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436

  王宫,项庄书房。
  虽然已经是深夜了,项庄却还没睡,亚父范增也是睡意全无,因为白天子车师刚刚在吴中西郊杀了五十几个人,甚至还包括公然抗法的张问,父子俩完全可以想象,吴中城内乃至整个吴郡的士族将会有所行动。
  这个节骨眼上,两人都是睡不着了。
  倏忽之间,项庄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当下头也不回地道:“出来吧!”
  话音方落,项庄身后的阴影中便鬼魅般走出了一个全身包裹在黑巾中的矮瘦身影,那身影向着项庄、范增深深一揖,沉声道:“大王,老军师,半刻钟前,有大量家丁仆役骑乘快马离开桓府,同时还有两骑快马离开了郡守府。”
  “桓府、郡守府?”范增道,“是桓渊、叔孙贯这两只老枭?!”
  项庄皱了皱眉,道:“桓渊会有所行动原本就在意料之中,不过叔孙贯也会掺和到这件事情之中,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叔孙氏掺和进去也没啥。”范增摆了摆手,杀机流露道,“为父还是那句话,变法革新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谁敢阻挠谁就是我们项氏的死敌,他就得死!在江东,不管你是什么人,都别跟项氏为敌,是虎你给老夫卧着,是龙,你也给老夫蟠着!”
  项庄霍然起身,背负双手来回踱了几步,忽又抬头喝道:“呼延正德!”
  宿卫王宫的天狼校尉呼延正德应声入内,抱拳大声应道:“大王有何吩咐?”
  项庄沉声道:“马上派人,将令尹、上将军、百里军师还有毕书先生请来王宫!”
  ※※※
  山阴县,郡守府。
  看完叔孙贯、桓渊派人送来的书信,伍起气得须发皆张,在书房里连连咆哮道:“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将世卿士族跟贱民相提并论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敢妄杀士族,项庄小儿竟如此倒行逆施,他就不怕丧失人心吗?”
  对于项庄,伍起原本就不喜欢,只是项他决定迎奉项庄,叔孙贯、屈懿以及其余十几家世卿都得了项庄的好处保持了缄默,他一个人再怎么反对也只是枉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伍起就认可了项庄,事实上,伍起对项庄从来就没什么好感。
  现在,项庄一意孤行要在江东推行新田赋法,让世卿士族跟贱民一体纳赋,伍起对项庄就更没什么好感了。
  “伍公,小声些,小声些。”
  伍起大声咆哮,坐在下首的长史和功曹惊慌之下,赶紧提醒伍起注意点,两人不能不惊慌,需知伍起虽然是会稽郡的郡守,是一郡最高长官,可这只是史义上的,事实上,会稽郡除了伍起这个郡守,还有掌握一郡驻军的郡尉丁固。
  这个丁固可是军中悍将,眼里就只有项王,从来就不把郡中官员放在眼里,郡守府的长史、功曹、掾吏等,若是犯到了丁固手里,打骂鞭笞那是常有的事,甚至连郡守伍起,也在市井之中被丁固公然训斥过两次。
  伍起不忿,一纸诉状告到了项庄跟前,却根本不见任何下文。
  尤其让伍起心气难平的是,项庄不仅没有下诏惩罚丁固,甚至连一句训斥都没有,而且也没派人前来山阴调查一下,这摆明了就是在护短,丁固由是越发嚣张,若不是这家伙只是个武夫,不通民法政事,只怕伍起早就被架空了。
  这样的情形,在会稽郡治下各县也非常普遍,甚至整个江东五郡六十余县,除了周殷和高初这两个郡守,别的郡守、县令长全都受到了郡尉、县尉的严重制约、监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之间的矛盾正变得越来越尖锐。
  出现这种局面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当初项庄之所以让世卿、士族出任各郡郡守、各县县令以及属官,全是出于政治上的妥协,是为了尽快平稳住局面,不得已采取的策略,所以又派了军中悍将悍卒出任郡尉、县尉以制衡世卿、士族的影响力。
  现在,随着楚国周边局势的稳定,以及项庄权位的稳固,当时的妥协双方都越来越无法容忍这种局面了,项庄想要更加有效地控制各郡县,而世卿、士族也极力想要摆脱郡尉、县尉的束缚,以谋求更大的利益。
  所以,这种政治妥协下的畸形格局早晚是要解决的,既便没有变法,项庄跟世卿、士族之间的矛盾也迟早会爆发,现在只是提前了而已。
  “慌什么?”伍起闷哼了一声,怒道,“有什么好怕的?”
  长史、功曹尽皆噤声,伍起不怕丁固,他们却怕,那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
  “你们也不用害怕。”伍起冷然道,“老夫倒要瞧瞧,他丁固还真敢杀人不成?”
  长史、功曹相视苦笑,当下同时起身向伍起作揖道:“伍公,卑职这便告辞了,明天还要早起处理公务呢。”
  “处理公务?”伍起冷然道,“却是不必了。”
  “啊?这……”长史、功曹面面相觑,不知道伍起所言何意。
  伍起冷笑一声,又道:“如今项庄小儿的翅膀硬了,咱们世卿、士族也没什么利用价值了,所以想把咱们踢开了,不过老夫倒要瞧瞧,若是缺了咱们世卿、士族的支持,仅凭他麾下的那些大头兵,怎么治理江东,怎么维系偌大一个国家?哼!”
  长史、功曹闻言愕然,说道:“伍公的意思是说,不干了?”
  “对,不干了!”伍起冷笑道,“从明天开始,老夫就生病了,会稽郡的一应大小事务全都由丁固那个匹夫去处理吧,老夫倒要瞧瞧,丁固那匹夫可能治理得了偌大一个郡!”说此一顿,伍起又道,“至于你们两个,生不生病你们自己看着办。”
  长史、功曹再次对视一眼,连声道:“生,这个病必须得生!”
  长史、功曹全都是聪明人,他们也已经看出来了,现如今世卿、士族正跟王权博弈,唯一的区别就在,士族冲在前面,世卿却隐在幕后,不过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想迫使王权让步,授予地方郡守更大的治权。
  对抗王权是个危险的举动,不管怎么说,项庄都牢牢地把持着军权。
  不过,世卿、士族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项庄手握军权是不假,可他的军队只能帮他打仗,却不能帮他治理地方,项庄如果把世卿、士族得罪狠了,世卿、士族来个集体告病,楚国只怕就会出现全国性的政局混乱,项庄也得吃不了兜头走。
  项庄是楚王,手里握着硬刀子,要想杀几颗人头的确很容易。
  可世卿、士族手里边也握着软刀子,软刀子用好了,有时候也是能杀人的,项庄如果不想楚国政局混乱,如果不想亡国,他就得妥协,就得让步,而且这一次,就再不是像上次那样的妥协让步了,这次,楚王必须彻底让步!
  ※※※
  三天之后,楚王宫。
  “哈,生病了?!”项庄将案上一封公函狠狠投掷于地,怒道,“吴郡、丹阳、会稽三郡治下四十余县,三个郡守、四十六个县令,还有三百多个属官,一夜之间全部生病了?哈哈哈,这个病还真是生得够整齐的呀。”
  老实说,项庄现在也很有些心惊肉跳。
  一家伙病了三个郡守、四十六个县令,还有三百多个属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太学里虽说聚集了两百多个士子,可那毕竟是士子,下到地方当个属官多半没问题,要想一下子主政一方那就是勉为其难了,胜任一郡之守就更不可能了。
  更何况,这些士子中间也有世卿、士族子弟,最终能有几个人听召也是未知之数。
  项庄自认为已经足够高看世卿、士族的影响力了,不想事情一出来,世卿、士族的影响力却远比他预想中还要大得多,项庄原本以为,江东治下五郡六十余县,了不起能有七八个县几十个人闹腾闹腾,不曾想,竟有四十六县三百多官员闹事!
  “叔孙贯这只老枭。”范增森然道,“在江东还是挺有影响力的。”
  “大王,当务之急是赶紧想个应对之策。”项他忧心忡忡地道,“三郡冶下四十六县的官员大多告病,以致政事荒废、人心惶惶,这样的局面绝对不能放任不管哪,否则,钱粮税赋收缴不上来,法令法度不得推行,恐将引发政治混乱哪。”
  
  第282章
借人
  
  总之,光靠太学储备的两百来个士子是绝对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了,这点江东士族早就看在眼里了,然而,听任三郡治下四十六县一直无序、混乱下去,那也是断然不行的,现如今只能想别的辙了,当下项庄问道:“诸位,可有良策?”
  项他、项佗、武涉等人相对无语,范增也是无计可施。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忽然对项庄、范增说道:“大王,老军师,事到如今,也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是向他们妥协……”
  “不行,断然不行!”百里贤还没说完,就被项庄直接打断了。
  范增轻轻颔首,也道:“没错,宁可将那四十六个县交给那些县尉治理,宁可那些大头兵将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也绝不能向这些混帐东西妥协!”顿了顿,范增又道,“老夫早就说过,抗法就是跟项氏为敌,就必须予以镇压!”
  百里贤叹了口气,说道:“那就只能借人了。”
  “借人?”项庄闻言神情微动,道,“子良,此话何解?”
  范增却是两眼一亮,欣然说道:“箕儿,子良的意思是向淮南国借官!”
  向淮南国借官?!项庄、项他闻言怦然心动,项佗、武涉却是满头雾水,自古就只听说过借兵、借粮,从未听说过借官哪?而且,淮南国虽然跟楚国结盟了,可英布却未必愿意将淮南国的官员借给大楚哪,需知,楚国想借的可不是几个,而是几百个官员哪。
  项庄摸了摸唇角浓密的胡子,道:“子良,你说这事到底有几分成功的可能?”
  百里贤微微一笑,说道:“臣以为至少有九成把握,理由有三:首先,淮南国如今也在变革,其变革的大方向虽然跟咱们大楚不尽一致,但帮助淮南王强力掌控各郡县的宗旨却跟咱们如出一辙,所以,淮南王跟淮南士族之间同样存在矛盾。”
  “嗯,说得有理。”范增欣然道,“没准英布还巴不得咱们去借人呢。”
  百里贤顿了顿,又竖起了第二枚手指头,接着说道:“其次,淮南本属楚地,淮南士族也大多都是故楚旧部,淮南国相蒯彻的新法致使不少淮南士族利益受损,大王只需一纸求贤令,这些淮南士族就完全有可能举家迁入江东,为我王所用。”
  “嗯。”项庄点了点头,又道,“还有呢?”
  百里贤最后竖起第三枚手指头,接着说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些淮南士族都是外来户,在江东毫无根基,他们要想在江东站稳脚跟,就必须借助大王的鼎力支持,正因为如此,这些淮南士族才会全力支持新法!”
  项他听了却还是有些担忧,起身对项庄说道:“可是,真正愿意迁来江东的淮南士族只怕不多,撑死了也就百十来族,能够主政郡县的人才只怕更少,臣担心这区区一杯水,怕是灭不了四十六县士族这团熊熊烈火呀。”
  “不然。”百里贤微笑反驳道,“令尹所说诚然在理,然则江东士族也并非铁板一块,一旦有淮南士族介入江东,并且夺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部份官位权益,则江东士族势必就会出现分裂,一部份态度不够坚定的士族只怕立刻就会改弦易辙。”
  百里贤这话倒是不假,江东有多少官位就有多少士族,基本上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江东士族之所以敢抗衡王权,就是仗着身后有退路这点底气,可一旦有淮南士族介入其中,情形立刻就不一样了,届时萝卜多了不少,坑却还是那么点,这种局面下,江东士族就很难再保持淡定了,因为再淡定下去,坑早被人抢光了。
  “好!”项庄击节赞道,“这就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外来的和尚?念经?”百里贤、范增、项他、武涉等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需知这个时代佛教远未传入华夏,因而和尚这个词汇也根本未曾出现,所以,纵然是范增、百里贤这样的绝世智者,此刻也是满头雾水了。
  “呃……”项庄赶紧转移话题道,“那个,还是先议议出使淮南国的使者吧。”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有些愕然道:“大王,这个怕是不用再议了吧?上大夫当然是出使淮南国的不二人选。”
  武涉也起身作揖道:“大王,臣愿往。”
  项庄有些汗颜地道:“那行,你回家收拾收拾,今天就走!”说此一顿,项庄又道:“哦对了,你也别空着手去,去军马场挑选五百匹矮脚马一并带去彭城吧,就算是寡人送给淮南王的礼物,顺便替寡人问淮南王好。”
  “喏。”武涉揖了一揖,领命去了。
  说起矮脚马,项庄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项他道:“子翼,戈胜的船队离开丹徒差不多也有三个多月了吧?”
  上次公输车督造的楚船在试航中表现优异,既便是遭遇狂风飓浪,也能安然行驶,此后公输车又奉项庄诏令,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打造了十艘楚船,遂即项庄便任命戈胜为楚船校尉,率两千名锐士分乘十艘楚船顺风直下南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