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436

  项庄默然,骑兵最大的优点就是超强的机动力,如果打阵地战,轻骑兵还真奈何不了韩信的步兵集团,除非楚军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如果楚军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则不管韩信在指挥上有多厉害,楚军也能像碾碎蚂蚁一样把齐军给碾碎。
  然而,楚军只有区区两百余骑重甲铁骑,数量实在太少!
  百里贤也道:“上将军,我军兵少而马多,委实不宜分兵。”
  百里贤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楚军原本就只有两万余骑,却要看顾将近十万驮马,外加四千多降卒,这四千多降卒虽然降了大楚,可军心并不稳固,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只怕立刻就会溃逃,甚至是哗变!
  所以,一旦项庄带着上万精骑过了河,剩下的一万骑兵就未必照应得过来了,搞不好贯高、赵午也会生出别样心思,不管怎么说,赵国现今也有十万大军,如果楚军主力都驻在北岸,赵军未必就敢轻举妄动,可如果分了兵,那就难说了。
  项庄闷声道:“那怎么办?等韩信大军一到,再想过河就难了。”
  百里贤剑眉轻蹙,摇着羽扇只是沉吟不语,显然,一时之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尉缭捋了捋颔下漆黑如墨的长髯,忽然说道:“上将军,韩信之所以发兵,未必就是为了替刘邦卖命,如果老朽没有猜错的话,韩信此来应该是为了一样东西!”
  “一样东西?”项庄顿时瞳孔微缩,沉声道,“军师是说,秦王玉玺?!”
  
  第197章
献玺
  
  尉缭点了点头,又道:“上将军,其实有句话老朽很早就想跟您说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不过今天,老朽却是非说不可了。”
  项庄默然,他隐隐已经猜到尉缭想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尉缭径直说道:“上将军,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吧。”
  百里贤闻言顿时脸色微变,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百里贤本能地想要反对,不过话到嘴边又被他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里。
  仔细想想,尉缭的话似乎不无道理。
  项庄还是沉默,心里却难免有些不舍。
  尉缭叹息一声,耐心地劝道:“上将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呀!”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尉缭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占有秦王玉玺只会给项庄带来灾祸。
  项庄默默点头,尉缭的话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历史上,三国名将孙坚不就是因为私藏玉玺,结果遭到刘表伏击、兵败身死?袁术不就是因为得到了玉玺,才萌生了称帝的念头,最终惨遭群雄围攻?
  那么,真的把秦王玉玺献给韩信?项庄还真有些舍不得,这可是至宝啊!
  不过,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无疑是一招妙棋!
  韩信得到了秦王玉玺,则他跟刘邦之间的关系立刻就会变得非常微妙,刘邦虽然是名义上的诸王之首,可汉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兵力,都无法跟齐国相提并论,一旦韩信拥有了秦王玉玺,他就再不可能奉汉王诏令了。
  没错,韩信是个讲信义的人,对刘邦也的确是感恩戴德。
  可是,人性是非常之复杂的,韩信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谁也猜不准、摸不透,但仔细分析,还是有迹可寻的。
  在没有发迹之前,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在击灭齐国后,又果断上表给刘表请封假齐王,这说明韩信不但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同时又有点小骄傲,可能还有一点点缺心眼,不太懂得权谋机变之术。
  后来,楚汉争雄、相持不下时,武涉游说韩信叛汉自立,却遭到了韩信拒绝,范阳辩士蒯彻也劝韩信自立,韩信同样不为所动,还说出了当年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由此可见,韩信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像韩信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他又是齐国的国王,军队比刘邦多,人口比刘邦多,国力比刘邦强,打仗更是天下无敌,一旦他得到秦王玉玺,再献给刘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可以从当初他灭齐之后上表请封假齐王反推得出结论。
  当初灭齐之后,韩信首先想的不是把齐国交给汉王刘邦,而是上表请封假齐王,那么现在,韩信在得到秦王玉玺之后,首先想到的也绝对不是把玉玺献给刘邦,而是将玉玺据为己有,因为秦王玉玺能给韩信带来更高的荣耀——帝位!
  因为前面分析过,韩信骨子里也是个有野心的人。
  当然,韩信也很重情义,因此只要刘邦不做出太过份的事,韩信绝对不会主动跟刘邦交恶,在刘邦有生之年,韩信也不太可能登基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在韩信心理、道德上的这道枷锁卸下之后,他多半就要称帝!
  正因为韩信重情义,在项庄献上秦王玉玺后,他就再不会为难楚军。
  因为古人极重名分,像秦王玉玺这样的宝物,其份量绝然不比一个国家来得轻,韩信从项庄手里得了这样的天大好处,如果还要继续为难楚军,别说他自己过不了心理关,就是整个天下的世族豪强也要唾骂他了。
  更重要的是,项庄献出玉玺之后,齐楚之间的关系将极大缓和,三五年后,既便刘邦再起大军讨伐大楚,韩信也多半不会再来凑这个热闹了。
  咬了咬牙,项庄回头吩咐晋襄道:“去把武涉先生找来。”
  当天晚上,武涉就乘坐一条小船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渡过了河水,武涉随身还带着个小包袱,里面装的就是天下各路英雄梦寐以求的秦王玉玺!当然,武涉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呼延正德随行“保护”,秦王玉玺天下至宝,项庄不能不慎重。
  至于为何只派呼延正德,而不派别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呼延正德是匈奴人,对秦王玉玺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不容易受诱惑,如果派别人去,既便是桓楚、季布这样的楚军宿将,面对至宝,也难保不起异心。
  ※※※
  三天之后,韩信的五万大军便到了东阿县,至于曹参所率的两万前锋大军,更是早就过了东阿,距离白马已经不足百里了。
  进至东阿,齐军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扎下了大营。
  虽说这次出征,齐王是应梁王之邀,但梁国可没有向齐军提供军粮的义务。
  说起来,梁国各郡、各县现在都难,除了少数豪族富绅,绝大部份平民百姓都只能依靠剥树皮、挖野菜来充饥。
  看到梁国百姓这么艰难,韩信没来由地想起了早年自己落魄时的情景,当下动了恻隐之心,吩咐娄敬道:“亚相,你这便修书一封,谴快马送回临淄,除了原定借给梁国的五千斛麦种,再额外追加五千斛,尽快解来东郡。”
  “喏!”娄敬恭应道,“臣这便回去修书……”
  话音方落,亲军校尉程黑忽然大步进帐,拱手作揖道:“大王,辕门外有个自称盱眙武涉的家伙,想要见您。”
  “武涉?他不是项庄帐下辩士么?”娄敬当下也不急着走了。
  当初楚军山穷水尽,武涉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彭越、吕泽在敖仓一通混战,结果给了项庄机会,连下洛阳、函谷、咸阳,险些动摇了刘邦的关中根基,从此天下扬名,现在武涉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又是这个家伙。”韩信摇了摇头,道,“请他进来。”
  “喏!”程黑揖了一揖,领命去了,稍顷,便领着两人进了大帐。
  前面那人一袭青衣,韩信隐隐还有些印象,显然就是武涉,跟在武涉身后的那人却让韩信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好一条昂藏汉子,身高近丈,大冬天的却只穿了袭兽皮袍,两条胳膊裸露在外,肌肉俨然,竟然比寻常汉子的大腿还粗!
  韩信再回头看程黑,程黑身高九尺,腰粗十围,在齐国也算是万里挑一的壮汉了,可跟眼前这大汉相比,还是略有不如。
  程黑显然也意识到眼前这汉子不是个易与之辈,尽管他和武涉的兵器在进帐之前就被搜缴了,不过为防万一,程黑还是按剑护在了韩信面前。
  武涉没有理会程黑这点小算计,按照使者礼仪向韩信大礼参拜道:“大楚上将军帐下幕僚武涉,参见齐王。”
  韩信回礼道:“武涉先生,别来无恙乎?”
  “托大王的福。”武涉微微一笑,顺势起身。
  当下韩信又把娄敬介绍到了武涉,武涉也向韩信、娄敬介绍了呼延正德,听说呼延正德是来自匈奴的胡人,韩信不禁暗暗纳罕,心忖项庄这家伙还真有能耐,竟然连匈奴人都能招揽到麾下,这一点,可是比他的堂兄项羽强多了。
  分宾主落座,韩信道:“先生此来,不知有何贵干?”
  武涉也不多说废话,回头向呼延正德一伸手,呼延正德便将背上背的包袱解下,交给了武涉,武涉又将包袱放在案上,然后解开了包袱皮,在黑色麻布包袱皮下,竟然又是个白色麻布包袱,解开白色麻布包袱,里面竟然又是个黄绫包袱!
  韩信、娄敬微微有些纳罕,这是什么宝贝,要裹三层包袱皮?
  疑惑之间,武涉已经解开了黄绫包袱,霎那间,一颗美轮美奂的玉玺便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韩信跟娄敬的眼皮底下,娄敬学识渊博,一看之下顿时像被马蜂蜇了一下,猛可里弹身而起,颤声道:“这这这,这是……秦王玉玺?”
  “什么?!”韩信一听之下也是脸色大变,“秦王玉玺?!”
  武涉心中一声叹息,反正他是怎么也想不通,好端端的,上将军又为什么要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想当初,先王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才从刘邦手里把这颗玉玺给夺了过来,现在,却要白白送给韩信,凭什么?!
  再说了,秦王玉玺归了韩信,岂不意味着韩信就是天命所归的皇帝?
  那么将来,上将军即楚王位后,岂不是要向韩信称臣?这又怎么行?
  不过,上将军令谕如此,武涉也是无可奈何,当下强打精神双手捧起秦王玉玺,又高举过顶面向韩信道:“奉大楚上将军令,向齐王献上秦王玉玺!”
  韩信几乎是有些急切地上前来,双手接过了玉玺。
  不等韩信把秦王玉玺放到案上,娄敬早已经凑了上来,仔细观摩了玉玺正面所刻的八个虫鸟小篆,娄敬向韩信用力地点了点头,韩信白皙的脸上顿时涌起了一抹潮红,韩信不能不激动,秦王玉玺,这可是天下诸侯梦寐以求的秦王玉玺!
  
  第198章
韩信的野望
  
  武涉已经走了,献上秦王玉玺并表明来意之后,他就很识趣地告辞了。
  至于那颗玉玺,自然是留了下来,这会都还摆放在韩信跟前的矮几上,在油灯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莹光,目迷五色。
  韩信也已经从初得玉玺的激动中冷静了下来。
  韩信冷静下来之后,一个难题便立刻凸现了出来,这颗玉玺该怎么处理?是把玉玺献给汉王呢,还是据为己有?
  按说汉王是诸王之首,理应把玉玺献给他。
  可是,韩信不能欺骗自己,他的心底正有一股异样的情绪在涌动,更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正在脑海里不断地在怒吼咆哮: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世立于斯,就该席卷天下,就该傲视群雄,就该成为始皇帝那样的皇帝!
  好半晌后,韩信的目光才终于落到了娄敬脸上。
  娄敬有大才,这个韩信是知道的,韩信所不知道的是,娄敬更是个不世出的战略大师,娄敬的战略眼光,绝不会输给尉缭分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