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655

  王微面色泛红,道:“当然要为三位张相公送行了。”
  李雪衣道:“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修微这样闭门谢客,不都是为了介子相公吗?”
  “姐姐莫要乱讲。”
  王微赶忙否认:“我一向喜清净,很少见客的,姐姐又不是不知道。”
  李雪衣会心微笑,轻言细语道:“修微,你我情同手足,我可是有话直说的哦,介子相公端谨一些,不比燕客相公任性,你既喜欢介子相公,何妨让介子相公知晓,你别瞒我,你对介子相公,很有托终身之意。”
  王微满面羞红,摇头道:“姐姐有所不知,托付终身之事,现在我还真没深想过,嫁人作妾难道还要匆匆忙忙捷足先登吗,张介子未娶妻,不可能先纳一个扬州瘦马回家,而我,也没想过做他的妾——喜欢只是喜欢,没想太多。”最后一句,声音渺然难辨。
  李雪衣点点头,说道:“修微总是很有主意的,倒不须我饶舌,只是你这幽兰馆这样如何能长久支撑下去,好些人是靠着修微吃饭呢。”
  王微却不发愁,含笑道:“多谢姐姐关心,马妈妈还有一些积蓄留存,昨日我让姚叔和薛童将我分株繁植的两盆寒兰抱到府街去卖,卖得一两五钱银子,不说其他,单是靠这个兰圃,也能维持幽兰馆十四口人的日常用度呢,无非节俭一些罢了,我亦不是奢侈之人,也没人逼着我要多多挣钱——我可不是说李阿母,李阿母也不会逼姐姐。”李阿母就是李雪衣、李蔻儿的生身母亲。
  李雪衣笑了笑,轻叹一声,说道:“修微和马妈妈一般的痴心呢。”
  王微否认道:“不,我不会象马妈妈那样,王穉登不值得马妈妈那般相待,看马妈妈去世后王穉登写的悼词诗就知道此人薄幸,诗亦不佳,情亦不真——”
  “什么诗?”李雪衣问。
  王微念诵道:“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这诗不见悼亡之痛,只见风流自赏。”
  李雪衣“嗯”了一声,吟诵鱼玄机的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哪里去寻那个肯珍惜我们的人呢?”
  这两个美丽的曲中女郎在灯下默对,各陷入痴想,十三岁的李蔻儿不识愁滋味,自去逗那黑羽八哥说话——
  “微姑,微姑——”
  薛童跑进来道:“小武哥来了。”
  武陵进来向王微见礼,口冒白气,说道:“微姑,我家少爷明日上午动身回乡,让我向你说一声——雪衣姐姐也在这边啊。”
  王微赶紧让惠湘取些糕饼来给武陵吃,问了武陵一些话,打发武陵回去了。
  李雪衣道:“张相公他们虽未告知我还乡之事,可我既已知道了,那明日也与修微一起去相送吧。”
  王微道:“好,那我明日来唤姐姐一起去,姐姐莫要睡懒觉。”
  李雪衣笑道:“知道了,明朝早早起,陪王修微送情郎。”
  嘻笑一阵,李雪衣和李蔻儿回湘真馆去,王微与姚叔几个男仆一道将百余盆畏寒的兰花搬进暖房,然后栉发沐浴,于灯下作了一幅写意画“绝壁垂兰”,三鼓后才歇息——
  ……
  张原听到了三更鼓声,他还没歇息,在灯下给师兄徐光启写回信——
  今日晚边他和大兄、三兄到澹园向焦老师告别,焦竑让侍僮取出一封厚厚的信交给他,却是徐光启从天津卫寄来的,今日午后才寄到,焦竑笑道:“这信算赶得及时,张原你先看,看后读给我听。”
  焦竑担心徐光启劝张原入泰西天主教,所以要张原告知他徐光启信的内容,徐光启之所以会给张原写信,正是焦竑一个多月前写给徐光启的信中提到了张原,说张原也推崇泰西人的学问,张氏镜坊能制昏目镜、近视镜甚至千里镜,所以徐光启就写了信来——
  张原当场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叠书,分别是六卷本的《泰西水法》和六卷本的《几何原本》,还有一封洋洋万言的长信,徐光启在信里对素昧平生的张原热情而耐心地阐述了他治事功用、重视科技的思想理念、回忆他求学之路以及与泰西人交往的经历,对天文、地理、几何、水利都有表述,徐光启有强烈的济世责任感,识见超卓,对科学作用的认识超过当时的泰西人,他希望师弟张原成为他的同道,推广泰西之学,利益万民,徐光启在信里倒没有劝张原信天主教——
  张原得到徐光启的信,极是振奋,徐光启只是偶闻数千里外的张原仰慕泰西之学,就立即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这样的努力实在让张原敬佩,张原要找的同道也正是徐光启这样的开明志士,所以他连夜复信,写了近两个时辰犹未停笔,张原在信里表述了自己对科学、道德、财富、时政、外患的看法,相信这封信一定能引起徐光启极大的共鸣和惊喜——
  穆真真端来热水给少爷洗手,张原在写长信,穆真真就在一边陪着,张原不歇息,这堕民少女是不肯先睡的,看少爷写信写得眉飞色舞的样子,穆真真心里也是极快活,嗯,明天就能动身回家了——
  第二百九十章
谁是悬崖采兰人?
  曲中旧院的清晨是极安静的,一夜的行酒纠觞、红牙碧串、妙舞轻歌、繁华艳冶,此时都沉淀成秦淮河水面那一层脂粉腻,无声无息流去——
  湘真馆门前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冷凝的静,女郎王微立在门前梅树下,看着薛童敲门,笑语道:“莫敲得太急,难道人家都是等在门后,一听敲门就开的吗。”
  半晌,一个驼背老仆来开门,满面堆笑道:“微姑早,我家姑娘刚起床,还未梳洗呢。”
  王微道:“我进去看她梳妆。”
  往日,上厅行首李雪衣梳妆没有半个多时辰是出不了门的,这回有王微帮着挽发梳髻,稍微快了一些,辰时初,李雪衣盛妆靓服,娉娉婷婷,袅袅娜娜,与王微出了湘真馆,李雪衣的小妹李蔻儿也跟着,在钞库街下船,顺流至通济桥上岸,姚叔早已雇好两顶轿子在桥畔等着,王微和李雪衣上轿,一路到了鸡鸣山下听禅居,却见门庭若市,为张氏兄弟送行的国子监生熙熙攘攘,数十张嘴在同时说话,天冷,一个个口冒白气——
  李雪衣艳如牡丹,王微清丽如白梅,这两个旧院名姬一下轿,听禅居外就是一静,数十团白气消失,数十位监生都闭嘴注视这两个美丽女郎——
  张萼迎了过来,喜道:“雪衣姑娘、王微姑娘,来得好早,还有蔻儿,请进请进。”
  众监生这才哄闹嘻笑起来,旧院李雪衣、王微的名声他们都是听过的,没想到这二姬都会来给张氏兄弟送行,才子名姬,定情佳话吗?
  王微一直很想来看看张原的住所,今日终于看到了,听禅居,很有禅意啊,张原兄弟三人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以后也不可能再来这里住,人去楼空,王微比张原、张萼更惆怅——
  南京国子监从冬月初五始休课,因为那些远在岭南、福建的监生要赶回家过年差不多就应该要上路了,不然年三十前赶不到家乡,张原因为要绕道青浦,所以也尽早启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