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436

  当下项庄跟着尉缭来到了僻静无人处,低声道:“军师,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尉缭低声道:“上将军,老朽左思右想,总觉得咸阳城还有萧何兴建的这座王宫,留下要比烧了更好!”
  “嗯,留下要比烧了更好?”项庄皱眉道,“军师,你该不会是心软了吧?”
  楚军的关中战略,早在大别山时就已经拟定好了,用两个字概括,就是——破坏!
  除了乔妆汉军对关中进行烧杀掳掠,在摧毁关中人口根基的同时,也尽可能地摧毁刘邦的仁义名声,项庄倒也没想过要彻底摧毁关中根基,那基本上不可能,项庄的底线是确保刘邦在三到五年内无法对关东进行大规模的用兵。
  这样一来,项庄就有三到五年时间对关东各路诸侯施展手段。
  既便不能挑起韩信、彭越、英布、张耳、藏荼等各路诸侯跟刘邦之间的混战,也至少要破坏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
  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应该不难,因为不管是什么同盟,存在的基础就是得有一个共同的强大的敌人,现在楚国已名存实亡,刘邦跟各路诸侯的同盟其实已经丧失存在基础,项庄只需稍加运作,这个同盟就绝对会冰消瓦解。
  因此,对于关中根基的破坏,项庄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尉缭摆了摆手,说道:“上将军,老朽并没有心软,老朽还是那句话,要想破掉刘邦席卷宗天下的大势,一是逼刘邦回师关中,给各路诸侯拥兵自立创造机会,再就是破坏掉刘邦的关中根基,使其短时间内无法出动大军讨伐关东,不过……”
  说此一顿,尉缭又道:“今日见到了被萧何修缮一新的咸阳城,以及这座奢华尤要超过秦王宫的王宫,老朽却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将军,刘邦今年可是已经五十五了,再过五年便是耳顺之年了,届时又还能剩下多少雄心壮志呢?”
  “军师,您是说……”项庄闻言顿时怦然心动。
  尉缭的意思很明显了,关中必须得破坏,而且是狠狠地破坏。
  可是咸阳城和眼前的汉王宫却可以留下,这样一来,刘邦一方面可以享受咸阳城内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一方面却要面临征不到兵、筹不到粮的窘迫局面,再加上年岁渐长,则不出几年,刘邦就再没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了。
  说到底,刘邦已经五十五了,可他项庄却只有二十五岁!
  年龄就是他项庄最大的优势,他就是耗也能把刘邦给耗死!
  尉缭这老家伙的眼光就是毒,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哪!
  见项庄已然心动,尉缭笑道:“上将军,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就按军师的意思办!”项庄重重击节,又回头喝道,“晋襄何在?”
  晋襄急踏前两步,两手抱拳轰然应诺道:“末将在!”
  项庄道:“率亲军即刻守住王宫及咸阳城,自即日起,各军将士皆不得无故进城,更不准擅动咸阳城内一草一木,违令者……杀无赦!”
  “诺!”晋襄轰然应诺,遂即带着先登营接管王宫去了。
  至于萧开、田横,则带着各自部曲出了咸阳,到城外扎营去了。
  对于项庄的军令,萧开是绝没二话,田横也是无话可说,而且他也相信,项庄是绝不会亏待右军两千多将士的。
  
  第137章
三大急务
  
  是夜,项庄并没有入住长乐宫,只是占据了萧何的丞相府。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流传千古,作为一个穿越者,项庄深知一句名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就难了,现在楚军朝不保夕,楚国的复兴也是遥遥无期,又岂是贪图享乐的时候?说实话,项庄现在甚至连女色都不怎么感兴趣。
  丞相府大厅,项庄、尉缭、武涉席地而坐。
  咸阳已经被楚军攻陷了,整个关中也已经向楚军敞开了怀抱,任君予取予求,现在是该听听尉缭这老家伙的后续计划了。
  尉缭甩了甩衣袖,说道:“上将军,现在我军有三大急务!”
  说罢,尉缭又伸出一枚手指,道:“其一,现在已是六月上旬,关中夏粮将熟,这批夏粮必须抢收,绝不能给刘邦留下,如此关中无粮,刘邦就得从巴、蜀调粮反哺关中,再加上太仓之粟尽归我有,则汉军无粮,至少两年内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征战。”
  项庄重重点头,这是必须的,今年的夏粮一粒都不能留给刘邦老儿。
  当下武涉说道:“这个好办,派萧开、田横两军乔妆汉军前去强征便是!”
  尉缭点点头,又道:“第二件急务,就是派兵乔妆汉军洗劫关中各县,然后再派一支军队换回楚军衣甲,从后追剿,以恢复楚军在关中的名声。”
  这个主要是做给关中百姓看的,至于关中豪族,怕是瞒不过的。
  不过,既便是这样,这事也还是要做的,不管有用没用,只要能给刘邦找点麻烦,只要能够拖住刘邦的后腿,楚军就必须全力以赴!
  武涉又道:“这事也可以让萧开、田横军一并去做。”
  尉缭顿了顿,神情忽然转为严肃,又道:“第三件急务,也是要紧的,那就是祭拜始皇陵,笼络关中各路豪强世族。”
  对于关中格局,尉缭可谓知之甚深,秦国未曾统一天下之前,关中世族以秦国老世族居多,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又有数量众多的关东豪族先后迁进了关中,从此之后,关中豪族的势力格局就变得极为复杂了。
  秦亡后,一部份显贵豪族跟着消亡了。
  一部份豪族如司马氏等则投入了刘邦麾下。
  不过,还有一部份豪族则仍然在野,处于观望之中,他们不愿意贸然投入刘邦麾下的原因就是刘邦全盘否定了秦始皇以及秦法,因为这些豪族已经习惯了秦帝国的法度,可谓秦法的忠实拥趸,又岂会轻易改弦易辙?
  如果项庄真能祭拜始皇陵,则无疑是个强烈的信号!
  武涉听了却是勃然色变,要不是尉缭是楚军军师,他只怕立时就要怒目相向了!
  对于古人来说,陵墓可不能随便乱拜的,尤其项庄现在是大楚上将军,将来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楚王,又岂能去祭拜始皇陵?因为在武涉看来,秦楚乃是世仇,楚将项燕便是死于秦将王翦之手,项庄身为项燕的孙子,若去祭拜始皇陵,岂不是认贼作父?
  尉缭这话如果是对着项羽而说,只怕现在已经被项羽扔进油锅里烹了。
  不过项庄听了后却是神情自若,他原本就极为推崇始皇,所以对于他来说,祭拜始皇陵毫无心理负担。
  而且项庄也清楚,祭拜始皇陵意义重大!
  中原华夏人自古崇拜祖宗,所以宗庙陵寝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后代皇朝的皇帝是很少祭拜被他们所取代的前朝皇帝的陵寝的,在华夏两千多年封建史上,这种事情仿佛只发生过一次,就是满清康熙皇帝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康熙祭拜明孝陵时,满清夺取汉家天下时日还不长,天下尚未归心,尤其是汉家读书人还没有承认满清皇朝的正统合法性,所以,康熙才不得不做出这种姿态,表明满族不会断绝汉家衣冠,并以此来笼络汉家读书人的心。
  此后,满清皇朝延续了整整两百多年,远远超过同为异族入主中原的蒙元。
  这虽然不全是康熙祭拜明孝陵的功劳,但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所以,如果项庄祭拜始皇陵,则无疑是在昭告天下,他项庄对秦始皇极为推崇,而由他主导的大楚,也将全盘接收大秦的衣冠法度,这对于那些避世隐居的关中豪族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振奋,完全可以预见,消息传开之后,各路豪族必定纷纷来投!
  “不行!”不等项庄表态,武涉就断然反对道,“在下坚决反对,上将军绝对不能祭拜始皇陵,绝对不行!”
  项庄愕然,武涉的激烈态度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尉缭默然,他当然知道此举会导致上将军麾下的楚国旧部的激烈反对,但是,尉缭更知道这是逆转楚汉大势的关键一环,毫不客气地讲,如果项庄不能借重故秦遗族的势力,仅凭故楚的残余势力,只怕还是争不过刘邦。
  见项庄不说话,武涉急了,道:“上将军,秦楚是世仇啊!”
  说此一顿,武涉又涕泪齐下道:“你身为大楚国的上将军,又岂能祭拜秦王政这个暴君呢?此举是要断绝自家宗庙,是认贼作父哪!”
  项庄当下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望着尉缭。
  老实说,祭拜始皇陵这事项庄是千肯万愿,但如何说服武涉等故楚旧部就难了,尤其是桓楚、季布等故楚旧将,万一要是处理得不好,闹出哗变来,那就会对楚军的军心、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还会让刘邦老儿看笑话。
  所以这事不能用强,能不能成就看尉缭的辩才了。
  尉缭完全理解项庄的为难,当下抖擞精神对武涉说道:“武涉先生,老朽有几个问题想向你讨教,不知道可不可以?”
  武涉语气不善地道:“愿闻军师高见。”
  对于尉缭,武涉还是挺尊敬的,不过今天尉缭所说的祭拜始皇陵一事,却让武涉心里非常不爽,在他看来,尉缭这不是瞎胡闹么?秦王政是什么人?那可是一手灭亡了大楚国的绝代暴君,让上将军去祭拜这个暴君,让他们这些楚国遗族情何以堪啊?
  尉缭并没有在意武涉的不客气,笑道:“秦楚两国是有仇,却是国仇对吧?”
  武涉默然,对于这一点他也是不否认的,秦楚之间的确是国仇,而不是私仇。
  尉缭又道:“既然是国仇,则现在秦帝国已经灭亡,那么秦楚两家之间的仇恨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老朽实在不明白,先生为何要对一个已经灭亡的帝国如此耿耿于怀?难道上将军祭拜皇陵,会让始皇帝复生,会让秦帝国复辟?”
  “自然不会。”武涉皱了皱眉,又道,“但要是换成是军师您,会去祭拜杀死你父亲的仇人的陵墓吗?”说此一顿,武涉又道,“军师若真的祭拜了杀父仇人的陵墓,不知道您的九泉之下的先父又该作何感想?”
  尉缭道:“先生又在混淆概念了,刚才不是已经说了么,秦楚是国仇,不是私恨,所以先生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
  武涉道:“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君父,君父,有君有才父,所以,国就是家,君即为父,秦国灭亡了楚国,就是毁灭了所有楚国人的家园,就是杀死了所有楚人的君父,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又岂能一句话就轻轻带过?”
  尉缭哑然,论谋略武涉远不如他,可论辩才,他却比武涉差远了。
  见尉缭两句话就被武涉辩倒,项庄不禁蹙紧了眉头,始皇陵他是必然要祭拜的,这不仅仅只是为了笼络故秦遗族,更是为了将来大力推行耕战体系埋下伏笔,武涉想不通,还没什么大碍,可桓楚、季布如果闹起事来,那可大事不妙。
  当下项庄回头喝道:“晋襄。”
  晋襄大步入内,拱手作揖道:“上将军有何吩咐?”
  项庄道:“即刻谴飞骑前往函谷关,命桓楚、季布即刻前来咸阳,麾下大军暂由陷阵营左司马庞钰代为统带。”就在今天清早,桓楚、季布的六千多残兵以及庞钰的两百多老兵就已经退到了函谷关,荆迁的死讯也已经传回,让项庄好生扼腕。
  “诺!”晋襄轰然应诺,正欲转身离去时,项庄又道,“等一下。”
  晋襄愕然回头,项庄又道:“再派人通知萧开、田横两位将军,命他们即刻进城。”
  晋襄再次应诺,领命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