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436

  “喏!”曹窋轰然应喏,下去准备五色灯笼去了。
  娄敬犹豫了片刻,又道:“大王,大营那边……”
  韩信默然,大营那边的战事他也有些担心,不过担心归担心,他现在却也无法可想,在击溃楚国大军之前,他根本就无法分兵回救,如果强行分兵,则不但救不了大营,搞不好这边的战事也会遭到逆转,那他韩信的跟斗可就栽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宿卫郎将曹窋忽又匆匆登上望车,来到了韩信跟前,而且脸上的神色极为凝重,甚至还有一丝悲愤,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果然,冲韩信见礼后,曹窋便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大哭一边哀求道:“大王,大营已被攻破,家父危在旦夕,臣恳请大王给臣一支精兵,只要五千足矣,即刻回救大营。”
  “什么?”娄敬大惊失色道,“大营被攻破了?!”
  程黑、许卿诸将的脸色也霎时变得一片煞白,大营被攻破,岂不意味着囤积在大营里的军粮和器械辎重也没了?没了军粮,几十万大军吃什么?难道去抢?还有,没有器械辎重齐军又拿什么攻打彭城?难不成,搭几百上千架简陋长梯?
  韩信心头也是咚的一跳,不过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淡淡地道:“慌什么?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再则说了,现在只是大营失守,中军大营的壁垒有没有失守仍未可知,再退一步,既便壁垒失守,失了军粮器械,那也没啥,下次再卷土重来便是。”
  说此一顿,韩信又淡淡地下令道:“传令,大纛向后,全军结鹤翼阵,徐徐后撤。”下完军令,韩信又回眸不无遗憾地看了看远处的战场,远处,两路齐军重甲和一路轻兵死士已经陷入了楚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齐国大军这一后撤,他们可就有死无生了。
  ※※※
  楚军本阵。
  毕书正因为楚军迟迟无法歼灭深入楚军阵形腹地的两路齐军重甲以及一路轻兵死士而暗自心惊,看来装备的优劣,在战场上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楚军虽然占据着兵械犀利的优势,兵力也十数倍于敌,可这三路齐军结阵死守,楚军竟迟迟未能得手。
  毕书不无遗憾地想,若是虎贲营或者天狼营在此,又岂容这三路齐军嚣张?
  正思量间,亲军校尉铁牛忽然兴奋地大叫了起来:“将军,齐王大纛在后退,齐王大纛在后退,齐军要后撤!他们要后撤!”
  “嗯?!”毕书霍然抬头,昏暗的暮色下,隐隐约约还能看清远处的齐王大纛,再仔细分辩,果然可以发现齐王大纛是在向后倒退,当下毕书狠狠击节道,“看来淮南王那边已经得手,齐军大营已经被攻破了,哈哈哈……”
  铁牛也兴奋地道:“将军,要不要乘胜追击?”
  “不!”毕书却断然摇头道,“齐军摆出的是鹤翼阵,这种阵形攻守兼备,我军若是追得急了,很可能会被齐军反咬一口。”说此一顿,毕书又道,“当务之急,是先吃掉陷入我军包围的这三路齐军,然后再遥遥咬住齐国大军,伺机而动。”
  
  第338章
灭掉临江国
  
  当毕书在泗水北岸跟韩信对阵之时,项庄才带着大军刚刚走出夷陵道,先前进川的五万大军,此时已经只剩不到两万人了。
  其余三万余人,其中两万五千人跟着高初留在了巴蜀,剩下的却全部战死了,尤其让项庄心疼的是,天狼营也是折损近半,一万多人的精锐军团,现在已经只剩不到六千人了,而且不少人还带着伤,所以项庄索性将天狼营留在了高初麾下。
  高初虽然久经战阵,无论是用兵、治军还是驭人,都已经相当出色了,既便是跟刘邦麾下的周勃、吕泽等名将相比,怕也不会逊色了,可他手底下若是没有一支战斗力过硬的硬骨头部队,单凭两万府兵,要想守住巴蜀几无可能。
  夷陵道险峻难行,绝大部份栈道都架在临江的悬崖悄壁上,因而大军只能排成一列纵队依次向前、缓缓行进,既便是项庄、百里贤,也只能下马步行。
  趁着中途休息的间隙,项庄将屈不才召到近前,问道:“老屈,淮南可有消息?”
  项庄心里始终惦记着淮南的战局,不惦记不行啊,韩信这个凶人,用兵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哪,毕书虽说是鬼谷门人,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以及潜力,可他终究没有领过兵打过仗,面对韩信,实在吉凶难料。
  屈不才摇头道:“回禀大王,还没有。”
  乌木崖的信鸽系统虽然已经建成,却还没有完善,在各诸侯国的国都与秭陵之间,都已经实现了信鸽的双向传书,可在别的地方,飞鸽传书还是单向的,譬如说成都城内的乌木崖分部,他们能够向秭陵飞鸽传书,却接不到总部的飞鸽传书。
  所以,项庄要想知道淮南战局,就必须由随军出征的乌木死士将消息发回秭陵,再由秭陵乌木崖总部将消息发往江陵,然后再由江陵的乌木死士将消息送往项庄军中,这一来,时间上就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根本就无法实时传递消息。
  上次接到淮南的消息已经是三天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毕书已经带着十几万大军开到了泗水北岸并且扎下了大营,考虑情报传递的时间差,当项庄接到这消息时,毕书很可能已经跟韩信交上手了,现在三天过去,这场大战差不多也该有结果了。
  这一刻,项庄直恨不得坐火箭一下飞回江东,飞到淮南去。
  淮南之战是胜是败,对于楚国国运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一旦毕书战败,随行出征的十几万大军也是全军覆灭,对于楚国来说绝对是个严重的打击,虽说不致于动摇国本,可十年八年之内怕是不可能再有余力北伐中原了。
  而且毕书若败,淮南国只怕也灭定了,这样一来,楚国北部就少了道屏障,从此就要直接面对齐军的兵锋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毕书、英布联手跟韩信打成平手,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韩信不胜,则此次南征就只能铩羽而归了,最多也就夺走淮南国的薛郡,这样,楚国北方的屏障还在,而毕书麾下的十几万府兵在经过这场大战之后,又会出现许多老兵,这些可不再是选出来、练出来的壮丁,而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铁血老兵了,急需补充的天狼营也就有了充足的兵源了。
  这样一来,楚军只需休整一年半载甚至是几个月,便能再次挥师北上、逐鹿中原了!
  至于说毕书能在战场上打败韩信,项庄却是想都没想过,不管怎么说,毕书都还年轻,这次决定由毕书领军出征,项庄就已经做好了缴学费的心理准备,跟韩信这样的高手过招的机会可不太多,经此一战,项庄有理由相信,毕书必定会受益良多。
  百里贤似乎看出了项庄的担心,劝说道:“大王不必担心,臣以为卫将军即便不能胜,也不至于落败,更不可能全师败亡。”说此一顿,百里贤又道,“再退一步,既便卫将军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可只要他能从中汲取教训,找出取胜之道,就足够了。”
  项庄大力栽培毕书的苦心,百里贤自然是清楚的。
  在百里贤看来,项庄更像是汉王刘邦跟先王项羽的结合体,项庄既有项羽的骁勇、霸气以及浓烈的个人魅力,又有刘邦的识人、驭人及用人之术,然而,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两人都有个致命的缺点,在军事上,两人并非帅才!
  说项羽不是帅才或许有些不妥,但是至少,项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才。
  项羽的武勇天下无双,在激励士气、振奋军心上更是无人可及,他打仗更多的是依靠一往无前的气势,身先士卒、长驱直入一举冲垮敌方中军,这不是成熟的战法,更不是常规的战术,别人是很难复制,也很难借鉴的。
  刘邦就不说了,生平大小上百战,输的远比赢的多,这还是有张良、陈平这两大谋士在帮他参谋军事的前提之下,如果没有这两个智囊,就是有上百万的大军也让刘邦败光了,他本人也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项庄在政治上更像刘邦,可在军事上却有些类似项羽。
  从野马原临危受命到血战梅山,从转战中原到北走河套,项庄直接指挥的兵马从来就没有超过五千人,项庄在指挥小部队作战时似乎更有心得,也更容易发挥出杀伤力,而且项庄也像项羽那样,更喜欢带着精锐直接冲击敌方中军本阵。
  显然,单纯从军事上考量,项庄只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
  项庄的政治眼光不在刘邦之下,他无疑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所以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栽培毕书,因为毕书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与韩信比肩的帅才,项庄要问鼎天下,韩信就是个绕不过去的障碍,所以得给韩信培养个势均力敌的宿命对手。
  项庄闻言释然,是啊,既然已经做好了缴学费的心理准备,那又何必患得患失?而且他再是担心又有什么用?从时间上看,这会齐楚两军之间的大战多半已经结束了,这场大战的结果并不会因为他的担心而发生改变,不是吗?
  再往坏里想,既便毕书兵败身死,韩信一下也灭不了楚国,淮南跟江东之间可隔着浩瀚长江呢,有江东水师在,齐国大军要想渡河可不容易。
  当下项庄对百里贤道:“也是,那还是议议临江国的事吧。”
  临江国国相杜洪的担心并非多余,在占领巴蜀、汉中之后再回师江东途中,顺手灭掉临江国是出征之前早就议定好了的,道理是明摆着的,如果不灭掉临江国,占领临江四郡,楚军既便占了巴蜀,那也是块飞地。
  将来巴蜀有个什么变故,江东需要出兵支援时,还得求爷爷告奶奶请求临江国放行,临江国愿意放行也就罢了,万一不肯放行,那可怎么得了?所以说,灭掉临江国是必须的,只有灭掉了临江国,巴蜀才能跟江东连为一体,才能真正成为楚国的一部份。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微笑道:“大王,灭临江国不过是小菜一碟,只需进占江陵、再控制住临江王以及公孙武,临江四郡便可不战而下。”
  项庄点了点头,扭头吩咐晋襄道:“子成,你去把子昂叫来。”
  ※※※
  当项庄算计着灭亡、吞并临江国时,淮南大战已经尘埃落定了。
  当韩信带着大军赶到时,中军大营的壁垒已经被淮南军所攻破,囤积在大营里的几十万石军粮以及大量的器械辎重全部付之一炬,齐国上将军曹参死战不退,偕两万多残兵也全都被烧死在壁垒之中,无一生还!
  曹窋闻讯当场吐血昏厥,韩信赶紧命人将其救起,两大宿卫郎将,他已经失去一个王忌了,可不能再失去曹窋了。
  英布在烧了壁垒后并没有收兵回城,而是鹊巢鸠占进驻了齐国大营。
  这会儿,淮南王英布腰挎横刀、意气风发,正站在辕门上仰天大笑,一边笑一边手指韩信骂道:“韩信,匹夫,你也有今日?!哈哈哈,没了粮草辎重,你他娘的拿什么攻城,拿什么跟寡人斗,哈哈哈……”
  韩信身后的程黑、许卿诸将气得脸色铁青,韩信却是神情自若。
  今日之失,让韩信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原来天下英雄中也是有能人的,英布不过是匹夫之勇,不值一哂,不过白天对阵的那个楚国小子,却的的确确是个人物,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他韩信、他大齐的心腹之患。
  想到这里,韩信忽然间回头南顾。
  众将愕然,也纷纷回头南顾,才猛然发觉,漆黑一片的夜空下已经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火光,这些火光虽然很微弱,可散布的面积却很广,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又岂能不知道那是成千上万的大军正打着火把向前行进?
  众将霎时脸色大变,楚军这么快便追上来了?!
  韩信嘴角却再次绽起了一丝微笑,这个毕书,还真是没让寡人失望哪,这么快便吃掉了寡人的三枚弃子,而且还真敢追过来?
  
  第339章
追杀韩信
  
  辕门上,英布仍在骂骂咧咧地挑衅韩信。
  对于韩信,英布心中的感受无疑是极其复杂的,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只要是属于刘邦阵营的诸侯,包括刘邦在内,对韩信的感受都差不多,那就是钦佩、畏惧还有妒忌,一方面他们钦佩韩信的能力,可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韩信、妒忌韩信。
  英布尤其畏惧韩信,因为被英布视为洪水猛兽的项羽都让韩信给灭了。
  老实说,刚从楚使那里听到消息,说是韩信已经带着大军南下时,英布心里很是哆嗦了一阵,当时英布脑子里就剩下一个念头:完了完了,韩信真的南下了,淮南国肯定完了,连项羽都不是韩信对手,他英布就更不成了。
  整整懵了好半天,英布才终于缓过神来。
  所以为会,英布才会如此兴奋,才会如此失态,你韩信不是很牛么?可现在你的大营不照样让老子给抄了?没了粮草辎重,你还怎么灭寡人的淮南国?这一刻,英布就像是个快要输光全部筹码的赌徒,却在最后一刻翻盘了,他能不兴奋?
  “韩信,匹夫,你不是很能打吗?来呀,来打寡人呀?”
  “韩信,寡人这里就两万人马,你快来呀,放马过来呀。”
  “韩信,你别是没卵了吧?不会真的夹着尾巴逃回临淄吧?”
  寂静的夜空下,英布的话越说越难听,韩信身后的部将一个个都已经怒形于色了,韩信脸上却还是一片云淡风轻,韩信根本就没有理会英布的挑衅,只是轻轻勒转马头,又扬起右手向着北方轻轻一压,道:“全军继续向前,回鲁县。”
  韩信一声令下,数十令骑便已经向着齐军阵形的两翼飞驰而去,一边飞驰,一边将韩信的军令大声传达了下去,大军行进时的传讯跟战时的传讯是截然不同的,战时更多依靠令旗或者彩色灯笼,行军时则更多依靠令骑。
  不到片刻功夫,原本正向着大营方向汹汹而进的齐国大军便掉了个头,沿着宽敞平坦的驰道向着北方浩浩荡荡地开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