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岳维汉抗日笔记(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61

  要说,以岳维汉这小子的胆大妄为,真是枪毙他十次都不为过,阵前抗命也就罢了,这都是小事,蒋委员长也不想跟他计较,可伪造令谕一家伙葬送他十几个嫡系王牌师这事。蒋委员长却不可能就这样轻轻揭过。
  蒋委员长原以为岳维汉肯定会战死在江浦,那这事也就罢了。
  看在岳维汉出身黄埔,又是奉化籍人的份上,蒋委员长还是愿意追赠个陆军少将的军衔给他,等将来抗战胜利了,英烈祠里也会摆上他的牌位。
  然而,蒋委员长万万没有想到,岳维汉这小子居然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宝山团不仅没有被国崎支队所歼灭,甚至还反过来歼灭了不可一世的国崎支队,这下,蒋委员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按说,岳维汉捏造领袖令谕,是应该枪毙,可真要杀了这小子,蒋委员长却于心何忍?
  没别的,岳维汉这小子真是太能打仗了!
  黄埔出身的中级军官和高级将领数以万计,奉化县走出来的将领也不老少,可就没一个比岳维汉更能打的,眼下又正是国难当头,用人之际,像岳维汉这样能打的良将,只有嫌少而不会有人嫌多,蒋委员长又怎舍得杀他?
  再说了,就算蒋委员长真要杀岳维汉,只怕全国人民和舆论界也不会答应。
  现在的岳维汉可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再说夸张点,岳维汉和宝山团甚至已经成了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支柱了,蒋委员长真要杀了岳维汉,无疑于抽掉整个中华民族的脊梁骨,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和士气立刻就会一落千丈,搞不好真可能会亡国的。
  “委座?委座!?”王世和一连叫了两声,才把蒋委员长的思维给拉了回来。
  王世和脸上很快又浮起一丝苦涩,以无比凝重的语气说道:“委座,南京也来电了,南京城已经在今天上午六时失守了,卫戍战区代司令兼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青将军也已经为国捐躯。这是桂将军临死之前拍发的诀别电文。”
  说着,王世和便将一纸电文递给了蒋委员长。
  整个作战室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愧疚地垂下了头颅。
  虽然南京城内的七十万百姓早已经全部转移,可南京终归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啊,现在首都被日寇攻陷了,作为党国的高级将领,他们又岂能心安?
  看完电文,蒋委员长长长叹息一声,道:“南京城内的部队呢?”
  王世和的神情变得越发的黯淡,低声道:“守卫南京的十几万官兵大多战死,只有两千多人渡过长江退守浦口,委座,这两千多人还是桂将军带着所有重伤员死守下关码头,硬拿人命换回来的。”
第73章
围猎
  “委座,当务之急还是要保证徐州会战的顺利实施啊!”
  小诸葛白崇起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道:“既然有两千多残部从南京突围,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将这两千多残部编入宝山团之战斗序列?以岳维汉用兵之能,有了这两千多残部的补充,要拖住日军北进集团三到五天应该不成问题!”
  “那就马上草拟电文。”蒋委员长悚然动容,旋即转向白崇起道,“南京突围之余部,着即编入宝山团之战斗序列,再令宝山团不惜一切代价阻敌沿津浦铁路北上,至少半个月内不得让日军第18、第13师团越过淮河大桥!”
  “委座。”张治中将军微微色变道,“半个月是不是太……”
  “就是半个月。”蒋委员长摆了摆手,冷森森地道,“完不成任务,军法处置!”
  “是。”白崇起赶紧挺身立正,旋即领命草拟电令去了。
  蒋委员长又轻轻地叹了口气,回头语气凝重地对军令部长何应钦道:“军令部立即通电全国,追赠桂永青为陆军上将,于武昌中心广场设置公祭灵堂,接受国人吊唁。”
  何应钦答应一声,又以试探的语气问道:“委座,江浦大捷是不是也需要造势?”
  蒋委员长却只是轻哼了声,没有答复就直接走人了。却把何上将闹了个满头雾水。
  其实,按蒋委员长的本意,他是真不愿意再大肆宣扬岳维汉和宝山团的战绩了,蒋委员长的军事指挥天赋虽然让人不敢恭维,可他阅人的本事还是常人难及的,对于岳维汉,蒋委员长算是看清楚了,这小子是员虎将,却是员难以驾驳的虎将!
  对于这样的虎将,不能不用,也不可重用!而且一定要慎用!
  道理是明摆着的,岳维汉这次捏造令谕只说他蒋某人不惜代价也要拯救南京城内的七十万百姓,焉知明天他不会再次捏造令谕,说他蒋某人“通电下野”呢?敢于随便捏造领袖令谕的下属,哪个领袖敢于重用?
  如果现在不是抗战的紧要关头,蒋委员长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解除岳维汉的兵权,然后在军令部或者总参谋部给他安个少将参谋的闲差,就算岳维汉是黄埔出身,又是奉化籍人,蒋委员长也一样会将他束之高阁。
  不过现在是国难当头,又正是用人之际,蒋委员长也就只能姑且用之了。
  ※※※
  何上将最终还是没能领会领袖的心思,发动所有媒体开始大肆宣扬江浦大捷。
  事实上,早在国府媒体舆论大肆渲染之前,许多民营媒介就已经提前开始宣传了,特别是申报,今天早上发行的号外刚刚又刊登了赵欣怡最新一期的战地日记。将国崎支队全军覆灭的消息提前刊登了出来。
  消息一经传出,全中国顿时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各大城市的学生再次走上街头集会,游行,发传单,宣传,不遗余力地号召全国人民抗战到底,旅居海外的侨胞再次掀起捐款捐物的狂潮,许多海外华侨组织还纷纷拍回电报,热烈庆祝祖国抗战取得重大胜利。
  总而言之,宝山团在江浦镇所取得的江浦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也更加坚定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这些,只是江浦大捷对于国内军民和海外侨胞的影响。
  事实上,江浦大捷的影响远不止此,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美英苏联等西方国家虽然并未就江浦大捷发布什么正式文告,也不可能发布贺电,但是在私底下,却都通过驻华使节向国民政府表达了恭贺之意,红色苏联甚至明确表态,要向宝山团支援一整团的苏式装备。
  对于苏联的援助,蒋委员长自然是欣然笑纳。但那一个整团的苏式装备能否落到宝山团身上,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中国人固然是欢欣鼓舞,日本人的心情就不那么好了。
  江浦大捷使得日军的“强大”形象再次遭受重创,许多西方媒体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日军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二流军队,在亚洲也许还可以横行一时,但如果对上美英法德苏等西方列强的军队,绝对是不堪一击!
  对于西方列强的轻慢,日本人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但是,对于宝山团这个始作俑者,日军华中方面军总部乃至大本营却都是恨之入骨,非要除之而后快了,甚至连裕仁天皇都被惊动了,直接颁下旨意,要求华中方面军想方设法歼灭宝山团,以挽回国际影响,挽回大日本皇军在国际上的声誉。
  ※※※
  上海日租界,华中方面军司令部。
  冢田攻少将神情凝重地将一纸电文递到了松井石根案前,道:“大将阁下,大本营来电,敦促我们彻底解决宝山团,以挽回国崎支队失利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
  松井石根默默看完电文,道:“冢田君,航空队的侦察机回来没有?”
  “已经回来了。”冢田攻点了点头,神情黯然地道,“在江浦镇附近,的确发现了大量皇军士兵的遗体。国崎支队玉碎已经是确凿无疑了。”
  “那么宝山团的行踪呢?”松井石根阴恻恻地道。
  “行踪不明。”冢田攻摇了摇头,道,“航空侦察兵并没有发现宝山团的行踪,倒是发现了不少支那地方武装的踪影。”
  松井石根又道:“那么,冢田君,对于大本营的电令,你又有什么看法?”
  冢田攻神情严肃地道:“大将阁下,我认为宝山团的存在的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日本皇军在国际上的声誉,给大日本皇军的军心和士气也造成了极大的挫伤。”
  松井石根轻轻颔首道:“你的意思是说,应该将宝山团升级为战略级目标?”
  “是的。”冢田攻猛然低头道,“我认为,大本营的决策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近期一举歼灭宝山团,不仅可以极大地鼓舞皇军的军心和士气,也可以挽回国际上的恶劣影响,更可以极大地挫伤支那政府和支那军队的抵抗决心,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消解他们的士气,对于皇军的好处非常巨大,只不过……”
  “只不过怎样?”松井石根道,“冢田君,请继续说下去。”
  冢田攻有些为难地道:“只不过江浦之战后,宝山团肯定也是死伤大半,现在最多也就剩下几百残部。如此小股之敌人,又是在支那人的国土之上,要想确定他们的行踪,并且将之包围歼灭,只怕是不太容易呀。”
  “是呀,这事的确不太容易。”松井石根点了点头,道,“不过,既然大本营已经下达命令,那么我们就必须执行,冢田君。你还是说说,有何好的具体实施方略吧?”
  冢田攻皱眉凝思片刻后道:“大将阁下,要想围歼小股支那军,仅凭江北的第13师团和第18师团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即便第6师团北出浦口,也同样无济于事,现在,我们只能只寄希望于渡边君的特战大队以及佐藤君的特高课了。”
  “渡边的特战大队?”松井石根欣然点头道,“哟西。”
  冢田攻却又走到了地图前,手指地图说道:“大将阁下,为了确保此次围猎能够一举成功,我认为有必要命令第13师团和第18师团暂时停止北进,转而把守长江以北各处要隘关卡,协助特战大队行动。”
  “调集两大主力师团协助行动?”松井石根皱眉道,“冢田君,你认为有此必要吗?”
  “我认为完全有必要。”冢田攻道,“如果我们能够将宝山团围歼于江浦附近,显然比与华北方面军会师徐州更能鼓舞大日本皇军的士气,同时也更能打击支那政府和军队抵抗的决心,我认为,围歼宝山团比会师徐州,战略意义更大!”
  此时的日军,并不知道国军已经做了徐州会战的部署。
  说起来,这次军统局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家,日军大本营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并不知道华北方面军的两大精锐主力,第10师团和第5师团正一步步地踏向中国军队精心构筑的包围圈。
  日军之所以做出会师徐州的决定,完全是从自身战略上考量。
  因为两大方面军一旦会师徐州,津浦铁路就能全线贯通,那么在后续作战时,华北、华中两个战略方向的军队和物资就能通过津浦铁路迅速北上或者南下,这对于今后巩固占领区的统治,以及继续向中国腹地进攻,都有极大的好处。
  不过,日军人的战略眼光明显有所欠缺,大本营虽有这方面的设想,却没有给华北、华中两个战略方向的日军规定具体的会师时间,日军此时奉行的大战略就是打着看。先寻求大量歼灭国军的有生力量,从而迫使国民政府投降,而不是武力占领全中国。
  松井石根也觉得冢田攻说的有道理,又道:“冢田君,再说说具体的实施细则。”
  冢田攻转身,手指地图讲解道:“具体就是由第13师团迂回仪征、六合及滁州沿线,切断宝山团往东、往北溃逃之去路,再由第18师团控制和县、巢湖至合肥公路沿线,再由西向东推进,逐步压缩宝山团的生存空间,最后再由特战大队及特高课的特工人员将这支残部找出来,一举歼灭掉。”
  “哟西。”松井石根道,“就这么办!”
第三卷
徐州会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