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400

  “宣州花魁?”周宣有点明白。
  两个商贩脸上都露出色授魂与地表情:“就是宣州青楼选出地最美的歌妓,每年三月三,南湖踏春,宣州数千歌妓就要选花魁,今年地花魁是鸣玉楼的夏侯流苏,美艳不可方物,至今尚是清倌人。”
  “夏侯流苏?名字不错。”周宣微有心动,扭头看了林氏姐妹一眼,顿时心如止水,呵呵笑道:“有意思,有意思,明天要去见识一下宣州俊彦。”
  林涵蕴问:“周宣哥哥,你该不会想去争那诗魁、花魁吧?”
  周宣说:“我已经多乎哉了,没那心思。只是喜欢凑热闹而已。”
  林涵蕴“嗯嗯”地点头:“好,明日我们一起去看热闹。”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周宣一行九人策马乘车出宣州城北门,前往水阳江畔的敬亭山,但见车马填路,书生士子摩肩接踵。相互对话不是七言就是五言,打油诗琅琅上口。看来昨日那商贩所说地诗人遍地走、墨客多如狗,还真不是虚夸。
  敬亭山主峰有特点,名叫“一峰”,峰顶建有“拥翠亭”和“云齐阁”,借的是李白和谢眺地诗意,敬亭山势平缓,攀登很容易。很奇怪的是,绝大多数所谓诗人都聚集在山脚下,越到高处人越稀少。
  周宣问身边一位士子,那士子道:“上山有两关,必须根据临时指定诗题吟出诗句,才能通关。”
  周宣兴致勃勃,对静宜仙子道:“道蕴姐姐,去闯诗关吧?”
  静宜仙子微笑道:“宣弟去吧。女道可不如宣弟大才。”
  林涵蕴嚷道:“我要去。”
  静宜仙子揶揄道:“涵蕴,你会作诗了?”
  林涵蕴道:“我不管,我就要跟周宣哥哥去。”
  周宣笑道:“也行,涵蕴做我的书僮,你看山上那些诗人,都带着书僮。”
  做书僮就做书僮。林涵蕴无所谓,她小家丁都做,书僮算什么。
  周宣让蔺宁、小茴香、涧月、茗风留在山下,他带着三痴、静宜仙子、林涵蕴踩着沿山石阶上山,山路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牌楼,也不知是谁组织的,半山腰上那座牌楼有两个士子守门,不断有人上前答诗,却赧然退回,诗不过关啊。
  周宣四人上前。左边士子手一伸。说道:“这位公子,请拈题。”
  右边那士子便如寺观抽签一般捧出一个竹筒。上面有诗签数十根。
  周宣随手抽出一根,见竹签正面镌刻着隶书体“芍药”两字,反而镌刻着“蔷薇”两字。
  那士子道:“请以芍药或者蔷薇入诗,立赋七言绝句一首,如作不出,请顾及斯文,不要故意磨蹭拖延,速速退下,以让后来者。”
  周宣习惯成自然地开始叉手,七叉之后,说道:“我一首诗里包括芍药和蔷薇两种花,就算代我姐姐一并把诗作了,如何?”
  那士子望着身姿曼妙的静宜仙子,虽然隔着面纱,也能感觉丽色逼人,不免有点失神,应道:“那好,看你诗作得如何。”
  周宣哂然一笑,吟道:“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好诗,好诗!”跟在周宣身后地一群书生士子纷纷夸赞。
  守牌楼地士子点头道:“果然好诗,两位请上山。”示意周宣和静宜仙子通关了,却拦住林涵蕴和三痴,要二人作诗。
  周宣指着林涵蕴道:“她是我女书僮,兄台让一个书僮作什么诗?”
  士子心道:“此人风流,书僮都要用女地。”挥手放行林涵蕴,又拦住三痴,要老三作诗。
  老三会舞剑、会玩虫、会围棋,就是不会作诗。
  周宣又说:“他是我的保镖侍卫,自然要随我上山。”
  守牌楼的士子不肯了:“上山是吟诗,又不是斗殴,你带侍卫做什么?”
  周宣说:“我怕山上那些诗人忌妒我诗才出众,担心诗魁被我夺去,一拥而上群殴我,我是个外乡人,这不得不防啊。”
  林涵蕴“格格”的笑,后面那群书生士子也笑,说周宣是个狂生。
  守牌楼士子连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都是斯文人,谁会群殴你!”就是不肯让三痴进去,连周宣说再为三痴代作一首诗也不肯,说违反诗会规矩。
  还是静宜仙子对那两个士子说道:“他是女道的书僮,这总可以上山了吧?”
  美女说话总有人爱听,保镖变书僮,嗯,可以进,只是这书僮也太老了点。
  
  第004章
美女闯关
  
  周宣、静宜仙子、林涵蕴、三痴四人沿石阶登上敬亭山主峰“一峰”,敬亭山竹林茂密,号称“竹海”,春末夏初,竹林青翠,连绵的淫雨今日始晴,明媚的阳光从竹叶缝隙间透入,斑斑点点洒在竹林小径上,景致清新可爱。
  周宣笑道:“这诗关设得好,不然的话,登山小径全挤满了人,就少了很多雅趣。”
  林涵蕴的声音又脆又甜:“周宣哥哥,还有第二关哦,你要带着我姐姐闯诗关,得多作好几首诗。”
  周宣故意皱眉道:“嗯,是有点困难,不知道下一关是什么题……道蕴姐姐,我求你个事。”
  静宜仙子温柔道:“宣弟什么事?”
  周宣望着静宜仙子朦胧的面纱说:“姐姐把面纱摘了吧,这样我就不用答两次诗题了。”
  林涵蕴问:“为什么?”
  周宣微笑道:“道蕴姐姐本身就美得如诗如画,还需要作什么诗!”
  静宜仙子羞涩道:“宣弟又乱说话。”心里却是暗暗欢喜。
  林涵蕴见周宣这么夸她姐姐,有点吃醋,怂恿道:“姐姐摘了面纱,看守关的书生让不让你过关?”说着,动手就来扯静宜仙子的面纱。
  静宜仙子赶紧说:“我自己摘。”玉指纤纤,将面纱卷起在帷帽边沿,露出娇艳动人的芳容,眉带青彩。脸若朝霞,睫毛蝶翅般扇动,目光半羞半喜。
  周宣一握拳头说:“哪个有眼无珠地不让道蕴姐姐过关,我打得他熊猫眼。”
  林涵蕴脆声笑道:“周宣哥哥小心你自己吧,你诗才太出众会遭人嫉恨的,花魁夏侯流苏也不知美成什么样,这满山的诗人都是冲着夏侯流苏去的。周宣哥哥这么一个路过的外乡人要是得了诗魁,他们都要恨死你。群殴你也难说哦,那么多人一拥而上,老三先生一个人也防不过来。”
  周宣嘿嘿笑道:“我又没说要争花魁,涵蕴妹妹这么一说,吓得我两腿打抖,要打退堂鼓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林涵蕴笑嘻嘻:“临阵脱逃怎么行。好歹看看花魁什么样。”
  说话间,步出竹林小径,抬头便是“拥翠亭”,当年李白就是在这里写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佳句。
  “拥翠亭”高耸轩阔,亭下又是一座小牌楼,一群宣州士子立在牌楼下看着从山道间拾级而上的周宣四人。这些都是通过了两关地诗人,要看后来者答诗,对那歪诗劣诗,则尽情笑谈。
  诗人风流,不入流的诗人轻薄,看到来了两个美女。其中一个是美貌女冠,那些所谓诗人都是精神一振,就有人开始低吟香艳诗句意淫。
  牌楼下那群士人当中走出一位中年书生,笑着对周宣拱手道:“公子贵姓?却是面生。”
  周宣还礼道:“姓周,从金陵来,恰逢惜春诗会,特来凑热闹。”
  这中年书生姓董,是宣州小有名气地诗人,宣州有三大诗社,分别叫“尚香诗社”、“青萍诗社”和“墨酣斋诗社”。董诗人便是“青萍诗社”的得力干将。据说每日必作三首诗,诗稿已经一大叠了。在此把守惜春诗会第二关。
  边上另一位装模作样摇折扇的华服公子盯着林氏姐妹猛看了几眼,问:“这几位又是谁?”
  周宣道:“一个是我姐姐,一个是我妹妹,这位是我书僮。”
  华服公子姓胡名扬,宣州巨族,其父是宁国节度副使,此次作为“墨酣斋诗社”的首领把守诗会第二关。
  能入“墨酣斋诗社”的都是豪门子弟,“青萍诗社”比较平民化,至于“尚香诗社”,那是女子诗社,一般只限于闺阁唱和,很少与其他两个诗社往来,不过这一年一度的“惜春诗会”,女诗人们是要参加的,女子最是多愁善感,这惜春诗也不知作了多少,就想在“惜春社会”力压男诗人,她们不需要过两关,直接上“谢眺楼”等待最终诗魁竞选。
  胡扬胡公子听说这美貌娴雅地女冠和活泼灵动小美女是周宣的姐妹,顿时满脸堆笑,问:“周公子闯第一关时作的是什么诗,可否再让我等领略京城诗家的佳作?”
  周宣便把那首宋代秦少游的《春日》诗又吟了一遍,胡扬鼓掌道:“好诗,好诗!”对“青萍诗社”的董诗人说道:“周公子此诗明丽清婉,实乃罕见的佳作,我以为就凭此诗直闯二关何难,老董你以为如何?”
  林涵蕴不禁想起那个没有随她进京的车夫老董,望着董诗人“格格”笑起来。
  那董诗人以为是小美人青睐他,心里暗喜,周宣既是小美人地兄长,岂能得罪,连连点头道:“妙,妙,绝妙好诗,周公子这第二关不用考了,几位,请上‘拥翠亭’吧。”说着,递上一块精致的竹牌,竹青一面刻着一座翘角飞檐的高楼,另一面刻着“开宝二十九年宣州惜春诗会”。
  其余看热闹的诗人们虽然觉得这有点蒙混包庇,但贪看林氏姐妹美色,怕周宣没通关带着美女走了,所以无人提出异议。
  周宣接过竹牌,却是不领情,心道:“免考没意思,哥们一肚子的诗词,正到处找机会展示呢,也罢,等下还有机会,我算是种子选手直接入决赛。”哈哈一笑,朝胡、董二人一拱手,带着林氏姐妹和三痴穿过牌楼登上“拥翠亭”。
  “拥翠亭”台阶比较陡峭,周宣轻轻扶着静宜仙子的肘部。低声笑道:“姐姐看到了吧,姐姐一露真容,连我也一起免考,真是沾了姐姐地光。”
  静宜仙子想笑,又觉得不妥,说:“宣弟,我还是把面纱放下吧。”
  周宣点头道:“也行。反正诗关已经过了,别再便宜了那些家伙。”
  静宜仙子赶紧放下面纱。这才在面纱遮掩下无声地笑,跟宣弟在一起总有那么多好笑的事。
  “拥翠楼”上已经有十余位老老少少的诗人,其中一个还拄着拐杖,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边上一轻薄少年打趣老者说:“东篱翁诗才绝高,依小生看此番诗魁莫东篱翁莫属。”
  东篱翁不知少年是有意戏谑,谦逊道:“老朽岂敢。后生俊彦人才辈出,哪轮得到老朽!”
  轻薄少年一本正经地说:“轮得到,轮得到,只是这最后关头有一难处……”
  东篱翁问:“什么难处?”
  轻薄少年道:“诗魁七十有奇,花魁十六不足,这白发对红颜,春宵怎么过?”
  亭上众人皆大笑,周宣也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4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