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19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8/2007

  这么一算,中美盟军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一时间,所有人都有些泄气,就连廖耀湘也是沉默不语。
  麦克阿瑟就说:“先生们,难道你们连一点主意都没有吗?想守住夏威夷,可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可以,我们更需要智慧。”
  尼米兹就说:“我认为要想击退日本联合舰队,首先要取得制海权和制空权,而以航空兵现有的实力,很难完成这个任务,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飞机,特别是战斗机与鱼雷轰炸机。”
  麦克阿瑟说:“我早就给陆军部队史汀生打了报告,四百架最新式的野马战斗机与一百架鱼雷轰炸机已经在路上,估计明天晚上就可以到达夏威夷。”
  听了麦克阿瑟的话,众人松了一口气,不过尼米兹接着说:“光有飞机也不行,联合舰队的军舰太多,拥有强大的防空火力,所以,我们还是要对联合舰队施加压力,如果能破环联合舰队的防空体系,那么,我们飞机轰炸的效果将会大大增加。”
  麦克阿瑟一摇头说:“切斯特,日本军舰的高射炮分散在各个军舰上,我们根本不可能干掉他们的高射炮。”
  “如果我能让联合舰队的高炮哑火呢?”徐锐突然说道。
  廖耀湘连向徐锐使眼色,那意思是徐锐不要逞能强出头,想让联合舰队的高炮哑火,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徐锐对于廖耀湘的眼神却仿若未觉,眼睛一直看着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一喜,口中说道:“徐,你需要多少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去对付联合舰队的高炮?”
  徐锐摇了摇头,口中说道:“一架都不需要。”
  “什么?”所有人都愣愣的看向了徐锐,廖耀湘更是急的不断向徐锐使眼色,说到底,廖耀湘与徐锐虽政见不同,但却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有时会内斗,但是,当有共同的敌人时,就会变得异常团结,家里不和外人欺的道理每个人都不知道的,所以,廖耀湘此时并不想看徐锐的热闹,相反,他希望徐锐能为中国人争光,扬威异域,而不是被热血冲昏了头脑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傻事让外国人笑话。
  尼米兹就问:“你不需要飞机,那么怎么才能对付联合舰队的高炮呢?”
  徐锐装作没有看到廖耀湘的眼神,对尼米兹说道:“尼米兹将军,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能帮助你什么呢?”尼米兹一摊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徐锐就说:“尼米兹将军,我需要你的潜艇。”
  “我的潜艇?你要干什么?”尼米兹问。
  徐锐就说:“我需要借用你的潜艇去攻击联合舰队。”
  “你需要几艘潜艇?我一共只有两艘潜艇。”尼米兹说。
  “我只需要一只就够了。”徐锐朗声说道。
  威尔·史密斯等美国军官都不由暗笑,心说联合舰队有三百多艘战舰,其中大部分都有高射炮,潜艇再厉害能击沉几艘战舰?徐锐的想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
  徐锐一看那几个美国佬的表情就明白了,心知他们是将自己当成了大傻子,徐锐就说:“尼米兹将军,联合舰队确实有三百多艘军舰,其中大部分有高射炮,如果要将这些军舰一一摧毁,我只用一艘潜艇,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办不到。”
  “哈哈,徐,你怕了吗?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威尔·史密斯嘲笑道……
第2535章
极品官兵
  徐锐就说:“一艘潜艇虽然无法干掉联合舰队所有拥有高射炮的舰船,可是据我所知,联合舰队在炮弹大多都是储存在补充船上的,也就是说,如果我用潜艇干掉了日本海军的补给船,那么,日本海军将损失大部分的炮弹,到那时,不要说高炮对空射击,就是舰炮对岸攻击都会成为巨大的难题。”
  听了徐锐的话,麦克阿瑟的眼睛一亮,刚要说话,一旁的威尔·史密斯说道:“你说的倒是容易,你只要一艘潜艇,可是联合舰队却有三百多艘战舰,你怎么能保证成功进入三百多艘战舰中虎口拔牙?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徐锐就说:“我自有我的办法。”
  威尔·史密斯被噎了回去,气呼呼的说:“我想不明白你会有什么办法,运气不会总站在你这边。”
  徐锐就说:“如果运气想离开,那么我就把他拽回来!”
  听了徐锐霸气的话,所有人无语,麦克阿瑟就说:“好了,争论可以结束了,我想,最起码,我们可以给徐锐一个机会,如果成功了,那么我们的航空兵损失将大大降低,从而取得这场大战的主动。”
  “是的,我的太平洋舰队将全力配合徐锐的这次行动。”尼米兹也说,显然,这两位美军的主官还是很欣赏徐锐的这种冒险精神,徐锐天马行军空的战法很符合美国人的思维方法。
  随后,麦克阿瑟就布置了一下瓦胡岛的防御,总体上来说,依旧以新六军顶在第一线,而美军却配备在第二线。
  对于麦克阿瑟明显把中国人当炮灰的做法,没有人有异议,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明白,美国人财大气粗,并不在乎钱,之所以大力武装中国远征军,为的就是减少美国人的伤亡。
  至于中国,积贫积弱,为了赢得战争,只能用人命去填,双方对这种合作模式心照不宣,廖耀湘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为了美国人答应的155榴弹炮团和二百辆谢尔曼,廖耀湘这次真的是拼命了。
  不过徐锐的眉头却皱了起来,因为麦克阿瑟想要徐锐的三团配合新六军顶在第一线阵地进行防御。
  徐锐直接说道:“三团的特点是进行运动战与游击战,如果将三团用于防御战,无法发挥三团的特点,而且,三团还有防守圣马力诺岛,无力抽调兵力到瓦胡岛。”
  麦克阿瑟有些不高兴,对于徐锐不希望自己部队做炮灰的做法很不满,不过,鉴于徐锐过往的战绩与即将发挥的作用,也不便过于强逼,反正也就一个团的兵力,对大局无碍,麦克阿瑟也就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放弃调三团主力到瓦胡岛来防御。
  这次战前会议终于结束,徐锐离开了会议室,刚要离开,廖耀湘快步从身后赶了上来,口中说道:“徐锐,你这次真的是过于冒险。”
  徐锐就说:“廖军长,其实战争都是由许多偶然构成,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最后的结果呢?”
  廖耀湘就说:“徐锐,有什么需要我们新六军配合的尽管开口,虽然我们政见不同,但同为中国人,一定要一致对外,不能让美国人看笑话。”
  徐锐就说:“廖军长,你这话我爱听,不管咱们在国内关系如何,现在是在外国,我们就应该通力合作,打出中国人的威风。”
  “徐锐,这一次,你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极为艰难的苦差使,在数百艘敌舰中寻找日军的补给舰,并成功摧毁,这无异于虎口拔牙,难度太大,我真是为你捏了一把汗。”廖耀湘说。
  徐锐就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吧,祝你成功。”廖耀湘说。
  徐锐与廖耀湘分手后,立即带着狼牙来到了美军在瓦胡岛上的潜艇基地,见到了美军放置潜艇的船坞中,与美国潜艇的舰长詹姆斯少校见面。
  詹姆斯已得到了通知,知道徐锐将要指挥自己的潜艇,所以看到徐锐到来,詹姆斯迎了出来,口中说道:“徐锐上校,我叫詹姆斯,欢迎你的到来。”
  徐锐也不和他客套,直接说道:“带我去看看潜艇。”
  “好吧。”詹姆斯很欣赏徐锐这种不绕弯子,单刀直入的性格,当即带着徐锐进入了船坞,来到了潜艇前,口中说道:“这就是我的银汉鱼号。”
  徐锐看向了潜艇,见这艘潜艇不算太大,艇身看起来有些破旧,艇体有很多的污渍和海藻,应该是缺乏保养造成的结果,徐锐口中说道:“这艘潜艇的排水量有两千吨吧。”
  詹姆斯一点头,口中说道:“徐锐上校,你真是一个行家,银汉鱼号属于‘小鲨鱼’级潜艇中的一艘,也是现在装备美国军队最广泛的一种潜艇,性能经过了战争的考验,很实用,最大排水量是2424吨,一共有六十人,武器包括一门3英寸甲板炮,4挺机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共装载24枚鱼雷。”
  “速度和下潜深度怎么样?”徐锐问。
  “银汉鱼号水面航速可以达到20节,在水下可以达到8节,柴电混合推进装置,至于下潜深度,超过了大多数美国潜艇,最多可以下潜90米。”詹姆斯说。
  听了詹姆斯的介绍,徐锐很是满意,看来,这艘潜艇的性能还算不错,就是有些缺乏保养,不知开起来效果如何。
  徐锐就说:“让你的艇员集合。”
  不一会儿,这些潜艇兵陆续从四面八方跑来集合。
  “约瑟夫,不要再嚼口香糖了,说了你多说遍就是不听!”
  詹姆斯来到了一个胖胖的士兵前叫道。
  那士兵将口香糖从口中取了出来,然后按在了詹姆斯的手心儿里。
  “哈哈……”士兵们哄堂大笑。
  詹姆斯气得身子直抖,狠不得给约瑟夫一拳,约瑟夫却说:“舰长,你要是真打了我,我会到军事法庭控告你虐待部下。”
  詹姆斯挥起的拳头只好又放了下去,口中恨恨地说道:“等会儿我再收拾你。”
  “那个!史蒂芬,你他妈在干嘛?为什么不穿好你的衣服,你不知道这是在集合吗?”詹姆斯手指着一个光着膀子,将上衣搭在肩上的士兵说,只见那士兵的胸前竟然绣着一个巨大的狼头,狼牙下还滴着一滴血。
  “少校,如果我穿上了衣服,就会看不到我身上的纹身,这样会严重有损我英勇的形象。”那士兵昂首说道。
  “你认为胸前有狼头就可以把日本人吓走吗?真是白痴!”詹姆斯气得大骂。
  “舰长先生,请注意你的言辞,你不可以用语言对我一个对国家忠诚的士兵进行人身攻击。”
  “扑!”
  一个响声从人群中传来,却是有士兵故意放了一个响屁。
  “是谁放的?”詹姆斯叫道。
  “报告舰长,是我!”一个瘦小的军人说道。
  “卡尔,你怎么能在这种场合放屁?”詹姆斯说。
  “报告舰长,中午的土豆牛肉吃多了,总想放屁,我想,我有属于自己的放屁权力。”
  “哈哈……”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传出。
  詹姆斯彻底无语。
  “上士,你是新来的吧,胸怎么肿成这么高?”詹姆斯又指着一个身材纤细,眉清目秀的士兵说。
  “报告舰长,因为我是女人。”那士兵说完,将军帽摘了下来,顿时露出一头漂亮的金色长发,再配上精致的面孔和雪白的肌肤,这个女上士竟然是一个大美女。
  “见鬼,怎么会给我们潜艇部队分来女兵?”詹姆斯说道。
  “哈哈……”这些士兵竟然鼓起掌来,有的人还对着女上士吹起了口哨,显然,他们很是欢迎这个女上士的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8/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