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2007

  罗丰劝雷鹏和丁力加入独立团,却遭到两人坚决反对。
  看到雷鹏和丁力态度坚决,罗丰便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事也不着急,小鬼子既便从南京、芜湖紧急调兵反攻肥城,最快也得七天之后才能够赶到,他还有的是时间慢慢劝说丁力还有雷鹏,总能够说服他们。
  罗丰也是真的想明白了,中国抗战的希望就在共产党的身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也只能是在共产党身上,要不是因为他对旅座有过承诺,他自己都会加入独立团,但是现在,却只能送雷鹏、丁力他们加入独立团。
  不过,没等罗丰再找机会做丁力、雷鹏的思想工作,徐锐却首先找到他,反过来做他的思想工作来了。
  听徐锐道明来意,罗丰不由心下纳罕,问道:“徐团长,你竟认为我应该接受战区长官部的命令?”
  “是的。”徐锐点头说,“我认为你应该接受!”
  “为什么?”罗丰不解的道,“徐团长,你该不会是想跟我说,你们独立团会帮助我们死守肥城,并且也能够守住肥城至少半个月?你该不会是想跟我说,三战区有机会对鬼子的北上集群完成合围?所以,无论我们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
  徐锐说道:“我也不想这样对你说,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就目前而言,三战区或许很难独立围歼鬼子的北上集群,但是如果五战区能够全力配合,那么,合两大战区共计一百多个国民军主力师,还是有机会赢得这一仗!”
  徐锐所说的也是实话,只要国民军三战区不打小算盘,能够跟五战区通力合作,只要蒋委员长不再瞎指挥,那么,合两个战区超过一百万国民军,还是有很大机会将鬼子北上集群的第9、第13师团围歼在阜阳、蒙城附近。
  当然了,这得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肥城能够守住,再一个就是五战区能堵住华北方面军的南下集群,不能让南下的鬼子第14、第16师团与北上的第9、第13师团会师,只要实现这两个前提,围歼第9、第13师团就有可能。
  不过,平心而论,徐锐也不相信这两个前提能够同时实现,既便肥城能守住,徐州那边也很难阻止日军南下集群的南下,但是徐锐仍然坚持要守肥城,却是因为,徐锐不希望黄河决堤的历史悲剧再次上演。
  历史上,由于鬼子的北上集群与南下集群在商丘顺利会师,导致兰封会战溃败,为了阻止日军沿陇海线西进,国民最高军统帅部悍然下令炸开花园口,滔滔洪水倾泄而下,淹没了整个黄淮流域,导致上百万人淹死,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在向关中逃难的路上,又有超过百万人冻死、饿死或遭火车碾压致死,这可以说是二战历史上最惨重的人道灾难。
  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黄河决堤除了给日军第14师团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之外,却并未能从实质上发挥多大作用,战略层面的作用更是几乎为零!
  在黄河决堤之前,日军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的进军路线就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集结重兵于华北平原,然后沿平汉线南下,另一种认为应该集结重兵于长江,利用便捷的长江水运,顺着长江一路向西,进逼武汉。
  这两条路线各有利弊,沿平汉线南下,有利于日军发挥出机械化的优势,但是运输补给线将会变得十分漫长,很容易遭到攻击,沿着长江西进,后勤保障会很轻松,水运比陆运不仅更安全,而且更加的快捷。
  但是,长江两岸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
  经过反复论讨,沿长江进攻武汉的意见最终占据上风,也就是说,既便国民政府不炸开花园口,日军也不会沿平汉铁路大举南下,而是仍然会沿着长江西进,这也就是说,国民政府炸开花园口的战略意义等同于零!
  有时候,历史的真相就是如此让人无奈,又如此令人愤慨。
  抗战期间的三大人道灾难,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以及重庆防空洞窒息事故,原本其实都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只是因为国民党的胆怯,国民政府的无能,才最终酿成了这样的惨烈人祸,说起来实在让人扼腕。
  身为一名穿越者,徐锐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人祸重演。
  但是这样的理由徐锐却不可能跟罗丰说,也没法说,因为现在,在必要时掘开黄河以阻挡日军进攻属于机密,像罗丰这样的小营长根本不可能知情,所以,徐锐只能拿三战区长官部的雄心壮志做文章。
  徐锐并不指望三战区真的能够全歼鬼子的北上集群。
  徐锐真正指望的是,既便三战区无法全歼鬼子北上集群,也至少迫使鬼子的南下集群南下驰援,只要鬼子的南下集群不顺着陇海线往郑州推进,国民军统帅部大概也就不会惊慌失措下令炸开花园口了吧?
  这就是徐锐的全盘算计。
  为了不让花园口决堤的悲剧重演,徐锐也真是拼了!
  徐锐又说:“有一句话,不知道罗营长有没有听过,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聚歼日军北上集群的可能性虽然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了这个目标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我们努力了,最终结果仍然不理想,我们也就心中无悔了,要不然,在今后漫长的一生中,回想起此事,罗营长敢说问心无愧?”
  罗丰闻言默然,是啊,如果真因他个人的缘故,导致统帅部聚歼鬼子北上集群的计划付之东流,既便统帅部不追究他的责任,可是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再回过头回想起这件事情时,他真能问心无愧?
  罗丰的决心终于动摇了,说:“徐团长,你认为我应该接受命令?”
  “是的,我坚持认为你应该接受长官部的命令。”徐锐非常真诚地说道。
  “好吧,我听你的,我接受长官部命令,当这个旅长。”罗丰重重点头,又道,“不过你可得帮把手,眼下我的皖中挺进旅还没影呢,你要是不肯帮我,单凭我手下这区区不到两百残兵,充其量也就守住肥城一天。”
  “没问题。”徐锐断然说道,“我们大梅山独立团一定全力以赴帮助贵部守城!为此既便是全团拼光也在所不惜。”
  徐锐说的都是实话,他真的愿意为此拼光整个独立团。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徐锐愿意拼光独立团不是为了三战区的作战计划,而是为了黄淮流域数千万无辜的老百姓,如果独立团的牺牲真的能够换来黄淮流域三千多万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死又有何足惜?
  ……
  万向云兴冲冲走进古树同的办公室,说:“总座,罗丰回电了。”
  “哦?”正在闭目养神的古树同便立刻睁开眼睛,急切的问道,“怎么说?”
  “他答应了,他说皖中挺进旅既便拼至最后一卒,也誓死与肥城共存亡!”万向云一边说一边将电报递给古树同,又接着说道,“看来罗丰和徐锐都是聪明人,他们都已经接受了总座您的建议了,呵呵呵。”
  停顿了一下,万向云又说道:“美中不足的却是,最高统帅部居然从我们三战区接过了指挥大权,到最后我们竟成了替人作嫁衣。”
  “老万你想多了。”古树同却摆了摆手,淡然说,“这事要是做成了,鬼子的北上集群要真的被全歼了,你我之功,却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
  万向云嘿嘿一笑,说:“总座所言极是,是卑职想多了。”
  古树同话锋一转,又接着说:“对了,上午日军华中方面军与国内突然间出现高密度的往来电台通讯,复兴社技术课那边有没有查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你瞧我这记性,我刚还想说这事呢,结果让罗丰的电报一搅和就给忘了。”万向云猛的一拍额头,兴奋地说道,“上午的事情复兴社已经查清楚了,说是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司令官杉杉元切腹自杀了。”
  “你说什么,杉杉元切腹了。”古树同闻言愕然。
  “是啊,卑职也是没有想到,杉杉元竟然会切腹自杀。”万向云感慨一句,接着又很不以为然的说,“不过我是真不明白,杉杉元干吗要切腹自杀?”
  “这还不都是拜徐锐所赐啊。”古树同喟然说道,“川口支队遭到全歼之后,日军大本营和日本皇室对杉杉元就已经失望透顶了,虽没有将他正式解职,可是谁都知道,接下来杉杉元若不能出彩表现,被解职是迟早的事。”
  万向云接着说:“可惜,紧接着杉杉元却又丢掉了肥城。”
  “是啊,肥城失守对于日军来说,打击是致命的!”古树同喟然说道,“杉杉元如果不想遭受被解职的羞辱,如果不想重蹈他的前任松井石根的覆辙,如果想要维护他的尊严,那就只剩下切腹一途了,不过这老鬼子也是真下得去手啊。”
  “是啊。”万向云深以为然,“切腹,得该多疼?”
第423章
帝国死敌
  闲院宫载仁走进御书房时,看到裕仁天皇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至少从他脸上的表情已经看不出一丝异常,但是闲院宫载仁却知道,就在不到十五分钟前,裕仁天皇还在他的书房里大发脾气,甚至摔碎了一对元代的青花瓷。
  看到闲院宫载仁走进书房,裕仁悠然说:“皇叔祖,两小时前,我的皇宫卫队和到访的英国使团举行了一次马术比赛,虽然只是友谊赛,但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我的卫队士兵,都是全力以赴、奋勇争先,而结果也并不出人意料。”
  闲院宫载仁小声说:“定然是陛下的卫队赢了。”
  裕仁点了点头,说:“是的,我的卫队赢得了比赛,但是英国人并不服输,他们说,比赛终究不过是比赛,而不是战争,比赛打的再好,也不意味着到了战场上就一定能打赢,面对英国人的质疑,我竟无言以对,因为中日战争,皇军的表现的确算不得优秀,不足以令西方列强信服不说,更不足以令他们心生畏惧!”
  “哈依。”闲院宫载仁顿首说,“是臣无能,害得陛下被英国人羞辱。”
  裕仁摇摇头,说道:“我被英国人羞辱一下没什么,如果我的被羞辱能够换来皇军在战场上的奋勇作战,我宁可被英国人羞辱一百次,一万次,但是……”
  说到这,裕仁骤然停顿了一下,接着语气也加重了,又说:“但是我无法忍受的是,我刚刚在马术场上遭到英国人的羞辱,回宫之后,却立刻又遭支那人羞辱,我们的司令官,皇军的中支方面军司令官杉杉元大将,竟然是切腹自杀了!”
  说着裕仁的火气便又腾的上来,一把将书桌上的摆件统统扫落在地,其中有一对端砚更是打得粉碎,裕仁却是连眼睛都没有眨上一下,厉声说:“堂堂一个方面军司令官,堂堂帝国陆军大将,竟然被支那军一个区区团长逼到切腹自杀!”
  闲院宫载仁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只感到老脸火烧火燎的臊得慌。
  裕仁余怒未消,又接着怒冲冲的说:“徐锐,又是这个该死的徐锐,先是松井石根,再是杉杉元,已经有先后两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栽在了这个徐锐的手底下,如果算上之前玉碎的伏见宫俊彦皇叔,帝国已经有三个高级将领毁于此人之手,徐锐斯人,简直已经成为了帝国的死敌,简直已经成为了皇军的克星!”
  看着裕仁在那里大发雷霆,闲院宫载仁一句话都不敢说。
  松井石根、杉杉元,先后两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均表现不佳,他这个陆军总参谋长也是脸上无光,不管怎么说,这先后两任司令官都是他向裕仁推荐的,而更让他伤脑筋的是,第三任司令官人选还得他来推荐。
  等裕仁冷静下来了,闲院宫载仁才小声问道:“陛下,杉杉元已经以武士的方式维护他本人及杉杉家族的尊严,帝国以皇室不宜再苛责,当务之急是尽快选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继任人选,然后尽快赶赴中支战场主持皖中危局。”
  裕仁皱了皱眉,问:“皖中的局面真的很糟糕?”
  “陛下。”闲院宫载仁叹息道,“不是很糟糕,而是糟糕到极点了!”
  裕仁对于杉杉元的切腹自杀有着直观的感受,但是对于肥城失守可能带给华中日军的严重伤害却缺乏具体概念,因为他觉得日军再失利也终归处于进攻态势,所以皖中战局再不利也不至于出现大的反转。
  但是听了闲院宫载仁的话后,裕仁才意识到,他想的有些简单了。
  当下裕仁蹙眉问道:“皇叔祖,你具体说一说,皖中局面有多糟糕?难道肥城失守,会导致整个徐州会战失利?”
  “何止如此!”闲院宫载仁说,“皇军如不能尽快夺回肥城,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打通肥芜公路,那么此时已经推进到阜阳、蒙城一线的北上集群就会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而不得不停下来,这样,南北两大集群在商丘附近实现会师,将一百多个国民军主力师合围在徐州附近的作战计划就成泡影了。”
  裕仁皱眉说:“这不还是徐州会战失利?难道还有别的后果?”
  “当然还有。”闲院宫载仁说,“如果肥城不能够在七天之内夺回,北上集群将被迫停止前进,如果肥城不能半个月之内夺回,那么局面就会更加严峻,届时,徐州附近的支那五战区主力及皖南的支那三战区主力将南北对进,将北上集群合围在阜阳、蒙城附近,届时,北上集群的第9、第13师团就极可能重蹈第5、第10师团的覆辙!”
  “纳尼?”裕仁闻言顿时脸色大变,说,“重蹈第5、第10师团的覆辙?!”
  对于第5、第10师团在台儿庄、枣庄的惨败,裕仁可谓记忆犹新,这次惨败也使得日本陆军在国际上的形象遭到极大矮化,德国统帅部甚至一度对日本陆军的能力产生怀疑,提出了中止与日本政府结为同盟的动议。
  看到裕仁就连说话的声调都变了,闲院宫载仁连忙又劝慰说:“不过陛下不用担心,这只是极端情况,只要大本营及时调整,只要华中方面军能及时夺回肥城,并重新打通肥芜公路这条生命线,局面断然不至于如此。”
  裕仁点头,又说:“那么,皇叔祖可有合适的人选?”
  闲院宫载仁说道:“陛下,也只能是畑俊六了,无论是从资历……”
  “资历资历,又是资历!”不等闲院宫载仁说完,裕仁便立刻粗暴的打断了,又说,“皇叔祖你总说资历,选松井石根是因为资历,选杉杉元还是因为资历,资历再老,它能变转化为能力吗?不能!这些人都已经老了,他们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皇叔祖你为什么就不能选一个实力出众的少壮派呢?”
  “什么,选一个少壮派?”闲院宫载仁瞠目结舌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