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1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1/2007

  “徐团长客气了。”傅作义回过军礼,又与徐锐热情的握手。
  尽管徐锐的职务只是个小团长,跟傅作义差了五六个级别,但是傅作义比谁都清楚,对徐锐绝对不能用职务来衡量,别的不说,单说战绩,国民革命军那么多师长、军长乃至于集团军的总司令,又有哪个能够跟徐锐比?
  寒喧过后,傅作义问道:“敢问,徐团长这次来……”
  徐锐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卑职这次前来百川堡,就为了一件事。”
  见徐锐故意停顿住不说,傅作义便只好主动问道:“却不知道是什么事?”
  徐锐便盯着傅作义的眼睛,说道:“特来给傅长官送战功。”
  “哦,是吗?”傅作义哈哈一笑,随意的问道,“却不知道,徐团长要给我送上什么样的战功呢?”
  徐锐便一字一顿的说:“帮助傅长官全歼入侵绥远的鬼子驻蒙军,然后反攻包头,光复绥远全省!”
  一霎那间,偌大的作战室便变得死一般的寂静。
  傅作义和叶启杰毕竟是有城府的,所以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在场的几个高参却是憋不住了,纷纷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徐锐,全歼驻蒙军?反攻包头?光复绥远全省?娘的,不吹牛会死啊?你就算要吹牛,也拜托找个靠谱的说法。
  好半晌后,一个高参终于忍不住,冷笑着说道:“真是好大口气。”
  徐锐回头,冷冽的目光便落到说话的高参身上,却故意没有说话。
  傅作义便干咳了一声,上前说道:“徐团长,这位是重庆派来的中央监察委姚委员,是奉中央之命前来绥远指导抗战工作的。”
  “傅主席言重了。”姚大海谦虚道。
  “原来是姚委员。”徐锐闻言目光一冷。
  作为一个穿越者,徐锐读过国共两党许多军政要员的回忆录,所以比这个时代的人,他知道更多的内幕秘辛,比如说这个姚大海,徐锐就曾经在沈之岳所写的回忆录里读到过,知道这家伙其实是军统间谍。
  当然了,在这个时空,沈之岳却是已经死了。
  沈之岳在回忆录里说,姚大海此来绥远,不光只是调查傅作义通共的内幕。
  事实上,他还担负了另外一个秘密使命,那就是暗杀在三十五军的共产党,蓄意挑起三十五军与延安之间的摩擦,只可惜傅作义的警惕性太高了,居然提前将三十五军的共产党员送回了延安,所以姚大海的使命没能够得逞。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徐锐自然是不会客气。
  姚大海听出了徐锐语气中的不屑,皱眉说道:“年轻人,别以为你在淞沪打了几个微不足道的胜仗,就可以藐视天下英雄了,需知绥远省不是淞沪,驻蒙军更不是你在淞沪所遇到的鬼子能比,所以还是不要妄吹大气。”
  徐锐哈哈一笑,说道:“姚委员说的是,我年轻,在淞沪战区也不过是歼灭了小鬼子几个师团而已。”停顿了一下,徐锐忽然语气一转又道,“不过姚委员年长,却不知道歼灭了鬼子几个师团?又杀了鬼子我少个将官?还请说来听听,让晚辈见识一下。”
  “你……”姚大海闻言立刻语塞,脸上更是感到火辣辣的,这脸打的。
  傅作义和叶启杰还有军部的高参,心中暗爽不已,事实上,这个姚大海仗着是重庆来的中央监察委,在百川堡各种颐指气使,他们早就烦了,所以现在看到姚大海在徐锐面前吃了瘪,他们都是心中暗爽不已。
  不过傅作义不想把场面弄得太僵,当下出面说道:“徐团长,姚委员其实并没有看轻你的意思,事实上,谁不知道你的战绩?单以战绩而论,你要是自认第二,国民革命军那么多军师长,只怕没人敢认第一。”
  停顿了一下,傅作义又接着说道:“姚委员的意思,是全歼驻蒙军、光复绥远全省,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事实上,不要说光复绥远全省了,眼下甚至就连守住五原都绝无可能,也不瞒你,我们这都已经在准备撤离了。”
第1620章
兵棋推演
  傅作义准备撤离五原,徐锐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原本的那个时空,傅作义最后就率部从五原撤离了,然后等驻蒙军主力离开五原后,又趁机反攻夺回了五原,并且趁着日军将重心转到长沙会战之际,趁势向包头发起了反击。
  虽然最后没光复包头,但还是光复了几个盟旗。
  这也是八年抗战之中,国军少有的主动出击并光复国土的一个经典战例,为此傅作义还获得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只不过,在徐锐看来,傅作义还可以打得更好。
  因为当时驻蒙军的处境其实也很糟糕,傅作义如果再在五原死守半个月,等到驻蒙军筋疲力尽之时,再发动反击,不说全歼鬼子的驻蒙军,重创却是绝对没问题的,而一旦重创了鬼子驻蒙军,光复包头乃至整个绥远也就不在话下。
  在原来的那个时空里,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空,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当下徐锐上前一步说:“敢问傅长官,你刚才下的判断,可曾有过论证?”
  “论证?”傅作义道,“当然,参谋部已经进行了不下十次的兵棋推演,但是,最终的摔演结果却没有任何差别。”
  徐锐便说道:“傅长官,可否再推演一次?而且可否由我指挥三十五军,再由三十五军的各位高参指挥鬼子驻蒙军?”
  三十五军的几个高参一听,顿时跃跃欲试。
  徐锐的战绩摆在那里,三十五军的高参们绝对不敢妄想,能够从战绩上压倒他,但是从沙盘上打败徐锐,那也是成就,差不多也够他们吹一辈子了!当下几个高参便纷纷以热切的眼神看向傅作义,都希望傅作义赶紧答应下来。
  傅作义其实也想看看徐锐的兵棋推演水平,当下点头说:“也好。”
  当下叶启杰便命令司令部的作战参谋将代表鬼子驻蒙军、以及三十五军的兵棋,一一摆放到摸拟沙盘上。
  徐锐定睛看,发现傅作义并没有藏私造假,此刻展现在沙盘上的实力,差不多就是他从战史资料之中看到的三十五军,一共辖三个师加一个骑兵团,本来还有一个骑七师,可惜已经在河套被打残,数百残部也被徐锐给收编了。
  认真说起来,这也是徐锐决定帮傅作义的其中一个原因。
  做人要厚道,拿了人好处,那就得给人家一点回报才是。
  而日军方面,也几乎集中了驻蒙军的主力,有黑田重德的第二十六师团、阿部规秀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再加上马场正郎的骑兵集团。
  单从兵力上,傅作义的三十五军是占优的。
  因为三十五军有超过五万人,而鬼子驻蒙军只有不到三万人,因为第二十六师团是个三单位制守备师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也仅只调来了三个步兵大队,马场正郎的骑兵集团原本有两个骑兵旅团,但是其中的骑兵第四旅团已经让徐锐打成半残。
  当然这只是兵力层面的对比,实际战斗力,就完全不是这样。
  到了这时候,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就基本上能够硬刚国民军一个师。
  傅作义的三十五军或许好些,而且一个师的兵力也有一万五千人,但是勉强也就能跟鬼子一个联队硬刚,但要想正面打败鬼子驻蒙军,却是绝对没有可能的,而战场上的实际体现也是三万日军压着五万绥远军打。
  兵力部署上,三十五军依托五原县的地形,摆的是一个品字阵形,新编三十一师驻守巴彦套海镇为左翼,一零一师驻守新安镇为右翼,两翼互为犄角,再加上新编三十二师驻守五原县城,骑兵团作为总预备队,进可攻退可守,傅作义的排兵布阵还是很有水平的。
  可遗憾的是,小鬼子并没有按照傅作义的设想来打这一仗,傅作义的作战部署,是基于日军沿着巴包公路展开为前提,如果日军真沿着巴包公路展开,就会撞上巴彦套海、新安镇这两个重兵驻防的犄角,就会撞一个头破血流。
  但是黑田重德没有这么做,在二十六师团推进到新安镇后,就没有继续往前走,而是停了下来,同时命令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离开公路,绕过乌梁素海迂回到新安镇的北侧,这样就对新安镇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有利态势。
  也就是说,傅作义原本是想用一对坚硬的犄角迎击鬼子的一对铁拳。
  可实战中,却成了傅作义的一只犄角独自面对鬼子挥出的两只铁拳,尽管一零一师是一支久经战阵考验的老部队,郭景云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但是要想以一个师抵挡住鬼子驻蒙军的夹击,却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经过几天的恶战之后,新安镇还是失守了。
  不过郭景云确实强悍,新安镇虽然失守了,却迅速在北圪堵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勉强挡住了二十六师团的进攻,此外傅作义又从新编三十二师急调了一个团,在北圪堵北侧的长胜附近筑起一道新的防线,使一零一师免于腹背受敌,这才稳住了防线。
  眼下的形势基本就是这样,三十五军的处境确实不太好,但也远未到崩溃的边缘,至少再坚持三五天是绝没有问题的,如果发挥好了,坚持十天半个月也并非没有可能,但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到最后五原还是一定会失守的。
  更糟的是,那时候再撤退,未必就能够撤退得了。
  而这也是傅作义决定现在就放弃五原的唯一原因。
  因为现在撤退,虽然会蒙受损失,但是至少三十五军的主力能保全,而如果在五原跟鬼子相持到最后再撤,不仅五原守不住,三十五军的主力也会被消耗殆尽,虽说鬼子的损失也会相应的增大,但是绥远军却彻底的丧失了反击能力。
  两相对比,显然后者的损失更大,傅作义还是有眼光的。
  所以才说,傅作义的选择并没错,甚至还是十分正确的。
  但是刚才说了,这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出什么意外,或者说不出现什么奇迹,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状况,或者出现了奇迹,其结果就另当别论了,庆幸的是,徐锐恰恰就是很善于创造奇迹的男人,而且他也有信心在绥远再创造一个奇迹。
  当下徐锐说道:“据我所知,鬼子驻蒙军也就剩下半个月的粮弹储备,那么我们不妨抓住这一点来做文章,就以北圪堵、长胜以及和胜一线为外围的第一道防线,无需久守,只需守住五天时间就行,然后以胜丰镇到巴彦套海镇为二道防线,再坚守五日,最后退守五原县城再坚守五天时间,驻蒙军就该弹尽粮绝了。”
  一边说,徐锐一边就抓起兵棋放到沙盘上。
  “这只是最理想的结果而已。”一个作战参谋拿起一枚代表日军炮兵部队的兵棋,放到北圪堵正面,然后将一零一师的三个主力团往后推了一大截,又接着说道,“实际上,面对小鬼子的优势炮火,一零一师能守住三日就已经是殊为不易,至于说新编三十二师么,能够坚持两日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徐锐微微一笑,忽然又说道:“但如果鬼子没有了炮兵呢?”
  一边说,徐锐一边就从沙盘上拿走了代表小鬼子炮兵的兵棋。
  再然后,徐锐又将代表一零一师三个主力团的兵棋推回原位。
  傅作义见状,虎目里便立刻掠过一抹精芒,干掉鬼子的炮兵?
  参与兵棋推演的几个作战参谋却愣在那里,好半天后其中的一人说道:“徐团长,你这不是乱来么?这小鬼子的炮兵又岂是说没有就能没有的?”
  “鬼子的炮兵当然不会自己消失。”徐锐微微一笑,看到沙盘外面还放着一枚多余的兵人,便将这枚兵人取过来放在鬼子的炮兵阵地上,又道,“但是,我的狼牙大队会帮助他们实现这个高尚的愿望,无论他们情愿还是不情愿。”
  “狼牙大队?!”参演的几个作战参谋闻言神情一凛。
  他们猛然间想起,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家伙,可是狼牙大队的缔造者。
  只不过,这几个高参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说服的,很快,其中一个又说道:“就算是狼牙大队善于斩首作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鬼子的炮兵并没有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以大队甚至于中队为单位分布在战场的各个角落,怎么加以摧毁呢?”
  傅作义和叶启杰的目光便立刻又回到徐锐的身上,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如果鬼子不把炮兵集中起来使用,狼牙大队总不能一个一个的打过去吧?先不说时间问题,真以为小鬼子都是傻的,在吃过一次亏后,还不会加强炮兵阵地的戒备?
  “那就想办法让小鬼子将炮兵集中起来。”徐锐一边说,一边将三十五军分散在各个阵地上的炮兵部队集中到了一起,其实,三十五军也拥有炮兵,不过多是迫击炮,而且口径也不大,但是数量不少,足有三十多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1/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