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1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2007

  不能让上海的三百万难民前往大梅山,这确实有些遗憾,但是让他们进入国统区,也不是不能够接受的,因为徐锐当初之所以悍然绑架西方人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这三百多万人的生命安全,现在至少这个最终目标已经达成,不是吗?
  那么剩下的,就是细枝微节,就没必要再纠缠,以免夜长梦多。
  更何况,这三百万难民既便进了国统区,难道就去不了大梅山了?
  以国民政府的那些地方官员的鸟性,面对这么多的难民,只怕甩锅都来不及。
  当下徐锐说:“不让开大梅山通道也可以,但是,必须等三百多万难民全部进入国统区之后,我们才会释放羁押的西方各国侨民。”
  “这个没有问题。”詹森说道,“不过,还有一个,你们淞沪独立团的官兵,绝对不能离开上海,尤其是徐先生你,还有你的狼牙,更是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协议达成,在撤离行动开始前,美国政府以及日本政府将联合派人进行监督。”
  “可以。”徐锐爽快的回答说,“不过,你们必须保证难民的安全。”
  “当然。”詹森也爽快地说道,“但是,为了保证难民的绝对安全,你必须得将羁押的英国军队、法国军队,还有我们美国的军队,哦,对了,还有辛辛那提号的水手,你必须把这些武装力量交给我,不然,我无法维持难民的秩序,更加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
  “可以。”徐锐点头说,“协议达成后,我们就立刻释放各国驻军。”
  “欧凯。”詹森微笑说,“徐先生,跟您谈判真是太愉快了,再见。”
  徐锐冷冷的说:“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再见的好。”
  詹森耸了耸肩,拎起包离开了。
  ……
  詹森愉快的离开了百老汇大厦,然后将消息反馈到东京。
  留在东京的史迪威便第一时间将消息反馈给日军大本营,在淞沪独立团不准许离开上海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之后,这场幕后交易的障碍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东条英机代表日军大本营很痛快的答应了交易。
  当然,签署书面协议之类的那是不可能的。
  这原本就是一场见不得人的幕后交易,哪国政府又会傻到留下证据?
  不过,无论是淞沪独立团还是日本人,都不担心对方会变卦,因为,这场交易的背后有强大的美国在背书,淞沪独立团和徐锐不认为日本敢冒着得罪美国政府的风险,对撤离上海的三百万难民下手,日本人也同样不相信,淞沪独立团敢得罪美国政府。
  ……
  交易达成,淞沪独立团立即开始安排撤离事宜。
  几乎是詹森前脚才刚走,徐锐就召集团党委的成员紧急会议。
  刚刚入党不久,第一次参加团党委会议的杜俊杰说道:“团长,我建议让淞沪独立团的主力部队乔妆打扮,混杂在难民之中撤离上海,然后从民兵队抽调五千多民兵,穿上军装冒充独立团的团主力,小鬼子未必能够分辨得出。”
  王沪生怒叱道:“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你当小鬼子还有美国人都是傻瓜?是不是主力部队,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民兵跟老兵能比?再则说了,你好意思让民兵来替我们团主力顶扛?这种事情你做得出来?”
  杜俊杰便立刻闹了个大红脸。
  徐锐又冷冷地说道:“怎么着,你想当逃兵?”
  “呃,不是,我不是这意思。”杜俊杰赶紧摇手说,“团长,我不是这意思。”
  “那就不要再提这茬。”徐锐冷浚的目光从几个团干部脸上扫过,沉声说道,“小鬼子通过美国人跟我们提出条件,不让我们淞沪独立团的官兵,跟着难民一起离开上海,那是多此一举,因为我们淞沪独立团压根就没打算这么做。”
  停顿了一下,徐锐又接着说道:“我们淞沪独立团的弟兄都是爷们,是好汉,什么时候会沦落到要靠乔妆打扮逃命的地步?我们就算真的要走,那也一定是从正面突围,从正面打垮小鬼子的部队,从容的离开上海!”
  听到这话,冷铁锋还有杨瑞眸子里便立刻闪过异样的神采。
  说的没错,他们淞沪独立团,从来就是正面硬刚的硬骨头,让他们乔妆难民、偷偷摸摸逃跑,那就是在侮辱他们!
  “那现在,先说一下撤离的安排。”王沪生接过话茬说道,“难民的队伍由叶主任、江副主任还有杜参谋长所率领。”
  王沪生的目光从柳眉、江南还有杜俊杰的脸上逐一扫过,又接着说道:“按协议,美国政府将会护送你们到剩县,进入剩县就是国统区,然后他们就不管你们了,这个时候,国民政府肯定会要求你们继续南下去浙西。”
  停顿了下,王沪生又紧接着说道:“但是你们不用理会,到了剩县后,就立刻动员百姓前往皖南,三支队会派部队前往接应,当然,绝对不能用强,对于愿意前往皖南的,我们举双手欢迎,不愿意的,我们也绝对不能为难。”
  “粮食呢?”杜俊杰问道,“不愿意去皖南的,要不要收回他们的粮食?”
  当初从东南亚购入的三百万石粮食,除去已经消耗掉的再加上被焚毁的,现在还剩下大约两百多万石,这么庞大一笔粮食,单凭淞沪独立团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带走的,所以他们准备拿出来分发给上海的老百姓。
  这样一来,也能顺利解决有些人不愿意离开上海的问题。
  尽管已经遭受过鬼子的一次细菌攻击,但总有一些人心存侥幸,不愿离开上海,对于这些人,淞沪独立团又不能够用强制的手段,就只能采取分粮的办法,只要跟着离开,就能每人分到半石米!这样离开上海的阻力就会小得多。
  也就是说,随同三百万难民一起离开上海的,还有两百多万石的大米!这绝对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老实说,徐锐甚至还担心国民政府的地方官员知道了之后,会下手来抢夺这些难民的粮食,这真不是杞人忧天,所以才要安排三支队前去接应。
  但问题是,如果有人不愿跟着去皖南,是否要收回他们的粮食?
  “这个就不收回了。”徐锐冷冷地说道,“留给他们作安家用吧,这些难民从全国各地背井离乡逃亡到上海避难,原本就很可怜了,作为军人,我们没能力保护他们、给他们提供安定的环境不说,还要把给他们的粮食收回,那我们还能算是人吗?”
  王沪生说:“老徐说的没错,这些粮食就给他们了,不收回了。”
  柳眉说道:“如果当地的国民政府官员从中阻挠怎么办?毕竟三支队从皖南赶到浙西需要好几天时间,而且横跨国统区也容易闹出纠纷。”
  王沪生说:“这没什么说的,如果是武装挑衅,就坚决的回击。”
  江南说道:“问题是,美国人要求我们离开时,不准携带武器,我们没有武器,怎么回击国民政府的地方武装的挑衅?”
  徐锐说道:“这个我会解决。”
第1468章
武器交易
  江南说道:“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柳眉说道:“我也没什么问题了。”
  王沪生点了点头,又道:“现在再来说说团主力。”
  团主力的突围就跟柳眉、江南还有杜俊杰没什么关系了,当下三个人起身离开,开始具体安排难民撤离事宜。
  在三人离开之后,石长庆等十几个营长便纷纷走了进来。
  接下来的会议涉及到淞沪独立团主力部队的突围,当然得有这些营长参加才行。
  徐锐说道:“按照我们与美国人达成的口头协定,在难民安全进入国统区之后,我们就要释放羁押的所有人质,在人质被全部释放之后,小鬼子肯定就要对上海实施霍乱、甚至是鼠疫的细菌战,中间的准备时间绝不会超过三天!”
  停顿了下,徐锐又接着说道:“单纯的细菌战并不可怕,单纯的军事进攻也不足惧,但两者结合,问题就严重了,我们难免顾此失彼,中间只要稍有疏忽,立刻就是灭顶之灾!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人质释放之后的三天内突围!”
  王沪生说:“突围的选择有两种,一是集中突围,再就是化整为零、分头突围,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我和老徐倾向于分头突围,不过大家伙也可以畅所欲言,如果确实是你们说的有道理,集中突围也不是不能考虑。”
  王沪生说完之后,会议室里先是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杨瑞才率先说道:“团长,如果化整为零、分头突围的话,火箭炮营的一百多门火箭炮怎么办?”
  “全部都炸掉。”徐锐面无表情的说,“不仅是火箭炮营的火箭炮,包括之前从鬼子手中缴获的野战榴弹炮,甚至是从美国进口的武器装备,只要是带不走的,一律炸毁,就连一根枪管都不能给小鬼子留下!”
  王沪生皱眉说:“老徐,全部炸毁是不是太可惜?”
  杨瑞也连声说:“是啊,是啊,这么好的火箭炮,炸毁了太可惜了,我们完全可以找个地方隐藏起来的嘛,或者把它们推进长江也是可以的,等到以后有机会再捞起来,稍微处理一下立刻就又可以投入战斗,多好?”
  徐锐却摇头说:“时间紧,来不及了。”
  王沪生轻轻叹息了一声,抬头问道:“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
  十几个营长便纷纷摇头,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绝对服从徐锐的命令,现在徐锐还有王沪生都倾向于分头突围,他们还能有啥意见。
  王沪生点头说:“行,既然都没有意见,那就由团长做具体部署。”
  徐锐便起身走到北墙前,指着地图说道:“具体部署是这样,在所有羁押的人质离开上海之后,各营便立刻从各自防区大踏步后撤,收缩到租界中区,摆出在租界中区跟鬼子决战的架势,不出意外的话,小鬼子必定会跟进,然后……”
  说到这里徐锐忽然停顿了一下,眸子里再次泛起两团微微的红芒,又说道:“然后,就引燃事先准备好的大火,使整个上海陷入一片火海,等大火燃起之时,各主力营就以排为单位分头突围,突围之后,就径直前往大梅山根据地!”
  “是!”十几个营长齐刷刷起立,齐刷刷的答应。
  ……
  第二天,由十几名美国军官再加上二十多名鬼子军官所组成的联合监督队,就公然进入到公共租界,这支联合监督队是冲着徐锐等人而来的,他们的唯一的任务就是,确保难民离开上海之时,徐锐等淞沪独立团的主要军官都在上海。
  这之外,在沪西还设有四个出口,由刚刚才获释的廓尔喀皇家步兵营官兵,以及日军的四个步兵中队对出境的难民进行仔细的检查,一来检查他们是否暗中携带武器,再就是筛查有没有淞沪独立团的官兵乔妆成为难民逃跑。
  在多方的联合努力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不过三百多万难民的撤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经历了伤寒病之后,无论是逃难进入上海的难民,还是寓居在租界的寓公们全都怕了,所以在美国人出面之后,他们都无一例外选择了撤离,这个却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从上午开始,滞留上海的难民就开始一批批撤离。
  詹森能当上美国驻华大使,并非是侥幸,至少组织能力是很强的,这个家伙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联合西方七国驻沪公使组成了一个联合主席团,并通过这个联合主席团,对西方各国驻沪的军队进行统一指挥,再分派护卫任务。
  由于一万多名西方侨民还捏在淞沪独立团的手里,再加上又有詹森的约束,西方七国的军人没敢为难撤离的难民,小摩擦小纠纷肯定是难免,但是大的磨擦并未发生,一路很顺利的从松江经嘉善、经嘉兴、海宁、直到杭州。
  难民走得慢,从上海到杭州不到三百里,足足走了五六天!
  这还是难民在之前几天吃饱了饭有体力,要不然走得更慢。
  因为人太多,难民的先头部队都已经到杭州了,队尾却才刚刚从上海出发,所以从这情形看,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把三百多万难民安全的护送进入国统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