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1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4/2007

  “哒哒哒!”一串火光便立刻从高射机枪的枪口喷射出来,瞬间就照亮整个夜空,然后竖在前方五十米外的一块人形木板便立刻碎裂开来,足有三寸来厚的木板竟然被打碎,瞬间就瓦解成为漫天四溅的碎木块。
  看到这幕,警卫官兵便立刻惊呼起来。
  尼妹,这要是打在人身上,那还得了?
  “干什么,你们在干什么?”王沪生刚好过来,看到有人在打靶,立刻就生气了,弹药这么紧张,居然还偷偷的拿子弹出来打靶,这已经属于严重的犯错了,必须严加处分,当下便怒冲冲的分开人群走了进来。
  反倒是徐锐显得不紧不慢。
  看到徐锐和王沪生走进来,在场的十几个警卫官兵赶紧挺身立正:“团长,政委!”
  好笑的是,那俩苏联专家居然也跟着立正敬礼,还用俄语嘟嚷了一句什么,不过徐锐和王沪生没听懂,但估计应该也是见过长官之类来着。
  果不其然,随行的学生转译道:“两位专家在说,见过中国的长官。”
  王沪生皱了下眉头,哼声说道:“刚才怎么回事,谁允许你们在这打靶的?还有,你们的子弹哪来的?”
  十几个警卫官兵面面相觑。
  看到警卫官兵挨训,那两个苏联专家立刻就急了,赶紧问学生翻译。
  等学生翻译把王沪生的话翻译过去,两个苏联专家赶紧连连摇头,其中一个还用俄语对王沪生连比划带说道:“长官不要怪他们,子弹是我们从苏联带过来的,多的很,我们只是想向他们演示一下高射机枪平射的杀伤力。”
  生怕王沪生不信,说完之后,两个苏联专家又从底下的一个临时充当仓库的地窝子里搬出一口木板箱,打开,里边却是大半箱黄澄澄的子弹,而且是半英寸口径的子弹,子弹长度足有十公分多,看着就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听完转译,王沪生便愣在那,既然是苏联人干的,他倒不好多说了。
  徐锐却道:“就算是你们从苏联带过来的子弹样品,也是不能够浪费。”
  停顿了下,徐锐又问道:“你们这次总共从苏联带了多少重机枪子弹?”
  “有很多。”刚才说话的苏联专家连忙回答道,“足足有十几箱子弹,所以打几次靶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样品仍是足够的。”
  徐锐的目光又落在那挺已经平放的高射机枪上,又道:“高射机枪呢?”
  “机枪?”苏联专家回答道,“机枪只带了两挺,不过中国长官放心,我们的子弹工艺已经很成熟,只要生产线建起来,所生产出来的子弹保证不会有质量问题,所以,有两挺机枪进行试射,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徐锐摩挲着下巴,忽然说道:“既然你们的子弹生产工艺已经很成熟,我看,留下一挺高射机枪进行试射也就差不多了,另外一挺就送给我们吧,还有这些子弹,样品根本用不着这么多子弹,留半箱就差不多了,多余的也都送给我们吧。”
  “你要拿走我们的样品子弹,还有试弹用的高射机枪?”苏联专家道。
  “这怎么能是我们拿,是送。”徐锐笑道,“是你们送给我们的,是吧?”
  “送的?”苏联专家嘀咕了几句,忽然眼珠一转说道,“送你们可以,但是我还有个条件,我要到你们团来当兵!而且得由我操作这挺高射机枪。”
  “什么,你来我们团,由你操作这挺高射机枪?”徐锐闻言不由得一愣。
  王沪生也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本能的就要拒绝,却让徐锐制止了。
  很显然,眼前的这个苏联专家不但是一个枪控,而且多半还是个杀人控,而且看他年龄也是不小了,少说四十多,这个年龄要在苏联参军实现这个梦想是不可能了,所以,他才会退而求其次,提出来到独立团来当兵。
  这个对于独立团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眼前的这个苏联专家虽然年龄稍微偏大了一些,但是体型壮硕,跟大兵、东北虎他们两个差不太多,徐锐很怀疑,眼前这挺百多公斤重的Dshk高射机枪,这家伙极可能一个人就能扛起行军,这种机枪手,多多益善。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必须得明确。
  当下徐锐说道:“你愿意来我们独立团当兵,我们当然是举双手欢迎,但是有一点我必须首先说明,就是我们独立团是不会支付薪水的。”
  苏联专家失望地问道:“雇佣兵怎么会没薪水?”
  “你这不属于雇佣兵,是志愿兵。”徐锐说完,脑子里却忽然间一亮,是啊,怎么把雇佣兵这个茬给忘了?可以雇飞行员啊!
第1719章
飞虎队
  两个小时后,已经是早上六点多。
  在工地上吃过早餐,王沪生和徐锐一起回团部。
  一路上,王沪生边策马往前走边对徐锐说:“行啊老徐,你不仅是打仗变厉害了,忽悠人的本事也是见长啊。”
  徐锐道:“这怎么能是忽悠?”
  “这怎么就不是忽悠?”王沪生没好气道,“机枪白给、子弹白送,到最后连人也白给你当机枪手,这还不能算忽悠啊?”
  徐锐笑:“这叫志愿兵,懂不?”
  “狗屁志愿兵。”王沪生哼哼了两声,又道,“对了,之前那个伊万诺夫答应到我们团来当机枪手时,我看你小子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是不是想到别的好事了?”
  徐锐便笑着打趣道:“老王你可以呀,这么隐秘的事都被你看出来了?”
  “废话。”王沪生笑道,“你小子只要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是想拉屎还是撒尿。”
  “没错。”徐锐嘿然道,“还真有好事,老王哪,之前你不是担心,战斗机有了,但是没有飞行员么?”
  “是啊。”王沪生说道,“你有办法了?”
  “不错。”徐锐点头说,“我们察哈尔独立团找不出足够的飞行员,现在开培训,先不说能不能赶上明年的绥远大战,既便能赶上,由于飞行经验不足,也未必能派上用场,所以还不如索性到国外去招募有经验的老飞行员。”
  “招有经验的老飞行员?”王沪生瞠目结舌道,“这能行么?”
  王沪生是老革命老红军,早已经过惯了苦日子,整个思维也受到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说雇佣外籍飞行员这样的事情,他是连想都不敢去想。
  但在徐锐这穿越者看来,招募外籍飞行员却是再正常不过。
  因为在原本的那个时空,蒋委员长就这么干了,陈纳德的飞虎队,就是国民政府出钱雇佣的外籍雇佣兵,不过中间比较坑爹的是,飞虎队的所有军饷明明是国民政府给的,战斗机也是国民政府用借款购买的,却不受国民政府指挥。
  没有史迪威的许可,国民军一架飞机都调不动。
  但如果徐锐招募雇佣兵,肯定不会出现这种事。
  见徐锐自信满满的样子,王沪生才确实这不是在说笑,当下也开始认真的考虑。
  在考虑之后王沪生说道:“既便是在西方各国,飞行员应该也是稀缺的存在,西方政府会答应放人?就算政府允许,这些飞行员却不可能像伊万诺夫这样听你的忽悠了,他们肯定是要薪水的,我们支付得起这高额的薪水么?”
  “飞行员稀缺?”徐锐摇头道,“并不是。”
  徐锐并未说错,培养一名螺旋桨飞行员的成本,要远低于培养喷气式飞行员,所以进入喷气式飞机时代后,几乎就很少出现民间爱好者了,但在螺旋桨飞机时代,民间却拥有大量飞行爱好者,甚至还有公开举行的飞行表演锦标赛。
  所以说,从西方招募有经验的飞行员并不困难。
  陈纳德就很轻松的从美国招募到了上百名退役飞行员。
  “好吧。”王沪生点点头,又道,“那么薪水呢?我们付不起高额薪水。”
  “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薪水。”徐锐摇摇头说,“此时的美国,仍然没有从经济危机中完全走出来,国内的失率业仍很高,一般的工作月薪也就五十美元,所以,只要我们开出两百美元月薪,一定会大量的美军退役飞行员来应聘。”
  顿了顿,徐锐又道:“我们只招二十个,没准会有两百人来应聘!”
  “这怎么行,这绝对不可以的。”王沪生连忙说,“你把人家从美国忽悠过来,远洋过海一万多里呢,结果到最后却不录用,这也太过分了。”
  “那就只能拜托大卫了。”徐锐摊手说,“让他帮我们招人选人了。”
  王沪生轻嗯了一声,接着说道:“可既便月薪两百美元,这也是一笔大开支,二十名飞行员那就是四千美元,一年就是四万八千美元,换算成大洋就是将近二十万大洋!二十万大洋哪,能办多少事哪,结果只养了区区二十人。”
  “账不能这么算。”徐锐道,“如果不支出这笔钱,就组建不了空军,没空军就保护不了领空,包头工业区就会遭到鬼子轰炸机的轰炸,最后损失的就远不止二十万大洋,两百万甚至两千万大洋都未必能够打得住。”
  “倒也是。”王沪生深以为然。
  徐锐笑道:“可不就是这个理?”
  王沪生道:“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根本没钱!”
  停顿了下,王沪生又道:“现在不要说每个月支出四千美元去招募飞行员了,甚至就连工业区的建设都快维持不下去了,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独立团两千多号人马,人吃马嚼的每天得消耗多少钱粮以及草料?还有民主政府的办公费,还有战俘也要吃饭吧?还有加固厂房的木料要从甘肃的木料商人那里购入,这些全都要钱……”
  “打住,打住。”徐锐连忙打断王沪生,说道,“我这不正想办法呢么。”
  “但愿你的办法能管用。”王沪生摇摇头说道,“老徐,真不是我说泄气的话,你的法子要是不好使,要是舆论压服不了蒋委员长,这工业区的建设就只能暂停了,不然,咱们全团的弟兄都得饿肚子,所有战马也都得饿死。”
  “放心。”徐锐笃定的道,“肯定能行。”
  ……
  两天后。
  在重庆,蒋委员长官邸。
  “哈啾,哈啾哈啾。”蒋委员长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蒋夫人便关切的道:“达令,你该不会是受凉了吧?”
  “没事,没得事体。”蒋委员长摆了摆手,又说道,“夫人不用担心。”
  “你呀,还是得多注意身体。”蒋夫人无奈地说道,“不要一忙起来,就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毕竟你也不年轻了。”说到这停顿了一下,蒋夫人又叮属王世和道,“还有你,也要帮我多看着一些,千万不要让你们委员长熬得太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4/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