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655

  这陆兆珅的嘴脸着实可厌,一大把年纪怎么活的,有求于人就阿谀奉承,一见你没什么可利用的立马翻脸盛气凌人,若不是看在姐姐面子上,张原也立即就要翻脸走人,可姐姐要在这里过日子,撕破脸总是不好,淡淡道:“小侄的族叔祖雅量非常,待晚辈甚好,上回拜王季重先生为师,就是族叔祖引荐并亲自送我去的,我这次能中县试案首,当然也是县尊看在我族叔祖的面子才擢取我的,东张、西张,只是一张。”
  陆兆珅语塞,张原话里的意思不是求不到张汝霖出面,而是不想帮他陆氏,直气得呼呼气喘——
  却听张原又道:“小侄以为,这事求人没有用,只有一个办法,派人伺机把那恶奴抓回来,回青浦县惩治这恶奴,可世伯若不想与董玄宰抗衡,那就息事宁人,干脆就忘了此事最好。”
  这时,陆养芳进来了,开口便道:“阿兄,你怎么又跪在这里,起来起来——父亲,让阿兄起来说话吧。”
  陆兆珅冷哼一声:“罢了,你们都退下吧。”
  张原拱拱手,退出正厅,与穆真真站在一起,等姐夫陆韬出来。
  过了一会儿,陆韬出来了,脸有愧色,对张原道:“家父近日实在是忧愤过度,言语有些欠妥,介子见谅。”
  张原道:“我是无妨,过两天就走的,只是委屈了姐姐和姐夫。”
  陆韬尴尬道:“家父也不会经常这样,只是近日实在是被董氏欺负得狠了——你等下见到若曦,千万不要提方才之事,我不想她难过。”
  张原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我想求姐夫一件事——”
  陆韬问:“何事?”
  张原道:“等姐夫过了生日就让姐姐带着履纯、履洁与我一道回山阴住上几个月,我母亲很想念她们,等我母亲过了五十大寿,姐夫再接她们回青浦,那时,恶奴陈明的事也应该了结了。”
  陆韬想了想,说道:“那也好,不过这也要家父点头才行。”
  张原道:“过两天由我来向世伯提这事,相信世伯会答应的。”
  陆韬见张原远道而来为他祝寿,却还要受委屈,甚是过意不去,说道:“明日青浦有个文会,与会的都是秀才文士,以文会友,学习制艺揣摩时文风气,介子不妨与我一起去参加,也许能结交到知己友人。”
  晚明士人结社是风潮,到了崇祯初年出现了复社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社盟,同志数千人,复社鼎盛时可以左右朝政甚至内阁首辅人选,这是张原早就有意留心的,这时听姐夫提起,便答应明日一起去见识一下——
  回到小院,张若曦问起,张原就按照姐夫陆韬的意思,只说与陆兆珅闲谈了几句,别无他事,张若曦这才放心,她就怕弟弟在陆府受委屈。
  张原道:“姐姐,我方才向姐夫说过了,过两天姐姐就带着履纯、履洁与我一道回山阴,等母亲过了五十大寿再让姐夫接你们回来。”
  张若曦惊讶道:“母亲生日是冬月,现在才三月,这要待大半年啊。”
  张原微笑道:“姐姐以前在山阴待了十七年,大半年算什么,母亲很想念姐姐和两个小外甥了。”
  张若曦笑了起来,答应了,又听说弟弟明日要参加青浦文会,她也极想跟去看看,看弟弟张原如何文惊四座,只是刚被翁舅呵斥过,不敢向夫君开这个口——
  第一百四十一章
训弟
  南窗下摆放着两张黄楠木书案,陆韬与张若曦一人一张,二十五岁的张若曦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依然保持在阁闺女时养成的习惯,每日要写几张大字,张若曦擅长的是汉隶《华山碑》和赵松雪的楷书——
  两张黄楠木书案并未拼在一块,而是隔着数尺,空隙处有一条乌木矮几,几上列着两个宣德花觚,分别插着海棠和灵芝草,在两个花觚之间,还有一块两尺高的太湖石,孤峰耸峙,虽小却有凌云之态——
  张若曦见弟弟注目这块太湖石,不无得意道:“姐姐眼光不俗吧,这块太湖石是前年我与陆郎游太湖时我选中的。”
  张原赞道:“姐姐眼光一向极好。”
  张若曦嫣然一笑,倒了一些水在端砚上,捏着牛舌墨在磨,说道:“姐姐给你磨墨,你明日要参加文会,就得带几篇自己的八股文去,到时还得临场作文。”
  另一张书案上的陆韬说道:“介子就把县试两篇制艺和与斗垮姚秀才的那篇八股抄录下来,明日带去就行,大家以文会友,很热闹的。”
  张若曦问:“文会还是在水仙庙举行吗?”
  陆韬点头道:“是,水仙庙里有园亭,平日烧香的人少,都是文人雅集的多,你上次不是去过了吗?——这次不能带你去,父亲正在气头上呢,莫捋虎须。”
  张原坐在圈椅上,看姐姐磨墨,问:“姐姐上次去水仙庙作甚?”
  张若曦道:“那次是水仙庙花照会,水仙庙就是太湖神庙,太湖神诞辰,照例日间演戏,夜间设琉璃灯,灯畔列瓶几,插花陈设,以较胜负,我扮作陆郎的表弟,帮着布置瓶花,竟无人识出我是女子。”
  张原笑道:“那姐姐肯定是第一了。”
  张若曦摇头笑道:“曲高和寡,名落孙山。”磨好墨,将一支吴兴兔毫笔递给张原,说道:“姐姐又要考你了,看你字长进了没有?”
  张原道:“去年不是给姐姐写信了吗,姐姐回信赞我笔力大进——不瞒姐姐,那信是我口述,由小武代笔的。”
  张若曦忍笑佯嗔道:“少啰嗦,赶紧写。”立在张原身后,看张原执笔写下“虽曰未学”四个小楷字,笔致圆润灵秀,比去年底写给她的信又有长进,不禁欢喜,立着看了一会儿,脚有些酸,便又坐在丈夫陆韬这一边笑盈盈看弟弟笔录八股文,录好一篇,她先取过来看一遍再给陆韬看,低声问:“陆郎以为介子这字还看得否?”
  陆韬知道妻子不是在征求他意见,而是想听他夸奖张原,当下压低声音大赞一番,张若曦喜得眉花眼笑,却道:“莫要这样夸他,他还小,经不得夸,陆郎的书法是极好的,要多多指点他。”
  陆韬道:“介子的字练的路子很对,没有俗态,差的就是长年累月的积淀,以后要多临名家法帖,揣摩领悟,当会更进一步。”
  张若曦便对张原道:“听到没有,不许骄傲,还得继续用功临帖。”
  张原应道:“听到了,姐姐这次不是要回山阴长住吗,以后天天督促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