维汉却仍然沉浸在异样的情绪之中。
  经过岳维汉的精心策划,由艾薇尔摄制的那段影像终于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空运回了英国伦敦,然后又从伦敦飞越大西洋抵达了美国华盛顿,由西方媒体首先披露中国的新发明,其效果跟中国人自己跑去跟美国人炫耀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岳维汉自己拿着影像去找美国人谈划,美国人没准就要怀疑你的动机了。
  可这回却是美国人自己找上门来,那就是美国政府有求于中国人民了,岳维汉就可以趁机狮子大开口了,至少这谈判的主动权是牢牢地抓在手里了,当然,岳维汉也不想谋求太多的利益,只是想换取十几艘老旧的军舰而已。
  ※※※
  美国,华盛顿。
  看完手中的文件,罗斯福皱眉道:“这就是中国人的条件?”
  “是的,总统先生。”马歇尔耸了耸肩,有些无奈地道,“中国要求拿武装直升机的关键技术换取2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8艘航空母舰、12艘潜艇、16艘驱逐舰、20艘船坞大型运输舰以及100艘中小型运输艇。”
  “这条件可有些过分了。”罗斯福道,“相当于两个特混舰队了。”
  “哦,我想是的,我也觉得中国人有些过了。”马歇尔道,“削减一半还差不多。”
  罗斯福沉吟不语,其实最开始时,美国政府并非没有考虑过向国民政府租借部分海军舰船,以培养中国海军尽快成长,这样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就能尽快从亚洲战场抽身,以便全力投入地中海战场,可最终,这个提案却被罗斯福否决了。
  个中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亚洲成为中国的亚洲。
  以目前的局势,反法西同盟的陆军已经根本不可能顾及亚洲的陆地战场了,而亚洲战场也事实上已经被中国陆军所主导了,如果中国海军再强大起来并且主导了亚洲的海洋,那么在结束战争之后,中国将迅速崛起,这无疑是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不符的。
  不过,中国远征军所研发的这款武装直升机对于盟军来说,又是生死倏关的!
  如何取舍,这可真是难煞了罗斯福这个玩弄政治的高手,一面是日趋恶化的欧洲战局,一面却是不可忽视的未来威胁,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呢?是不是可以让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深入缅甸盗取这款武装直升机的关键技术?
  马歇尔似乎想到了罗斯福在动什么念头,当下苦笑道:“总统先生,如果你想派谴特工深入缅甸盗取这款武装直升机的关键技术,那么最好还是放弃吧,据我所知,负责缅甸安保工作的马占魁先生可是反侦察的高手,联邦特工不可能瞒过他的耳目。”
  罗斯福点点头,旋即又再度皱眉道:“那么,真的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总统先生,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那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如何打破巴尔干半岛的僵局才是至关重要的!”马歇尔耸了耸肩,又道,“如果不能获得这款武装直升机,以致巴尔干局势糜烂,纳粹德国就将完全失去控制!”
  国务卿赫尔也道:“总统先生,纳粹德国才是美国的头号敌人!”
  “好吧。”罗斯福终于点头道,“马上给仰光回复,他们所提的条件太过分了,美国政府和人民根本就不会答应的,这样,在他们所提的条件上削减至四分之一,美国政府就可以立即与他们签署协议,并尽快移交舰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4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