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436

  此时,距离天狼卫血洗孙家坞堡已经过去五天了。
  孙伯会公然抗法,这在石仲的意料之中,可石仲没有想到的是,项庄小儿竟然真的敢调兵进行武力镇压,说动武竟然就动武了,还一家伙杀了两百多壮丁,剩下一千多壮丁也全部发配到九江戌边去了,孙家跟石家斗了几十年了,这下是彻底完了。
  孙家坞堡遭到血洗之后,石仲原以为山阴各乡、会稽各县乃至江东各郡的各姓宗族便会闻风而动,揭竿而起,结果却大大出乎了石仲预料,五天过去,甚至连一家举兵叛乱的宗族都没有,绝大多数宗族都在观望,都不想挑这个头。
  别看石仲嘴上挺硬,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可不比当初了,当初项庄刚到江东,人心未定、局势未平,他自然不敢得罪各姓宗族,可是现在,项他、项佗已经变成了项庄的左臂右膀,放眼江东,还有谁能够威胁他的地位?
  这个时候跳出来带头造反,绝对就是找死!
  石仲聪明,别的宗族族老也不傻,结果就成了眼下之局。
  然而,一些势力较小、丁口较少的宗族却渐渐坚持不住了。
  譬如山阴县,从孙家坞堡遭到血洗后的第二天起,便陆续有各姓族老主动前去县衙,要求县府派员重新清查各族的编户齐民数目,到了今天,除了石家等少数几个大宗族外,全县绝大部份宗族都已经屈服了。
  石韫终于忧心忡忡地说道:“阿爷,您倒是说句话呀。”
  石平也道:“是啊阿爷,眼下可就只剩咱们几家宗族还在死撑了,子车师那家伙现在正忙于登记各乡、各亭已经呈报上去的编户齐民,一时之间还顾不过来,可等他腾出手来,咱们石家又岂能有好果子吃?”
  石韫道:“阿爷,按照新法把编户齐民数报上去得了,别家宗族根本指望不上,外县宗族就更加靠不住了,单凭咱们石家,怎么跟项王斗呀?还是赶紧派人将咱们石家的确实户数口数统计出来,然后呈报给子车师,以免家破人亡呀。”
  “不可!”一个须发皆发的耆老却斩钉截铁地道,“断然不可!”
  几外几个宗族耆老也连声附和,这些老家伙都活在过去的世界里,浑然不知江东的局势早已今非昔比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将本族的户数口数如实上报,族人用来孝敬他们的钱粮就该上缴国库了,今后他们就过不上现在的奢侈生活了。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众人的目光便纷纷集中到了石仲身上。
  石仲终于有了决断,回头吩咐石韫道:“韫儿,你去一趟乌伤你舅公家!”
  “啊,现在去乌伤?”石韫闻言心头一凛,他的舅公黄伯可不是普通人,而是稽南乌伤县最大宗族黄氏的族老,稽南各县的宗族可是比稽北各县强多了,譬如黄氏,族内足有八千壮丁,黄伯跺跺脚,整个乌伤县都得震三震。
  石仲这个时候让石韫去乌伤,用意不问可知,尽管石韫心里不赞成,不过既然石仲已经做出决定,他就只能服从了,宗族内部的等级相比朝堂有过之而无不及,纵然石韫是石仲的嫡长孙,可如果石仲要他死,他就绝对活不过明天。
  “对,去乌伤!”石仲点了点头,又道,“再多带些盐、铁、丝绸、布!”
  “喏!”石韫恭恭敬敬地揖了揖,正欲转身离开时,却又被石仲给叫住了。
  石仲咬了咬牙,又颇为心疼地说道:“韫儿,别忘了把三娘、窈娘也带上。”
  “啊?!”石韫闻言大吃一惊,失声道,“阿爷,三妹已到出嫁年龄,也就罢了,可窈妹才只十三岁,就不用了吧?”三娘、窈娘可是远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尤其是窈娘,那小模样真是人见人爱,石韫心里都忍不住蠢蠢欲动呢。
  “你懂什么?”石仲怒道,“让你带上就带上。”
  对于黄伯这个亲家翁,石仲可谓知之甚深,这老家伙不但喜好女色,尤其喜好幼女,只是想到窈娘这么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却要让黄伯这个老东西糟蹋,石仲就没来由地心疼,不过为了大局,他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喏!”石韫无奈,唯唯诺诺地去了。
  ※※※
  吴中,王宫,项庄、百里贤正在对饮小酌。
  现如今,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半个月前,百里伊水已经正式进了宫,成为了项庄的第三房夫人,百里伊水嫁入王宫之事,百里贤、百里茂兄弟自然是乐见其成,不管怎样,这对百里家来说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项庄放下酒觞,问道:“子良,编户齐民律的推行情况怎么样了?”
  百里贤放下羽扇,道:“截止本月中旬,编户齐民律已在四郡五十六县全面推开,从目前看,效果还算不错,尤其是山阴孙家公然抗法遭到镇压之后,各县宗族皆深受震动,新法推行的局面已经基本打开了。”
  项庄点了点头,又问道:“各县的宗族可有异动?”
  “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百里贤摇了摇头,遂即又道,“不过,臣以为各郡县的宗族绝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尤其是稽北各县的宗族,肯定还会有所动作,既便不敢明着来,暗底下的动作绝对不会少。”
  项庄若有所思道:“子良你是说,稽北各县的宗族势力有可能会跟稽南各县的宗族武装暗中联手?”
  这次《编户齐民律》的推行,包括吴郡、丹阳、九江、庐江四郡五十六县,甚至连原属东瓯国的东瓯、丽州诸县都包括在内,却独独不包含稽南的大末、乌伤等六县,因为大末、乌伤六县为山越武装所盘踞,几乎就是独立王国。
  项庄暂时还不想招惹山越武装,山越武装虽然也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宗族组成,可跟稽北各县的宗族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稽北的宗族其实就是一个个聚众而居的大型家族,组织松散,而山越甚至已经有了国家机器,凝聚力极强。
  三国时期,孙吴倾举国之力才堪堪征服了山越,此时的山越虽然远不如三国时期的山越强大,然而,眼下楚国的实力相比三国时期的孙吴也是只弱不强,再加上现在又是变革的关键期,此时去招惹山越武装委实不智。
  不过,你不去招惹人家,并不意味着人家就不会来招惹你。
  百里贤点了点头,说道:“总的来说,山越并不是一个好战的族群,也鲜少有劫掠周边诸县的记录,不过,如果有稽北宗族做内应,保不准就会有人想要火中取栗,譬如乌伤县的黄氏以及大末毛氏,皆有近万壮丁,绝对不容小觑。”
  项庄闻言起身,在大厅内来回踱了几步,忽又抬头喝道:“传上大夫!”
  值此变法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让山越坏了大事,说不得只能让武涉带着金银财帛甚至美人去贿赂这些山越人了,韩信他都能忍受胯下之辱,他项庄难道还受不得这点委屈?只要熬过了这段困难时期,将来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百里贤摇摇羽扇,忽然说道:“大王,上大夫最好还是去大末县,而且除了金银财帛美人之外,最好再给些兵器铠甲甚至是战马。”
  项庄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第259章
秋粮
  
  一转眼大半个月过去,石韫终于从乌伤返回了山阴。
  然而,石韫并没有给石家带回好消息,石韫带去乌伤的盐、铁、丝绸、布外加三娘、窈娘等十几个美人黄伯倒是全收下了,不过,石仲提出的要求黄氏起兵的事情,黄伯却是绝口不提,石韫催促了几次,黄伯便干脆避而不见了。
  其实,黄伯并非不想起兵,而是实在没办法起兵。
  因为乌伤黄家跟大末毛家素来不和,近来毛家忽然间得到了一大批铁制兵器,甚至还弄到数百战马组建了骑兵,这让黄伯很是担心,如果他带着族中壮丁出征在外,会不会被毛家趁虚捣毁了老窝?需知山越并不是铁板一块。
  石仲铁青着脸,问石韫道:“这么说,黄伯不会起兵了?”
  石韫叹息了声,摇头说道:“阿爷,怕是不可能了。”说此一顿,石韫又道,“阿爷,面对现实吧,稽北的各姓宗族都是一盘散沙,要想对抗王权根本就是自取灭亡,我们石家如果执意抗法,则难免重蹈孙家的覆辙哪。”
  石平也道:“是啊,如果拥护新法,大哥至少还是山阴县令,阿爷你也还是亭长,远近十里八乡仍是阿爷你说了算,若不然,只怕就什么都没有了。”石平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石家执意抗法,那他这个县丞也是当不成了。
  “罢了,那就这么着吧。”石仲长叹一声,颓然坐回了席上。
  石韫惊愕地发现,这才半个多月没见,阿爷竟然已经是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
  ※※※
  吴中城外的山道上,项庄一马当先,冉冉而行,项庄身后,高初、庞钰并绺而行,不过庞钰有意落后了高初半个马头,不管怎么说,高初现在都是大王麾下头号心腹大将,他庞钰可不敢跟高初并驾齐驱。
  在高初、庞钰身后,则是晋襄的五百虎贲卫。
  项庄勒马回头,望着身后随行的高初、庞钰,不禁略略有些失神,遥想当初刚从野马原突围时,高初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兵屯长,然而现在,这厮却已经是独镇一方、统帅千军的大将了,还有庞钰,还是昨天才行的冠礼。
  庞钰的冠礼是项庄亲自主持的,极是隆重,也让不少楚军宿将羡慕不已,冠礼之后,项庄又赐了字,钰者,气宇轩昂者也,因而赐字子昂。
  今天,高初、庞钰却是陪项庄来穹窿山打猎的,如今两人已是独镇一方的大将,就不常跟在项庄身边了,时间久了,君臣之间难免会生疏,所以,趁两人回都之时一起喝喝酒、打打猎、联络联络君臣之间的感情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自从尉缭故去之后,项庄的政治手腕是越发的娴熟了。
  转过前方一道山梁,迎面就是大片稻田,此时已是八月中旬,稻田里的水稻已经是一片金黄,眼看就能收割了,一阵山风吹过,稻浪层层起伏,空气里更是弥漫着稻谷的芬芳,项庄不觉心情大好,看来今年的秋粮能够丰收了。
  只等秋粮收上来,国库的困窘就该缓解了,如今的楚国国库,真可谓是捉襟见肘啊,这个月就要派发禄米了,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别看楚国才刚立,可官员勋族的数量却着实不少,再加上因军功赏赐的爵位,开支就更重了。
  昨天项他把俸禄清单呈送到项庄案头时,项庄着实吓了一跳,各级官员、军中将领、世卿勋族(主要就是故楚世族)、新晋贵族(主要就是因战功获得爵位的老兵)全加一块,竟然要派发十多万石稻谷,这还不算其他的钱物。
  其实,十多万石稻谷并不算什么,关键是家底太薄了。
  项庄相信,只要撑过今年,等到明年,楚国财政就绝不可能如此窘迫了。
  现在的江东虽然还算不上是鱼米之乡,至少跟关中、巴蜀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但长江中下游平原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灌溉便利,随随便便就能开垦上千万亩良田,按亩产一石计算,那就是千万石,再按十五税一收田赋,那就是六十多万石。
  当然了,这得有足够的人口才行,否则良田再多没人种还是没粮食。
  值得庆幸的是,《编户齐民律》的推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最新的统计,江东四郡五十六县共有编户六十八万余户,齐民两百六十余万,两百六十多万人口,少说也有近百万壮劳力,耕种千万亩水田并不算多。
  好半晌,项庄才从稻田里收回视线,随口问身后的高初道:“高初,庐江郡今年的秋粮能不能丰收?”
  “唉,别提了。”高初叹了口气,说道,“番阳、柴桑、历陵、彭泽诸县全遭了蝗灾,虽不至于颗粒无收,但是大面积减产却是不可避免了。”说此一顿,高初又叫苦道,“大王,庐江郡各级官员的禄米都还没着落呢,您可得支应一二。”
  “你呀,你呀。”项庄摇头笑道,“可真会挑时候伸手。”
  高初便嘿嘿笑,遂即又拍着胸脯说道:“不过大王你放心,等明年夏粮收齐了,臣必定如数奉还,哦不对,是连本带息一并还屹。”
  项庄没好气道:“寡人不要你的本息,只要庐江西部、南部那几个县。”
  “那也是早晚的事。”高初大大咧咧地道,“臣已经在布局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开年南边的南野、赣县、雩都诸县就该归属大楚了,至于西边的庐陵、安平、宜春诸县,只等军粮筹备齐了,臣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下。”
  项庄道:“能不动武,还是不动武为好。”
  高初点了点头,道:“大王放心,臣理会得。”
  项庄又扭头问庞钰:“子昂,东瓯那边有没有遭灾?”
  庞钰有些不自然地挠了挠头,应道:“大王,还真遭灾了,风灾!不过只有一个县遭灾比较严重,其余几个县情况还好,倒是不用国库支粮了。”
  项庄哈哈一笑,说道:“还是子昂体恤寡人哪,不像高初这厮,尽想着从寡人这里捞好处、打秋风了。”说罢,项庄又佯怒道,“昨儿晚上,寡人的酒窖遭了贼了,御酿烧酒少了两桶,高初你老实交待,是不是你小子偷的?”
  “没有没有。”高初连连摇头,“哪有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