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400

  “什么大喜事?”
  “你把药喝了我就说,肯定是大喜事,不喝我不说,而且大喜事也就没了。”
  林涵蕴捧起药碗,眼睛看着周宣:“不许骗我。”
  周宣认真道:“绝不骗你,喝了就有大喜事。”
  林涵蕴大眼睛紧紧闭上,英勇地“咕嘟咕嘟”大口大口喝起来,很快见底,急不可耐地问:“快说,我有什么大喜事?”
  周宣正了正衣冠,躬身道:“恭喜涵蕴妹妹,这药喝了以后你就痊愈了,这岂不是大喜?”
  静宜仙子和两个侍女都笑。
  林涵蕴愕然,随即不顾自己小衣亵裙,赤足跳下床来掐打周宣。
  周宣让她掐了两下,赶紧揪着她把她塞回被窝,按住锦被不让她身子钻出来,说:“刚吃了药再着凉的话,那就大喜变大悲了,以后别想玩蹴鞠了。”
  静宜仙子看不下去了,太暧昧了,这成何体统啊,走到外室去,两个侍女也赶紧退出。
  林涵蕴起先还又笑又骂挣扎,忽然不动了,脸红得象发高烧,眼睛第一次不敢看周宣。
  林涵蕴一害羞,周宣也不好意思了,这象什么话,都快骑在人家身上了,赶紧下来,就听外面有人高声喊道:“太子殿下驾到……”
  周宣看了林涵蕴一眼,迎了出去。
  
  第066章
男人爱宝马
  
  李坚听说林涵蕴病了,倒是牵挂着,一早就从东宫赶来,来到信州侯府铜雀馆,周宣与静宜仙子迎出来。
  入花厅坐定,李坚向静宜仙子问林涵蕴病情?
  静宜仙子道:“感了风寒,并无大恙。”
  李坚彬彬有礼地问:“可以当面探望吗?”
  静宜仙子看了周宣一眼,好象林涵蕴是周宣的人,周宣不点头她就无权作主似的,说道:“有劳殿下关怀,殿下请……”
  李坚觉得他一个男子进林涵蕴闺房不大合适,便换着周宣的手,让宣表兄陪着一起去,还没进到林涵蕴闺房,就听到一阵咳嗽声。
  林涵蕴全身缩在衾被中,只露一张小脸,见李坚来,更努力地咳嗽起来。
  李坚问:“林小姐,除了咳嗽还有哪里不适?”
  林涵蕴回答:“咳咳咳。”
  李坚关切道:“我带了一个太医来,命他进来为你诊视可好?”
  林涵蕴摇头:“咳咳咳。”
  “林小姐可服了什么药?”
  “咳咳咳。”
  “我近来杂务缠身,林小姐这次进京我都没尽地主之谊,真是怠慢,惭愧。”
  “咳咳咳,咳咳咳……”这回是真咳,憋着嗓子假咳引起真咳来了。
  李坚无话可说了,真怎么咳也不至于一句话都回答不出来吧,林涵蕴不怎么欢迎他啊!
  李坚朝林涵蕴一点头:“那我先告退。林小姐好好养病,等病好了我邀你游钟山。”
  林涵蕴眼睛看着周宣,又是一阵咳嗽。
  李坚回到花厅,把太医唤来,静宜仙子陪太医再去为涵蕴诊视,太医号了脉之后看了先前的药方,点头说:“就是这方子。再服一剂,就能痊愈。”
  李坚又坐了一会。有点无趣,便对周宣说:“宣表兄今日有空吧,去集贤殿看看最新地邸报如何?”
  周宣不大想去,他牵挂着后园的蹴鞠资格赛,但他作为集贤殿大学士、邸报主编,总要去看一看吧,便与李坚一道去大兴宫集贤殿。
  这日天气晴好。绿柳红桃,春色撩人,东宫太子与信州侯并辔徐行。
  李坚发愁道:“宣表兄,林涵蕴小姐对我相当冷淡啊,还不如在江州时,这是何故?”
  周宣道:“她原把你当朋友嘛,现在你对她似乎有婚姻之想,她就不乐意了。”
  “为什么?”李坚道:“我贵为一国储君。日后她就是贵妃。”
  周宣摇头,这个李坚还是不开窍、没长进,口气和江州时没什么两样,属于感情上的白痴,皇族的人可能都这样,太自以为是了。说:“坚弟,你有太子妃了,三宫六院的事还是以后再考虑吧,以大事为重嘛。”
  李坚肃然道:“宣表兄教训得是,当此非常时刻,弟的确不能沉迷于儿女私情,免得引起其他节度使不快。”
  周宣说:“坚弟,四月底我要陪两位林小姐回江州,再把我家眷搬来京城。”
  李坚怅然道:“林涵蕴小姐这一回去,只怕再无缘相见了。”
  周宣没答话。让他惆怅去。
  集贤殿就是国家图书馆。藏书十万卷,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宋版书在后世都已经快绝迹,更何况这些唐、五代的书,但周宣不是文物贩子,也没能力把这些书带到后世,而且对这些典籍也不感兴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得完吗?不如玩去。
  李坚和周宣来到集贤殿,一位姓潘地学士呈上邸报,长两尺、宽一尺,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着三篇短文,估计总字数不超过一千字,容量实在是小,宣传效果有限。
  三篇短文分别是《长治久安论》,写的是如何保持唐国繁荣昌盛;《唐国民众春游赋》,描写唐国民众春日举家出游地盛况,着眼于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货殖论》,论商贾对国富民强的作用,隐隐为商人张目,呼吁提高商人地位。
  周宣粗粗一看,还行,他能看懂,点头道:“不错,就是要以通俗易懂为主,我们面对普通百姓的,太古奥典雅反而不能流传……这邸报一期印多少份?”
  潘学士把太子和大学士引到集贤殿左侧的兰台阁,只见阁内太学生济济一堂,约有三、五十人,都在奋笔疾书,一看,才知是在抄写邸报。
  潘学士介绍道:“邸报抄录一百五十份,唐国十大都护府、三十六州各送两份,其余张贴于京城各大坊,各州县收到邸报后会再抄录,分发于各水陆驿站,允许商人带邸报出国。”
  周宣摇头道:“这抄写多费事,为什么不印?”
  潘学士道:“抄写快捷,印制的话要慢得多,雕版很是麻烦,费时、费工、费料,除了印制传世的典籍,很少用雕版印刷。”
  周宣心中一动,自己来到唐国,就发明了一个宣镜,太对不起他这海归身份了,现在来个活字印刷术吧,也就比宋朝毕升早个百把年,当即道:“雕版固然麻烦,但可稍加改进,用胶泥制成一个个反体阳文,用火烧硬,这些字单独存在,可以移动,常用字多制一些,生僻字少制,根据每篇文章排版印刷,这样可重复使用,不会浪费,又不象雕版那么费时,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地学士、直学士、太学生一想就明白了其中关键,真是便利百倍的妙法。无不佩服大学士地才智。
  李坚惊喜道:“宣表兄真是奇思妙想,立即命工匠照办,下一期邸报就用这种活字印刷法,多印一些,要做到妇孺皆知。”
  周宣又提议,邸报容量太小,以前是抄写不易。现在有了活字印刷术,那么邸报应该增加页码。制成小册子,还有,为邸报撰稿之人应付给润笔之资,以千字一两银子计,当然,也不是写了就有钱,得要采用才行。
  在场的大学生们欢声雷动。因为这些文章都是他们写的,学士们不屑动笔,而如果一篇千字文有一两银子的润笔,那就很有劲了,都是年轻士子,精力旺盛,下笔如有神,一天几千字也写得出来。
  潘学士道:“如要大量印刷。纸张、油墨、制版、还有润笔之资累积起来就是一大笔钱哪,往年邸报一年的用度是白银三百两,这远远不够啊。”
  周宣大度地说:“以后邸报一切开支全由我来出,我的大学士年俸三千六百两全部用于邸报,不够地话我另想办法。”
  李坚说道:“如何能让宣表兄出这份银子!待我禀明父皇,还是由户部列支。”
  周宣道:“朝中有些大臣对现今地邸报颇有微词。如由户部列支这笔巨款,必将更惹他们非议,什么劳民伤财、于国事无补的话都会出来,就这么定了,银子我来出。”
  李坚一想不错,感动道:“宣表兄真是一心为国,大公无私,真乃国家之柱石!”
  周宣心道:“我哪有这么多钱办这邸报,这笔钱自然是阿布出了,末页来一句朝散郎阿布赞助协印。阿布掏银子肯定眼睛都不眨。这也是极好地宣传啊,他阿布名扬全国了。他的商品自然也是名传遐迩。”
  ……
  景王府,内书房。
  李坤来回踱步,智囊甘思谋端坐不动,手捻山羊胡。
  “甘先生,斛珠这么一说那我还怎么出手对付周宣?难道还真替斛珠无关痛痒的捉弄一下周宣?”李坤想了一天了,没想出好办法。
  甘思谋道:“王爷不必忧心,周宣能除则除,暂不能除也不用急,迟早是我们地阶下之囚。”
  李坤怒道:“我等不及,这厮几次三番羞辱我,家妓之事让我在皇帝面前丢脸,昨日蹴鞠场上又让我在皇后面前颜面扫地,此人不除,我一日不安,甘先生,你一定要给我想出办法来。”
  甘思谋沉吟道:“那就按照原先计策行事,清乐公主对周宣颇为厌恶,就算有疑心也应该不会说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出事之后尽快拿下周宣,尽快将其处死,周宣一死,那就没有翻案的可能了。”
  李坚咬牙道:“这好办,周宣非礼皇后时我不是要撞见吗?我先让金吾卫将其拿住,然后借口出于义愤,痛殴周宣,越打越怒,干脆拔出金吾卫的佩刀将其杀死,如何?”
  甘思谋赞道:“王爷睿智。”
  ……
  二月十九日一早,周宣又要进宫教习皇后和公主蹴鞠,正吩咐府役备车,林涵蕴跑过来说:“周宣哥哥,我也去。”
  周宣摇头说:“不行,你病还没全好,后天再去。”
  林涵蕴拖着周宣袖子耍赖说:“我就要去,非去不可。”
  周宣无奈说:“那好,不过你不能上场踢球,就在场边看,不然地话我绝不带你去。”
  林涵蕴答应了,心想:“到了那里,我要踢,你也管不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4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