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400

  李煜又是赞不绝口,忽问:“宣侄,那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的是何曲牌,此词格怎么朕未见过?”
  这《鹊桥仙》词牌是欧阳修创制的,李煜当然不知道,周宣据为己有道:“这是臣侄自创的词格,与上次地《暗香》一样,只不过还未想到合适的词牌名,请陛下赐名。”
  李煜喜道:“好,待朕想来。”略一思索。道:“宣侄此词是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地,就叫鹊桥仙如何?”
  周宣暗暗感叹冥冥中自有天数,让李煜取名居然也叫《鹊桥仙》,欧阳修老先生,这须怪不得我了,喜道:“鹊桥仙,太好了。与词意浑然天成,陛下之才。高山仰止。”
  画舫缓缓漂流,鼓乐歌吹,桨声灯影,真乃人间仙境。
  忽见前方一座豪华画舫连接着岸边歌楼,灯火分外明艳,画舫上一群人正在饮酒高谈,忽然一起站起身来。举杯高呼:“为皇帝陛下六十华诞干杯!祝陛下康健!祝我唐国富强!”
  李煜听到了,很是欣喜,问:“这是些什么人?是未赴花萼楼寿宴地官员在此聚会饮宴吗?”
  周宣这时眼睛很尖了,说:“陛下,似乎是一群商贾在此庆祝万寿节,陛下仁爱深入人心,万众爱戴,就连四民之末的商贾也真诚地为陛下祝寿。”
  李坚道:“父皇。何不听听这些商人议论一些什么?也算是父皇微服私访。”
  李煜命令舟师靠近泊船,让女乐噤声,听那画舫上商人酒酣耳热的交谈。
  一人道:“陛下垂拱而治三十载,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就以我唐国商人来说。比之宋国、汉国、吴越的商人可谓生逢明君盛世,他国商人都极羡慕我等,近年多有从宋、汉、吴越迁居唐国的商人和其他百姓,就是因为唐国的皇帝没有过于贬低商人,政令清明,对商人地合法收益予以保护,诸位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群人附和道:“是呀,是呀,陛下真乃一代仁君也!”
  什么仁君呀、圣主呀。李煜听朝臣说得多了。但这样背地里听到百姓地盛赞却是第一次,感觉和当面听到的大不一样。背地里地话才是真心话哪,所以李煜脸上笑意越来越浓,频频点头。
  只听先前那人又道:“皇帝仁慈,百姓忠义,我等商人常有忠君报国之念,可惜不知从何做起,试想我等有何能耐,无非是辗转诸国、互通有无,谋一点利而已,忠君报国就在这一个利字上了,在下数月前曾捐银六万两作军饷,也算是尽了一份明君治下的一介小民的拳拳忠心了。”
  那群商人纷纷道:“我等也欲捐资助国,可惜渠道不畅,不知捐向哪个衙门?户部乎?光禄寺乎?或者直接扛着银子给陛下送去?”
  李煜听得大笑,那画舫上的商人听到有人笑,并不理会,自顾商议如何捐银助国。
  李煜问一边的周宣:“宣侄,刚才那说话地人不象是胡商阿布啊,不是只有阿布捐银五万吗,朕已封他为奉直郎了。”
  周宣道:“启禀陛下,臣侄识得此人,乃广陵盐商汪士璋,素怀忠义,上次有感于旅居我唐国的一个大食胡商都能捐银五万两,他是正宗地唐国子民,岂能落后,是以慨然捐银六万两,韦相没向陛下奏闻吗?”
  一边的李坤忙道:“叔父陛下,汪士璋捐银之事侄臣知道,侄臣和韦相以为这是小事,不必烦扰陛下,而且已经有阿布捐银在前,若是每个人捐银都要禀奏陛下,陛下岂不是不胜烦扰!”
  周宣道:“忠君爱国无小事,汪士璋以一盐商捐银六万,却未得到任何嘉奖,等于六万两银子捐上去无声无息了,也难怪这些商人会说不知往哪捐银,捐了银总得有个说法嘛。”
  李坚道:“父皇,宣表兄所言极是,绝不能冷了百姓效忠之心。”
  李煜感慨道:“我唐国有如此忠义的百姓,何愁国家不兴,回宫即传命中书省拟旨,依阿布例,赐汪士璋奉直郎之职。”
  周宣道:“陛下圣明,陛下请看,那汪士璋还在那慷慨陈词,并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悄然改变,这全是陛下之赐。”
  周宣这话奉承得高明,李煜龙颜大悦,他是高高在上司命地君主啊,平时不觉得,这时感受尤为深切。
  李坚见父皇心情大好,更进言道:“父皇,唐国商人众多。还有各国客商附庸而来,有阿布、汪士璋为楷模,必有更多商人忠君报国、踊跃捐银,儿臣以为这需要形成一项法令,凡捐银助国的,依法享有种种优惠,诸如赐官(当然是虚衔)、子孙可以科举入仕等等。以此来鼓励商人忠君爱国,所得银两用以冶炼兵器、购买战马、兴办书院、抚养孤寡……父皇以为如何?”
  李煜沉吟半晌。问:“如此一来,内库一年可增收多少银两?”
  李坚道:“初步估算,有二百万两上下。”
  李煜吃了一惊:“有这么多吗?”
  李坚道:“父皇三十年来生息养民,我唐国民众之富庶犹胜宋国,据户部统计,经商之民在十万以上,儿臣以为增收二百万两还是低估地。”
  见李煜还在犹豫。周宣有点着急,眼望小周后,露出恳求的神色。
  小周后分别看了李坚和周宣一眼,莞尔一笑,对李煜道:“陛下是不是担心商人地位提升,士、农、工三民会有非议?”
  李煜点头道:“士、工也就罢了,主要是农,唯农嫉商。朕忧心此项法令一出,将招致农夫非议。”
  小周后道:“自隋唐以来,工、商之民入仕地比比皆是,白居易曾上书武宗‘但恐所举失德,不可以贱废人’,陛下也看到了。这些商人颇知忠义,岂能因其是四民之末而阻其效忠之路。”
  见李煜意有所动,周宣趁热打铁道:“陛下,商人捐资,首先用于军队和兴修农田水利,这样可以调剂农、商之间的嫌嫉,法令施行之前,可借邸报进行宣扬,制造声势,民众需要的是引导。如此。政令必通。”
  李坤在一边察言观色,虽然他很想反对李坚和周宣的提议。但现在小周后已经表态支持,他如反对实为不智,李坚、周宣笼络的是商人,占唐国百姓大多数地却是农、工,一旦需要,他李坤可借农、工来大做文章,让李坚、周宣自食其果,当即默不作声。
  李煜终于点头道:“那好,就让中书省与门下省协同拟定法令,待机施行。”
  立法原是尚书省之权,但唐国未设尚书省,立法之权就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掌握,经皇帝核准生效。
  周宣与李坚相视一笑,都是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办成了一件大事了。
  这时,岸边羽林卫军士高声道:“周府女乐取到,请示下。”
  因为李煜有令在先,不许羽林卫张扬,所以羽林卫通报时含糊其辞。
  李煜即命画舫靠岸,让信州郡公府地女乐上船。
  就见羊小颦抱着九弦琴囊在前,随后是抱琵琶地念奴娇、抱龙阮的细柳、执排箫地纪芝、执笙的凤铃儿、抱二十五弦瑟的苏惜惜,还有两个婢女,一个吹竹箎、一个吹管子,一共八人,依次上到画舫。
  周宣迎上去道:“快快向陛下和娘娘行礼。”
  八女已从顾长史那里得知是来见皇帝、皇后,是以并不慌乱,一起跪拜,娇声恭祝圣安。
  李煜笑道:“宣侄府上的女乐师个个人物齐楚,是不是歌舞都擅长?”
  周宣应道:“是,其中四人是江州带来的舞妓。”
  李煜当即命羊小颦八人奏一曲试听,画舫此时已驶离河岸,离汪士璋那艘画舫也远了。
  李煜精通音律,羊小颦等八女一开始弹奏,他就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了,看了小周后一眼,轻声道:“不错,竟能演奏《绿腰》大曲。”
  《绿腰》是盛唐大曲,由玄宗朝宫廷乐师李龟年编定,以琵琶为主,配以其他管弦,乐曲颇为复杂,羊小颦她们演习此曲不过十日,难免有生疏和配合不当之处。
  一曲奏罢,李煜率先击掌赞叹:“琴和琵琶之技,不输于朕之宫廷乐师,还有,配器者是谁?是宣侄吗?”
  周宣忙道:“回陛下,臣侄对音律不知甚解,配器地乃是羊小颦。”
  李煜看着这个他曾见过一面的小家妓,真是粉雕玉琢、恬静可爱,李坤与周宣争地就是这个羊小颦,羊小颦在他面前亲吻周宣以明心志,有趣啊,侧头问小周后:“小童,此女已脱了乐籍是吗?”
  小周后笑道:“是,还是本宫亲自出面地。”
  李煜对周宣道:“宣侄,朕有意让羊小颦入宫为乐师,你可愿意?”
  周宣瞪眼愕然,还没来得及说话,一边的羊小颦已经“扑通”跪下,说了三个字:“不愿意。”
  李坤借机发作:“大胆,陛下又没问你这贱婢,你何敢说不愿意!”
  小周后示意李坤闭嘴,对李煜道:“陛下怎么这么不近人情了,周宣为此女脱乐籍,不就是要纳她为妾侍吗,怎好让宣侄妾侍入宫执役?”
  李煜“呵呵”一笑:“朕失言了,朕只是爱羊小颦音律之才而已,羊小颦,朕赐你平身,朕不会让你和周宣分开地,听说你样样乐器皆能,朕刚才考了宣侄,现在也来考考你,朕挑三件乐器,你且演奏来听。”
  羊小颦道:“遵旨。”
  李煜想了想,说道:“就以琵琶、排箫和羯鼓吧。”
  羊小颦从容不迫,一一奏来,琵琶如铮铮铁骑、排箫似淙淙流水、羯鼓如六月急雨,当真是技惊四座,画舫上宫廷乐师都惊呆了,还真有什么乐器都会的奇才啊!
  羊小颦击羯鼓时,满画舫皆静,似乎十里秦淮都沉静下来听羊小颦的鼓声,众人正屏息凝听之时,猛听得邻舟有人大骂:“哪个混帐又是吹、又是弹、又在敲地,搅得本宫睡不好,来人,拉出去砍了!”
  便有人急应道:“已经砍了,已经砍了。”
  羊小颦鼓声顿止,李煜、小周后也是错愕不已。
  这谁呀?皇帝、皇后在此,还敢狂言要砍人?
  邻舟一人尖着嗓子向这边陪礼道:“请唐国皇帝恕罪,敝国太子殿下夜深困倦,睡着了,被鼓乐声吵醒,正在发怒,敝国太子入睡最忌被人打扰,皇帝陛下是否体谅一下,莫再鼓吹?”
  这边鼓声一停,那南汉太子就不骂了,想必是又睡着了,那鼾声响得连这么远都能听到。
  李煜看了看小周后,摇了摇头。
  清乐公主低声道:“扫兴。”
  李煜道:“夜深了,上岸回宫吧,今夜也算尽兴而返了。”
  上岸时,又遇麻烦了,南汉鸿胪寺卿说刘太子睡着时不能惊动,只能在画舫上过夜,李煜便留下两百羽林卫在河岸驻守保护南汉太子。
  周宣带着秦雀、羊小颦一行回到翔鸾坊府上都已经过了子时,先前在秦淮河上的汪士璋却已候在门外,叫了声:“郡公……”命手下将一叠书奉上,却是新鲜出炉的《花萼楼志异》。
  周宣笑道:“汪翁,今日已晚,我就不请你进去叙话了,汪翁回去等着官袍加身吧。”
  汪士璋大喜,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啊,一揖到地,哽咽道:“郡公恩德,门下永志不忘。”这就表示他汪士璋是信州郡公门下了。
  
  第019章
中天八国王
  
  周宣先让秦雀诸女回内院,他与三痴、四痴、蔺宁有要紧事密谈,蔺宁这两天都扮作周宣的亲随窥探南汉太子的手下,看有没有鹘门中人?
  “藕园”棋室,周宣、三痴、蔺宁三人呈“品”字形跪坐在蒲团上,四痴使出手段,煮茶速如风雨,片刻功夫就端出香茶来,然后取了一个蒲团坐在周宣身侧。
  周宣问:“三嫂可曾发现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4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