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436

  不时有乱兵大呼小叫着从身边飞奔而过,远处,隐隐约约的已经可以听到赵军的马蹄声以及此起彼伏的怒骂喝斥声,百余亲骑神情惶然,当下也不敢再进渔阳城,只是护着藏荼往东仓皇奔逃而去。
  ※※※
  赵军乘胜追击,不费吹灰之力便攻陷了渔阳。
  白宣手按宝剑,大步登上渔阳城头,经此一战,二十余万燕军溃灭,剩下的四五万北貂骑兵虽然窥伺在侧,却已不可能掀起什么浪了,总而言之,灭亡燕国已经指日可待了,只等攻下了无终、令支,他就能腾出手来回师救援邯郸了。
  唯一让白宣感到有些遗憾的是,未能将藏荼斩杀阵前。
  看看天色将晚,再追下去很可能会遭到北貂骑兵突袭,白宣当即下令收兵,并传令从渔阳城内搜罗酒肉食,犒劳全军。
  是夜,渔阳城中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响彻夜空。
  白宣也在行辕内摆下酒筵,与麾下十几员部将饮宴,酒正酣时,一名亲兵忽然神情惶然地奔入行辕大堂,草草向白宣揖了一揖,惶然道:“上将军,祸事了!”
  “胡说八道,哪来什么祸事?”白宣蹙眉不悦,十余部将也是神情不善。
  那亲兵定了定神,低声说道:“上将军,刚刚接到邯郸飞报,大王已经下诏退位,国相张景已经继位为赵王,并且将楚军迎入邯郸城了!”
  白宣举起的酒觞便停在了空中,只是死死地盯着亲兵。
  十几个部将闻言也是目瞪口呆,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王退位?国相继位?还将楚军迎入了邯郸城?这都哪跟哪啊?
  “你说什么?!”好半晌后,白宣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当下跃身而起,又大步上前劈手揪住亲兵的胸甲,直勾勾的眼神直欲侵入亲兵的眸子深处,又厉声喝斥道,“你刚才说什么?再敢胡说八道,蛊惑军心,定斩不饶!”
  亲兵魂胆俱丧,颤声道:“上将军,小人,小人……”
  “闭嘴,与本将军拖下去鞭笞八十!”白宣却根本不容他分说,直接喝令帐外亲兵将前来报讯的亲兵拖下去行刑。
  帐外很快便响起了劈叭的鞭击声,还有那亲兵一声声的惨叫声。
  十几员部将面面相觑,白宣强自笑笑,说道:“这厮定是在哪里喝多了,所以才喝到本将军的行辕来撒酒疯,来,诸位将军,再饮些觞……”
  十几部部将心中狐疑,却不敢表露出来,当下只好纷纷举起酒觞遥敬白宣。
  只是经此一扰,原本热烈的酒筵氛围已经荡然无存,白宣与众将勉强又喝了几觞酒,终于兴致全无,当下诸将纷纷起身告辞离去,白宣又喝令将那报信的亲兵提溜进行辕大堂,细细询问起邯郸巨变的缘由来。
  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白宣顿时心如死灰。
  这可真正是釜底抽薪,眼看着燕国即将被灭,赵国的战略环境即将得到极大的好转,却不曾想,竟在这么个关口,邯郸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变!
  白宣他万万没有想到,赵王张敖竟然会选择退位让贤!
  若是真让贤也就罢了,可张敖却偏偏将王位让给了张景这个奸佞之徒,张景这奸佞之徒素来跟楚人暗中勾连,果不其然,甫登王位便忙忙然将楚军迎入了邯郸城,并且一纸诏令下来,他白宣就从上将军变成了篡逆之臣。
  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所以暂时还可无忧,可是白宣无法想象,一旦消息传开,他麾下的十万赵军将会做何选择,他们会追随自己杀回邯郸城,驱逐张景、迎回张敖呢?还是会遵从张景诏令,将自己捆缚邯郸?
  就在白宣天人交战之时,行辕外面忽然响起了潮水般的脚步声。
  遂即又有亲兵匆匆入内,惶然禀报道:“上将军,大事不好了,左将军赵登率大队人马已经将行辕给包围了!”
  “赵登?呵呵呵。”白宣心头一咯顿,遂即惨然失笑。
  左将军赵登是故赵上将军赵午的远房族侄,颇有几分本事,白宣自诩心地坦荡,在诛杀赵午之后并没有搞诛连,所以赵登才得以保住了性命以及兵权,若在平时,赵登纵然真有异心也是翻不起什么浪来,不过在这么个节骨眼上……
  ※※※
  渔阳北郊,沽水左岸。
  蒙殛的五万北貂骑兵就驻扎在这里,白天的大战北貂骑兵也参加了,却根本无法改变燕军大败的结局,说到底蒙殛的北貂骑兵都是清一色的清骑兵,面对墙一样平推过来的赵军重甲还有射程远超骑弓的步兵长弓,北貂骑兵也没太多的办法。
  蒙辽大步走进中军大帐时,只见父兄正围在地图前议事,当下说道:“父亲,大哥,刚刚得到消息,燕王藏荼在逃回无终的半道上崩卒了!”
  “藏荼死了?”蒙殛、蒙远相顾愕然,又有些释然。
  蒙辽顿了顿,又道:“还有,赵国上将军白宣也死了!”
  蒙殛闻言一愣,蒙远却失声惊叫了起来:“什么,白宣也死了?”
  “嗯,白宣也死了。”蒙辽重重点头,道,“而且是被左将军赵登杀死的,这个赵登据说是赵午的远房族侄,这次也算是替他叔父报仇了。”
  “怎么会这样?”蒙远惑然道,“这不符合常理呀?”
  “具体什么情形小弟也不知道。”蒙辽苦笑摇头,又道,“不过渔阳城内的赵军已经开始互相火并,就在刚才,一股赵军已经夺南门出奔蓟县去了。”
  蒙殛想了想,吩咐蒙辽道:“辽儿,即刻将藏荼半道崩卒、白宣被部将所杀以及赵军在渔阳发生火并的消息飞报洛阳。”
  “喏!”蒙辽轰然应喏,领命去了。
  目送蒙辽的身影远去,蒙远又道:“父亲,是否趁机偷袭渔阳?”
  “不,在没有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蒙殛老成持重,宁可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也不愿意贸贸然行事,当下又吩咐蒙远道,“还是多派斥候游骑,严密监视渔阳城内赵军的动向。”
  ※※※
  韩王韩信从睡梦中被内侍轻轻摇醒,挣脱八爪鱼般缠在自己身上的冯妙女,韩王韩信睡眼惺忪地步出寝宫,一边披衣一边问道:“什么事呀?这深更半夜的惊扰寡人清梦。”
  内侍微躬着腰,亦步亦趋跟在韩王韩信身后,道:“大王,刚刚接到邯郸飞报,赵王张敖已经退位让贤了!”
  “你是说?”韩王韩信猛吃一惊,一身睡意顿时不翼而飞,“张敖退位了?!”
  “对,张敖已经让位给了张景!”内侍道,“不仅如此,张景还废止了连横盟约,转而加入了合纵同盟,楚太子项政的十万大军也已经进驻邯郸城了!据说,赵王张景已经谴飞骑前往燕国,密令左将军赵登捕杀白宣了。”
  “怎怎怎,怎会如此突然?”韩王韩信不禁有些心烦意乱。
  定了定神,韩王韩信又吩咐内侍道:“快,快召国相、军师还有上将军进宫,寡人要见他们,马上就要见到他们!”赵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楚汉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已经严得失衡,其势简直犹如天倾,韩国也必须尽快选边站队了。
  ※※※
  咸阳,未央宫。
  夜凉似水,汉王刘恒正倚在阁楼上翘首仰望星空皓月。
  轻盈的脚步声中,一道窈窕倩影自阁楼上袅袅婷婷地走出,却是王后窦漪房,窦漪房将手中的轻裘披在刘恒身上,又柔声说道:“大王,夜凉了,回去歇了吧?”
  刘恒回头向窦漪房报以淡淡一笑,道:“王后你先睡吧,寡人想在这里再呆一会。”
  窦漪房便无奈地轻叹了一声,她很理解刘恒此时的心情,骤然得知太傅兼太师陈平的噩耗,他又怎能不悲伤?陈平死后,先王留给大王的老臣是越发的凋零了,大王他目睹如此满月,触景伤情也是人之常情。
  就在这时,阁楼下却忽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窦漪房蹙了蹙秀眉,从楼台上探出身子往下张望时,只见一名内侍挪动着肥胖的身躯气喘吁吁地奔过了圆拱桥,直奔这边阁楼而来,看到那内侍匆匆忙忙的样子,窦漪房心里顿时便咯顿了一声,不好了,怕是又出什么事了。
  
  第553章
十路伐汉
  
  “什么?”听完内侍的急报,刘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王张敖退位,楚军已经进驻邯郸?赵国上将军白宣也被杀了?!”
  陪在刘恒身边的窦漪房也是惊得花容失色。
  这变故也太大了吧?前几天刚还听说楚军在河北遇到了麻烦,被赵国的举国血战逼得退回了邺县,怎么才几天功夫,邯郸就发生了恁大的变故?
  “这,这不可能。”刘恒脸色苍白,喃喃低语道,“一定是黑冰台弄错了。”
  内侍躬身退了出去,窦漪房望着已经变得有些神经质的刘恒,柔声劝道:“大王,赵国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故,必然会导致整个战局完全逆转,当下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牵制楚国救援赵国,而是如何保全大汉了,还是赶紧将丞相从汉中召回来吧。”
  “对,若非王后提醒,寡人险些误了大事。”刘恒闻言如梦方醒,当即手书一封,急令内侍付与御林卫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汉中。
  ※※※
  数日之后,洛阳楚王宫。
  虽然已经是深夜了,可上书房里却还是灯火通明。
  楚王项庄、上将军毕书、太师百里贤、令尹项他、太尉项佗、桓楚、季布、钟离昧以及虞子期等彻侯全都齐聚一堂,而且一个个都满脸红光、神情振奋。
  最近这几天好消息是连续不断,先是太子项政以赵地两百万百姓做要挟,迫使懦弱的赵王张敖主动让位,张景继承王位后,当即撕毁连横盟约转而加入了合纵同盟,而且张景的根基不稳,为了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主动邀请楚军入驻邯郸城。
  数天前,太子项政的十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驻了邯郸。
  紧接着,赵国左将军赵登在玄衣卫的帮助下成功击杀刚刚大破燕军的白宣,十万赵军大部投归张景,余部则冰消瓦解,赵国的局势得以迅速平定。
  最让人意外的是,燕王藏荼竟也在奔归无终的半道上咳血而亡,且二十多万燕军在渔阳被赵军打得土崩瓦解,加上燕太子藏衍已经先于藏荼死于胶东安丘,燕太孙藏息尚在襁褓之中,燕国的大权一下便落入了蒙氏父子的掌控之中。
  紧接着,韩王韩信又谴来使者,表示愿意加入合纵同盟!
  短短不到十天,天下大势便由最初的混沌不清急转直下,向着楚国的急剧倾斜,现在大举伐汉的时机成熟,延绵二十余年的楚汉之争终于要分出胜负了!
  “大王,大举伐汉的时机已然成熟了!”百里贤以手中羽扇虚指面前地图,朗声道,“臣有平汉二策,供大王参考。”
  “其一,尽起江东、荆襄、巴蜀之兵,再纠集韩国、赵国、燕国、魏国、齐国以及北貂国之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强攻潼关、直入关中。”
  “此策的好处是可以集中绝对优势之兵力,于潼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摧毁汉军,以尽可能地保全关中元气,利于三秦大地尽快恢复;不利之处在于汉军可以凭借雄关而守,我军从正面强攻势必会付出数倍于汉军的惨重代价。”
  “其二,兵分十路、从各个方向同时伐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