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436

  “回来了好,回来了就好。”老媪也是老泪纵横,又伸出干枯的双手抚摸着汉子的脸庞,颤声说道,“狗剩,让阿母瞧瞧你,让阿母好好地瞧瞧你……”仔细端详了汉子几眼,老媪又颇为心疼地道,“狗剩,你瘦了,可也壮实了。”
  “阿母,你老人家可是老多了。”汉子泪如滂沱。
  老媪抹了抹眼泪,忽然将缩在身后的孩童扯了出来,柔声道:“剩儿,你爹回来了,这是你爹,快叫阿爹。”
  “阿爹。”孩童惴惴地叫了声。
  “这是剩儿,这么大了?”汉子惊喜不已。
  记得当初他离家时,剩儿还在襁褓之中呢。
  “剩儿可乖,跟着我吃了不少的苦。”老媪说着又开始抹泪。
  “阿母,狗儿如今也是有爵位的人了,从今往后,你就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了,你老人家就坐在家里安享清福吧,哈哈哈……”说着,汉子便将孩童一把抱起放到马背上,然后搀着老媪就往回走,“阿母,回家,咱们回家。”
  四周围着的乡亲便纷纷让开道,一个个望向祖孙三人的眼神里全是艳羡之色,有个白胡子老翁更是感慨不已地道:“老朽早就说过,狗剩不是个寻常之人,你们看,这才九年,这小子俨然就是个大人物了,呵呵。”
  人群中,青皮后生拎着篮子挤了上来:“狗剩哥,这是你家的鸡蛋。”
  汉子接过篮子,顺手又递给了身后跟着的一个士兵,又道:“你是青皮?”
  “对对对,我就是青皮,狗剩哥你还记得我呀?”青皮后生惊喜不已,看看汉子身后的骏马,又看看后头跟着的十几个士兵,羡慕地道,“狗剩哥,如今你可是发达了?”
  “那是。”汉子大大咧咧地道,“如今咱也是官老爷了,大夫,知道啥叫大夫不?”
  青皮后生自然不知道,却羡慕不已地道:“大夫?好大的官呢,狗剩哥,过完年让我跟着你去当兵,成不?”
  “成。”汉子不假思索地道,“过完年,你就跟我走吧。”
  
  第205章
鼓动、争执
  
  项期骑着小毛驴,有些郁闷地进了吴中县城。
  项期是项氏宗族,不过属于比较远的旁支,因此在整个项氏中并没什么地位,但对于那些避居江东的关东士族来说,还是要相对高贵些许,譬如说项期能当上吴中县令,靠的其实并不是他本身的才能,而是项氏宗亲的身份。
  不得不说,先王在时,对于项氏子弟是非常照顾的。
  项期刚刚从具区泽(太湖)回来,那里的两个渔村因为渔场的纠纷发生了械斗。
  项期微服私访了下,果然跟他猜测的那样,发生在具区泽的这起械斗并不简单,背后竟然有项佗、项冠两位上将军在撑腰!
  所以,这表面上是两家渔村之间的械斗,实际上却是项家的两位上将军之间的较量,项期不过是个项氏旁姓子弟,又岂敢介入其中?
  对于江东如今的混沌局势,项期也是颇感无奈。
  项佗、项冠都是手握重兵,又先后自封“上将军”,项他虽然回来不久,却很快就得到了整个项氏、叔孙氏、屈氏、伍氏等十几个故楚世族的支持,如今,项他更是已经当上了西楚国的令尹,全面“接管”了江东两郡的军政事务。
  问题是,项佗、项冠两位上将军对此似乎并不买帐。
  项佗暂且不说,项冠可跋扈得很,根本就不把项佗、项他放在眼里,还扬言说要不是因为有他项冠率军在钱塘苦苦支撑危局,西楚国早就已经灭亡了,如今先王故去,于情于理都该由他项冠继承西楚国的王位!
  项冠想当王,这在江东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项佗、项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多半也是想当王的。
  最近,更有传言说,真正受命于先王的上将军项箕(项庄),也要打回江东来了,好家伙,江东原本就已经够乱的了,一旦项庄再杀回来,那可就更加热闹了!不过,到时候真正受苦的还是江东百姓哪,想到这里,项期便有些心情沉重。
  作为一个项氏旁系子弟,项期委实不愿意看到楚军因为王位之争而自相残杀,更不愿意看到江东百姓因为王位之争而流血,而且项期也很清楚,王位之争成来都很残酷,一旦四项真的开战,只怕整个江东都要血流成河了。
  临近城门时,项期忽然发现城门口竟然围了一大群人。
  项期不禁蹙紧了眉头,这大白天的难道有人闹事不成?
  不过,不等项期上前喝问,人群中便爆起了一声震天价的喝彩声,项期刚刚吐到嘴边的喝斥声便又咽回了肚子里,看情形好像不是闹事,再骑着小毛驴凑近了一看,却原来是个披甲老兵正在人群中唾沫横飞地讲他的战斗故事呢。
  “破军大哥,刘邦老儿真的差点就被烧死了?”
  问话的人项期认识,是吴中县尉手下的一个屯长,五大三粗的一条壮汉,在这吴中县城也算是个人物,街上的青皮混混见了他,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不过在那披甲老兵跟前,却跟个低眉顺眼的小娘似的,还赔着笑脸。
  “这还有假?!”披甲老兵老实不客气在那壮汉后脑勺上扇了一巴掌,又道,“老子可告诉你们,除了上将军和高初将军,老子还真没服过什么人,不过韩小刀算一个,小刀兄弟是条汉子,我破军服他!”说着,披甲老兵的眼圈忽然就红了。
  “后来呢?”问话的壮汉赶紧转移话题道,“后来怎样了?”
  “后来?”披甲老兵狞笑两声,说道,“后来刘邦老儿吓坏了,当天晚上就带着七十万大军撤出了大别山,嘿嘿,说出来吓死你们这些兔崽子,刘邦老儿纠集了十几路诸侯七十万联军,最后却被咱们不到五千人给赶出了大别山!”
  “吹牛的吧,真有这么厉害?”人群中忽然响起了一个大煞风景的声音。
  披甲老兵顿时大怒,扭头大吼道:“是谁?哪个小兔崽子在那里胡咧咧?”
  那个壮汉一挥手,身后十几个城门守卒早已经一拥而上,从人群中拖出了一个十七八岁的青皮混混,然后摁倒在地就是一通狠揍,那壮汉上去也狠狠地踹了两脚,然后回头以讨好的语气向披甲老兵说道:“破军哥,这小子敢侮辱你的兄弟,欠揍。”
  另一个守卒又说道:“破军哥,接着往下说呗,你刚才不说后来你们又离开了大别山,还去了魏地、齐地、赵地、关中,最后还到了九原,跟匈奴人也干了一仗?我的个天,这中间的过程肯定精彩,你快跟咱们说说,嘿嘿,嘿嘿嘿。”
  “不说了,老子不想说了。”披甲老兵却不想说了,当下转身就走。
  一群守卒大为失望,待回过头来,又把那青皮混混摁倒在地狠揍了一通,直揍得那青皮混混的阿母见了他都不认识了。
  项期却是心头一凛,看来项庄还真杀回来了!
  却不知道项他、项佗、项冠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有传言说,项庄可是足足拥有五万多大军,而且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论实力,可是比项佗、项冠强多了!
  ※※※
  吴中,令尹府大厅。
  叔孙贯、屈懿、伍起等十几个世族族老正在与项他议事。
  最近的吴中县,真可谓是暗流汹涌,会稽郡南边十五县的十几个宗族又往吴中调来了三千子弟,这样一来,项冠的兵力就增加到了三万五千人!
  更重要的是,真正受命于先王的大楚上将军项庄,真的回来了!
  尽管项庄还没有过江,可当初追随项庄从野马原突围的千余老兵却回来了,而且一个个都披着鲜明的衣甲,挎着明晃晃的长刀,还骑着高头大马,那可是真正的高头大马,整个江东都找不出几匹来!
  更有老兵还带了亲兵回来,前呼后拥的,好不威风!
  伴随着这些老兵的回来,项庄于野马原临危受命,于寿春斩杀樊哙力挽狂澜,于大别山以寡击众大败联军,以及此后转战万里、寇击关中的光辉战绩也纷纷流传了开来,现在,项庄跟三千孤军的事迹在吴中乃至整个江东都已经传开了。
  “令尹,必须制止这些谣言的传播,否则对我们会很不利!”
  说话的是伍氏族老伍起,伍氏也是楚国有名的老世族,祖上曾经出过伍举、伍奢、伍尚这样的忠臣,伍氏起起落落三百余年,在楚地却始终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也算得上是一个树大根深的故楚老世族了。
  “老朽却认为这不是谣言,而是事实。”
  屈氏族老屈懿立刻加以反对,屈氏是楚地又一个树大根深的老世族,百年前还出过屈原这样的名臣,事实上,屈氏根本就是故楚王室米氏的旁支,是楚地少有的显赫贵族,地位比起伍氏还要尊崇许多。
  伍起不愿意跟屈懿争执,向项他拱手作揖道:“还请令尹决断。”
  项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忽然转向了坐在屈懿、伍起上首的叔孙贯,叔孙氏更是个了不得的老世族,叔孙氏据说出自姬姓,始于鲁桓公之孙德臣,德臣以叔孙为氏,其后人便索性以叔孙为姓,楚地这一支却传自故楚名臣叔孙敖。
  叔孙贯冲项他拱了拱手,说道:“令尹,楚军将士征战万里,九死余生,好不容易才得以衣锦还乡,有些得意忘形也是人之常情。”
  项他轻轻颔首,忽又问道:“项冠、项佗又有什么反应?”
  伍起道:“项冠反应激烈,整天都在家里大骂项庄鼓动江东百姓,居心叵测,若不是陆元死命拦着,只怕早已经派兵把这些老兵给抓起来投进大狱了。”
  项他嘴角便绽起了一丝不屑的冷笑,项冠,就是个匹夫而已。
  伍起顿了一顿,又道:“项佗的反应却与项冠截然相反,他不仅召见了桓楚、季布、钟离昧、虞子期诸将,对返乡的项庄部曲也是颇多体恤,据说还亲自做媒,给东郊桑林村的一个名叫狗剩的老兵娶了一门亲。”
  “是吗?”项他闻言不禁蹙紧了眉头。
  屈懿道:“令尹,老朽以为,项庄既然是先王所委任的上将军,我们就该早日迎他回江东主持军事,届时,令尹与项上将军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又何愁大楚不兴?至于楚王的王位,则不妨暂时搁置……”
  伍起马上反驳道:“屈懿兄此言大谬,常言道蛇无头不行,国不可一日无君!推举新王继承大统才是头等大事,又岂能暂时搁置?”说此一顿,伍起又道,“令尹乃是项氏长门嫡长孙,继王位顺乎天意,合乎民心,项庄也是无话可说。”
  屈懿道:“老朽也认为令尹才是继承王位的最佳人选,可眼下的确不是继位的时候,一旦令尹强行继位,别说项佗、项冠未必服气,一旦项庄震怒之下,挥师打过乌江又该怎么办?战端若启,江东两郡势必会尸横遍野,血流飘杵。”
  伍起闷哼一声,不以为然道:“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项他皱了皱眉,当下起身扬长而去,伍起与屈懿的争执便不了了之。
  叔孙贯叹了口气,说道:“王位之争,乃是项氏家事,我等外姓又如何插得进手,两位又何必为此伤了和气?”
  
  第206章
造纸
  
  江北,楚军已经攻占了历阳县。
  楚军还要在江北驻扎一段时间,长期驻扎野外显然不是个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