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655

  一番寒暄后,张原得知这王丰肃是南京耶稣会的负责人,上月底接到徐光启的书信后一路赶到山阴来拜会他——
  有些话王丰肃没有告诉张原,徐光启在信里盛赞张原是宿慧奇才,绝非池中物,说天主教要在大明传播,张原将会是极大助力,所以竭力敦请王丰肃尽快见张原一面,必须努力交好,最好是引导张原加入耶稣会——
  徐光启是大明天主教杰出人物,是利玛窦的挚友,王丰肃接徐光启书信,不敢怠慢,连夜动身赶来山阴,但这时见到张原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秀才,不免有些失望,一个年未弱冠的生员能对他们耶稣会有什么帮助呢,不过既然来了,王丰肃还是要打起精神和张原交谈,先让仆人把他从南京带来的礼物给张原呈上,是一个三棱镜、一幅《山海舆地图》石刻拓本,还有一座自鸣钟,当初利玛窦进京献给万历皇帝的礼物就以两座自鸣钟最贵重,耶稣会士一般只有拜访大明重要人物求取传教权才会送上自鸣钟,现在的整个大明朝自鸣钟不会超过十座,是徐光启建议耶稣会送张原一座自鸣钟——
  这座三尺多高、乌木鎏金的自鸣钟四个棱角各有一个背生双翅的天使,整个形状好似一座尖顶教堂,制作极其精美,在泰西,这自鸣钟可比望远镜昂贵得多,张原见到自鸣钟,大喜,这个他很需要,可以精确掌握时间,他还要让大明朝的能工巧匠来仿制,国人山寨这一强项应该前溯四百年——
  自鸣钟的钟摆一动不动,红毛绿眼的王丰肃不动声色,等着张原发问,不料张原却不问,径去打开自鸣钟后盖,仔细看了看,这不是上发条的钟,是重锤驱动钟,这钟重锤机械钟误差较大,每天要调整,当即放落重锤,又转动鹰嘴状的分针指针,将时间调至下午三点十分的样子,那指针就走了起来——
  张原转头对王丰肃道:“此时大约是这个时间,以后再调整。”
  王丰肃目瞪口呆,半晌问:“张公子以前见过此通天塔?”
  “通天塔?”
  张原讶然,随即明白这些泰西传教士为显示神奇,就把自鸣钟叫作通天塔,答道:“我曾梦见过,今日一见,果然与梦中所见并无二致。”
  王丰肃睁大绿眼睛,无语,又展开《山海舆地图》给张原看,这是根据利玛窦手绘的地图石印的,也有彩色标识,亚洲为土黄色,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为粉红色,欧洲和非洲是白色,海洋为深绿色,地图未标明大洋洲,这时的西方人还不知道有大洋洲——
  张原道:“这图画得有些偏,我大明疆域应该往东北方向移动一些。”
  王丰肃大惊,当初利玛窦画这《山海舆地图》,考虑到大明国人自大自傲的特性,就把亚洲东部即大明疆域置于地图中心,以此来取悦大明国人,果然很有效果,看过地图的大明人骄傲地认为大明是万国的中心,很爽,对传教士好感倍增,但现在这个弱冠生员却一语指出地图的偏差,王丰肃惊呆了——
  张原见自己这么点常识就把红毛绿眼的王丰肃惊住了,心里暗叫一声惭愧,说道:“在下曾在梦里见过泰西人绘制的地图,与这稍微有点不同。”
  把不好解释的事托之于梦,这是张原的惯技,晚明人、泰西人都信这个,王丰肃现在已确定自己此次山阴之行不虚了,这个张原是奇才啊,而且做过奇梦,那岂不就是圣父、圣子、圣灵在开示这个少年——
  王丰肃极是兴奋,却又小心翼翼问:“张公子做那奇梦时可曾见过什么人物?”
  张原知道王丰肃的心思,摇头道:“没有。”
  王丰肃取出自己悬挂的十字架项链:“那是否见过此物?”
  张原摇头说没有,不想在梦上纠缠,岔开话题问:“王会长是来自泰西的意大利还是葡萄牙还是日耳曼?”
  王丰肃又惊讶了,绝大多数大明人把泰西当作一国,分不清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律称作佛朗机人,在大明传教的耶稣会士以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为主,并无西班牙人,但万历三十一年西班牙人在吕宋屠杀大明移民,大明百姓却怪罪到他们这些传教士,致使他们传教艰难——
  取了大明人名字的耶稣会士王丰肃对张原是肃然起敬,答道:“敝人来自意大利。”说罢从行囊里取出两册书籍递给张原:“这是拙作,请张公子指教。”
  张原接过来看,一本是《齐家西学》,一本是《天主圣教圣人行实》,道:“在下一定拜读。”
  张瑞阳对这个传教士没有半点兴趣,这时起身道:“张原,你陪客,老父进去歇息一下。”宗翼善的父母还在内院西楼呢,伊亭与宗翼善的亲事已经定下,伊亭作为张瑞阳的义女,宗翼善就将是他张家的女婿——
  张原请王丰肃到后园木楼长谈,今日天气多云,此时云开日现,冬日阳光照在投醪河两岸,冰雪晶莹,煞是好看,王丰肃趁机展示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自鸣钟、万国地图和三棱镜是来大明传教的耶稣会士三大法宝,这好比佛教传入中土时那些西域高僧时常示现神通来获得信众一般,耶稣会士以一些先进科技来招揽信徒,但在张原面前,这三大法宝显然起不到作用,不过张原还得装得好奇的样子询问这三棱镜再现彩光的原理,王丰肃不明白七色光各有折射率,回答得半对半错,张原未予纠正——
  王丰肃在投醪河畔的小楼住了三天,每日与张原长谈,王丰肃学识远不如利玛窦,对几何、天文、光学只懂皮毛,虽然张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只比后世高中水平强一点点,却也不是王丰肃能比的了,和王丰肃没什么好谈的,王丰肃也无意谈那些,他一心想劝张原入教,说徐光启、李之藻这些大明官员都入了教,王丰肃积极宣扬教义,殷切希望拯救张原的灵魂——
  张原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他先要拯救自己、自己家人和大明百姓的肉体不让闯、献和女真人蹂躏,至于灵魂,可以慢慢再拯救,不急,对于这些传教士他是抱有好感的,这与达摩西来、鉴真东渡一样,只要不是以武力迫使他人信教,民众爱信什么教那是民众的自由,而且此时的天主教义尽量向儒家学说靠拢,对开化民智是有益的,晚明社会需要新的宗教思想注入,但在张原自己,当然不能入天主教,一入教就被打上了一个标签,以后救国之路反而不好走——
  张原推托自己年少,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不会允许他入天主教,但张原也没把话说死,说以后可以再考虑,这是给王丰肃希望,在大明的耶稣会士也是张原要结交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晚明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天灾和建州女真,蓬勃发展的西方科技是必须借用的——
  张原从王丰肃的言谈中也看出耶稣会的隐忧,与利玛窦的谨慎不同,王丰肃传教过于张扬,前年南京新教堂落成,王丰肃组织大批信徒排着队招摇过市,男女信徒经常在一起聚会、诵经祈祷,这让南都民众有些不满,而对天主教抱有敌意的官员和佛教徒就更是同声指责,王丰肃却不以为意,去年他因为在大明朝传教最有成绩而受到上级耶稣会的嘉奖,所以更加卖力,竭力发展信徒,不然也不会寒冬腊月从南京追张原到山阴——
  张原忠告王丰肃要走利玛窦那样的传教策略,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不然恐有人祸,但王丰肃明显听不进去,不过出于对张原的敬佩和拉拢,王丰肃答应利用自己的关系托人带两支最新式的西班牙木什拾克特火绳枪给张原,在大明,火绳枪被称作鸟铳——
  张原还请王丰肃参观了翰社镜坊,王丰肃对翰社镜坊能制作望远镜大为惊讶。
  腊月十六,王丰肃满心赞叹离开山阴,见识了张原不虚此行,张原还捐助了白银二百两作为南京耶稣会传教之资,并再次提醒王丰肃谨慎传教、提防那些反天主教官员的弹劾,但看王丰肃那神态,这忠言没听进去,张原心道:“不听我言,天主教在大明必受大挫折,不过这样也好,既显我先见之明,也会让耶稣会士改变现行的传教方针,回到利玛窦以科技先行的策略。”
  第三百章
幽踪谁识女郎身
  腊月二十四傍晚,张原带着来福和武陵从王思任老师府中出来,往越王桥缓步而行,沿途见会稽民众以胶牙饧、糯花米糖、豆粉团、小糖饼供奉灶君,又买灶马在自家门前焚化,这是送灶君上天,还要换桃符、门神、春帖、钟馗、福禄、虎头、和合诸图,贴于门壁,乞丐们不畏寒冷倾巢而出,涂抹装扮成奇形怪状的鬼判,叫跳驱傩,索乞钱物,自此日起,里坊箫鼓不绝,爆竹声喧闹不已——
  王思任是昨天回来的,在家过了年即要赴袁州推官之任,张原今日午前便来会稽拜见——
  见到张原,王思任很高兴,询问了张原的学业,道:“我在京师也听闻华亭民众围董宅之事,你的名声传至六部诸官,这恐怕不是好事。”
  王老师是绝顶聪明人,张原也不含糊,说道:“学生还只是一介生员,那些官僚很快就会把学生忘掉的。”
  王思任道:“你很快就会出人头地,会被很多人记住。”
  张原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碓出于岸流必湍之,然学生蹈之而不悔。”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王思任笑着补上这么一句,通过这两年的接触,他清楚张原的匡世之志,也知张原行事自有分寸,不须他多操心,他该操心的是他的两个女儿,长女静淑寡居,没有再嫁的意思,幼女婴姿新年就是十八岁了,也不肯谈婚论嫁,可以说是张原误了她啊,不过王思任对张原没有责怪之意,这事怪不了谁,只怪月老作弄人,王思任乐观善谑,不至于忧心忡忡,觉得婴姿的事情虽然麻烦,但未尝没有解决的办法,可以徐徐图之,他对婴姿与张原书信往还没有反对之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