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18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7/2007

  “让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出击如何?”冯·克鲁格问。
  古德里安苦笑道:“第6集团军虽然锐利,但是缺少突防用的装甲部队,没有装甲部队的配合,他们很难取得大的战果,不过是白白消耗兵力而已。”
  冯·克鲁格一向很信任和尊重古德里安,他是知道古德里安的能力的,既然古德里安都说无法突破苏联人的防线,那就一定无法突破,现在看来,莫斯科一线,自己一方只能居于守势了。
  此时的冯·克鲁格觉得莫斯科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案就是撤离莫斯科,将主力回撤到斯摩棱斯克,等待后续物资,特别是装甲部队的补充,待战斗力恢复之后再卷土重来,重新威胁莫斯科。
  冯·克鲁格将自己的想法向远在柏林的德国元首用电报陈述了一遍,但却遭到德国元首的坚决反对,德国元首说道:“克鲁格,你必须拿下莫斯科,如果你敢后撤一步,那么你将不再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我会让别人来取代你拿下莫斯科!”
  冯·克鲁格没有办法,只能瘦驴拉硬屎,咬牙硬撑,只是他实在没有能力恢复原有的战线,于是开始将战斗力最强的第6集团军布署于南北两侧的前沿阵地,准备在得到补充之后再对莫斯科发动进攻。
  由于坦克部队被几乎全歼,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已经没有了进攻的能力,而苏联军队却依旧拥有着徐锐的装甲突击部队,占据着莫斯科战场的优势……
第2355章
女兵
  从喀山通往莫斯科的铁路正在日以继夜的运送各种军用物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坦克,几乎每天都有几十辆坦克会送运到莫斯科前线,这也让苏军莫斯科会战的前景一片光明。
  此时的徐锐正在赶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西线的战事已告一段落,徐锐知道,朱可夫找自己来,一定是为了南、北两线的战事,对于朱可夫来说,现在德军的装甲部队损失惨重,越早结束与德国人在莫斯科的缠斗就越有力,否则德国人的后援如果开到,那么对于苏军来说是很不利的。
  徐锐当然了解朱可夫的这种心里,所以,他也就有了要价的资本。
  徐锐进入了克里姆林宫中,一路上,见到的每一个苏军,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纷纷向他敬礼,眼神中流露着崇拜,徐锐知道,自己在苏军广大指战员的心目中已经树立了威信,这威信并不是别人抬举而得来的,而是通过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苏联人是崇拜英雄的,而徐锐在他们的眼中就是英雄,战场上的战绩远比口头的炫耀永远要有力的多。
  在所有人仰视的目光中,徐锐来到了朱可夫的办公室,当徐锐踏入办公室的那一刹那,朱可夫连忙从一旁走过来,用力握着徐锐的手,口中说道:“徐锐同志,你辛苦了,我为你感到骄傲,你是苏联人的英雄。”
  徐锐却说:“朱可夫同志,我只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已,只要苏联能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像这样的胜仗只是开始,我们一定会把德国人赶出莫斯科,乃至于赶出苏联。”
  朱可夫先是一愣,他没有想到徐锐是如此的务实,打了胜仗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履行所做出的承诺。
  朱可夫就说:“徐锐同志,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马林科夫同志刚刚乘飞机从喀山赶来,他带来了斯大林同志最新的指示,我想,你们有必要谈谈。”
  徐锐说:“可以,那我就与马林科夫同志谈谈。”
  朱可夫就叫道:“费克连科同志,你去把马林科夫同志请来。”
  “是!”门外的费克连科应声而去。
  不一会儿,一阵匆促的脚步声从克里姆林宫外面响起,随后,马林科夫走进了朱可夫的办公室。
  徐锐看向了马林科夫,马林科夫是一个大胖子,梳着二八分头,对于马林科夫,徐锐还是有些了解的。
  马林科夫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成为斯大林的心腹,所以他的话在斯大林的心中还是有一定份量。
  这个人在官场上轻车熟路,善于左右逢源,有着敏感的政治嗅觉,他的妻子戈卢布佐娃是党中央机关干部,长的漂亮,擅于交际,结识了不少党的高层人物,从而为马林科夫的平步青云铺平了道路。
  这样的一个人物此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虽然徐锐知道,马林科夫目前在苏联并不是政治局的常委,但他却有着巨大的能量,有时甚至可以左右斯大林的想法。
  “你好,徐锐同志。”马林科夫笑着对徐锐说。
  徐锐是知道马林科夫的,这个人的心机很深,是斯大林大清洗的主要负责人,在苏联,如果得罪了他,就等于进入了地狱。
  徐锐对马林科夫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不过也不能得罪他,于是与马林科夫握了握手,说道:“你好,马林科夫同志。”
  马林科夫就说:“徐锐同志,我刚到莫斯科,就听说英勇的红军在你的带领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我相信,斯大林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很高兴。”
  徐锐说:“马林科夫同志,我只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诺,我希望斯大林同志也能履行自己的承诺。”
  马林科夫说:“徐锐同志,苏联人民是不会忘记对我们有贡献的朋友的,你的条件,斯大林同志都已答应下来,这是斯大林同志的书面保证,你可以看一下。”
  徐锐取过马林科夫手中的保证书,让狄安娜给自己读一遍,当听到里面提到战后会将沙皇俄国在历史上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给中国,并督促外蒙古取消独立时,徐锐的心中松了一口气。
  徐锐看了保证书一眼,见保证书的后面确实有斯大林的签名以及苏共中央的印章。
  虽说斯大林的保证书并不代表苏联一定归还中国领土,但他身为一个大国的领袖,如果不能做到言出必行的话,必然会给自己的名声留下污点,另外,有了斯大林的保证书,徐锐手中也算有了斯大林的一个把柄。
  如果苏联人真的赶走了德国人和日本人,那么他们一定不会那么轻易的将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到时有了这保证书,中国在法理上就占据了有利位置,可以据理力争,甚至中国如果足够强大,完全可以直接将这部分领土夺回来。
  想到这儿,徐锐将保证书小心翼翼的收起,放到自己的衣兜里,然后对马林科夫说道:“马林科夫同志,我相信斯大林同志身为一个大国领袖,一代伟人,不会轻易做出悔约的事情。”
  马林科夫就说:“徐锐同志,斯大林同志很看重你,也欣赏你对国家的忠诚,斯大林同志说,如果你能放弃中国国籍,加入苏联国籍,不排除将整个莫斯科前线的部队都交给你指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徐锐同志,你做到元帅就是早晚的事情,不到三十岁的元帅,徐锐同志,你注定成为苏联历史上不朽的传奇。”
  徐锐正色说:“马林科夫同志,如果你能加入中国国籍,那么,八路军最少可以让你做一个副总司令,你觉得可行吗?”
  马林科夫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从徐锐的话中,马林科夫已看到了徐锐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话虽是戏言,但确是无可反驳,是啊,如果自己不能加入中国国籍,凭什么要求徐锐加入苏联国籍呢?
  看来,来之前想要利诱和收服徐锐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了。
  马林科夫用笑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虽然自己的目的没有达成,但马林科夫在内心还是很佩服徐锐的机智与对国家的忠诚,更加敬重徐锐的人品。
  “徐锐同志,斯大林同志希望你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将德国法西斯彻底赶出莫斯科。”
  徐锐就说:“我需要更多的武器弹药,也需要更多的部队以发起反击。”
  马林科夫说:“现在苏联的很多部队都在向莫斯科挺进,预计几天之内,莫斯科的红军人数将超过一百三十万人,而且斯大林同志已发布了动员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有包括八十万女兵在内的上百万人加入了军队,现在他们正在紧急训练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走上战场,与德国法西斯战斗。”
  “八十万女兵?”徐锐不由吃了一惊,苏联人竟然让大批女性参军。
  “是的,这批训练的部队中有八十万女兵,他们大多二十左右岁的年纪,很多人还稚气未脱,不过,为了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他们还是选择拿起武器,与侵略者进行斗争。”马林科夫说。
  徐锐很是感慨,苏联人真的被德国人逼急了,一下子征召了八十万女兵,如果不是到了一定程度,各个国家是不会将女兵作为战斗人员的,可见,苏联真的到了最后关头,这一仗,苏联已经竭尽全力。
  至于苏军在莫斯科的兵力,粗听起来,一百三十万人似乎很多,但仔细一分析,人数却又太少了,因为他们的对手德国人在莫斯科附近有一百五十万的兵力,而德军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要强于苏军,再加上数量上也占有了优势,所以事实上,德军在莫斯科一带还是占有巨大优势的。
  徐锐能在这种条件下夺回莫斯科西部地区,不得不说,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马林科夫就说:“徐锐同志,你放心,红军的后续部队正在源源开来,坦克和大炮也在不断运到莫斯科前线,我军与德军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只需要三天时间,我们就会给你足够的兵力和武器,让你带着红军对德军发动更强大的反攻。”
  徐锐一点头,在解放莫斯科西部的战斗中,徐锐部的二百辆坦克在战斗中被毁了六十余辆,另有一部分抛锚需要修理,实际上有战斗力的坦克只剩下了不到一百辆,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资本,所以在短时间内,徐锐还没有继续进攻莫斯科南、北两线的计划。
  不过如果马林科夫所承诺的人员、武器装备、物资能及时运到的话,那么徐锐就有足够的资本向德军发动的南线或者北线再次发动强大的攻势,利用凿穿战术击败德军,从而取得莫斯科战役最终的胜利。
  徐锐就说:“马林科夫同志,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只要你的装备和人员一到,我的部队将立即投入到进攻中……”
第2356章
德军反攻
  听了马林科夫的话,徐锐就说:“马林科夫同志,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只要你的装备和人员一到,我的部队将立即投入到进攻中。”
  徐锐与马林科夫的谈话很融洽,马林科夫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满足徐锐的要求,这让徐锐对马林科夫的印象有了不小的改观,觉得马林科夫虽然为人圆滑,但却也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徐锐突然想起了某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一些看起来阴险的小人却也是能人,而老实的人很多是无用的人,这句话用在马林科夫身上应该再适合不过。
  徐锐与马林科夫很融洽的结束了此次会谈,两个人一起走出了朱可夫的办公室,随后,马林科夫向朱可夫叮嘱了一番,无非是后续的援兵马上就到,让朱可夫一定要坚持等等。
  马林科夫走后,徐锐就对朱可夫说:“朱可夫同志,以现在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向德国人发起新的进攻,所以,我们还要暂时忍耐一下,等马林科夫同志答应的援兵与物资到来之后再发动进攻。”
  朱可夫一听,心知事不可为,也只好同意了徐锐的意见。
  徐锐就说:“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如果我军不进攻,那么德军就有可能进攻,前线的部队一定要防范德国人可能的进攻,特别是德国人装甲部队的进攻,前线多使用战防炮与火箭筒。”
  朱可夫说:“德国人的装甲部队经过几次打击,已经损失的差不多,有必要防范装甲部队的打击吗?”
  徐锐就说:“还是小心为是,万一德军的装甲部队援兵到了,发动正面攻击,如果没有反装甲武器,我们是要吃大亏的。”
  “好吧。”朱可夫见徐锐坚持,于是同意了徐锐的意见。
  就在一具具火箭筒和的对战防炮下发苏军部队时,德军内部也在酝酿着一场风暴。
  而这场风暴的起源就在于,有八百辆坦克被运到了莫斯科前线。
  对于德军来说,这是一批极有战略价值的物资,八百辆坦克将足以改变整个莫斯科的形势。
  冯·克鲁格得到这批坦克的补充后,决定对莫斯科的苏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南北对进,争取一举拿下莫斯科!最其码也要夺回被苏联人占去的西线阵地。
  冯·克鲁格决定,将这批坦克中的部分交给战斗力最强的第6集团军,由第6集团军执行进攻莫斯科的任务。
  第6集团军的保卢斯得到命令以后,立即加紧备战,准备一举拿下莫斯科的西线。
  不过此时的保卢斯却感到有些不安,从1935年起,保卢斯开始担任参谋长,他是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赖竭瑙将军去世之后,他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总司令。
  保卢斯有严重洁癖,即使在战事最为紧张的时期,他每天都要换几套内衣。保卢斯更像是一名科学家,而不是一名将军,他没能像赖竭瑙一样,成为士兵心目中的英雄,人们经常把他与赖竭瑙比较,这令他十分恼火。
  德国第6集团军经补充后约有二十七万兵力,三千四百门火炮及迫击炮,三百五十辆坦克,一千一百架飞机,而莫斯科西线苏军有第1突击集团军与第16集团军,以及一些附属的其它部队,总兵力约三十万人,两千多门火炮,莫斯科苏军航空兵约有一千架飞机,坦克一百余辆。
  从数量上看,德军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所有兵力都分散在前线,这个优势并无太大意义,很不明显,而且,苏军的后续人员与装备正在源源不向莫斯科运送,使得苏军的力量每天都在增长中,双方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
  保卢斯决定,从西侧向莫斯科发动猛攻,二十多万德军部队已做好战斗准备,准备一举攻占苏军在西线的阵地,将德军的南北两条战线重新连接在一起。
  保卢斯希望通过这一仗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成为如赖竭瑙那样让所有人都视为英雄的人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7/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