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2007

  国民政府专门腾出了汉阳钢铁厂的厂房作为青年学生决死总队的营房。
  汉阳钢铁厂在清末时期,曾经是全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然而时过境迁,到北洋政府时汉阳钢铁厂就只能冶炼粗钢,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更是连粗钢都炼不出来,索性就关门大吉了,论工业水平,国民政府比张之洞督抚两湖时倒退了何止二十年?
  在所谓的黄金十年,最高钢铁年产量高达一千吨,一千吨!
  不过现在,汉阳钢铁厂荒废已久的厂房却终于派上了用场。
  晚饭之后,郑家康凭着对汉阳钢铁厂的熟悉,从围墙一处破洞偷偷溜出营房,从妹妹郑雯的手里拿到了收音机,世事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无常,郑雯哭着喊着当兵,却到现在还没当成,郑家康从没想过当兵,却阴差阳错的当了兵。
  顺利拿到收音机之后,郑家康原路返回宿舍,同宿舍的五十多个学员兵便立刻围过来,郑家康让一个学生去门外放哨,然后打开收音机,并将音量调到最低。
  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现在对大梅山广播台尤其是徐锐的演讲,真是又爱又恨。
  不过对青年学生决死总队,国民政府却控制极严,尤其是禁止他们偷听广播,不过防民之口甚至防川,靠堵终究是堵不住的。
  徐锐的声音很快就在宿舍里响起。
  听着徐锐低沉的嗓音,学员兵的情绪一下就被带入到了血火纷飞的肥城战场。
  当听到徐锐在广播里掷地有声的喊出,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在,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一定会战斗到最后!终于有学生控制不住了。
  “不练了,不练了,我他妈的不练了!”那个学生情绪激动的跳起来,一边转身往宿舍门外走,一边吼,“等我们练好了,肥城早丢了,大梅山独立团也早拼光了,那我们还去个球肥城,打个球?不练了,小爷现在就要去肥城!”
  郑家康也趁机起哄:“对,不练了,我们要去肥城,上战场!”
  年轻人都是热血的,也非常容易冲动,有刚才那个学生带头,又有郑家康响应,立刻就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回应,不到片刻,包括郑家康在内,整个排所有五十多个学员兵便纷纷冲出宿舍,开始四下串联。
  等到宪兵听到动静,赶来镇压时,郑家康所在的第九纵队三团三千多学员兵已经闻风而动,全部聚集到操场上。
  对于这支刚刚组建的青年学生决死总队,国共两党表面上和风细雨,私下底却正进行着极其激烈的角逐,都试图将这支武装控制在自己手里,不过从总体而言,国民党因为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占据优势。
  不过共产党也并不是毫无影响力。
  比如说郑家康所在的九纵第三团,其实就有不少共产党员。
  怂恿郑家康从家里把收音机带进部队的,就是其中一个共产党所为。
  在共产党员的暗中推波助澜之下,九纵三团迅速行动起来,在大操场上集结,要求总队司令部允许他们开赴皖中前线,与肥城守军并肩杀敌。
  兼任青年学生决死总队总司令的何应钦反应也快,第一时间出动了大量宪兵,切断了九纵第三团与其余两个团的联系,同时切断了九纵跟其余几个纵队的联系,确保把事态控制在九纵三团,不致局面彻底失控。
  控制住了局面之后,何应钦便命令宪兵大打出手,镇压九纵三团。
  九纵第三团当即奋起反抗,与训练营的宪兵队爆发了大规模械斗。
  混战中,郑家康带着十几个学员兵推倒了厂区的一段围墙,九纵第三团的三千多名学员兵便立刻从围墙缺口处溃围而出,然后在郑家康的引导下连夜向罗田方向急进,何应钦立即调来警备武汉的预1师前来拦截。
  但是,当预1师官兵听说九纵三团的学员兵准备开赴皖城,要与前线将士并肩作战时,他们便立刻改变主意,予以放行,甚至还有部分预1师的老兵悄悄的离开部队,带着武器加入到了九纵三团的队伍当中。
  何应钦闻讯之后大为震怒,急令罗田保安团拦截,但是罗田保安团长却“正好”外出巡视,并没有接到军政部的命令,就这样,青年学生决死总队第九纵队第三团就在一夜之间进入了鄂东皖西交界处,准备翻越大别山直接前往皖城。
  ……
  青年学生决死总队九纵三团还在赶来肥城的路上,而且这支学生军既无训练,又无装备,既便赶到肥城只怕也难以发挥什么作用。
  但是,另外一支军队却已经借着暮色的掩护悄然逼近到了肥城西门门,而且这支军队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装备也不错,他们就是肥西十八寨的绿林好汉。
  昨天晚上,棋盘寨大当家唐开山在收听了徐锐的广播演讲之后,大为感动,当即表示要带着棋盘寨的好汉跟着孙长河一起去肥城打鬼子,孙长河出于私心,当即表示要跟唐开山义结金兰,唐开山满口答应,并立即命人摆上香案。
  在两人义结金兰之后,棋盘寨却又迎来了一位访客,鸡笼寨大当家铁公鸡。
  铁公鸡就是雷响的结义大哥,他刚知道雷响已经当了徐锐的警卫员,并且知道雷响正面临危险,别说,铁公鸡还挺仗义,得知自家兄弟有危险,便毫不犹豫决定出兵,不过考虑到鸡笼寨人太少,所以想来棋盘寨搬救兵。
  铁公鸡道明来意,双方是一拍即合。
  孙长河更从铁公鸡身上看到了希望,决定将肥西十八寨的人马全召集起来,一起参加肥城之战,听了孙长河的建议,唐开山当即派出小喽罗,挨个通知肥西所有山寨,最后肥西十八寨的土匪全都来了,也包括银花婆婆。
  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惧怕唐开山,反正最后肥西所有土匪全来了。
  为了召集肥西的土匪,足足耽搁了一天时间,所以直到第二天傍晚,孙长河才带着肥西十八寨的土匪下了山,然后在日暮时分,悄然摸到了肥城西门外,准备在天黑之后再突袭肥城西门,争取一举突入肥城与守军汇合。
  孙长河担心战斗打响后,肥西十八寨的土匪一窝蜂似的乱打,效果不好不说,说不准还会冲乱自己人的阵脚,于是在战前把二十多个绺子的土匪头召集到一起开了个会,主要就是确定秩序,谁打前锋,谁打后卫,谁来掩护侧翼。
  让孙长河没有想到的是,唐开山竟为了打前锋跟银花婆婆争吵了起来。
  绿林道有绿林道的讲究,打前锋看似苦差事,很可能会死不少的弟兄,但无疑是大有面子的一件事情,谁打前锋,将来基本上就是肥西十八寨的扛把子了,唐开山和银花婆婆争肥西十八寨扛把子的宝座争了十几年,这个时候当然不会相让。
  “银花婆,你都已经一把年纪了,就不要跟我争了吧?”
  “唐开山,别看姑奶奶都已经是奔六的人了,可你这小身板还真没打上眼,要不然咱们俩练练,谁赢了谁打前锋。”
  “银花婆,好男不跟女斗,我不跟你练。”
  “唐开山,我看你是不敢吧?你害怕了。”
  “银花婆,你不要过分了啊,我不是怕,我是怕伤着你老人家。”
  “唐开山,不敢就是不敢,你又何必往自己个脸上贴金?既然你不敢跟我比武,那就干脆一点,把这前锋让了。”
  “银花婆,这可是你逼的。”
  “逼你又如何,不逼你又如何?”
  “我唐开山一对铁掌,出则必伤人命,你可别怪我姓唐的没提醒你。”
  “笑话,姑奶奶行走江湖凡四十余年,倒在姑奶奶枪口下的冤魂不知凡几,你要是能把姑奶奶摞倒,那是你本事,从此娘娘寨的人马全部归你,而且姑奶奶保证孩儿们不会因此寻你半点麻烦。”
  “这可是你说的。”唐开山不免有些心动。
  娘娘寨的人马虽然不多,却个个都是狠角色。
  尤其是银花婆婆的卫队,那一百多个娘子军,不仅模样俊俏,身手也着实不错,要是能把娘娘寨给收入囊中,棋盘寨的弟兄们可就有福喽。
  银花婆婆说:“姑奶奶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好,痛快。”唐开山大声道,“银花婆你说,怎么比?”
  唐开山也是豁出去了,为了众弟兄的性福,他真豁出去了。
  银花婆瞥了眼唐开山身后站的三个把兄弟,说道:“死斗!”
  “死斗?!”唐开山闻言顿时间脸色大变,所谓死斗,就是没有规则,双方可以使用任何手段,直至另外一方身死!但有一条,参与死斗的必须是双方的大当家,绝对不允许另外找人来替代。
  银花婆婆婆提议死斗,其余二十几个土匪头子也是脸色微变。
  孙长河不禁以手扶额,绿林好汉优点多多,缺点却也一样多,其中最大也最致命的缺点就是互不服气,并且一言不合就要拼命!这不,连鬼子的面都还没见着呢,银花婆婆就先要跟唐开山展开火并了,这叫啥事?
第474章
记者招待会
  孙长河当然不能看着银花婆婆跟唐开山火并。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无论伤了谁都是莫大的损失,万一因此而引发棋盘寨跟娘娘寨的大规模火并,那就更糟糕。
  当下孙长河上前说:“唐大哥,银花婆婆,你们能否听我一言?”
  对于孙长河这个刚结拜不久的兄弟,唐开山还是挺器重的,不仅因为对方曾经是三战区总司令长官古树同的卫队长,更因为对方被掳上棋盘寨之后表现的胆识以及勇气,见有孙长河出面,唐开山便闷哼一声,退了回去。
  银花婆婆却不苟言笑问:“孙长官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不过一点愚见罢了。”孙长河摆了摆手。
  孙长河又说道:“两位都是皖中绿林道的翘楚人物,我唐大哥就不说了,银花婆婆的大名,晚辈也是久有耳闻,早年间更是曾经单枪匹马独闯大帅府刺杀皖省督军,虽然最终未能得手,却也把倪嗣冲吓了个半死,此等豪情,晚辈听闻之后也是神往不已。”
  这人哪,就没有不爱听恭维话的,何况孙长河说的也的确是事实,当年银花婆婆确实曾经单枪匹马闯入大帅府,试图刺杀皖省督军倪嗣冲,也差一点把倪嗣冲干掉,这也是当年名震整个皖省的惊天大案。
  当下银花婆婆的脸色便缓和下来。
  孙长河又说道:“银花婆婆枪法过人,乃皖中绿林道上数一数二的人物,我唐大哥也是人中之雄,两位若死斗,则必有一伤,而无论伤了谁,损失的都是咱皖中绿林道的豪杰,而得利的却只能是小日本,这岂不是令亲者疼,仇者快?”
  话说到这分上,唐开山就觉得有必要卖孙长河一个面子了。
  唐开山上前说:“银花婆,我兄弟说的对,我们就不该争,也不能争,争了就只会让狗日的鬼子渔翁得利,既然娘娘寨执意要打前锋,那我们棋盘寨情愿退一步,在你们娘娘寨的好汉后面担当第二梯队。”
  看到唐开山主动相让,银花婆婆脸上便有些挂不住,说:“且不用你们棋盘寨相让,我们娘娘寨愿意让先,就由你们棋盘寨打前锋好了。”
  唐开山摇头说:“银花婆,还是由你们娘娘寨打前锋。”
  银花婆婆说道:“唐开山,你怎么比我这老太婆还啰嗦,说了由你们棋盘寨打前锋就由你们棋盘寨打前锋。”
  唐开山皱眉说:“银花婆,你怎么不识好歹呢?”
  “谁不识好歹?”银花婆怒道,“我看是你不识好歹。”
  眼看唐开山和银花婆又要开吵,孙长河头都大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刚才争着当前锋要吵架,现在互相谦让还要吵,就不能好好说话?还让不让人愉快的打鬼子了?早知这样就不该让这些土匪掺和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