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骚(精校)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655

  薛童“噢”的一声,这才放心,扭头看下面山道边那只死鸟,希望那鸟扑腾着飞走,不要便宜了别人——
  王微道:“薛童,肚子饿了是吧,我们到半山城隍庙向老庙祝买些吃食。”
  薛童奇道:“微姑来过里?”
  王微得意地笑,摇头道:“不都是第一次来吗。”
  薛童仰着脖子向上张望,没看到什么城隍庙,道:“那微姑怎么知道半山有城隍庙——我知道了,是介子相公告诉你的是不是?”
  王微笑而不答,心道:“‘龙山雪’里的老庙祝不知还健在否?”
  山路一转,一座城隍庙赫然矗立在山腰上,一个老道拄着拐杖在庙门前指挥两个香火道士摆放几案,罗列各种果品和食物,准备借翰社集会小赚一笔呢,见王微主仆走近前,这白发萧然的老庙祝满面堆笑道:“这位公子来得好早,买些果食吧,等下将有上千诸生上山,怕就买不到了。”
  第三百零五章
王见王
  王微示意薛童买了一些桂花香糕、蜜仁糕,还有半斤草莓,薛童又对那老庙祝道:“老神仙,我家公子想借你这庙里歇个脚,请行个方便。”
  老庙祝道:“好说好说,公子请便。”
  王微便上到城隍庙左面那座木楼,这座木楼她曾听张萼说起过,前年元宵龙山放灯时有无赖子携姣童在此引诱好男风者,不过这时却是一座空楼,王微吃了几块桂花香糕,倚栏居高临下看着山道转折的方向,心想:“我站在这里,介子相公上山我就能看到。”
  清晨山道寂寂,有几只鸟雀在蹦跳啄食,朝阳照射过来,青白的石阶、嶙峋的山石、石缝间挣扎出来的青草、羽毛斑斓的鸟雀、零散开放的野花……月光让景物朦胧成水墨色,阳光却是让一切颜色都鲜活起来——
  王微含笑看着这一切,也没有刻意去追想,但昨夜与张原说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或神态会油然浮现出来,让她满心都是快活——
  应该是辰时初了,山道上的鸟雀忽然惊飞而起,有人上山了,先是两个婢女,捧着布囊,紧跟着转出山道拐角的是一对少年夫妇,男的一袭青衿,女的淡妆素雅,携着手拾级上山,很恩爱的样子,这夫妇身后还有两个健仆,提着食盒——
  这一行六人径至城隍庙前,那老庙祝也是热情招呼,一个健仆向老庙祝买了一小坛黄酒,说要在庙里歇脚,老庙祝已忘了先有一个少年书生进去了,就是没忘他也不管,说道:“好说好说,贤伉俪请便。”
  左边空楼上的薛童口里嚼着蜜仁糕,含含糊糊道:“微姑,有人上来了。”
  王微道:“没办法,今日这山上定是人满为患——记牢了,叫我公子。”
  楼板响,一个垂髫婢女先上来了,见到王微,“啊”的一声,忙回头道:“小姐,已经有人在了。”
  另一个婢女随后上来,看了王微主仆一眼,给先到的那个婢女使个眼色,那婢女就不作声了,那对少年夫妇走上楼廊,那淡妆少妇侧过身不与王微面对,那青衿公子向王微作揖,睁大眼睛笑了笑,却没说话,挽着少妇的手走到楼廊另一端——
  王微还了一礼,心里大为惊奇,她看人是很有眼力的,第一眼就觉得这青衿公子是女扮男装,再看其行步的姿势,是裹脚的,和她一样裹的是扬州小脚,拇趾未拗折,对走路影响不大,但细心观察,裹了扬州小脚与不裹脚的走路步态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王微心道:“那少妇的确是少妇,含着淡淡哀愁,看上去似乎比这女扮男装的青衿公子还大着几岁,这青衿公子不会超过二十岁,这二人容貌颇为相似,应是姐妹——姐妹扮作夫妇来游山,真是稀奇!”
  一个健仆搬来两把椅子,请这对假风虚凰坐,然后叉手立在楼廊中间,当作肉屏风隔开王微的视线。
  那椅子是庙里的,薛童也下去搬了一把交椅来让王微坐,这庙里的交椅是黄檀木的,很沉,那两个健仆见这么个披发小童能搬这交椅上楼,都颇惊讶,又见王微姣美无比,两个健仆交头接耳道:“那边那位书生也是女扮男装吧?”
  “该不会是娈童吧?”
  “不好说——”
  王微耳聪目明,这两个健仆虽是尽量压低声音,还是被她听到了,冷“哼”了一声,二仆立时噤声,装作若无其事看山景。
  王微心道:“什么叫‘也是女扮男装’,这样看来那青衿公子是女郎确定无疑了。”
  听得楼廊那端的淡妆少妇轻声道:“等下还有人上来怎么办,人太多我可不习惯,要不我先回去了。”
  那青衿女郎故意装着粗嗓门道:“怕什么,有为夫在。”
  那少妇轻笑着“啐”了一声,低声道:“你可别装得太过火。”
  那青衿女郎道:“何妨,没人认得我们。”说这话时,眼睛朝王微这边瞟过来,王微坐在交椅上,象男子那般架着二郎腿,十指互扣搭在膝盖上,那青衿女郎觉得王微这抱膝姿势很有男子的儒雅,便也学样架起二郎腿,那少妇白了她一眼,说道:“你昨夜作的那首‘雨中桃花’还未完篇,现在可以续完。”
  王微听说要作诗,更是疑神静听,听得那青衿女郎说道:“昨夜作了四句——寒风微透入凄清,过雨夭桃色易倾。莺湿羽衣怜艳冶,苔伤花影谱心旌——”
  王微大吃一惊,青衿女郎这首咏雨中桃花诗娴静有高致,诗格甚高,所谓诗格,就是指诗人的素养,素养高学做诗即便有不工之处,但那高华气象就非俗品能比,王微心道:“这青衿女郎何许人也,看年龄也和我相仿,这诗作在我之上,山阴城真是出才子才女啊。”
  听那青衿女郎吟哦半晌,后四句续成:“——飞烟乍掩炉峰失,新草萎残曲径茕。拾得落云天已暮,远林遥听堕春声。”
  王微忍不住赞一声:“好诗!”
  那青衿女郎转头看来,瞪眼笑道:“兄台过奖。”
  听得那淡妆少妇轻咳一声,应是警告这青衿女郎不要与他人搭腔,那青衿女郎也就正襟危坐,不看王微这边了,王微心道:“这女郎应该就是本地人,‘飞烟乍掩炉峰失’,这炉峰应该就是指会稽山的香炉峰——”又想这青衿女郎笑起来好可爱,眼睛睁大,好奇的样子——
  辰时三刻,陆续有人上山了,方巾襕衫,三五成群,高声谈笑,意气风发,从城隍庙前过,没有说要歇脚的,径往蓬莱岗而去,听口音,金陵、杭州、松江、桐城的都有,络绎不绝,静谧的龙山喧闹起来——
  王微目不转睛望着山道,盼着张原的身影出现,这时,原本络绎不绝的上山士子忽然截断,山道上好一会儿不见有人上来,王微就知道张原要来了,果然,笑语声中,张氏三兄弟联袂转过山道,张萼居左,张岱居右,居中的张原生员服饰,身形挺拔,温文尔雅,一边上山一边转头与身后的人说话——
  王微善于察言观色,她发现张原与人说话有个特点,那就是格外专注,都是温和地望着对方,很仔细地听,一般很少打断插嘴,这样会让对方觉得张原很看重他,张原的翰社能联络这么多社员同仁,张原的名声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每个与张原善意接触的人都会觉得张原值得深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